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積岩的結構和構造
1樓:中地數媒
(一)沉積岩的結構。
據組成物質、顆粒大小及其形狀等方面的特點,沉積岩可分為如下幾種結構。
1.碎屑結構。
由碎屑物質被膠結物膠結而成。
1)按碎屑粒徑的大小,可分為:礫狀結構,碎屑粒徑大於2mm,砂質結構,碎屑粒徑介於2~之間,粉砂質結構,碎屑粒徑為,如粉砂岩;按磨圓程度分:角礫狀結構、礫狀結構。
2)按膠結物的成分,可分為:矽質膠結,由石英及其他二氧化矽膠結而成。顏色淺,強度高;鐵質膠結,由鐵的氧化物及氫氧化物膠結而成,顏色深,呈紅色,強度次於矽質膠結;鈣質膠結,由方解石等碳酸鈣類物質膠結而成,顏色淺,強度比較低,容易遭受侵蝕,泥質膠結:
由細粒黏土礦物膠結而成,顏色不定,膠結鬆散,強度最低,容易遭受風化破壞。
2.泥質結構。
幾乎全部由小於的黏土質點組成,是泥岩、頁岩等黏土巖的主要結構。
3.結晶結構。
由溶液中沉澱或經重結晶所形成的結構。由沉澱生成的晶粒極細,經重結晶作用晶粒變粗,但一般多小於1mm,肉眼不易分辨。結晶結構為石灰岩、白雲岩等化學巖的主要結構。
4.生物結構。
由生物遺體或碎片所組成,如貝殼結構、珊瑚結構等,是生物化學巖所具有的結構。
二)沉積岩的構造。
沉積岩的構造是指其組成部分的空間分佈及其相互間的排列關係。沉積岩最主要的構造是層理構造。
層理構造是沉積岩成層的性質。由於季節性氣候的變化,沉積環境的改變,使先後沉積的物質在顆粒大小、形狀、顏色和成分上發生相應變化,從而顯示出來的成層現象,稱為層理構造。
層理分為水平層理(圖3-56a)、斜層理(圖3-56b)和交錯層理(圖3-56c)等。
圖3-56 層理構造(
層與層之間的介面,稱為層面。上下兩個層面間成分基本均勻一致的岩石,稱為岩層。它是層理最大的組成單位。乙個岩層上下層面之間的垂直距離稱為岩層的厚度。
在短距離內岩層厚度的減小稱為變薄;厚度變薄以至消失稱為尖滅;兩端尖滅就成為透鏡體;大厚度岩層中所夾的薄層,稱為夾層。
沉積岩內岩層的變薄、尖滅和透鏡體,可使其強度和透水性在不同的方向發生變化;鬆軟夾層,容易引起上覆岩層發生順層滑動。
如何利用沉積物結構構造區分沉積環境?
2樓:長頸小鹿
如果你觀察沉積岩的露頭,你會看到一組平行面將岩石分成不同的層。沉積岩的單層稱為層(bed),兩層之間的邊界是層理面(bedding plane)。地質學家通常使用術語地層(strata)來表示幾個層的連續,而層理(bedding)用於表示層的出現。
為什麼層理形成?任意時間的沉積物反映了沉積物的組成和沉積條件(如水深和流速)。因此,沉積物**或沉積條件的變化可以改變沉積型別。
在沉積岩中,這種變化記錄了成分或/和粒度的變化,並勾畫出層理。以河流沉積的沉積物為例。在正常情況下,河水流速緩慢,輸送的只是淤泥,所以淤泥會沿著河流堆積起來。
一場暴雨過後,河水流速加快,把卵石沖走,於是一層礫石就在淤泥層上堆積起來。後來,當河水再次減速時,另一層淤泥掩埋了沙礫。沉積層在巖化後,變成粉砂岩和礫岩的交替層,沉積物由於重力而下沉,所以沉積時河床趨於接近水平。
沉積岩的結構
3樓:教育生活科
沉積岩結構是指沉積岩顆粒的性質,大小,形態及其相互關係。
碎屑結構:岩石中的顆粒是機械沉積的碎屑物。碎屑物可以是岩石碎屑,礦物碎屑,石化的有機體或孝衫嫌其碎片以及火山噴發的固體產物等。
按碎屑粒徑大小可分為:礫狀結構粒徑》2mm砂狀結構粒徑2~粉砂狀結構粒徑泥狀結構粒徑<。
非碎屑結構:岩石中的顆粒由化學沉積作用或生物沉積作用形成。其中大部分為晶質或隱晶質,少數為非晶質,或呈凝聚的顆粒狀結構。
常見的如內碎屑結構,鮞粒、球粒結構等。如果由呈生長狀態的生物骨骼構成格架,格架內部充填其他性質的沉積物者稱為生物骨架結巧手構。
沉積岩的構造特徵:
沉積岩最典型的構造特徵是具有層理。沿垂直方向觀察這種層狀構造可以發現,由於礦物成分、結構或顏色的不同而表現出成層性。根據紋層排列的特點,層理可以繼續細分。
比如紋層呈直線狀相互平行,並且平行於層面,稱為水平層理和塌行平行層理;紋層呈對稱或不對稱的波狀。
沉積岩的另乙個重要的構造型別是有層面構造,即在岩層表面有波痕、泥裂、槽模、溝模等機械成因的各種不平坦的沉積構造痕跡;還有因為化學成因的晶體印模、結核以及生物成因的生物遺骸等,這些都是在沉積岩中常見的構造現象。
沉積岩結構特點
4樓:普林博雅教育
沉積岩的結構,按組成物質、顆粒大小及形狀等方面的特點,一般分為碎屑結構、泥質結構、結晶結構及生物結構四種。
1、碎屑結構由碎屑物質轎兄被膠結結構膠結而成,沉積岩所特有。
2、泥質結構由粒閉基襲徑小於的粘土礦物顆粒組成,是泥岩、頁岩等粘土巖的主鋒州要結構。
見《公路工程地質》第三版。第9頁。
沉積構造分類
5樓:中地數媒
沉積岩構造是指沉積岩的各個組成部分之間的空間分佈和排列方式。其中,在沉積期形成的構造稱為原生構造。沉積後形成的構造,有的是在沉積物固結成巖之前形成的,如變形構造;有的是沉積物固結成巖以後產生的,如縫合線、疊錐等化學成因構造。
沉積岩沉積構造非常複雜,種類繁多,可按形態、成因、形成階段,以及沉積構造在層內或層面的位置等進行分類。通常按其成因可分為物理成因、化學成因及生物成因形成的沉積構造。物理成因包括流體流動成因、同生變形成因及暴露成因等形成的沉積構造;化學成因包括結晶作用、壓溶作用、增生與交代作用等形成的沉積構造;而生物成因包括生物遺蹟、生物擾動、生物生長及植物根痕等形成的沉積構造(表3-6)。
表3-6 沉積岩成因-構造分類。
續表。但事實上,有些沉積構造的成因是非常複雜的,往往由多種因素共同形成,例如,鳥眼構造、皮殼狀構造等既是孔隙水化學澱晶作用的結果,同時又是沉積物(巖)暴露的結果,因此,沉積構造的成因要視具體情況具體分析。根據各種沉積構造的主要成因分類,對常見的沉積構造分述如下。
沉積岩的結構
6樓:中地數媒
沉積岩。的結構指沉積岩顆粒的性質、大小、形態及其相互關係。主要有碎屑結構、泥質結構、化學結構和生物結構。這些結構是劃分沉積岩的重要依據。
1.碎屑結構。
碎屑結構通常由兩部分物質組成,即碎屑物和膠結物。碎屑物可以是岩石碎屑、礦物碎屑、生物碎屑以及火山碎屑等。膠結物質指填充於碎屑孔隙之間的物質如鈣質、矽質、鐵質以及石膏、海綠石和有機質等。
此外,在粗碎屑孔隙間填充了細碎屑物質(細砂、粉砂、泥等),這種細碎屑填充物質又稱為雜基或基質(圖12-2)。
圖12-2 碎屑、基質和膠結物。
據夏邦棟,1995)
碎屑物有不同的大小、形狀及組成,是碎屑岩進一步分類命名、描述鑑定的依據。
粒度 碎屑顆粒的大小稱為粒度。按碎屑粒徑大小可分為:①礫狀結構,粒徑>2mm;②砂狀結構,粒徑2~;③粉砂狀結構,粒徑。
分選性 碎屑顆粒粗細的均勻程度。大小均勻者,為分選良好;大小混雜者,為分選差。
磨圓度。或圓度 碎屑顆粒稜角的磨損程度。稜角全部磨損者稱為圓形;稜角大部分磨損者稱為次圓形;稜角部分磨損者稱為次稜角形;稜角完全未磨損者稱為稜角形。
2.泥質結構。
泥質結構是指由極細小(<的粘土礦物所組成的、比較緻密均一和質地較軟的結構。有時見有鮞狀及豆狀結構,是在沉積過程中粘土質點圍繞核心凝聚而成的同心圈層結構。粘土礦物在沉積過程中常平行定向排列(因粘土礦物多呈薄片狀、層狀),層層積累。
故多具清楚的薄層理構造。
3.化學結構(晶粒結構)和生物結構。
由各種溶解物質或膠體物質沉澱而成的化學沉積岩常具有化學結構,如某種化學成分沉澱後,在一定條件下常同時結晶,形成等粒他形結構。此外,某些岩石由呈生長狀態的生物骨骼構成格架(如珊瑚等),格架內部充填以其他性質的沉積物,稱為生物骨架結構。
沉積岩成分與構造背景
中地數媒 沉積岩成分的研究在沉積學領域一直佔有重要的位置。20世紀60年代板塊構造理論的興起,為各地質學科注入了新的生機。20世紀70年代以來,沉積岩成分特徵與板塊構造關係的研究便應運而生。它將沉積岩成分的物源意義與板塊構造背景下的沉積盆地型別緊密地聯絡在一起,並將沉積岩成因的大地構造屬性分析拓展到...
什麼是沉積岩,沉積岩的三大特點是什麼?
李雲龍飛 沉積岩來自於岩石和有機物的碎片,叫做沉積物,在百萬年期間積聚成堆。這些緊密的岩石比火成岩更易彎曲。像沙,鹽,粘土,砂岩,炭和石灰石都是例子。形成 沉積岩是在地表和地表下不太深的地方形成的地質體。它是在地表或接近地表常溫常壓條件下 70 200 一至十幾大氣壓 由風化作用,生物作用和某些火山...
高中地理 沉積岩和岩漿岩形成的先後順序
石破天 沉積岩通過侵蝕沉積後形成的,有明顯的沉積層理 岩漿岩是地下火山噴發出來後冷凝形成的。火山噴發 形成岩漿岩 岩漿岩經過一系列的自然因素,包括風化 流水侵蝕 搬運 沉積等,成為沉積岩 所以是岩漿岩在先 沉積岩在後 沉積岩,又稱為水成岩,是三種組成地球岩石圈的主要岩石之一 另外兩種是岩漿岩和變質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