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萵苣姑娘
現在的讀書人讀古人的書,常常詆譭古人的錯誤;和現在的人相處,也喜歡說別人的錯誤.人本來就不能夠沒有錯誤,但是試試彼此交換位置來相處,客觀地衡量一下,自己真的沒有一點失誤嗎?自己能夠指出別人的小失誤但是不能看到自己的大失誤,自己檢查自己的失誤尚且沒有閒暇,**有時間議論別人呢!
原文是:今之學者,讀古人書,多訾古人之失;與今人居,亦樂稱人失.人固不能無失,然試易地以處,平心而度之,吾果無一失乎?
吾能知人之失而不能見吾之失,吾能指人之小失而不能見吾之大失.
2樓:匿名使用者
什麼才是真正的幸福.有詩云:「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
」這是認為的幸福.「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自由自在的幸福是李白的人生寫照.
司馬遷用「人固有一死,或重於泰山,或輕於鴻毛」詮釋著自己對幸福的理解,而登上岳陽樓的范仲淹面對滾滾的江水,吟誦著「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以此為幸福.
感嘆古人對幸福的深刻理解,我也漸漸得出自己要的幸福究竟是什麼樣的.它不是千金的財富,不是受人注目的地位,而是為
古人誰講別人詆譭咋說
3樓:
原文是:今之學者,讀古人書,多訾古人之失;與今人居,亦樂稱人失.人固不能無失,然試易地以處,平心而度之,吾果無一失乎?
吾能知人之失而不能見吾之失,吾能指人之小失而不能見吾之大失.
現在的讀書人讀古人的書,常常詆譭古人的錯誤;和現在的人相處,也喜歡說別人的錯誤.人本來就不能夠沒有錯誤,但是試試彼此交換位置來相處,客觀地衡量一下,自己真的沒有一點失誤嗎?自己能夠指出別人的小失誤但是不能看到自己的大失誤,自己檢查自己的失誤尚且沒有閒暇,**有時間議論別人呢!
今之學者,讀古人書,多訾(zǐ指責)古人之失;與今人居,亦樂稱人失。人因不能無失。然試易地以處,平心 10
4樓:匿名使用者
《弈喻》清.錢大昕
予觀弈於友人所,一客數敗,嗤其失算,輒欲易置之,以為不逮己也。頃之,客請與予對局,予頗易之。甫下數子,客已得先手。
局將半,予思益苦,而客之智尚有餘。竟局數之,客勝予十三子,予赧甚,不能出一言。後有招予觀弈者,終日默坐而已。
今之學者,讀古人書,多訾古人之失;與今人居,亦樂稱人失。人固不能無失,然試易地以處,平心而度之,吾果無一失乎?吾能知人之失而不能見吾之失,吾能指人之小失而不能見吾之大失。
吾求吾失且不暇,何暇論人哉!弈之優劣有定也,一著之失,人皆見之,雖護前者不能諱也。理之所在,各是其所是,各非其所非,世無孔子,誰能定是非之真?
然則人之失者未必非得也,吾之無失者未必非大失也,而彼此相嗤無有已時,曾觀弈者之不若已。
譯文:我在朋友家裡看下棋。一位客人屢次輸掉,我譏笑他計算失誤,總是想代替他下棋,認為他不及自己。
過一會兒,客人請求和我下棋,我頗為輕視他。剛剛下了幾個棋子,客人已經取得主動形勢。棋局快到中盤的時候,我思考得更加艱苦,而客人卻輕鬆有餘。
終局計算雙方棋子,客人贏我十三子。我很慚愧,不能夠說出一句話。以後有人邀請我**下棋,我整天默默地坐著看而已。
現在的讀書人讀古人的書,常常詆譭古人的錯誤;和現在的人相處,也喜歡說別人的錯誤。人本來就不能夠沒有錯誤,但是試試彼此交換位置來相處,心平氣和地衡量一下,自己真的沒有一點失誤嗎?自己能夠指出別人的小失誤但是不能看到自己的大失誤,自己檢查自己的失誤尚且沒有閒暇,**有時間議論別人呢!
棋藝的高低,是有標準的,下錯了一步棋,人們都看得見,即使想回護以前的錯誤也是隱瞞不了的。事理方面的問題,人人都贊成自己認為正確的,人人反對自己認為不正確的。現在世間沒有孔子那樣聖人,誰能斷定真正的正確與錯誤?
那麼別人的失誤未必不是有所得,自己沒有失誤未必不是大失誤,但是人們彼此互相譏笑,沒有停止的時候,簡直連看棋的人都不如了。
作品賞析
該文選自《潛研堂集》。弈喻,即用下棋打比方,借下棋的事情講道理。 以弈為喻,並不少見,如「世事如棋」、「常恨人生不如棋」等等,孟子也曾以弈為喻,指出「不專心致志不得也。
」但是錢大昕的《弈喻》一文更能引起讀者深入的思索。 該文第一自然段生動簡潔地敘述了一次觀弈、對弈的經歷。觀弈時,作者對客是「嗤其失算」、「欲易置之」、「以為不逮已」;對弈時卻是數子先失,中盤苦思冥想,終局慘敗。
最後落得個「赧甚,不能出一言」的結果。觀弈和對弈時,作者對自己和對客人的棋技判斷差距如此之大,這引起了作者的深思。「後有招予觀弈者,終日默坐而已。
」「默坐」正是作者弈敗後冷靜反思的表現。 由此引出第二段發人深省的議論。以「弈」喻「學」,提出學者應辯證客觀地看問題,要像下棋一樣,多從對方的角度看,冷靜地思考問題。
這一段首先列舉「今之學者」不正確的治學態度。「多訾(非議、毀謗)古人之失」,「樂稱今人失」、「多訾」、「樂稱」,形象地刻畫了那些「能知人之失,而不能見吾之失」、「能指人之小失,而不能見吾之大失」的學者的浮躁情態。然後提出作者的主張,看問題應當「易地以處,平心而度」。
第三段,扣住弈棋情況深入一層議論,指出下棋的好壞有標準,大家能評判。事理方面的問題由於各人都認為自己正確,是非標準就難定了。「世無孔子,誰能定是非之真」,由此,作者指出:
別人的短處,可能正是自己的長處;而自認為沒有短處,卻正是最大的短處,於人於己,都應當正確對待、全面評價,所以絕不應該彼此嗤笑。 該文的弈喻,非常生動地說明了一個人觀他人之失易,觀自己之失難,應當「易地以處平心而度之」才能客觀公正地評價客觀事物的哲理。全文依事取警,抽象事理,短小精悍,議論風生,能給讀者以許多教益。
5樓:
譏笑 輕視 慚愧
譯文《弈喻》 20
6樓:匿名使用者
原文[1] 予觀弈於友人所(1),一客數敗(2),嗤其失算(3),輒欲易置之(4), 以為不逮己也(5)。頃之(6),客請與予對局(7),予頗易之(8)。甫下數子(9),客已得先手(10)。
局將半,予思益苦(11),而客之智尚有餘。竟局數之(12),客勝予十三子,予赧甚(13),不能出一言。後有招予觀弈者,終日默坐而已。
今之學者(14),讀古人書,多訾古人之失(15);與今人居(16),亦樂稱人失。人固不能無失(17),然試易地以處(18),平心而度之(19),吾果無一失乎(20)?吾能知人之失而不能見吾之失,吾能指人之小失而不能見吾之大失。
吾求吾失且不暇(21),何暇論人哉!弈之優劣有定也(22),一著之失(23),人皆見之,雖護前者不能諱也(24)。理之所在,各是其所是,各非其所非(25),世無孔子(26),誰能定是非之真(27)?
然則人之失者未必非得也(28),吾之無失者未必非大失也,而彼此相嗤無有已時(29),曾觀弈者之不若矣(30)。
註釋(1)弈:下棋。所:
處所,住的地方。 (2)數(shuò):屢次。
(3)嗤(chī)其失算:譏笑他謀劃不當。 (4)輒欲易置之:
就想替換他去下棋,意思是替人下。易,變易取代。 (5)逮(dài):
及,趕上。 (6)頃之:過一會兒。
(7)對局:下棋。局,棋盤。
下棋一次叫一局。 (8)易之:(輕視它)認為它很容易。
(9)甫:剛剛。 (10)先手:
下棋時主動的形勢。 (11)益苦:更加艱苦。
意思是難於想出招數。 (12)竟局數(shǔ)之:終盤計算棋子(以定勝負情況)。
竟,完了。 (13)赧(nǎn)甚:很慚愧。
赧,臉紅。 (14)學者:求學的人。
(15)訾(zǐ):詆譭。 (16)居:
相處。 (17)固:本來。
(18)易地:彼此交換地位。 (19)平心而度(duó):
心平氣和的、冷靜的推測,估計。 (20)果:真。
(21)不暇:沒時間,忙不過來。 (22)優劣:
(棋藝)高低。定:定準,公認的準則。
(23)一著(zhāo):走一步棋。 (24)護前:
迴護以前的錯誤,泛指護短。《三國志·朱桓傳》:「桓性護前,恥為人下。
」 (25)各是其所是,各非其所非:贊成自以為正確的,反對自以為不正確的。 (26)無孔子:
意思是沒有大智的聖人。 (27)是非之真:真正的是非。
(28)失:意思是表面看來是錯誤。得:
意思是道理正確。 (29)無有已時:沒完沒了。
(30)曾(zēng)觀弈者之不若已:簡直連看棋的人都趕不上了。曾,乃,竟。
不若,不如。已,同「矣」。[2]
譯文我在朋友家裡看下棋。一位客人屢次輸掉,我譏笑他計算失誤,總是想代替他下棋,認為他不及自己。過一會兒,客人請求和我下棋,我頗為輕視他。
剛剛下了幾個棋子,客人已經取得主動形勢。棋局快到中盤的時候,我思考得更加艱苦,而客人卻輕鬆有餘。終局計算雙方棋子,客人贏我十三子。
我很慚愧,不能夠說出一句話。以後有人邀請我**下棋,我只默默地坐著看。 現在的讀書人讀古人的書,常常詆譭古人的錯誤;和現在的人相處,也喜歡說別人的錯誤。
人本來就不能夠沒有錯誤,但是試試彼此交換位置來相處,客觀地衡量一下,自己真的沒有一點失誤嗎?自己能夠指出別人的小失誤但是不能看到自己的大失誤,自己檢查自己的失誤尚且沒有閒暇,**有時間議論別人呢! 棋藝的高低,是有標準的,下錯了一步棋,人們都看得見,即使想回護以前的錯誤也是隱瞞不了的。
事理方面的問題,人人都贊成自己認為正確的,人人反對自己認為不正確的。現在世間沒有孔子那樣聖人,誰能斷定真正的正確與錯誤?那麼別人的失誤未必不是有所得,自己沒有失誤未必不是大失誤,但是人們彼此互相譏笑,沒有停止的時候,簡直連看棋的人都不如了。[3]
古代讀書人必讀的是那些書
7樓:風風雲乄染熙灬
古代讀書人必讀的四書指《大學》《中庸》《論語》《孟子》、五經指《詩經》《書經》《禮記》《易經》《春秋》。
古代讀書人等級 古代讀書人的尊稱
1普通2童生3秀才4舉人5進士6三甲7二甲8一甲9探花10榜眼11狀元。古代讀書人的尊稱 古代書生的等級!讀書人等級,由高到低依次為 進士及第 殿試是皇帝主試的考試,考策問。參加殿試的是貢士,取中後統稱為進士。殿試分三甲錄取。第一甲賜進士及第,第一甲錄取三名,第一名俗稱狀元,第二名俗稱榜眼,第三名俗...
形容讀書人的句子,古代形容讀書人有用的句子
1 行萬里路,讀萬卷書。2 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3 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4 我所學到的任何有價值的知識都是由自學中得來的。5 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6 黑髮不知勤學早,白首方悔讀書遲。7 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8 讀書要三到 心到 眼到 口到 9 玉不琢 不成器,人不學 ...
讀書人是幸福人的論證方式,讀書人是幸福人
我常想讀書人是世間幸福人,因為他除了擁有現實的世界之外,還擁有另一個更為浩瀚也更為豐富世界。現實的世界是人人都有的,而後一個世界卻為讀書人所獨有。由此我想,那些失去或不能閱讀的人是多麼的不辛,他們的喪失是不可補償的。世間有諸多的不平等,財富的不平等,權利的不平等,而閱讀能力擁有或喪失卻體現為精神的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