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是如何刪定六經的

時間 2021-11-04 21:21:41

1樓:匿名使用者

一、孔子把他當時所能見到的夏書、商書、周書,——涉及從唐堯一直到秦繆公的一千六百年間的大事(繆公到孔子有一百年)——進行了篡選而得到百篇,是為《書經》,漢代以後稱《尚書》。孔子對這些官方文告的系統編纂和整理,被人們叫做“孔子刪書”。

孔子刪書的原則是:內容重複的僅取其一,其他的不取;他覺得不必流傳後世的也不取;

而那些未被選入的,其後是作為《逸周書》留存傳世,《逸周書》亦有百篇之數,在秦始皇以前並沒有任何散佚,時至今日也還能讀到其多半,只不過《尚書》被孔子作為“教材”而傳播得更廣。

二、孔子的刪定《詩經》。孔子將從西周初期到春秋末期五百餘年間的詩——包括官方的、貴族的和民間的,共三千餘篇,篩選、精編成了《詩經》。

其中包含了三百零五篇詩,分作風、雅、頌三大部分。《詩經》朗朗上口,便於人們記誦,秦始皇下令“焚書”以後,尚有很多人能背誦出來,到漢朝建立,治《詩》者有齊、魯、毛、韓四家。我們現代人讀《詩經》,應該以一個叫《毛詩詁訓傳》的版本為主。

如果說這部《毛傳》裡的“詩序”距離孔子原話還有點距離,那麼2023年由上海博物館從香港收購入藏的楚簡裡有一篇《詩傳》,則乃孔子向**講《詩》的原話。

三、關於“禮經”。現在我們說的“禮經”,包括《周禮》、《儀禮》、《禮記》三部書。

《周禮》、《儀禮》是周公所作(後世有增減)。《周禮》講周代的官職制度,其文體是駢體。《儀禮》講起居跪拜之禮,文體是散體。

《禮記》是漢代人所輯,但主要是戰國時文存,是一些關於禮的闡述。

孔子追跡三代之禮,對殘存篇什悉心整理以傳**。他在向**傳授殘存的《周禮》、《儀禮》時,多有闡述,戰國、漢代儒者或記之,或自己再闡述,以成《禮記》。

四、《樂經》成書的情況,要從《詩經》說起了。孔子編定了《詩經》以後,他把其中的所有詩篇,都加以重新配樂,“以求合《韶》、《武》、《雅》、《頌》之音。”

所謂《樂經》,大略應該就是這些樂譜為主體吧,另外應該還有《韶》、《武》、《雅》、《頌》之譜。總之《樂經》的編定和成書,大約也是出自孔子之手。此書作為六經之一,當然很珍貴,可惜遠在“秦火”之前,就散佚了。

五、孔子晚年對《周易》很感興趣,經常翻閱,以至於“韋編三絕”。《易》一類的書,在孔子之前原本遠不止我們今人所見的傳本《周易》那麼多,比如有《連山》、《歸藏》,都是,到了孔子贊《易》,乃專取文王所演的,而成《周易》之書,並且孔子還為上、下**作了註解說明性質的“十翼”,即“彖傳”、“象傳”、“文言”、“繫辭”、“說卦”等。孔子生前於《易》有不盡之意,司馬遷在《孔子世家》裡說他晚年“讀《易》,韋編三絕,曰:

‘假我數年,若是,我於《易》則彬彬矣。’

六、關於孔子的修《春秋》。孔子“適周問禮”期間,也曾觀覽周史之書(列國史記都須上呈周室,所以孔子所見,囊括列國之史書也),與他們討論史記舊聞,這也就為他日後修《春秋》奠定了基礎。(當時與孔子同往周室的,有魯國史官左丘明,他也翻閱那些豐富的史記內容,也參與關於史事原委的討論。

擴充套件資料

六經:《詩》《書》《禮》《易》《樂》《春秋》的合稱。六部儒家經典。

始見於《莊子--天運篇》。是指經過孔子整理而傳授的六部先秦古籍。這六部經典著作的全名依次為《詩經》《書經》(即《尚書》)《禮經》《易經》(即《周易》)《樂經》《春秋》。

這六部古籍並非孔子所作,而是在孔子之前早已存在。孔子僅僅是對它們做了一些整理工作。

這六部古書,從遠古留存下來,在孔子之前,為王室貴族所有,深為歷代統治者所寶重。《國語·楚語上》記載申叔時談到教育王室公子時所開列的教材即包含了這六部古書。

2樓:匿名使用者

六經者漢稱“六藝”,就是《詩》、《書》、《禮》、《樂》、《易》、《春秋》、六部儒家經典,相傳由孔子刪定。

《史記·孔子世家》稱“孔子以詩、書、禮、樂教**,蓋三千焉。身通六藝者七十二人。

“詩”為詩歌選集,又稱《詩經》,孔子從古代民間流傳的詩歌中選定三百零五篇,稱“詩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無邪。”

“書”為古代歷史文獻的選編,又稱《尚書》,記載商、週一些重要歷史記事,文告、談話。

“禮”為古代各種典章制度的總稱,“樂”為配合禮制、禮儀的**,兩者是密切相聯的。孔子稱“立於禮,成於樂”,又說“文之以禮樂,亦可以為**矣”。

“易”為古代占卜的書,又稱《易經》,孔子稱“加我數年,五十以學易,可以無大過矣。”

“春秋”為魯國的史書,孟子稱“孔子子成春秋而亂臣賊子懼。”

《莊子·天運篇》有“孔子子謂老聃曰:‘丘治《詩》、《書》、《禮》、《樂》、《易》、《春秋》六經,自以為久矣’。”孔子刪《詩》《書》,定《禮》《樂》,贊《周易》,修《春秋》,整理儲存了中國古代典籍,對文化發展作出重要貢獻。

3樓:題名考試網

一,把他先前一千多年間的官方文告,進行精心的篩選,而成《書經》(漢代始有《尚書》之名)。《書經》裡有孔子所作“書序”百篇,漢武帝時魯恭王掘孔宅所得的古文《尚書》裡是有的,但到西漢末年其書散佚(可能是毀於王莽敗績之時),“書序”亦失傳,但“書序”內容,後人尚可從司馬遷《史記》中讀到一些。按章太炎說:

“‘書序’百篇,《史記》採六十餘篇,夏殷本紀尤多。”司馬遷從小就習古文(漢初儒者尚有此傳統,多有能識古文者),十歲就從孔安國誦讀古文《尚書》了,司馬遷所採,當為可信。因為孔宅所得古書,就是由孔安國詳加識讀、轉寫成今文(隸書)以後獻給朝廷的,其中就有古文《尚書》五十八篇,幷包括孔子百篇之“書序”。

總之,司馬遷從孔安國授古文《尚書》,那麼在《史記》中所採“書序”之言應當是出自孔壁原本,所以是很一部分珍貴的孔子原話,也是很珍貴的藉以理解《尚書》文義的參照。至於《尚書》正文的篇數,當初孔子刪定,為百餘篇,這百餘篇經過秦始皇“焚書坑儒”而絕跡人間,幸有後來的“孔壁得書”之事,但孔壁所出,只有五十八篇。而到了東漢以後,人們能讀到的可以信賴的篇數,又只有二十九篇了。

朱熹師徒所編訂、作注的“四書五經”,其《尚書》雖包含有這二十九篇,但是卻摻進了東晉“偽孔尚書”二十五篇;並且朱熹首疑“書序”,於是蔡沈便未載“書序”,——那麼作為一套後來流傳了六百年的典籍教材來說,實在是一種遺憾。

二,將從西周初期到春秋末期五百餘年間的詩——包括官方的、貴族的和民間的,共三千餘篇,帥選、精編成了《詩經》。其中包含了三百零五篇詩,分作風、雅、頌三大部分。《詩經》朗朗上口,便於人們記誦,秦始皇下令“焚書”以後,尚有很多人能背誦出來,到漢朝建立,治《詩》者有齊、魯、毛、韓四家。

我們現代人讀《詩經》,應該以一個叫《毛詩詁訓傳》的版本為主。如果說這部《毛傳》裡的“詩序”距離孔子原話還有點距離,那麼2023年由上海博物館從香港收購入藏的楚簡裡有一篇《詩傳》,則乃孔子向**講《詩》的原話(李學勤先生2023年1月發表了對上博簡《詩論》的釋文)。

三,追跡三代之禮,對殘存篇什悉心整理以傳**。他在向**傳授殘存的《周禮》、《儀禮》時,多有闡述,戰國、漢代儒者或記之,或自己再闡述,以成《禮記》。對於中國古代的禮書,現代人裡很少有人去閱讀了,大都不太瞭解,所以這裡再多說幾句:

我們現代人能看到的《周禮》、《儀禮》、《禮記》,皆屬“禮經”範圍,我們可以通過閱讀它們來了解古代先人的風俗和文化。《儀禮》中的《喪禮》、《喪服》二篇,明太祖因不喜其“父重於君”的古禮立場,故而不把這兩篇作為科舉考試範圍之內的**了。《喪禮》、《喪服》,以及《禮記》裡的《儒行》、《大學》、《表記》、《坊記》、《緇衣》等篇,“皆言尋常修己治人之道”(章太炎語),文字平實易懂,讀一讀是很有好處的。

每談到禮經,通常所說的“四禮”,是指《周禮》、《儀禮》、《大戴禮記》、《小戴禮記》。章太炎說:“二戴記中《哀公問》、《儒行》、《仲尼燕居》、《孔子閒居》、《王言》諸篇,皆孔子一人之言(長鬆按,**與他的問答之言)……《三朝》七篇,文理古奧,與餘篇不同,或是孔子手作,或是孔子口說、**筆錄者爾。

”這段話裡提到了《禮記》中所錄的《孔子三朝記》裡的七篇。實際上從班固以來所有有真知灼見的學者,都認定這是無比珍貴的出自孔子本人的“述”,它們是:大戴記裡的《千乘》、《四代》、《虞》,小戴記之《誥志》、《小辯》、《用兵》、《少閒》。

《儀禮》者,安上治民之書也。武帝初魯恭王壞孔宅壁所得之《禮古經》(原簡或毀於西漢末年之兵燹),當以《儀禮》視之。我們現在能讀到的《儀禮》篇什,除了漢初高堂生所傳承的十七篇以外,還有另外七篇(有的是殘篇):

小戴記中的《投壺》、《奔喪》,大戴記中的《諸侯遷廟》、《諸侯釁廟》、《公冠》,鄭玄注《禮記》所採引的《天子巡守禮》、《中霤禮》,——共計二十四篇。

四,《樂經》成書的情況,要從《詩經》說起了。孔子編定了《詩經》以後,他把其中的所有詩篇,都加以重新配樂,“以求合《韶》、《武》、《雅》、《頌》之音。”所謂《樂經》,大略應該就是這些樂譜為主體吧,另外應該還有《韶》、《武》、《雅》、《頌》之譜。

總之《樂經》的編定和成書,大約也是出自孔子之手。此書作為六經之一,當然很珍貴,可惜遠在“秦火”之前,就散佚了。

五,孔子晚年對《周易》很感興趣,經常翻閱,以至於“韋編三絕”。《易》一類的書,在孔子之前原本遠不止我們今人所見的傳本《周易》那麼多,比如有《連山》、《歸藏》,都是,到了孔子贊《易》,乃專取文王所演的,而成《周易》之書,並且孔子還為上、下**作了註解說明性質的“十翼”,即“彖傳”、“象傳”、“文言”、“繫辭”、“說卦”等。孔子生前於《易》有不盡之意,司馬遷在《孔子世家》裡說他晚年“讀《易》,韋編三絕,曰:

‘假我數年,若是,我於《易》則彬彬矣。’”我們現代人讀《周易》,所得到的版本都是從三國王弼注本而來。這個版本是可信的,因為王弼是從費氏繼承來的《周易》原文。

至於王弼為《周易》所作的注,則早已留存不多了。關於對《周易》的解讀,我個人認為有一個關鍵性的“鑰匙”,那就是卦名,六十四個卦名,每個都指示著一種哲理,從這裡入手,才能領會卦象、**、傳文的含義。

六,孔子“適周問禮”期間,也曾觀覽周史之書(列國史記都須上呈周室,所以孔子所見,囊括列國之史書也),與他們討論史記舊聞,這也就為他日後修《春秋》奠定了基礎。(當時與孔子同往周室的,有魯國史官左丘明,他也翻閱那些豐富的史記內容,也參與關於史事原委的討論。他在孔子修成《春秋》幾十年後著有《春秋左氏傳》,為《春秋經》補述事蹟,與經可謂珠聯璧合。

)孔子晚年修《春秋》的直接動因,是他有一天忽然意識到自己在有生之年再沒有機會推行禮樂之治了,就決定手訂一部編年體的東周國史流傳到世上,周之春秋不可得,他便依據魯之春秋來做這件事了,即以魯之春秋為主幹,再新增上週和列國諸事。(關於春秋之名,是這樣的:原本列國都有其史記(包括周),魯國的,同周的史記一樣也叫做春秋,其他諸侯國的史記都不**秋,但性質相同,皆一國之國史。

)孔子七十一歲時開始修《春秋》,大約花了一年的時間而完成。他的“修”,主要在於按編年順序陳列原始史料,而不在於為了“正名”而作很多“筆”“削”。也就是說他很注意儲存以往史官們的具體措辭,經他改動過的地方,是極少的,比如吳、楚之君稱王,而《春秋》改稱為子。

這一類的改動之所以非常少,孔子是怎樣考慮的呢?原來列國史官們都是儘量秉承了歷來的史記傳統,儘量去據實存錄,孔子認同他們措辭的立場和“正名”效能,即便有些是史官從某君主的立場而寫下僭越“名分”的表述,孔子也照實存錄,以昭示那個君主之妄心。但是宋儒說孔子修《春秋》有“貴王賤霸”之意,是不對的,《春秋》詳述齊桓、晉文之事,明顯有尚霸之意。

這並不矛盾,因為是由周室來推行禮樂之治,還是由某一稱霸的諸侯來推行,在孔子看來沒有多少差別。《春秋》是中國第一部編年體綜史,上自魯隱公元年,下訖魯哀公十四年,共記了二百四十二年之事。孔子將其修好的《春秋》交給**們時說:

“後世知丘者以《春秋》,而罪丘者亦以《春秋》。”何“罪”之有呢?其意者,私修國史是不對的(除非著述於易代之後)。

孔子編寫了六經嗎,什麼是孔子的 六經 , 六藝 課程

怡儒 六經是六部儒家經典。始見於 莊子 天運篇 是指經過孔子整理而傳授的六部先秦古藉,曰 詩經 尚書 儀禮 樂經 周易 春秋 其中 樂經 已失傳,所以通常稱 五經 禮經 漢代是指 儀禮 宋以後 五經 中的 禮經 一般是指 禮記 三字經 中 詩書易,禮春秋,號六經,當講求。禮指 大禮 小禮 後失傳其一...

什麼是六經,六經病,六經辯證,三者有何不同

六經 詩 書 禮 易 樂 春秋 的合稱。這六部經典著作的全名依次為 詩經 書經 即 尚書 禮經 易經 即 周易 樂經 春秋 由中國儒家學派創始人孔子晚年整理的 詩 書 禮 易 樂 春秋 後人稱之為 六經 六經病,病名。即太陽病 陽明病 少陽病 太陰病 少陰病 厥陰病六經病症。傷寒論 把外感疾病發展 ...

六經辯證是什麼,六經辨證和經絡辯證的有什麼異同?

天蠍子 六經辨證,始見於 傷寒論 是東漢醫學家張仲景在 素問 熱論 等篇的基礎上,結合傷寒病證的傳變特點所創立的一種論治外感病的辨證方法。它以六經 太陽經 陽明經 少陽經 太陰經 少陰經 厥陰經 為綱,將外感病演變程式中所表現的各種證候,總結歸納為三陽病 太陽病 陽明病 少陽病 三陰病 太陰病 少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