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匿名使用者
莆田市轄的莆田和仙遊兩縣,在宋、元、明、清四個朝代,都同屬於興化這一軍、路、府,因此習慣上只稱興化。興化人家俗例,從農曆新年正月初一早開始,親友登門互相拜望,叫做「拜年」,說些吉利話兒,這種習俗全中國都一樣。但在興化,至今還沿襲「做大歲」、貼「白額春聯」的習俗——
「做大歲」
明嘉靖41年11月間,倭寇進犯興化,殺戮掠奪,至次年正月底始退,城中屍骸遍地,慘不忍睹。
農曆二月初二日,出外避難的人陸續回來,悲喜交集,既為倖存者慶幸,又為死者悲傷。此時親友之間急先互相探望,然後擦乾眼淚,重過春節,補做大歲,慶賀光復。
因家家都沒過大年節,便決定在初四夜補過。以後為了紀念那段慘痛的歷史,民間相約以除夕為小年夜,正月初四為「大年夜」,亦稱「做大歲」(仙遊則是在初五「做大歲」)。並以正月初二為「探亡日」,這一天互不登門,以示對死難親人的哀悼。
後來因感到春節期間互不登門,終究不便,就變通為初一日如已到親友家拜年過,初二日就不必忌諱了。
「白額春聯」
全國各地春聯均為一色滿紅,唯獨興化春聯有一段兩寸長的白色聯頭,紅白相間,格外醒目。
相傳清兵入關後,實行高壓政策,濫殺無辜,不少人家因辦喪事貼了白聯。時值春節,清廷又強令家家戶戶貼紅聯,以飾「國泰民安」。有人在貼紅聯時,有意讓門上的白聯露出一小截,以示心有餘哀。
各家起而效之,遂成「白額春聯」習俗,流傳至今。
然後其他的和各個地方是差不多的
2樓:匿名使用者
女的都要穿紅衣服!習俗太多了!
3樓:古城阿忠
#過年那些事兒#春節習俗民風
莆田過春節的習俗
4樓:x證
莆田春節有如下習俗:
1.掃巡
掃巡日一般定在農曆十二月初十日至二十日戶都選個「雙日」中的大晴天(「雙日」是莆仙群眾的吉利數碼),把家裡能搬動的東西,都搬到戶外,先洗淨讓太陽曝晒,一求幹,二消毒。然後室內再「掃巡」。
2.祭灶公
農曆十二月二十四日舉行「祭灶」,就是送灶公上天。祭拜時燒一紙線,送灶公上天是祈求玉皇賜福,豐衣足食。
3.二十五日頭
農曆十二月廿五日,是莆仙習俗公定的大日子,俗稱「二十五日頭」。這一天,一般是大晴天,相傳為「天官賜福」的日子。凡種種原因向神許願的金錢、穀物,都要主動送到城隍廟,由經辦人化為施捨給窮人、乞丐。
這一天必須做好事,如債務未清者,也不能討債。
4.做年糕
十二月二十六日起,戶戶做豆腐,買年貨,尤以做年糕最為繁忙。莆仙過年還準備其他年貨,如做豆腐。80年代後,在小康之家,時令佳餚逐漸取代傳統的年糕、食品。
5.辭歲
「除夕」前一天,俗稱「小除」,戶戶放鞭炮,貼新春聯。當晚,家家戶戶堂上點花燭,疊紅橘果如塔狀,上插「三春」紙花,供「隔年飯」於灶頭,備辦豐厚祭禮和「貢銀」,祭祀天地神,名為「辭年」。
拓展內容:
1.春節起源:
春節是指漢字文化圈傳統上的農曆新年,俗稱「年節」,傳統名稱為新年、大年、新歲,但口頭上又稱度歲、慶新歲、過年。中國人過春節已有4000多年的歷史。
在現代,人們把春節定於農曆正月初一,但一般至少要到正月十五,新年才算結束,在民間,傳統意義上的春節是指從臘月的臘祭或臘月二十三或二十四的祭灶,一直到正月十九。
2.春節習俗:
傳說,年獸害怕紅色、火光和**聲,而且在大年初一出沒。所以每到大年初一這天,人們便有了拜年、貼春聯、掛年畫、貼窗花、放爆竹、發紅包、穿新衣、吃餃子、守歲、舞獅舞龍、掛燈籠、磕頭等活動春節習俗。
5樓:軒軒
1.掃巡 2.祭灶公 3.二十五日頭 4.做年糕
莆田過春節的習俗
6樓:何處惹丨塵埃
莆田人會過兩次年。
明代中後期福建受倭寇侵犯,時值大年三十,村民有些逃到山上避難,躲過一劫。等風平浪靜之時,已是大年初二,當地老百姓各回家中,家裡慘不忍睹。
人們決定再過一次年,各鎮各村不一。原莆田縣是大年初四,仙遊縣是大年初五。在中國是很難找到一年過兩次年的習俗。
而且大年初二不訪友,為了警示大年間被倭寇入侵的史實,當地百姓規定了大年初二各不拜友,一直沿襲。
7樓:匿名使用者
1、掃巡
莆田人在年前都會給房子來個大掃除,莆仙話叫做「掃巡」,「掃巡四面光,洗淨見祖公」。掃巡通常選在臘月初十至二十之中的某一個晴天,預示把舊一年裡的灰塵穢氣打掃出門,以嶄新的氣象喜迎春節。
2、貼春聯
除了我們平常見到的春聯外,莆田還有一種特有的白頭春聯,在紅色的對聯上方留有10釐米長的白紙額頭。
這一習俗要追溯到300多年前的明朝倭寇之亂,據傳此舉是為了悼念當年在倭亂中遇難的人。
3、廿五日頭
農曆十二月廿五日,是莆仙習俗公定的大日子。相傳為「天官賜福」的日子,也是行善積德的日子,這一天必須做好事,也要注意不能跟人討債,被討債的人會覺得很晦氣,會跟你生氣。
這一天也不能與人發生衝突,必須和和氣氣過完這一天,不然來年會很衰。很多城隍廟也會在廟內給窮人發放食物。
4、置辦年貨
十二月二十六日起,戶戶做豆腐、做紅團、炸荔枝肉、買年貨等等。炸豆腐是莆田人過年必備的美食,香噴噴金燦燦的炸豆腐,寓意吉祥和富貴。
為了儲存時間更長一些,通常在出鍋後在上面撒鹽。而紅團則是莆田人逢年過節必做的拜拜貢品,紅通通的顏色喻示紅紅火火,圓圓的形狀喻示團團圓圓。
5、除夕(三十瞑)
莆田人稱除夕夜為「做歲」,也叫「三十暝」,全家人在一起吃年夜飯叫「圍爐」,很形象很生動。年夜飯過後,長輩分發壓歲錢。莆田還有除夕關起門來吃團圓飯之說,有不讓倭寇進來之意。
另外每年除夕的前一天晚上,家家戶戶會在家裡擺上一桌貢品,殺一隻大公雞,準備十二點過後(即除夕到來)的「辭年」儀式。
6、大年初一
大年初一早,開門放鞭炮,然後人人都要吃一碗線面,線面上都會放滿配料,如煎雞蛋、油炸豆腐、炒花生、油炸紫菜等。
「食麵了添一歲」,吃了線面就長了一歲。每人一碗,代表又長了一歲,也寓祝全家長壽。吃過線面,換上新衣服出門遊春。莆田人稱新年出門遊玩叫「遊春」。
7、大年初二
因當年倭寇入侵緣故,莆田正月初二為"探亡日",這一天莆田人互不登門,害怕把黴頭帶給別人。現在這天成了朋友相約外面聚會的最佳日子。
8、大年初三
初三日,各戶進行「迎年」,所謂「迎年」,是上年年底有「送年」之例的迴應。
9、大年初四
明嘉靖年間,福建沿海倭亂頻繁,興化民眾因此逃亡至山區,直到抗倭英雄戚繼光趕跑倭寇。老百姓才紛紛於當年二月初二返回家裡。
大家一方面掩埋被倭寇殺害的親友屍體,另一方面收拾破碎家園。這時,年節已過,人們只得在二月初二那天互相探望之後,於二月初四重新做歲。
10、大年初五
初五這天,人們又象大年初一一樣,各家各戶串門走訪,回憶過去的歷史,聯絡鄉鄰的感情,暢談未來的希望。
11、元宵
莆田的元宵算是最熱鬧的了,時間跨度長達一個月,規模堪稱全國之最。莆田元宵不是集中在正月十五這天,有些村子提前十來天,有些則是正月底。不同區域裡,習俗也存在差異。
莆田民間元宵,會有菩薩巡遊、遊燈、擺棕轎、爬刀梯、打鐵球、赤足蹈火等活動,有著濃厚的莆仙特色。如此隆重、特別的元宵,每年都會吸引國內外的**聚焦。
12、頭牙
農曆二月初二,是每年的第一個祭拜土地公公的日子,稱為「頭牙」。頭牙過完,也就意味著春節正式結束,一年的忙碌生活也正式開始。
請你把莆田人過春節的習俗簡要寫下來。
8樓:匿名使用者
除舊 白額春聯除夕夜午飯吃攪粉第一口吃豆腐 全家拜祖先然後拜天地 除夕夜全家圍爐不在家裡的人,也要給他留座位擺碗筷並往碗裡夾菜 初二不串門 初四做大歲 初三初四49.50 59.60 69.
70==這些人做壽
9樓:手機使用者
除舊(送舊迎新) 白額春聯(倭寇) 除夕夜午飯吃攪粉第一口吃豆腐(生意) 全家拜祖先然後拜天地(孝敬祖先、宗教信仰) 除夕夜全家圍爐不在家裡的人,也要給他留座位擺碗筷並往碗裡夾菜(李世民御駕親征) 初二不串門(倭寇) 初四做大歲(倭寇) 初三初四49.50 59.60 69.
70==這些人做壽(平時做生意大家都沒空)
莆田有哪些風俗習慣
10樓:
掃巡辭舊迎春
莆田城鄉人民在每年臘月年關之前,家家戶戶都進行一次「掃巡」(掃塵),以衛生清潔的新面貌迎接新春佳節。這是莆田群眾的一個傳統習俗。
莆田百姓大多數是由中原遷移過來的,歲時習俗有的與中原地區大同小異,有的則是從移居過來後在生產、生活的社會實踐中逐步形成的。年終歲暮,百姓辛辛苦苦完成了一年的勞動生產之後,為喜慶一年來的收穫,歡歡喜喜、乾乾淨淨過新年,群眾於農歷12月農閒期間,家家戶戶進行一次衛生大掃除,俗稱「掃巡」(掃塵)。意即掃掉塵垢再巡查一遍。
莆田話把年前大掃除叫「掃巡」。「掃巡」的時間,各地都沒有統一。有的地區群眾從「
尾牙」(農曆12月16日)後開始,一般是在農曆十二月二十六和二十八。也有提前,都選個「雙日」中的大晴天(「雙日」是莆仙群眾的吉利數碼),俗語說:「千補萬補,洗淨見先祖」、「掃巡四面光,洗淨見祖公」。
把家裡能搬動的東西,都搬到戶外,先洗刷乾淨,再讓太陽晒乾。然後室內再用竹竿綁著樹枝(帶葉),作成一把大大的掃把,把每個房間打掃的乾乾淨淨,這就叫「掃巡」。 有的地區不受限制,臘月初直至年關前進行。
群眾「掃巡」的日期一般都選擇雙休日和天氣晴朗的日子,以示吉利。「掃巡」的工具農村用蘆葦、甘蔗尾巴和稻草捆成一大把像掃把,並貼上一小塊紅紙,然後縛在竹竿上,用於打掃清理室內外牆壁、屋樑、樓樑、樓板和天花板上附著的灰塵、蜘蛛網等汙物。室內打掃清理垃圾和廢物;鋪地板磚的進行洗擦、廚具、桌椅、眠床等傢俱、被鋪、蚊帳全部進行洗滌。
通過清洗、打掃把室內全面進行一次衛生大掃除。
元宵時,早上會有人出來拿旗子或等等樂器出來,抬菩薩繞整個村一圈,晚上到家家戶戶串門。
作文:莆田的春節習俗
11樓:匿名使用者
滿族 滿族過春節時要貼窗花、貼對聯和「神」字。年三十全家包餃子,餃子講究有褶的,不能捏光邊的「和尚頭」餃子,恐日子過「禿」了。餃子要碼得橫豎成行,象徵新的一年財路四通八達,餃子不能擺成圈,恐日子過得沒有門路。
12樓:鉨的溫柔
是作文還是莆田的春節要怎麼過
莆田過春節的習俗
軒軒 1 掃巡 2.祭灶公 3 二十五日頭 4 做年糕 莆田過春節的習俗 何處惹丨塵埃 莆田人會過兩次年。明代中後期福建受倭寇侵犯,時值大年三十,村民有些逃到山上避難,躲過一劫。等風平浪靜之時,已是大年初二,當地老百姓各回家中,家裡慘不忍睹。人們決定再過一次年,各鎮各村不一。原莆田縣是大年初四,仙遊...
莆田人是怎樣過春節的?莆田過春節的習俗
莆田人會過兩次年。明代中後期福建受倭寇侵犯,時值大年三十,村民有些逃到山上避難,躲過一劫。等風平浪靜之時,已是大年初二,當地老百姓各回家中,家裡慘不忍睹。人們決定再過一次年,各鎮各村不一。原莆田縣是大年初四,仙遊縣是大年初五。在中國是很難找到一年過兩次年的習俗。而且大年初二不訪友,為了警示大年間被倭...
客家人過春節的習俗,梅州客家人過春節的習俗
江西新新 讓你瞭解客家人家的春節習俗 客家人過春節的習俗 梅州客家人過春節的習俗 那不是我嘛 入年界 過大年 洗柚葉澡 守歲 敬祖先 開大門 拜年 走親戚 吃歲飯 出年界。農曆十二月二十五日,入 年界 梅州客家人加緊準備過年,外出的人都要趕回家過年。入年界後,要教育小孩不能罵人,不能講不吉利的話。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