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問佛之大德什么是後得智,請問佛之大德什麼是後得智

時間 2022-09-14 21:20:22

1樓:t深深海底行

根本智,是破初參時即知。開悟明心,一念相應之下,觸證真心,對真心有了一個總體的了知,是「般若總相智」。

後得智有兩種情形,一是破初參之後,再破重關,眼見佛性而得「般若別相智」;比之總相智更為深細。二是明心見性具足,再修完十行位、十回向位而進入初地。此時方能修學真心之中所含藏的「唯識道種智」。

這是真正意義上的「後得智」。

若是一分一分完全修完「道種智」,同時一分一分斷盡「塵沙惑」。而成就「一切種智」。就是佛地。

無論根本智、後得智,皆源於真心。故真心是佛法第一義諦,又名:心、如、佛、真如、法身、如來、涅磐。。。等等幾十種名稱。

如上,在凡夫位,離開悟明心破本參的「般若總相智」(根本智)尚且遙遠,何況能知初地以上通達位菩薩所修的「唯識道種智」(後得智)。何況能「用」?悟前熏習般若類經典,建立正知見,具眼揀擇,得遇真善知識;修六度相似行,積累福德資糧。

是為著力處。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2樓:心得法師

後得智是成佛以後自然有的,不是修成的,運用自在,從心所欲,所以後得智又名之為方便智,權智,根本智是定,後得智是慧,根本智是寂,後得智是照,根本智是無上涅磐,後得智是無上菩提,以此類推,演繹自知,

3樓:ionic豪

樓主 您好

海底兄解釋了還挺不錯的,後學簡單說一下即可:

根本智即是親證唯識性---親證本心如來藏於一切法中所顯的真實性與如如性。

後得智即是以此根本智為基礎,而進修唯識相,現前觀察證實: 一切萬法、一切法相如七轉識、五十心所、色十一等法,之間的連鎖運作,而其中的法相皆是以本心如來藏為本,假藉諸緣而出生。

而樓主所問:後得智如何運用。後得智也好,根本智也好,都有功德:

解脫自受用乃功;饒益有情則是德。

譬如菩薩若親證本心如來藏,發起根本無分別智時,現觀真如人無我性,即得斷除我見,遠離三縛結煩惱之束縛,亦能以此智慧利益大眾,或以善巧方便接引學人而入正道。 接著於歷緣對境之時,以般若智慧漸除煩惱障與所知障,此即是根本智之運用。 後得智則是更比之根本智更深細的體驗與觀行而發起的般若智慧。

當然運用上,能斷除更深細的煩惱障與所知障,也能利益更廣大的眾生。

4樓:

依教奉行,持戒,得定,開智慧。

南無阿彌陀佛

佛教說:無分別心、無分別智,是指什麼?既然無分別,怎麼會有分別與無分別之分?這是悖論?

5樓:孤九涼笙

無分別智,又稱為無分別心,是指舍離主觀和客觀的相對之相,而達到真正平等的真實智慧。

簡單說,無分別智就是離主觀、客觀相,平等地運作的智慧,也是超越凡夫概念式思維的真實觀智。無分別智屬於出世間智、無漏智,是佛智的相應心品。

無分別智有三種,分別是:

一、加行無分別智

是尋思的智慧,又稱為加行智,是道之因,是地前加行位的菩薩所修的智慧。

簡單的說,就是把凡夫的分別心識修成無分別的智慧,也就是從凡入聖的知見跨越。

想要把凡夫的分別識念,轉為聖者特有的無分別智,需要的是正見的抉擇。

其過程是通過反反覆覆地聽聞思惟佛法,進而起修,把無始劫以來因無明而生的種種我執妄見統統捨棄,解除凡夫心的顛倒妄想,種種疑惑。心中無疑,煩惱已盡,那就可以遠離分別了。

玄奘法師把這種無分別翻譯為「喜足」無分別。

什麼叫喜足無分別:

那是因為無始劫以來的無明之惑都漸漸消除,心中歡喜無量,正見具足,不再為疑惑所煩惱,不需要再去分別妄念。所以稱為喜足無分別。

這個修行的過程,古人曾經很形象地譬喻為以楔出楔,也就是把一個木楔打進木頭的縫隙中把另一個木楔起出來,最後恢復木頭原本的樣子。借正見之楔出妄念之楔,恢復本來面目。

二、根本無分別智

這是正證之慧,又稱為出世無分別智,根本智,是道之體。

《成唯識論》中說:「根本無分別智,親證二空所顯真理,無境相故,能斷隨眠。」

《三藏法數》中說:「此智不依於心,不緣外境,了一切境,皆即真如,境智無異。如人閉目外無分別,由此無分別智慧生種種分別,是名根本智。」

根本智,乃是各種智慧的根本,因為它能夠契證真如妙理,平等如實,沒有差別。

在《攝大乘論釋》中運用了譬喻來比較加行智和根本智:

如果一個啞人,知道了境界的義趣,卻無法表達出來,這是加行智;如果一個啞人,正在領受境界,而無所言說,這就是根本智。

再簡單一點說,就像一個啞子沒有吃過蜂蜜,但是知道蜂蜜的味道如何甜美,他無法表述出來,這是加行智;如果一個啞子正在吃蜂蜜,但是安享於靜靜吃蜜的的狀態,卻無法把蜜的美味告訴其他人,這就是根本智。

一個是在理上了解,一個是親證,這是修行階次的不同。

三、後得無分別智

又稱為後得智,是出觀起用的智慧,是道的果,是分別一切差別相的智慧。

據《成唯識論》中說,根本智和後得智屬於同一種智,只是它們的作用不同,後得智依根本智才能掌握佛法的真理,根本智需要依靠後得智才能在世俗世界的認識中發揮其作用。

《三藏法數》中說:「依止於心,緣於外境,種種分別,境智有異,如人開目,眾色顯現,以其於根本智後而得此智,是名後得智。」這種狀態,就像《金剛經》中所說的:

「如人有目,日光明照,見種種色。」

如果把根本智比喻為啞子吃蜜,卻無法告知別人其中的美味一樣,那麼後得智就像一個能言善辯的人吃了蜂蜜之後,把蜂蜜的美味告訴每一個遇到的有緣人。

凡夫眾生有分別心:因為有分別心,有了是非人我,善惡美醜。

佛無分別心:因為無分別,所以無煩腦貪愛。無名利纏縛,所以解脫;

佛和眾生的分別與無分別根源於迷悟差別;眾生迷,所以以假像為真。區分各種幻像;

佛悟道。看各種像皆是幻,皆是無中生有。故為不二法,故為一。

所以有分別與無分別之分這不是悖論。

無分別心,是佛學術語。此為離情念分別之心識。有二種,一為無漏之無分別心,一為有漏之無分別心。

無漏之無分別心,又云無分別智,正體會真如之智也,有漏之無分別心,如定心之第六識或第八識及眼等之五識,稱於境之自相,現量之心是也。分別為隨念,計度,自性之三種。

無分別者,無隨念計度之二種,非無自性也。註明:無分別心不是不明善惡,而是對善惡之人平等對待,付以真心,無有差別。

無分別智釋義

指舍離主觀、客觀之相,而達平等之真實智慧。即菩薩於初地入見道時,緣一切法之真如,斷離能取與所取之差別,境智冥合,平等而無分別之智。亦即遠離名想概念等虛妄分別之世俗認識,唯對真如之認識能如實而無分別。

此智屬於出世間智與無漏智,為佛智之相應心品。此智有加行、根本、後得等三種之別:

(一)尋思之慧,稱為加行無分別智,又作加行智,乃道之「因」。

(二)正證之慧,稱為根本無分別智,又作出世無分別智、根本智,乃道之「體」。

(三)出觀起用之慧,稱為後得無分別智,又稱後得智,乃道之「果」。

另據成唯識論卷十之說,根本無分別智與後得無分別智屬同一種智,惟作用不同,後得智依根本智方能掌握佛教真理,根本智則靠後得智方可於世俗世界之認識中發揮功能。

6樓:那麼挑剔

開頭討論「無分別心、無分別智是指什麼」。

心識的功能就是「了別」,有分別才能認識事物,例如:有了對顏色的認知,才能知道紅藍黑白,正確辨認。一般人所體驗到的無分別,其實只是「無想定」或是「無相三昧」——於一切相不作意,或專注於「無相」。

這些都是思想停止,而知覺仍在,不起念去區分。但般若智慧的無分別,卻是「分別相不可得」,「分別相如幻化」——所有的分別相都只是方便施設、約定成俗而已。

所以無分別的定或者三味與無分別的般若智慧是不同的,主要的區分在於:定的所依是於相無念,而慧的所依是一切相的「無自性」。相與性不能混淆,例如以紅色和藍色來說,在現象上的確是有分別的,如果心不去分別它,那只是意味不再起第二念繼續加以分析、比較、推論、歸納、喜好、厭惡、追求、拒絕等「受」、「想」、「思(行)」的心念,並非連「識」的作用也取消了。

這是於相有分別,而不起念頭分別的定境。而般若智慧,卻是透視紅、藍色的本質是因緣生、無自性。它是由物質、光波頻率、視神經及心理的認識作用,共同呈現的差別相,並沒有所謂紅色或藍色的實體可得。

這是在法性上的無分別智。

由於定與慧的差別,在無分別的體驗上,無分別定是侷限的,抑制心念的,雖然因為受想行的功能暫停,可以清明地覺知當下,但受想行一生起,無分別心就消失,所以它是緣生緣滅的無常生滅法。而無分別智,雖也要止觀來促成,但在分別智成就時,它是不妨礙受想行的作用的,所謂「念念心數起,菩提恁麼長」,「百花叢裡過,片葉不沾身」。

一切法在本質上的分別性不可得,甚至連受想行的心也是如幻如化,所以心靈是自由的,不受定心與散心所侷限的。以無分別智見到諸法空相,雖知紅藍色的差別相,亦知因緣改變時,如物質起化學變化,顏色是會改變的。因為對法的認知是活潑潑、不僵化的,以無礙的、豐富的眼光看待當下的每一件事物,所以一方面可以很容易地接納它,同時知道它潛在的可能性。

例如,吉祥如意是令人喜悅的,卻也可能使人沉迷、墮落;凶險失意令人喪氣,卻正可以振奮精神,激發潛能。善惡、高低、貧富、美醜並沒有絕對性。

接下來討論「既然無分別,怎麼會有分別與無分別之分?這是悖論?」

要弄清這個問題,得明白兩件事:一,佛祖說法的受眾是誰;二,佛祖如何看待佛法。

首先,受眾是一切未成佛之眾生。對於迷惘而未開般若智慧的眾生來說,行有善惡之分、勢有高低之分、位有貧富之分、容有美醜之分。在現實中,我們瞭解——面對只能聽懂漢語的聽眾,如果演講者所用的語言是英語,那麼他的演講是毫無意義的,因為聽眾無法聽懂他的表達。

因為世人心中有分別,所以佛經佛法里語句的用詞有分別——用世人能夠看明白的話語,去描述世人心中的迷惘。

其次,《金剛經》裡著名的四句偈:「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這是說:

所有的說法,包括佛法、佛經,都像夢幻泡影一樣,不應該執著於它。佛裡常出現一個比喻:佛說的種種法門,就象船筏一樣。

渡過大海、江河的時候必須要依靠船筏,但是到了岸邊以後,船筏就已無用。船筏只是渡到彼岸的工具,而不是彼岸的樣子。同樣的,佛要渡眾生,所以說佛法,用佛法這個工具讓我們到達佛的彼岸去,但是我們不應該執著於佛法,因為佛法並不是到達佛的彼岸之後應遵循的法則法規或原理。

佛經裡從來不說「教人成佛」,而是說「渡人」,因為「教」是給與你真理至理,而「渡」是給予你工具到達彼岸。

請問,南無阿彌陀佛是什么意思啊,請問,南無阿彌陀佛是什麼意思啊?

南無 是梵文namas的音譯,讀作那謨,亦譯作 南謨 那謨 等。意為致敬 歸敬 歸命。是佛教信徒一心歸順於佛的用語,常用來加在佛 菩薩的名稱或經典題名之前,表示對佛 法的尊敬和虔信,如南無喝羅 南無三寶等。阿彌陀佛 是梵文amitabha的音譯。大乘教佛名。密教稱甘露王,是淨土宗的主要信仰物件,被稱...

請問什么是光源,請問什麼是光源

自身正在發光,且能持續發光的物體叫作光源。光源可分為 1.天然光源 如太陽 火焰 閃電 螢火蟲等 2.人造光源 如點燃的蠟燭 發光的電燈 鐳射束等 注意 有些物體,比如月亮,本身並不發光,而是反射太陽光才被人看見的,所以月亮不是光源。而人造光源一定要是正在發光的物體。物理學上指能發出一定波長範圍的電...

請問夜裡失眠是什么原因啊,請問夜裡失眠是什麼原因啊

比如你今天的胃不舒服,牽動整個身體都在運轉,讓你的身體得不到休息,一直在難受,你必然會失眠。而如果你的精神狀態不佳,是能直接導致你的睡眠問題,從而引起失眠。比如最近工作壓力太大,家庭壓力太大,過度的憂慮 緊張,甚至都有些抑鬱的表現,那麼這樣的狀態勢必會引起失眠的症狀。三 情感問題情感是我們人生活的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