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匿名使用者
蠟染又稱蠟防染,古稱"蠟纈"。據考證,蠟染起源於我國古代,最遲在秦、漢時期,在我國西南少數民族聚居的地方就已熟練地掌握了蠟可以防染的特點,利用蜂蠟和蟲蠟作為防染的原料。在東漢時期,蠟染技術已相當成熟。
到了西晉,已可染出十餘種彩色的蠟染產品。唐代蠟染開始盛行。南宋時,蠟染花布稱為"徭斑布",系採用鏤有細花的木板二塊夾住布帛,然後將熔化的蠟液灌入鏤空的部位,蠟在常溫下很快固化,此時"釋板取布"並投入到藍靛染液中,待布染成藍色後,"則煮布以去其蠟",就可得到"極細斑花,炳然可觀"的徭斑布。
蠟染是我國民間傳統手工印花工藝之一。在布衣、苗、瑤、仡佬等少數民族中流行甚廣,衣裙、被毯、包單等多喜歡採用蠟染作裝飾。近年來,還廣泛用於時裝面料和裝飾織物上。
製作時,用蠟刀蘸取呈熔融狀的石蠟按設計圖案要求,在白布上描繪幾何圖案或花、鳥、魚、蟲等,待石蠟凝固後,將織物浸入染液中染色(以藍色為主)。由於石蠟質脆,所以在描繪的圖案上,在蠟質冷卻龜裂後自然會出現許多裂紋,致使染液在織物上形成相應的不規則花紋(稱冰紋)。染色後, 用沸水脫蠟即顯現圖案與花紋,於是就到了具有特殊風格的蠟染製品。
織物表面呈現藍底白花,在花紋部分,色澤濃郁,蠟紋精細,花型濃淡正反面基本一致,還有精細別致的冰紋,別具風格的韻味。這種蠟染製品的圖案與花紋其結構嚴謹,線條流暢,裝飾性與欣賞性很強,具有鮮明的民族風格。蠟染織物一般為棉織品,顏色多為藍色,而採用的染料則是天然靛藍。
近年來,隨著社會的進步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以及人們審美觀念和情趣的變化,蠟染產品受到越來越多的人喜愛,特別是深受青年女性的青睞。因此 ,蠟染的色彩也比以前更加豐富,加上不溶性偶氮染料和活性染料等被廣泛採用,有力地推動了蠟染的發展。目前還出現了採用機器雙面印花的仿蠟染產品,效果雖略有遜色,但**較低廉。
蠟染產品廣泛用於衣裙、被面、揹包和旅遊產品,它最突出的特點是圖案粗獷、自然、典雅、古樸,別具韻味,是印染產品中永不敗落的一朵奇葩!
2樓:匿名使用者
蠟染(batik),是我國古老的民間傳統紡織印染手工藝。蠟染,古稱蠟,與絞纈(扎染)、夾纈(鏤空印花)並稱為我國古代三大印花技藝。蠟染是用蠟刀蘸熔蠟繪花於布後以藍靛浸染,既染去蠟,布面就呈現出藍底白花或白底藍花的多種圖案,同時,在浸染中,作為防染劑的蠟自然龜裂,使布面呈現特殊的「冰紋」,尤具魅力。
由於蠟染圖案豐富,色調素雅,風格獨特,用於製作服裝服飾和各種生活實用品,顯得樸實大方、清新悅目,富有民族特色。
3樓:網友
是我國古老的民間傳統紡織印染手工藝。
蠟染的產地是**
4樓:匿名使用者
我國無疑也是蠟染發源地之一,從大量史料記載和古代繪畫中可尋覓一些線索。近年來發掘出土的精美的蠟。
染實物更是提供了有力證據,且把我國蠟染起源時間大大推前。陳維稷教授主編的《中國紡織科學技術史》認為,蠟染起源於西南少數民族,可追溯至秦漢之際,當時已利用蜂蠟和白蠟作為防染材料製作出白色圖案的印花布,早於印度和埃及好幾百年。美國人杜馬斯 法蘭西斯 卡特 在其所著《中國印刷術的發明及西傳》一書中說:
「現存中國的早期蠟染實物,比埃及、日本、秘魯、瓜哇所發現的實物要早得多,特別是在敦煌石窟和新疆吐魯番出土的蠟染實物足以證明。」
藝術的起源與發展,藝術的起源與發展
唐婉祺 關於藝術的起源問題一直被學術界稱為 斯芬克斯之謎 這主要是因為人們對人類早期的歷史和藝術方面的資料所知甚少。儘管如此,歷史上的許多學者還是在這一領域進行了不懈的探索和努力,從不同的角度提出了各種關於藝術起源的學說。這些學說從不同的角度揭示了人類藝術發生的某些條件和根據,對學習藝術和進行藝術教...
光纖的起源與發展
光纖是光導纖維的簡寫,是一種利用光在玻璃或塑料製成的纖維中的全反射原理而達成的光傳導工具。光導纖維由前香港中文大學校長高錕發明。微細的光纖封裝在塑料護套中,使得它能夠彎曲而不至於斷裂。通常,光纖的一端的發射裝置使用發光二極體 light emitting diode,led 或一束鐳射將光脈衝傳送至...
西方禮儀的起源與發展,餐桌禮儀的起源
西方的禮儀和起源的話,我覺得應該都是像我們中國一樣,它會有一個發展歷程的,和他們的習俗有關。 士鵬天 西方禮儀的起源於西方的國家,發展漁業是發簡訊息發。禮貌的國家,西方的理解有很多還是起源於中國的 陽光的小朱 那情願意發展,我感覺這個起源的話,就跟人類的起源是一樣的,非常悅遠流長,它的發展是逐漸越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