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教育之星
新安吏原文及翻譯賞析如下:
一、原文:客行新安道,喧呼聞點兵。借問新安吏:「 縣小更無丁?」「府帖昨夜下,次選中男行。」
「中男絕短小,何以守王城?」肥男有母送,瘦男獨伶俜。白水暮東流,青山猶哭聲。
「莫自使眼枯,收汝淚縱橫。」眼枯即見骨,天地終無情!我軍取相州,日夕望其平。
豈意賊難料,歸軍星散營。就糧近故壘,練卒依舊京。掘壕不到水,牧馬役亦輕。
況乃王師順,撫養甚分明。送行勿泣血,僕射如父兄。
二、翻譯:客走在新安縣的大路上,聽到人聲喧譁,原來是吏役點名徵兵。
於是便問新安吏:新安是個小縣,人口不多,連年戰爭,還會有成丁的青年可以入伍嗎?
「兵府的文書昨夜才下達,命令沒有壯丁就依次抽中男。」
「抽來的中男實在太小了,怎能守住王城呢?」
肥胖的青年有母親來送行,瘦弱的青年孤零零的無人陪送。
河水日夜向東流,時至黃昏,青山裡還留著送行者的哭聲。
把你們的眼淚收起吧,不要哭幹了眼睛,徒然傷了身體。
官軍去攻取相州,日夜盼望著平定它。
可賊心難料,官軍潰敗,歸來的兵士像星星一樣散亂地紮營。
就著原先的營壘就食,練兵也在東都洛陽近郊。
他們挖掘壕溝也不會深得見水,放牧軍馬的勞役也還算輕。
何況這一場戰役裡朝廷官軍是正義之師,一切必然順利。主將對於戰士的愛護,也一目瞭然。
送行戰士的人們,不要哭得那麼悲傷,郭子儀像你們的父兄一樣愛著這些士卒。
三、賞析:「客行新安道,喧呼聞點兵。」這兩句是全篇的總起。「客」,杜甫自指。以下一切描寫,都是從詩人「喧呼聞點兵」五字中生出。
新安吏的翻譯
2樓:匿名使用者
原文客行新安道,喧呼聞點兵。
借問新安吏:「縣小更無丁?」
「府帖昨夜下,次選中男行。」
「中男絕短小,何以守王城?」
肥男有母送,瘦男獨伶俜。
白水暮東流,青山猶哭聲。
莫自使眼枯,收汝淚縱橫。
眼枯即見骨,天地終無情!
我軍取相州,日夕望其平。
豈意賊難料,歸軍星散營。
就糧近故壘,練卒依舊京。
掘壕不到水,牧馬役亦輕。
況乃王師順,撫養甚分明。
送行勿泣血,僕射如父兄。
杜甫在去新安的路上走過,聽到人聲喧譁,原來是吏役在村裡點名徵兵。杜甫便問那些新安縣裡派來的吏役:「新安這個小縣,連年戰爭,還會有成丁的青年更有入伍嗎?
「啊,這些人還是年齡不大的青年,怎麼能讓他們去守衛東都啊? 」肥胖的青年大概家境還不壞,他們都有母親來送行。瘦弱的青年大多來自貧戶,他們都孤零零的,無人陪送。
時候已到黃昏,河水東流而去,青山下還有送行者的哭聲。杜甫看到如此景象,覺得只好對那些哭泣的人安慰一番。他說:
把你們的眼淚收起吧,不要哭壞了眼睛,徒然傷了身體。天地終是一個無情的東西啊! 官軍進攻相州,本來希望一二天之內就能平定,豈知把敵人的形勢估計錯了,以致打了敗仗,兵士一營一營地潰散了。
伙食就在舊營壘附近**,訓練也在東都近郊。要他們做的工作是掘城壕,也不會深到見水。牧馬也是比較輕的任務。
況且這一場戰爭是名正言順的正義戰爭,參加的是討伐叛徒的王師。主將對於兵士,顯然是很關心撫養的。你們送行的家屬不用哭得很傷心,僕射(郭子儀)對兵士仁愛得象父兄一樣。
3樓:匿名使用者
旅客走在新安縣的大路上,聽到按戶籍冊點兵。
請問新安吏:「難道因新安縣小,壯丁已抽完,才抓這些不成丁的青年?」
「府帖昨夜才下達,並令沒有壯丁就依次抽中男。」
「抽來的中男實在太小了,如可能守住王城呢?」
健壯的中男還有母親相送,瘦小的由於父母在戰亂中去世,可就孤苦伶仃。
河水日夜向東流,青山還留著哭聲呢!
「不要讓眼淚哭乾,收住你們縱橫的淚水。
眼淚哭乾了會露出頭骨,天地都不能改變這悲痛的安排,終歸是無情的。
我們官軍(指九節度使)攻取相州,日夜盼望收復其地。
可是賊心難料(指史思明已歸唐,又支援安慶緒),致使官軍潰敗。
就去原先營壘就食(因離洛陽不遠),練兵也依憑著洛陽。
挖掘壕溝也不會深得見水(指勞役不重),放牧軍馬的勞役也還算輕。
何況朝廷官軍是符合正義的,一切必然順利,愛護戰士一目瞭然。
送行戰士不要哭得那麼悲傷,長官(指郭子儀)本像你們的父兄。」
杜甫的《新安吏》全文及標註拼音。
4樓:andy淉淉
客/kè 行/xíng 新安/xīnān 道/dào , 喧/xuān 呼/hū 聞/wén 點兵/diǎnbīng 。
借問/jièwèn 新安/xīnān 吏/lì :縣/xiàn 小/xiǎo 更無/gèngwú 丁/dīng ?
「/líng 府/fǔ 帖/tiè 昨夜/zuóyè 下/xià ,次/cì 選中/xuǎnzhòng 男/nán 行/xíng 。
「/líng 中/zhōng 男/nán 絕/jué 短小/duǎnxiǎo , 何以/héyǐ 守王城/shǒuwángchéng ?
肥/féi 男/nán 有/yǒu 母/mǔ 送/sòng , 瘦/shòu 男/nán 獨/dú 伶/líng 俜/pīng 。
白水/báishuǐ 暮/mù 東流/dōngliú ,青山/qīngshān 猶/yóu 哭聲/kūshēng 。
「/líng 莫自/mòzì 使/shǐ 眼/yǎn 枯/kū ,收/shōu 汝/rǔ 淚/lèi 縱橫/zònghéng 。
眼/yǎn 枯/kū 即/jí 見/jiàn 骨/gǔ ,天地/tiāndì 終/zhōng 無情/wúqíng !
我軍/wǒjūn 取/qǔ 相/xiàng 州/zhōu , 日夕/rìxī 望/wàng 其/qí 平/píng 。
豈/qǐ 意/yì 賊/zéi 難/nàn 料/liào , 歸/guī 軍/jūn 星散/xīngsàn 營/yíng 。
就/jiù 糧/liáng 近/jìn 故/gù 壘/lěi , 練/liàn 卒/zú 依舊/yījiù 京/jīng 。
掘/jué 壕/háo 不到/bùdào 水/shuǐ ,牧馬/mùmǎ 役/yì 亦/yì 輕/qīng 。
況/kuàng 乃/nǎi 王師/wángshī 順/shùn , 撫養/fǔyǎng 甚/shèn 分明/fēnmíng 。
送行/sòngxíng 勿/wù 泣/qì 血/xuè ,僕/pú 射/shè 如/rú 父兄/fùxiōng 。
三吏三別全文,註釋及譯文。要全。
《新安吏》《潼關吏》 的翻譯
《新安吏》的翻譯啊`廢話不要.ok?
求杜甫《新安吏》原詩。
5樓:匿名使用者
客行新安道,喧呼聞點兵。
借問新安吏:「縣小更無丁?」
「府帖昨夜下,次選中男行。」
「中男絕短小,何以守王城?」
肥男有母送,瘦男獨伶俜。
白水暮東流,青山猶哭聲。
莫自使眼枯,收汝淚縱橫。
眼枯即見骨,天地終無情!
我軍取相州,日夕望其平。
豈意賊難料,歸軍星散營。
就糧近故壘,練卒依舊京。
掘壕不到水,牧馬役亦輕。
況乃王師順,撫養甚分明。
送行勿泣血,僕射如父兄。
6樓:夢中的甜
新安吏客行新安道,喧呼聞點兵。
借問新安吏:「縣小更無丁?」
「府帖昨夜下,次選中男行。」
「中男絕短小,何以守王城?」
肥男有母送,瘦男獨伶俜。
白水暮東流,青山猶哭聲。
「莫自使眼枯,收汝淚縱橫。
眼枯即見骨,天地終無情!
我軍取相州,日夕望其平。
豈意賊難料,歸軍星散營。
就糧近故壘,練卒依舊京。
掘壕不到水,牧馬役亦輕。
況乃王師順,撫養甚分明。
送行勿泣血,僕射如父兄。''加。
新安史 的反譯
7樓:匿名使用者
好抱歉啊,只能找到一些詞語的註釋。
如果您還有什麼不滿意的,請發訊息給我,並附上問題的連線,謝謝杜甫——《新安吏》
客行新安道,喧呼聞點兵。借問新安吏,縣小更無丁。
府帖昨夜下,次選中男行。中男絕短小,何以守王城。
肥男有母送,瘦男獨伶俜。白水暮東流,青山猶哭聲。
莫自使眼枯,收汝淚縱橫。眼枯即見骨,天地終無情。
我軍取相州,日夕望其平。豈意賊難料,歸軍星散營。
就糧近故壘,練卒依舊京。掘壕不到水,牧馬役亦輕。
況乃王師順,撫養甚分明。送行勿泣血,僕射如父兄。
註釋:新安:今河南新安縣一帶。
客:作者自稱,為他鄉作客者。
喧呼:高聲呼叫。
中男:未成年的男子。
伶俜:孤零。
莫自:不要。
眼枯:把眼淚哭幹了。
天地:指天子、朝廷。
相州:即鄴城,今河南安陽縣。
平:平定。賊:指安祿山、史思明的叛軍。
歸軍:指各節度使的潰軍。
星散營:形容潰散的狀況。
泣血:謂哀傷之極。
僕射:職位相當於宰相的武官,此處指郭子儀,他曾任左僕射。
杜甫的三吏三別是~~~~~~~~~
8樓:
杜甫著名的三吏是《新安吏》、《石壕吏》、《潼關吏》;三別是《無家別》、《新婚別》、《垂老別》。
9樓:雨梔子
三吏:<<石壕吏>> 新安吏>> 潼關吏>>
三別:<<新婚別>> 無家別>> 垂老別>>
10樓:網友
:《石壕吏》 《新安吏》 《潼關吏》
《新婚別》 《無家別》 《垂老別》
11樓:網友
三吏是《新安吏》、《石壕吏》、《潼關吏》;三別是《無家別》、《新婚別》、《垂老別》。
新安吏 賞析,新安吏50字賞析
肥男有母送,瘦男獨伶俜。白水暮東流,青山猶哭聲。跟吏已經無話可說了,於是杜甫把目光轉向被押送的人群。他懷著沉痛的心情,把這些中男仔細地打量再打量。他發現那些似乎長得壯實一點的男孩子是因為有母親照料,而且有母親在送行。中男年幼,當然不可能有妻子。但為什麼父親不來呢?上面說過 縣小更無丁 有父親在還用抓...
石壕吏的翻譯,石壕吏原文及翻譯
傍晚投宿石壕村,有差役夜裡來抓人。老翁急忙越牆逃走,老婦趕忙走出來檢視情況。差役吼叫得多麼 啊!老婦人啼哭得多麼悽苦啊!我聽到老婦上前說 我的三個兒子都服役去防守鄴城。一個兒子捎信回來,說二個兒子最近犧牲。活著的人苟且活一天算一天,死去的人永遠完了!我家裡再也沒有別的男人了,只有個正在吃奶的孫子。因...
杜甫的簡介,三吏三別分別是什麼,原文及翻譯
杜甫 712770 字子美,祖籍河南鞏縣。祖父杜審言是唐初著名詩人。青年時期,他曾遊歷過今江蘇 浙江 河北 山東一帶,並兩次會見李白,兩人結下深厚的友誼。唐玄宗天寶五年 746 杜甫來到長安,第二年他參加了由唐玄宗下詔的應試,由於奸臣李林甫從中作梗,全體應試者無一人錄取。從此進取無門,生活貧困。直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