論三國演義與真實的三國差別,它們之間的差別究竟在哪兒?

時間 2025-02-18 15:30:07

1樓:網友

三國演義》是我國四大名著之一,在文學和藝術上的成就很高,但《三國演義》其中的內容與史實有相當大的差距,與史書《三國志》相比《三國演義》不相符的地方有很多。

三國演義》成書於明代,有明代**家羅貫中所著。公認的三國時代在西元220年到西元280年,而《三國演義》的的作者羅貫中的生卒年大約在西元1330年到西元1400年。顯而易見,《三國演義》的成書與歷史真即時期相差了約1000年,作者在寫書是已經有很多史料是模糊的,不完整的,甚至得到的資料是假的。

所以《三國演義》與史實差距大也是情理之中的事。

三國演義》中有許多武將打鬥的場景,其中有名的一場是關於溫酒斬華雄。當年袁紹帥十八路諸侯討伐董卓,在汜水討伐大軍遇到了董卓的大將華雄的阻撓。華雄是當世名將,眾人都不敢應戰,只有關羽起身主動應戰,曹操覺得關羽勇氣可嘉,就溫一杯酒給他壯行,關於說回來喝也不遲。

最終華雄被關於乙個回合被關羽斬於馬下。這個出自《三國演義》的故事展示了關羽的武力值,歷史上的關羽武功也確實高超。但是歷史上華雄是被孫權之父孫堅弱殺。

這是《三國演義》不符史實的乙個例子。

看過《三國演義》的都會記得諸葛亮三氣周瑜,之後仰天長嘆「既生瑜,何生亮。」這個故事表現了周瑜氣量狹小小肚雞腸。其實周瑜是個很大度的帥才,智慧謀略不必諸葛亮差。

火燒赤壁也是周瑜的計謀。歷史上諸葛亮是個很厲害的戰略家,政治家,但沒有史料表明諸葛亮用兵如神,他幾乎沒有指揮過實力的軍事行動。而《三國演義》中的諸葛亮確實用兵如神的。

還有草船借箭、借東風、空城計都是無稽之談幾乎是憑空捏造的。

火燒博望坡也是《三國演義》中的乙個經典橋段,諸葛亮火燒博望坡是個經典戰役,這一戰劉備大軍大敗夏侯淳和于禁取得了不小的勝利。然而歷史上火燒博望坡是劉備的計謀,這時候諸葛亮還未出山,所以根本不可能是諸葛亮的計謀。

三國演義》作為一部**來講是歷史大浪淘沙留下的經典,但它畢竟是一本**,我們不該以抱著研究歷史的想法讀《三國演義》。

2樓:伶俐

三國演義著重傾向於蜀國,感覺是在圍繞著蜀國來寫的,而三國就不一樣了,它寫下來三個國家的興盛到衰亡。並沒有偏向於某個國家。

3樓:愛貓咪的葉子

我認為他們最大的差別就是在於歷史人物的介紹,因為古代的歷史人物是沒有這麼優秀的,他們只是依靠一些武力,所以我覺得這個就是差別。

4樓:小自信

電視劇集演得有一點誇大了,現實當中他們根本沒有那樣的能力,也沒有那樣的實力。

5樓:格拉底先生

當時不知好壞人,後來才知人好壞!

歷史上的三國 和 三國演義中的 差別大嗎?

6樓:戲子笑看塵世間

歷史中的三國和演義中差太多了;建議樓主看下三國志;這本書比較符合歷史;三國演義是羅貫中根據個人對人物的喜好寫的;有很多張冠李戴的典型;基本娛樂下就好;不可信。

7樓:33來留

差別還是很大的。

羅貫中將許多真實歷史中的故事的人物改了。

如:華雄是孫堅斬的,三國鼎立的理論是魯肅提出來的而不是諸葛亮,歷史上其實關羽比劉備要大。

2.誇大人物性格。

如:三國演義中將曹操描寫成乙個反派,而其實曹操是乙個政治家,詩人。

再比如諸葛亮,**中他幾乎就是mvp,而其實,真實的孔明只是乙個說客,還寫了出師表。

8樓:和平有明

最大的區別是立場不同;由此帶來許多細節增減,黑化曹魏,粉飾蜀漢。典型就是黑曹操,別人一句「寧我負人,不願人負我」,羅貫中把他改為「寧願我負天下人,不願天下人負我」..明明是劉備打督郵,羅貫中也改成張飛幹得,讓張三爺背鍋。

9樓:熱心網友

三國演義是**,有的誇大了,有的說扁了,差別還是蠻大的。

10樓:我要家人過好點

有些沒寫勿噴。

桃源結義是假。

單刀直入是假!

火燒赤壁是假!

草船借箭是假!

三氣周瑜是假!

七擒七縱是假!

七燈求壽是假!

單騎救主是假!

華佗刮骨是假!

美人計也是假!

空城計更是假!

血戰長板坡是假!

孔明借東風是假!

過五關,斬六將是假!

11樓:網友

太大了,好多不一樣的。

三國志相對尊重歷史,比較寫實一點。

三國演義就是部**,別當真。

典型的:華雄不是死在關老二手裡,是孫堅宰的,顏良是關羽殺的,文丑死於亂軍之中。

空城計是不存在的,那時候司馬就不在現場,赤壁之戰基本上沒劉備什麼事,是周瑜打了好久才贏的,更別說草船借箭和借東風都是虛構的了。

12樓:網友

差別極大,演義是**,講的是故事,志是歷史傳記,敘述的是史實。真實的三國沒有演義那樣的波瀾壯闊,官渡之戰曹操三萬對袁紹10萬,赤壁之戰曹操也就20多萬軍隊。黃巾之後,天下十不存一,原本東漢末期人口為6000多萬到8000萬之間,計算下就可以知道當時人口有多少了,人口基數決定軍隊數量。

其他不一一敘述了。

13樓:匿名使用者

大,正史要看《三國志》,《三國志》是文言文。

三國演義》是後來寫的,白話文。普通人沒有機會念書,看《三國志》很累,就寫個通俗版讓他們消遣消遣。

14樓:絕ai修香

差別不是一般的大。比如:歷史上怒鞭郵督的是劉備,溫酒斬華雄的是孫堅,草船借箭的是孫權,曹操敗走華容道時是劉備去堵他的,只是去晚了。

15樓:網友

差別大,三國比三國演義概括廣,三國演義只是三國中一段歷史。

16樓:吾誰與歸

很大演義是**有很文學成分。

17樓:這個戰國

很大,比如數字:赤壁大戰時演義上是講曹軍有八十三萬,真的歷史卻大概只有十幾二十萬吧(教材上是說二十萬)

18樓:聽說幸福很遠

乙個是野史 乙個是正史 你說差別大不?

很多都是藝術加工 誇張的 讀來 比較吸引人。

19樓:檀慕杉

應該是有差別的,三國演義是**,羅貫中將有些正史改編,更吸引讀者,如果想看正史,建議去看三國志。

20樓:胖哥徹底絕望

誰知道呢?幾千年前的事情了,況且電視和書都有好幾個版本呢?

21樓:高榮華

看看三國志對比下就知道了。

22樓:匿名使用者

你去問三國志和三國演義。

23樓:影鎮子

嗯 差別還是比較大的。

三國演義與真實的三國之間的差別,哪些地方存在明顯差異?

24樓:栗子愛旅行

周瑜在中國家喻戶曉,但人們所知嘵的這個周瑜與歷史上真實的周瑜卻判若兩人。羅貫中筆下的周瑜是乙個心胸狹窄,嫉妒心很強的人。其實,歷史中真實的周瑜「性度恢廓,大率得人」,「雄烈,膽略過人」。

25樓:龍井茉莉花茶

最大的差異就是對關羽的描述,三國志記載關羽張飛萬人敵,飛亞於羽,也就是說關羽第一,但是演義中,關羽加張飛也打不過呂布。

26樓:你還好嗎

主要是因為在歷史上是和電視劇集中的差別有非常明顯,主要是兩者之間的描述上有一些問題,在歷史上並沒有真實的三國演義,而且在當時可以說是非常的混亂,並沒有對於這段歷史的描述,但是在電視劇集中確實描述的非常的真實。

27樓:愛貓咪的葉子

我認為是英雄人物之間,因為很多英雄人物在真正的歷史上是不存在的,而且很多戰爭也是非常的人數稀少,所以我覺得這些地方是存在明顯的差異,而且有時候也會出現分歧,所以我認為就是這樣。

28樓:愛情來了擋不住

草船借箭,故事原型是孫權和曹操之間的戰爭發生的,不是諸葛亮。還有曹操殺人的那段話,寧可我負天下人,不可天下人負。天下兩字一加,更加立體曹操的反派角色。

都是有明顯杜撰。可以和三國志結合著看就可看出明顯的差異。

29樓:網友

三國演義是羅貫中寫的演繹通俗史,它是根據人物**來進行描寫的,在歷史的條件下進行一些個人英雄的渲染,它與真正的三國曆史有一些情況,出入所以三國演義並不代表真實的生活歷史內容。

30樓:城市劣人

最明顯的最巨集觀的就是有了個人的立場,個人的善惡觀,處處顯示曹操奸雄、劉備仁義。名將的個性戰力也被人為地誇大等。

為什麼說三國演義其實應該是四國演義?

31樓:娛樂八卦影視說

因為當時還有乙個小國,就是交州。這個地方表面是孫權管,掌管人土燮也被封了侯,其實相對來說是比較獨立的,所以說應該是有四個國家同時存在的,應該是四國演義。

三國演義與三國志中周瑜的差別,三國演義中周瑜的性格特點與三國志中有何不同?

尤文名宿c羅 周瑜年輕便成就大功,加上本人謙虛寬容,相貌堂堂,精熟音律,還深得主上孫策 孫權的禮遇器重,他的妻子小喬也稱國色,是後世不少人羨慕追思的英雄形象,例如北宋大文豪蘇軾的 念奴嬌 赤壁懷古 中便說出周瑜壯年雄姿,對比自己年華老去。而在在 三國演義 中,周瑜被人稱為 美周郎 而性格亦被描寫成為...

三國演義裡的趙雲,三國演義裡的趙雲與真實的趙雲有什麼區別?

安迪布蘭頓大人 演義中的趙雲 趙雲開始跟隨公孫瓚征討,後投靠劉備,當陽長阪惡戰,趙雲幾進幾齣,殺得曹軍聞風喪膽。保護劉禪和甘夫人安全脫險。劉備入西川,趙雲隨諸葛亮 張飛等人沿江而上作為援軍,為平定益州做出了貢獻。劉備死後,趙雲跟隨諸葛亮北伐,子龍單騎退追兵。為蜀漢立下赫赫戰功。在演義中,趙雲英武瀟灑...

三國演義佳句,三國演義 佳句

夫英雄者,胸懷大志,腹有良謀,有包藏宇宙之機,吞吐天地之志也。曹操 鳳翱翔於千仞兮,非梧不棲 士伏處於一方兮,非主不依。樂躬耕於隴畝兮,吾愛吾廬 聊寄傲於琴書兮,以待天時。孔明 大丈夫生於天地間,不識其主而事之,是無智也!今日受死,夫何足惜!田豐 君知其一 未知其二 秦用法暴虐,萬民皆怨,故高祖以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