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匿名使用者
陌上桑》故事很簡單,語言也相當淺近,但有個關鍵的問題卻不容易解釋:詩中的秦羅敷到底是什麼身份?按照詩歌開場的交代是一個採桑女,然而其衣著打扮,卻是華貴無比;按照最後一段羅敷自述,她是一位太守夫人,但這位夫人怎會跑到路邊來採桑?
蕭滌非先生《漢魏六朝樂府文學史》是這樣看的:“末段為羅敷答詞當作海�蜃樓觀,不可泥定看殺!以二十尚不足之羅敷,而自去其夫已四十,知必無是事也。
作者之意,只在令羅敷說得高興,則使君自然聽得掃興,列不必嚴詞拒絕。”以後有人作了進一步的申發,認為羅敷是一位勞動婦女,詩中關於她的衣飾的描寫,純出於誇張;最後一段,則是羅敷的計謀,以此來嚇退對方。這已經成為通行的觀點。
但這些其實都是一廂情願的推測之辭,詩歌本身並沒有提供這樣的根據。以二十不足之女子嫁年已四十之丈夫,即在今日亦不足為奇,何以“必無是事”?況且文學本是虛構的產物,又何必“泥定看殺”其斷然不可?
至於後一種引申之說,看來似乎天衣無縫,其實仍是矛盾重重:既然作者可以誇張地描寫羅敷的衣飾,而不認為這破壞了她的身分,為什麼就不可以給她安排一個做官的丈夫?這是用不同的標準衡量同樣的情況,而曲成已說。
其實《陌上桑》並不是一篇孤立的作品,以上的問題,要從產生這一作品的深遠的文化背景來解釋。
我們先從詩題《陌上桑》所設定的故事場所說起。中國古代,以男耕女織為分工。“女織”從廣義上說,也包括採桑養蠶。
桑林在野外,活動比較自由,桑葉茂盛,又容易隱蔽,所以在男女之大防還不很嚴厲的時代,桑林實是極好的幽會場所。在這裡,誰知道發生過多少浪漫的故事?自然而然,桑林便不斷出現於愛情詩篇中。
這在《詩以》中已經很普遍。《汾沮洳》是寫一個女子在採桑時愛上了一個男子:“彼汾一方,言採其桑。
彼其之子,美如英。美如英,殊異乎公行!”《桑中》是寫男女的幽會:
“雲誰之思,美孟姜矣!期我乎桑中,要乎上官,送我乎淇上矣!”可以說,在《詩以》的時代,桑林已經有了特殊的象徵意味,或者說,已經有了一個文學的“桑林”。
隨著時代的變化,這種自由自在的男女情愛遭到了否定。上述詩篇,也被儒家的經師解釋為譏刺“淫奔”的作品。於是,在文學的“桑林”中,開始產生完全不同的故事。
最有名的,便是秋胡戲妻故事。西漢劉向《列女傳》記載:魯國人秋胡,娶妻五日,離家遊宦,身致高位,五年乃歸。
將至家,見一美婦人採桑於路旁,便下車調戲,說是“力桑不如逢國卿”(採桑養蠶不如遇上個做大官的),遭到採桑女的斷然拒絕。回家後,與妻相見,發現原來就是那採桑女。其妻鄙夷丈夫的為人,竟投河死。
樂府中有《秋胡行》一題,就是後人有感於這一傳說而作。古辭佚,今存有西晉傳玄之擬作,內容與《列女傳》所載大體相同。可以到,“桑林”中的故事,原來大多是男女相誘相親,而現在變成了女子拒絕子的引誘。
當然,人們也可以說,秋胡是一個“壞人”,這種故事與《詩經》所歌唱的純真愛情根本不是一回事。但不要忘記:在民間傳說文學故事中,虛設一個反面角色是很容易的。
關鍵在於,通過虛設的人物活動,作者究竟要表現什麼樣的生活態度、審美理想。這樣我們能得出結論:漢代的“桑林”,已經不同於《詩經》時代的“桑林”,文學中的道德主題,開始壓倒了愛情主題。
我們大概可以相信已經失傳《秋胡行》古辭與《列女傳》所載故事並無大異。而《陌上桑》顯然是這一故事或直接從《秋胡行》演化而來的。試看兩個故事的基本結構:
場所:大路邊的桑林;主人公:一位採桑的美婦人;主要情節:
路過的大官調戲採桑女,遭到拒絕。所不同的是,在秋胡故事中,調戲者是採桑女之夫,故事最終以悲劇結束;在《陌上桑》中,採桑女另有一位做官的好丈夫,她拒絕了“使君”的調允,並以自己丈夫壓倒對方,故事以喜劇結束。實際上,《陌上桑》是把《秋胡行》中的秋胡一劈為二:
一個是過路的惡太守,一個是值得誇耀的好丈夫。但儘管《陌上桑》在很大程度上沿襲了《秋胡行》的故事,卻也作了重要改變,從而使詩的重心發生轉移。秋胡戲妻的故事,主旨是宣揚儒家道德,採桑女即秋胡妻的形象,也完全是一個道德形象。
她即使是令人感動的,恐怕也很難說怎麼可愛。故事中也提到她長得很美,但作為一個結構萬分,這只是導致秋胡產生不良企圖的原因。而《陌上桑》中的秦羅敷,除了拒絕太過的調戲這一表現德性的情節外,作者還花了大量篇幅,描摹她的美貌,以及周圍人對她的愛幕。
這一部分,實際是全詩中最精彩的。這儘管同《詩經》所寫男女相誘相親之情不同,但兩者具有共同的基點:即人類的普遍的愛美之心,和對理想的異性的嚮往,所以說,羅敷的形象,是美和情感的因素,同時代所要求的德性的因素的結合;換言之,是《詩經》的“桑林”精神與《秋胡行》的“桑林”精神的結合。
也正是因為羅敷不僅是、甚至主要不是一個道德形象,所以作者也沒有必要為她安排一個強烈的悲劇下場,而讓她在輕鬆的喜劇氣氛中變得更為可愛。由此可見,《陌上桑》的故事,並不是一個生活中具體事件的記載或改寫,而是漫長的文化變遷的產物羅敷這個人物,也是綜合了各種因素才形成的。她年輕、美麗、高貴、富有、幸福、堅貞、純潔,寄託著那些民間無名作者的人生理想。
也因為她是理想化的,所以她並不嚴格遵循現實生活的邏輯。她既是一個貴婦人,又是一個採桑女。其實這並不是什麼難以理解的事情,民間故事中的人物,常常有這樣的情況。
那些公主、王子,實際是代表著普通民眾的心願。一定要拿後世僵化得莫名其妙的政治觀念去穿鑿附會,反而是荒廖混亂的。然後回到詩歌本身。
這詩原來按**分為三解,其文字內容,也相應地分為三段。第一段著重寫羅敷的美貌和人們對她的喜愛。起首四句,從大處說到小外,從虛處說到實處,是典型的民間故事式的開場白。
同時,這四句也奠了全詩的氣氛:明郎的陽光照耀著絢麗的樓閣,樓閣中住了一位漂亮的女子,色鮮明,光彩流溢,好像中國年畫的味道。“照我秦氏樓”,既是親切的口氣,也表明詩人是站在羅敷的立場上說話,並由此把讀者引入到這種關係中去。
而後羅敷就正式登場了:她提著一隻精美的桑籃,絡繩是用青絲編成,提把是用掛樹枝做就。這裡器物的精緻華美,是為了襯托人物的高貴和美好。
再看她的打扮,頭上梳的是斜倚一側、似墮非墮的“倭墮髻”(東漢時一種流行髮式),耳朵上掛著晶瑩閃亮、價值連城的
2樓:匿名使用者
不誇張了你看**裡描寫美女不都美得驚天地泣鬼神來著?既然是羅敷也是故事中的人物那怎麼寫也都是可以的啊
3樓:匿名使用者
陌上桑》中側面描寫的妙用收藏本文 分享 《陌上桑》是漢樂府中的著名詩篇 ,側面描寫是這首詩在藝術表現上的一個顯著特色。羅敷是一個美貌的農家採桑女 ,如果只採用正面描寫 ,不一定能收到良好的藝術效果。在這首詩裡 ,作者巧妙地採用了側面描寫 ,使羅敷這個美貌女子的形象得以充分的表現。
作者先用景物來烘托人物。用“日出東南隅 ,照我秦氏樓。”這樣的詩句 ,通過寫她的住所之美 ,來襯托羅敷的美貌 ;以器物來陪襯人物 ,即用“青絲為籠系 ,桂枝為籠鉤。
”通過寫她的器物之美來襯托羅敷的美貌。第二是藉助他人的反應來表現人物。作者用“行者見羅敷 ,下擔捋髭鬚。
少年見羅敷 ,脫帽著�頭。”“耕者忘其犁 ,鋤者忘其鋤。來歸相怨怒 ,但坐觀羅敷。
”這樣的詩句描寫羅敷。這種側面描寫 ,不但富有濃厚的生活氣息 ,更主要的是襯托出了羅敷的美貌 ,給讀者以無盡的想象。第三是通過與其他人物的對比來突出人物。
詩中寫羅敷拒絕使君的無理要求 ,是從側面寫丈夫威儀赫赫、榮華富貴、仕途通達、青雲直上、品貌兼優、才華橫溢。以盛讚丈夫壓倒對方 ,充分體現了羅敷不畏權勢 ,敢於鬥爭的精神。這首詩巧妙地運用側面描寫 ,不但寫出了羅敷的外表美 ,......
《陌上桑中用側面描寫手法烘托羅敷美貌的有哪些
4樓:陌寒薰
正面描寫:
青絲為籠系,桂枝為籠鉤。
頭上倭墮髻,耳中明月珠。緗綺為下裙,紫綺為上襦。
側面烘托:
行者見羅敷,下擔捋髭鬚。少年見羅敷,脫帽著帩頭。
耕者忘其犁,鋤者忘其鋤。來歸相怒怨,但坐觀羅敷。
5樓:文似花海
下擔捋髭鬚
青絲為籠系
陌上桑詩歌鑑賞,《陌上桑》詩詞賞析
這是我最喜歡的一篇課文了!哈哈!陌上桑 詩詞賞析 漢樂府民歌 陌上桑 的主人公是秦羅敷。此女子的身分問題,是詩作者為讀者留下的一個疑惑。根據作品第一段的交代,我們知道羅敷是個採桑女 但作品同時又告訴我們,她的衣著華貴無比。她是採桑女,但是否意味著她一定就是一個處於生活底層的勞動婦女?她衣著華貴,但是...
陌上桑 陌 什麼意思?陌上桑是什麼意思?
道路,小路的意思,在 桃花源記 裡面有一句,阡陌縱橫。陌上桑是什麼意思?陌上桑的意思 陌上桑是什麼意思 陌上桑是什麼意思 阡陌 都是田間的小路,陌上桑 可以理解為田間的桑樹 可以理解為 在田間採桑 桑 名詞動用,意為 採桑 1.字義 陌 田間的路。桑 桑林。2.陌上桑 是漢樂府民歌 漢族民間敘事詩 ...
曹操陌上桑全文注音,急求曹操 陌上桑 原文及翻譯
陌上桑 曹操 駕jia虹hong霓ni,乘cheng赤chi雲yun,登deng彼pi九jiu疑yi歷li玉yu門men。濟ji天tian漢han,至zhi昆kun侖lun,見jian西xi王wang母mu謁jie東dong君jun。交jiao赤chi鬆song,及ji羨xian門men,受sh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