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小賀的部落格
1、端午節名稱來歷
農曆五月初五,是中國民間的傳統節日——端午節,它是中華民族古老的傳統節日之一。五月五日,月、日都是五,故稱重五。如將一年比一天,歲中五月恰如一日之正午,或許就是後來「五」漸漸通為「午」的原因了,故端五又即端午;又因午時為「陽辰」,所以端五也叫「端陽」。
2、端午節溯源:
1).上古夏至節
聞一多考證,端午之源應該是華夏上古的「夏至節」。而夏至之節是殷歷的新年。殷人以「大火(火星)星昏見南中」的夏曆五月為歲首,正是種黍和收麥之月。
殷歷一月即相當於夏曆(今又叫農曆、陰曆)五月。上古以「夏至」(坤日)與「冬至」(乾日)為一年的兩大節日。可見這個日子的隆重了。
西周至漢代,從周曆、太初曆到三統曆,曆法運算日益精密,夏至不再確定於五月初五,夏至遂與端午分為兩個節日。但直到晉代,五月五日仍稱「地祗節」。《道藏·歲書》:
「五月五日為地臘,五帝校定生人官爵,血肉盛衰,外滋萬類,內延年壽,記錄長生。此日可謝罪,求請移易官爵,祭祀先祖。」
2)華夏祭龍日
華夏民族是龍圖騰的崇拜者,聞一多雲:「端午為持龍圖騰崇拜民族的祭祖日」。端午本是祭龍的日子。
古時五月江河漲水,人們把希望寄託在操縱水的龍的身上,祈禱一年風調雨順和行舟安全。據聞一多考證,當初有5個以龍為圖騰的部落一起擇定吉日,以五月的第五個日子為祭祀日。華夏民族的數字崇拜為「1、3、5、7、9」,且疊日為吉日,如三月三(上巳)、五月五(端午)、七月七(七夕)、九月九(重陽)。
總之,祭龍習俗為這一典型華夏傳統佳節中最早且不可或缺的信仰成分
端午節風俗習慣(要短一點的)
2樓:匿名使用者
吃粽子12
賽龍舟12
艾葉插在門楣上10
喝雄黃酒8
佩戴五彩繩7
佩戴香包4
懸鐘馗像4
祭祀先人3
懸菖蒲3
畫額2打午時水2
放紙鳶2
煮鹹鴨蛋1
搶鴨子1
吃一種叫「煎堆」的食物1
飲菖蒲酒1
求取「午時水」保平安1
手腕腳腕上繫上五色絲線1
把洗過的水灑到路上1
繡制五毒1
吃豆腐1
戴耍線1
接出嫁的女兒回家躲端午1
焚燒蒼朮1
3樓:匿名使用者
端午節風俗習慣有:避五毒、採藥、跳鍾馗、放紙鳶、盪鞦韆、吃鹽蛋、畫額、喝沐蘭湯、鬥百草。
4樓:abc高分高能
你知道端午節的風俗習慣是什麼嗎
5樓:頭飾店
賽龍舟,插艾葉,吃黃酒,吃粽子,吃雞肉。
6樓:匿名使用者
賽龍舟;端午食粽;佩香囊;掛荷包和拴五色絲線。
7樓:小屁孩我
吃粽子,喝雄黃酒,賽龍舟
樓主的回答就不錯了;
8樓:做人以誠為本
吃粽子、賽龍舟、門頭插艾蒿、喝雄黃酒
9樓:馥郁的藍
吃棕子,賽龍舟,門頭插菖蒲,艾草,喝雄黃酒,佩香囊,
10樓:帥→逸塵
吃粽子,喝雄黃酒,小孩子臉上用雄黃寫個王子,賽龍舟
11樓:匿名使用者
你好好玩啦咯啦咯啦咯
12樓:橘雪雪
每個地方端午節的風俗習慣都不一樣的,不僅是省份之間,就是各個市縣村都有差異。四川這邊端午節就是吃粽子、鹽蛋、門外掛一些艾草(隨意)然後就沒了。
其他地方除了吃粽子外,還有賽龍舟、喝雄黃酒等等。
你既然問風俗習慣,相信肯定需要粽子,我知道有家手工製作的臘肉粽子很好吃,你可以看看。
13樓:匿名使用者
吃粽子,賽龍舟,戴香囊,懸艾葉。
有關端午節的名詩名句,小故事急求!!週四前要!!
14樓:火神勇士
屈氏已沉死,楚人哀不容。 何嘗奈讒謗,徒欲卻蛟龍。 未泯生前恨,而追沒後蹤。 沅湘碧潭水,應自照千峰。
端午節的起源,習俗等~!急需!!~~~
端午節的風俗習慣及寓意,端午節的風俗習慣和寓意
1 包粽子,這是端午節必須吃的一種特殊美食,家家戶戶都以這種方式來個端午節。2 煮鹹鴨蛋,煮大蒜,這是我們最常見的習俗 3 有些地方家家戶戶門上都掛上樹枝葫蘆等。說是葫蘆的寓意是福祿,葫蘆還可以聚財避邪。4 栓五色絲線,大多數的地方,端午節當天,大人小孩兒手上都要帶上五色線 5 佩香囊,香囊內一般都...
端午節的習俗有哪些,端午節有哪些風俗習慣?
滾雪球的祕密 1 端午節習俗之賽龍舟 賽龍舟南方比較盛行,北方的水比較少。這個習俗,相傳起源於古時楚國人因捨不得賢臣屈原投江死去,許多人划船追趕拯救,追至洞庭湖時不見蹤跡。有也人認為划龍舟是為了驅散江中之魚,以免魚吃掉屈原的身體。之後每年五月五日划龍舟以紀念之。2 端午節習俗之吃粽子 吃粽子也能看出...
關於端午節的故事,端午節的來歷 故事 風俗習慣
勾踐,姒姓,別名鳩淺 菼執,夏禹昆裔,越王允常之子,年齒末年越國國君。和吳國爭霸失蹤敗之後,在范蠡的副部下,顛末臥薪嚐膽,越國很快規復氣力,終極擊敗吳國。在規復氣力程序中,越國做了許多事,充塞了詭計和伶俐。但有一條是 以划龍舟來操演海軍。這麼做是不讓吳國覺察越國練兵的念頭。越地傳 中對此有記實。因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