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匿名使用者
關於端午節的由來,其實向來都說法不一。有些人都將它視為是紀念於五月初五投汨羅江的愛國詩人屈原。有人說,這一個節日在古代,是一個消毒避疫的日子。
根據文獻上的記載,以及歷代相傳流行下來的許多端午習俗,五月被視為「毒月」、「惡月」,五月初五是九毒之首,所以這一天便流傳了許多驅邪、消毒和避疫的特殊習俗如:插蒲子艾葉、喝雄黃酒、祭五瘟使者等。
2樓:檸小檬
1.源於紀念屈原
2.源於紀念伍子胥
3.源於紀念孝女曹娥
4.源於古越民族圖騰祭
3樓:寒冰結晶
這個節日的由來是古代中國有一位博學多聞的官吏屈原,他是一位愛民而且又受到尊崇的官吏,但是由於一位充滿嫉妒的官吏陷害,從此在朝廷中被皇帝所冷落。由於無法獲得皇帝的重視,屈原在憂鬱的情況下投汨羅江自盡。
由於對屈原的愛戴,汨羅江畔的居民匆忙的划船在江內尋找屈原,並且將米丟入汨羅江中,以平息汨羅江中的蛟龍。即使他們當時並沒有找到屈原,但是他們的行為,直到今天在端午節的時候,仍然被人們傳頌紀念著。
端午節的來歷和風俗的簡短介紹(50字左右)
4樓:baby鞋子特大號
端午節介紹:端午節,我國的傳統節日,這一天吃粽子,賽龍舟、掛菖蒲、喝雄黃酒等等。端午節是中國首個入選世界非遺的節日。
關於端午節的起源有多種傳說,但是在漫長的選擇淘汰中,紀念屈原的傳說流傳最廣,最得人心。「其志潔,其行廉」,從司馬遷對屈原飽含深情的敘述開始,屈原忠貞愛國的形象在歷代文人的敘述中越發高大。漢代以降,人們就認為端午節是因屈原而起的。
在抗戰相持階段的2023年,郭沫若的歷史劇《屈原》以古喻今,激起廣大民眾的愛國熱情,更讓屈原的愛國形象深入人心。2023年,屈原被列入世界文化名人名錄。
宋穎認為,端午節本不是為了紀念屈原而起,但是在發展過程中,端午節逐漸與屈原和愛國主義緊密聯絡在一起,併成為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
擴充套件資料:
端午的多個名稱由來:
1、天中節
天中節名稱根據陰陽術數而來。明代田汝成《西湖遊覽志餘·卷二十·熙朝樂事》:「端午為天中節,是因為午日太陽行至中天,達到最高點,午時尤然,故稱之為「天中節」。
2、端陽節
午日為「陽辰」,午月第一個午日,故稱端陽。《荊楚歲時記》中說:因仲夏登高,順陽在上,五月正是仲夏,它的第一個午日正是登高順陽天氣好的日子,故稱之為「端陽節」。
3、重午節
上古干支紀元法,以天干地支來作為載體,紀元通用天干地支。最初端午為干支歷的午月午日,正月建寅,第五個月即為午月,午月午日謂之重午。到了漢代時,由於南北統一,曆法變動,朝廷為了方便過節,規定每年的端午節改為陰曆五月初五日。
4、龍舟節
龍舟競渡最早是古越人祭龍祖的一種祭祀活動形式,南越使用舟船普遍,往往在船的首尾畫上龍圖形作為本族的圖騰或保護神。扒龍舟是端午節的一項重要活動,在中國南方十分流行,尤其是廣東地區。
5、當五汛
在上海部分農村,靠杭州灣北岸一帶區域,如奉賢、南匯等地區,習慣上稱「端五節」為「當五汛」。亦有個別地區稱為「五月當午」。
6、龍日節
龍是古越人的原始信仰,源自天象崇拜。東方蒼龍七宿,春季於東方抬頭,夏季於南方騰昇,秋季於西方退落,冬季於北方隱沒。仲夏端午,蒼龍升至正南中天,是龍飛天的日子,因此稱為龍的節日。
5樓:匿名使用者
端午節為每年農曆五月初五,又稱端陽節、午日節、五月節等;端午節是中國漢族人民紀念屈原的傳統節日,更有吃粽子,賽龍舟,掛菖蒲、蒿草、艾葉,薰蒼朮、白芷,喝雄黃酒的習俗。「端午節」為國家法定節假日之一,並被列入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6樓:匿名使用者
端午節的來歷和風俗簡介:吃粽子的習俗和賽龍舟的習俗,都是因為古時候的愛國詩人屈原投江,吃粽子是為了讓魚蝦吃飽了,不再去吃屈原的屍體,賽龍舟是人們駕著船去打撈屈原的屍體。
7樓:匿名使用者
戰國時,楚國大夫 屈原 因苦勸楚王無果,憂憤投江自盡。楚國百姓懷念這位為人清正的大夫,於是將糯米包成包投入江中,希望魚群吃了米而不吃 屈原 屍身。後世延續為傳統,漸漸演化為端午節
8樓:姜小壞
端午節是中國漢族人民紀念屈原的傳統節日,更有吃粽子,賽龍舟,掛菖蒲、蒿草、艾葉,薰蒼朮、白芷,喝雄黃酒的習俗。「端午節」為國家法定節假日之一,並被列入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睡覺覺了流淚
9樓:愛**主角
端午節要吃粽子、賽龍舟等等等等
10樓:匿名使用者
吃粽子,賽龍舟,喝雄黃酒,掛艾葉
11樓:匿名使用者
788位粉絲
端午節為每年農曆五月初五,又稱端陽節、午日節、五月節等;端午節是中國漢族人民紀念屈原的傳統節日,更有吃粽子,賽龍舟,掛菖蒲、蒿草、艾葉,薰蒼朮、白芷,喝雄黃酒的習俗。「端午節」為國家法定節假日之一,並被列入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12樓:匿名使用者
端午節就是紀念屈原的日子,就是這麼簡單。
13樓:匿名使用者
農曆五月初五是我國的傳統節日端午節。"中國端午節″已被列入《世界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
14樓:匿名使用者
周長和麵積的公式是農曆五日,窗戶就成端午節,端午節為1月8日,7月88號上海博物館等你們(=^^=)
15樓:曹人中
520 520 520
16樓:匿名使用者
還對哦,根本不對。真是假冒牌貨
17樓:匿名使用者
信你明明做最做最做最做最我
端午節的來歷,簡短一點。
18樓:困難解決局
端午節,又稱為五五節,是中國國家法定節假日之一,並已被列入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這個節日的由來是相傳戰國時。
19樓:匿名使用者
端午節的來歷:
端午節,為每年農曆五月初五。據《荊楚歲時記》記載,因仲夏登高,順陽在上,五月是仲夏,它的第一個午日正是登高順陽好天氣之日,故五月初五亦稱為「端陽節」。此外端午節還稱「午日節、五月節、龍舟節、浴蘭節、詩人節」等。
端午節是流行於中國以及漢字文化圈諸國的傳統文化節日。
端午節起源於中國,最初為古代百越地區(長江中下游及以南一帶)崇拜龍圖騰的部族舉行圖騰祭祀的節日,百越之地春秋之前有在農曆五月初五以龍舟競渡形式舉行部落圖騰祭祀的習俗。後因戰國時期的楚國(今湖北)詩人屈原在該日抱石跳汨羅江自盡,統治者為樹立忠君愛國標籤將端午作為紀念屈原的節日;部分地區也有紀念伍子胥、曹娥等說法。
20樓:匿名使用者
簡單說,戰國時期的楚國(今湖北)詩人屈原在該日抱石跳汨羅江自盡,為了防止魚吃屍體,當地人民就將米包起來投入江中,後人為了紀念屈原,將此日定位端午,也有吃粽子的傳統。
手寫的,望採納謝謝
21樓:夢裡依稀望水鄉
端午節,為每年農曆五月初五。據《荊楚歲時記》記載,因仲夏登高,順陽在上,五月是仲夏,它的第一個午日正是登高順陽好天氣之日,故五月初五亦稱為「端陽節」。此外端午節還稱「午日節、五月節、龍舟節、浴蘭節、詩人節」等。
[1] 端午節是流行於中國以及漢字文化圈諸國的傳統文化節日。
端午節起源於中國,最初為古代百越地區(長江中下游及以南一帶)崇拜龍圖騰的部族舉行圖騰祭祀的節日,百越之地春秋之前有在農曆五月初五以龍舟競渡形式舉行部落圖騰祭祀的習俗。後因戰國時期的楚國(今湖北)詩人屈原在該日抱石跳汨羅江自盡,統治者為樹立忠君愛國標籤將端午作為紀念屈原的節日;部分地區也有紀念伍子胥、曹娥等說法。
端午節與春節、清明節、中秋節並稱為中國民間的四大傳統節日。[2] 自古以來端午節便有划龍舟及食粽等節日活動。自2023年起,端午節被列為國家法定節假日。
2023年5月,***將其列入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2023年9月,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正式審議並批准中國端午節列入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成為中國首個入選世界非遺的節日。
22樓:
戰國時期楚國詩人屈原在羅江自盡,當地百姓為了不讓魚吃屍體,把米包起來,投入河中。這樣就是端午的來歷。
23樓:可兒媽
古時候,人們為了不讓魚吃屍體,所以往水裡扔粽子
24樓:葬你美目
該喝喝不好哦意思?!?!?!?!我現在去看看醫生說我什麼都沒有看到你的時候
端午節的由來 30字的簡略內容
25樓:匿名使用者
傳說屈原死後,楚國百姓哀痛異常,紛紛湧到汨羅江邊去憑弔屈原。漁夫們划起船隻,在江上來回打撈他的真身。有位漁夫拿出為屈原準備的飯糰、雞蛋等食物丟進江裡,說是讓魚龍蝦蟹吃飽了,就不會去咬屈大夫的身體了。
人們見後紛紛仿效。後來為怕飯糰為蛟龍所食,人們想出用楝樹葉包飯,外纏彩絲,發展成粽子。
26樓:影視圈圈侃
中華民間小故事:端午節的由來
27樓:匿名使用者
戰國時,楚國大夫屈原因苦勸楚王無果,憂憤投江自盡。楚國百姓懷念這位為人清正的大夫,於是將糯米包成包投入江中,希望魚群吃了米而不吃屈原屍身。後世延續為傳統,漸漸演化為端午節
28樓:不要欺騙愛
為了紀念在楚江自盡的屈原,吃粽子(怕魚吃他的屍體)、賽龍舟(趕魚)都是紀念屈原的。
端午節的來歷是什麼?短一點
29樓:困難解決局
端午節,又稱為五五節,是中國國家法定節假日之一,並已被列入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這個節日的由來是相傳戰國時。
30樓:蘭州中研醫院
端午節,這個節日對於你來說意味著什麼?除了吃一口香甜的粽子外,她還讓你想起了什麼?在各種洋節日趨火爆的現代社會,端午節是否也像部分傳統節日一樣
端午節的起源、習俗、相關故事任選一兩個方面進行簡要介紹100至300之間即可
31樓:小俊七七
1、起源
端午節源自天象崇拜,由上古時代龍圖騰祭祀演變而來。端午祭龍禮俗的形成與原始信仰、祭祀文化、干支曆法以及蒼龍七宿正處南中的天象有關。中國古代的星象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古人很早開始就探索宇宙的奧祕,並由此演繹出了一套完整深奧的觀星文化。
2、習俗
扒龍舟、祭龍、採草藥、掛艾草與菖蒲、拜神祭祖、洗草藥水、打午時水、浸龍舟水、食粽、放紙鳶、睇龍船、拴五色絲線、薰蒼朮、佩香囊等等。
3、相關故事
屈原倡導舉賢授能,富國強兵,力主聯齊抗秦,遭到貴族子蘭等人的強烈反對,屈原遭讒去職,被流放到沅、湘流域。
公元前278年,秦軍攻破楚國京都,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國被侵略,心如刀割,於五月五日,在寫下了絕筆作《懷沙》之後,抱石投汨羅江自盡。屈原投江後,當地百姓聞訊馬上划船撈救。
為了寄託哀思,人們盪舟江河之上,此後才逐漸發展成為龍舟競賽。百姓們又怕江河裡的魚吃掉他的身體,就紛紛回家拿來米團投入江中,以免魚蝦糟蹋屈原的屍體,後來就成了吃粽子的習俗。
擴充套件資料
端午節的傳承
1、漢朝
漢代是中國統一後第一個大發展時期,南北的經濟文化交流使風俗習慣也互相融合。漢代時南北統一,曆法變動,朝廷為了方便過節,規定每年的端午節改為陰曆五月五日。就現有文獻記載來看,兩漢時的北方端午風俗主要以避惡為主。
2、明清
到了明代,端午節又吸收了金人射柳之風俗。明代把端午又稱「女兒節」。不僅節日名稱有異宋代,而且民間風俗也有變化。北方無江水之便,也就不存在競渡。
端午節的由來,端午節的由來
端午節,又稱為五五節,是中國國家法定節假日之一,並已被列入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這個節日的由來是相傳戰國時。傳說屈原死後,楚國百姓哀痛異常,紛紛湧到汨羅江邊去憑弔屈原。漁夫們划起船隻,在江上來回打撈他的真身。有位漁夫拿出為屈原準備的飯糰 雞蛋等食物,撲通 撲通 地丟進江裡,說是讓魚龍蝦蟹吃飽了,就...
端午節的由來,端午節的由來
端午節,又稱為五五節,是中國國家法定節假日之一,並已被列入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這個節日的由來是相傳戰國時。端午節最早是祭拜龍神的。後來屈原投江,又變成紀念屈原的了。現在,被可惡的高麗棒子申遺弄走了。端午節又名端陽節 重午節,據傳是中國古代偉大詩人 世界四大文化名人之一的屈原投汩羅江殉國的日子。兩...
端午節的由來,端午節的由來
端午節,又稱為五五節,是中國國家法定節假日之一,並已被列入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這個節日的由來是相傳戰國時。端午節最早是祭拜龍神的。後來屈原投江,又變成紀念屈原的了。現在,被可惡的高麗棒子申遺弄走了。端午節又名端陽節 重午節,據傳是中國古代偉大詩人 世界四大文化名人之一的屈原投汩羅江殉國的日子。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