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匿名使用者
意思是:孟子說:「養心的方法,沒有比儘量減少慾望更好了。
那些平素慾望少的人,儘管也有失去本心(即天生的善性)的,但為數卻是很少的;那些平素慾望多的人,儘管也有能儲存本心的,但為數也是很少的。」
出自《孟子·盡心下》第十三章
孟子資料:孟子是戰國時期偉大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儒家學派的代表人物。與孔子並稱「孔孟」。尊稱「亞聖」
2樓:鷹之印
孟子說:「養心的方法,沒有比儘量減少慾望更好了。那些平素慾望少的人,儘管也有失去本心(即天生的善性)的,但為數卻是很少的;那些平素慾望多的人,儘管也有能儲存本心的,但為數也是很少的。」
「養心莫善於寡慾。其為人也寡慾,雖有不存焉者,寡矣;其為人也多欲,雖有存焉者,寡矣」什麼意思
3樓:e拍
意思是:養心的方法,沒有比儘量減少慾望更好了。那些平素慾望少的人,儘管也有失去本心(即天生的善性)的,但為數卻是很少的;那些平素慾望多的人,儘管也有能儲存本心的,但為數也是很少的。
出自《盡心下》,選自戰國孟軻的《孟子》。
原文:孟子曰:「養心莫善於寡慾。其為人也寡慾,雖有不存焉者,寡矣;其為人也多欲,雖有存焉者,寡矣。」
譯文:孟子說:「養心的方法,沒有比儘量減少慾望更好了。
那些平素慾望少的人,儘管也有失去本心(即天生的善性)的,但為數卻是很少的;那些平素慾望多的人,儘管也有能儲存本心的,但為數也是很少的。」
擴充套件資料
《孟子》是記錄孟軻言行的一部著作,也是儒家重要經典之一。記錄了孟子的治國思想、政治策略(仁政、王霸之辨、民本、格君心之非,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和政治行動,成書大約在戰國中期。
《孟子》一書共七篇,篇目有:《梁惠王》上、下,《公孫丑》上、下,《滕文公》上、下,《離婁》上、下,《萬章》上、下,《告子》上、下,《盡心》上、下。
學說要點
1、道德天
孟子認為現實世界是道德的世界,而道德根源背後的標準,便是天。天表現於人,便是性。人若能有足夠修養,便能知天,達致天人合一。
2、心性論
孟子的「性善說」,主要發揮孔子「仁」的觀念。孔子中的「仁」缺乏了理論基礎及尚未解釋「道德價值根源」的問題。因此,孟子要建立「道德價值根源之自覺心」,認為善是人的基本自覺,這種自覺是表現於惻隱、羞惡、辭讓及是非四端。
「四端」說明道德價值的自覺,是與生俱來的。這便能補充孔子「仁」學理論的不足。
3、義利之辨
孟子認為「四端」是內在於自覺心的,屬於人的「本質」,即所謂人的「性」。人之性,必有異於禽獸之處,這種「異於禽獸」的性,便是「善端」。他指出,人之所以不善,是由於受私慾矇蔽。
因此,人應放棄私利,以達到社會的公義。目的是建立良好的個人道德觀。
4、道統觀念
孟子的民本思想,行仁政的主張,一切以民心向背為標準。這套革命理論,成為中國傳統政治理論的創見,雖然此說缺乏現代的民主精神,卻成為傳統治制度中,抑制君權的合理性淵源。孟子「為民制產」的主張,更成為歷代經濟制度的最高理想,如隋唐的均田制。
5、民本思想
孟子認為君主應以保民為先,為政者要保障人民權利。孟子贊同若君主無道,人民有權推翻政權。
4樓:
修養內心最好的辦法是減少慾望。一個人如果慾望很少,即使本性有所失去,那也是很少的;一個人如果慾望很多,即使本性還有所保留,那也是很少的。
「養心莫善於寡慾」如何解釋?
5樓:匿名使用者
意思是:修養內心的方法,沒有比減少慾望更好的了。
出自:《孟子》的《盡心章句下》
原文選段:
孟子曰:「養心莫善於寡慾。其為人也寡慾,雖有不存焉者,寡矣;其為人也多欲,雖有存焉者,寡矣。」
釋義:孟子說:「修養內心的方法,沒有比減少慾望更好的了。一個人如果慾望很少,那麼內心即使有迷失的部分,也是很少的;一個人如果慾望很多,那麼即使有儲存的部分,也是很少的。」
寓意:外物改變人的本性,感官之慾減損人的善心。所以,慾望太多的人,往往利令智昏,做了慾望的奴隸,其結果是「慾望號街車」不知駛向**,失去控制,墜入萬劫不復的深淵。
因此,修養心性的最好辦法就是減少慾望,寡慾清心。
人物成就:
在社會政治觀點方面,孟子突出仁政、王道的理論。仁政就是對人民「省刑罰,薄稅斂。」他從歷史經驗總結出「暴其民甚,則以身弒國亡,」又說三代得天下都因為仁,由於不仁而失天下。
強調發展農業,體恤民眾,關注民生。
孟子提倡「省刑罰、薄稅斂」、「不違農時」等主張。要求封建國家在徵收賦稅的同時,必須注意生產,發展生產,使人民富裕起來,這樣財政收入才有充足的**。這種思想,是應該肯定的。
孟子的「井田制」理想,對後世確立限制土地兼併,緩和階級矛盾的治國理論有著深遠的影響及指導意義。
6樓:匿名使用者
修養心性的辦法最好是減少物質慾望
孟子講過"養心莫善於寡慾"、"操者存舍者亡"的思想。朱熹繼承了孟子的思想,他從"性即理"的思想出發,認為道德修養必須注意把無有不差的"心"存養起來,要收斂其身心,使精神常集中在這裡,而勿便失忘。他說,"如今要下工夫,且須端莊存養,獨觀昭曠之原。
不須枉費工夫,鑽紙上語。待存養得此昭明洞達,自覺無許多窒礙,焦時方取文字來看,則自然有意味,道理自然透徹,遇事自然迎刃
而解,皆無許多病痛"。所謂"存心、養心",是專指心而言。從另一面說,就是不要失忘此心,"心若不存,一身便無主宰","聖賢千言萬語,只要人不失其本心"。
但人的"心"中交雜著物慾和義理,因此朱熹認為"存養"就只要收斂此心,使它都安頓在義理上。"學者為學,未間其知與力行,且要收拾此心,令有個頓放處。若收斂都在義理上安頓,無許多胡思亂想,想久久自於物慾上輕,於義理上重"。
所以,有時他把存養和窮理聯絡起來:"學者須是培養。今不作培養功夫,如何窮得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