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茶抹淚半行
1、曹劌能捕捉有利的軍事戰機,指出「忠之屬也,可以一戰」;有傑出的軍事才能,指出「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
2、作戰不懂戰術,勝利後急躁,冒進。
3、曹劌是一個有傑出政治、軍事才能,愛國。
魯莊公是一個目光短淺,急躁,但卻知人善用的人。
4、恰當。雖然文章一直在敘事,但可以結合事件和人物對話表現出「論」。
1、我們不能偏信一面之詞,要多聽取不同的人的反面意見,多反思自己。或者 只有廣開言路,修明政治,才能使國家強盛起來。
2、都可以回答。如果是鄒忌,就說他敢於實話實說,而又能夠委婉生動。如果是齊威王,就說他知人善任,廣開言路,知錯就改。
3、三問我就不知道了,我們老師沒說。三答:妻子偏愛他,所以熱烈讚美,而且回答肯定而無虛情。
妾畏懼他,所以回答雖肯定,卻含有一定不真實的讚美,客人要有求於他,所以回答很客套,卻無半點真心。
4、勸諫要有技巧,要生動而委婉,要善於揣摩被勸者的心理,不能盲目。
5、鄒忌的使用借代的手法,委婉生動,易於接受。出師表全文貫穿一個「情」字和「理」字,把議論、敘述和抒情有機結合起來,由主而次,語言懇切,感人至深。
三問:第一次因為不自信所以很懇切,第二次不是很確定,但有了自信,所以對自己的稱呼更尊敬,第三次很有自信,所以語氣雖是疑問,但卻含有不容置疑的語氣。
2樓:鐵血戰旗龍
給點分吧,老師說過的,我習題也有答案:
1、曹劌能捕捉有利的軍事戰機,指出「忠之屬也,可以一戰」;有傑出的軍事才能,指出「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
2、作戰不懂戰術,勝利後急躁,冒進。
3、曹劌是一個有傑出政治、軍事才能,愛國。
魯莊公是一個目光短淺,急躁,但卻知人善用的人。
4、恰當。雖然文章一直在敘事,但可以結合事件和人物對話表現出「論」。
1、我們不能偏信一面之詞,要多聽取不同的人的反面意見,多反思自己。或者 只有廣開言路,修明政治,才能使國家強盛起來。
2、都可以回答。如果是鄒忌,就說他敢於實話實說,而又能夠委婉生動。如果是齊威王,就說他知人善任,廣開言路,知錯就改。
3、三問我就不知道了,我們老師沒說。三答:妻子偏愛他,所以熱烈讚美,而且回答肯定而無虛情。
妾畏懼他,所以回答雖肯定,卻含有一定不真實的讚美,客人要有求於他,所以回答很客套,卻無半點真心。
4、勸諫要有技巧,要生動而委婉,要善於揣摩被勸者的心理,不能盲目。
5、鄒忌的使用借代的手法,委婉生動,易於接受。出師表全文貫穿一個「情」字和「理」字,把議論、敘述和抒情有機結合起來,由主而次,語言懇切,感人至深。
3樓:匿名使用者
1 文章裡
2 公將鼓之 公將馳之
3 男人 已死的人
4 妥當 不羅嗦
《曹劌論戰》和《鄒忌諷齊王納諫》每篇出15個閱讀題 20
4樓:後悔的長毛兔
找三點一冊阿..那麼好的資料書..
幾乎都是人手一本的呀.我們從初一開始就用那個,特別有用,
5樓:幸易雲
鄒忌從日常中悟出了什麼道理?
他的納諫有什麼用?
用白話文翻譯「鄒忌修八尺有餘……欲有求於我也」兩段本文選自?
作者?朝代?
鄒忌什麼國家的?
旦日什麼意思?
…………………………
6樓:沁瑜
會問這個問題的,看來你也是初3的吧..很多閱讀題的答案可以用原文來答的
曹劌論戰練習題及答案
7樓:天亻吏愛羙麗
十年春,齊師伐我。公將戰。曹劌請見。
其鄉人曰:「肉食者謀之,又何間焉?」劌曰:
「肉食者鄙,未能遠謀。」乃入見。問:
「何以戰?」公曰:「衣食所安,弗敢專也,必以分人。
」對曰:「小惠未偏,民弗從也。」公曰:
「犧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對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公曰:「小大之獄,雖不能察,必以情。」對曰:
「忠之屬也,可以一戰,戰則請從。」
1.解釋下列劃線詞語。
(1)又何間焉
(2)肉食者鄙
(3)衣食所安,弗敢專也,必以分人
(4)小惠未偏,民弗從也
(5)犧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6)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7)忠之屬也
(8)可以一戰
2.翻譯下面的句子。
(1)肉食者謀之,又何間焉
(2)小大之獄,雖不能察,必以情
3.概括這段文字的主要內容。
4.「十年春,齊師伐我」這句話除了交代戰爭發生的時間外,還指出了 和 。
5.分析「肉食者鄙,未能遠謀」一句在文中的作用。
6.曹劌說的「忠之屬也」在文中具體指的是什麼?
7.文字表現曹劌積極參與精神的語句是什麼?
8.曹劌認為此次作戰的先決條件是什麼?
9.選文中表現出曹劌哪兩個思想觀點?
10.讀了這段文字,曹劌給你留下了什麼印象?
(二)公與之乘。戰於長勺。公將鼓之,劌曰:
「未可。」齊人三鼓。劌曰:
「可矣。」齊師敗績。公將馳之。
劌曰:「未可。」下視其轍,登軾而望之,曰:
「可矣。」遂逐齊師。
既克,公問其故。對曰:「夫戰,勇氣也。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國,難測也,懼有伏焉。吾視其轍亂,望其旗靡,故逐之。」
1.解釋句中的劃線詞語。
(1)公將鼓之
(2)公將馳之
2.翻譯下面的語句。
(1)既克,公問其故。對曰;「夫戰,勇氣也。」
(2)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
3.概括這兩段文字的內容。
4.用原文語句回答。
(1)有利於**的時機是在 的時候。
(2)有利於追擊的時機是在 的時候。
5.魯莊公先要追擊齊軍,劌曰:「未可。」後來他又說:「可矣。」他認為「可矣。」的原因是什麼?(用原文回答)
6.第一段通過描寫曹劌的言行表現了他怎樣的品質和才能?
7.文中的「公將鼓之」和「公將馳之」表現了魯莊公什麼性格?
參***
(一)1-2題答案略
3.寫曹劌進見魯莊公的原因和他的遠見卓識。
4.(1)交代了交戰的兩個國家(2)交代了戰爭的性質:是齊國對魯國的一場侵略戰爭
5.(1)交代了曹劌請見的原因(2)反襯曹劌的遠見卓識
6.小大之獄,雖不能察,必以情
7.曹劌請見
8.小大之獄,雖不能察,必以情
9.(1)居**得厚祿的人目光短淺(2)取信於民是作戰取勝的先決條件
10.有愛國心和責任感
(二)1-2答案略
3.第一段:敘述長勺之戰的概況
第二段:寫曹劌論述魯國取勝的原因
4.(1)彼竭我盈(2)吾視其轍亂,望其旗靡
5.吾視其轍亂,望其旗靡
6.胸有成竹,指揮從容,善於把握戰機
7.急躁冒進
比較閱讀
甲:十年春,齊師伐我。公將戰。
曹劌請見。其鄉人曰:「肉食者謀之,又何間焉?
」劌曰:「肉食者鄙,未能遠謀。」乃入見。
問:「何以戰?」公曰:
「衣食所安,弗敢專也,必以分人。」對曰:「小惠未偏,民弗從也。
」公曰:「犧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對曰:
「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獄,雖不能察,必以情。
」對曰:「忠之屬也。可以一戰。
戰則請從。」
乙:嗟夫!予嘗求古仁人之心,或異二者為之,何哉?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是進亦憂,退亦憂。然則何時而樂耶?
其必曰:「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乎。
噫!微斯人,吾誰與歸?
1.甲文在寫法上主要運用了 描寫。乙文運用的主要表達方式是 。
2.這兩段文字所表現的思想相同的一項是( )
a.國家興亡,匹夫有責 b.吃苦在前,享受在後
c.人民群眾是真正的英雄 d.實行仁政,取信於民
3.下面句子在語序上跟現代漢語習慣一致的一項是( )
a.何以戰? b.雖不能察,必以情。 c.可以一戰。 d.微斯人,吾誰與歸?
4.甲文中最能表現曹劌「取信於民」戰略思想的一句是 。乙文中最能體現作者志向和全文中心的句子是 。
5.乙文中文末劃曲線句子所表達的作者的思想感情是( )
a.找不到志同道合的夥伴而無限惆悵的情緒。
b.對人心不古、世風日下的感慨。
c.學習「古仁人」崇高思想的決心和抱負。
d.勉勵人們以「古仁人」為榜樣。
6.乙文中「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一句承前省略的主語是 ;甲文中「可以一戰」的「以」後省略的內容是「 」。
7.甲文中魯莊公第一次回答「衣食所安,弗敢專也,必以分人」,這裡的「人」指的是 ;乙文中「或異二者之為」的「二者」指的是 。
1.語言 議論 2.a 3.
b 4.小大之獄,雖不能察,必以情 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 5.b 6.
古仁人 小大之獄,雖不能察,必以情 7.官吏和貴族 上文中一悲一喜的人
曹劌論戰和鄒忌諷齊王納諫的對比閱讀
8樓:匿名使用者
「一鼓作氣,復再而衰,三制而竭。彼竭我盈bai,故克之」
和「夫大國,du難測也,懼有伏焉。吾視其zhi轍亂,望其dao旗靡,故逐之」
類比`以小見大和設喻 得出「王之蔽甚矣」
2知道取信於民是作戰的關鍵和善於把握進攻追擊的時間我們要動之以情曉之以理,運用方法
9樓:天亻吏愛羙麗
「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
和「夫大國,難測也,懼有內伏焉。吾視其轍容亂,望其旗靡,故逐之」
類比`以小見大和設喻 得出「王之蔽甚矣」
2知道取信於民是作戰的關鍵和善於把握進攻追擊的時間我們要動之以情曉之以理,運用方法
鄒忌諷齊王納諫題目,鄒忌諷齊王納諫 題目
閨房小姐 1.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妾之美我者,畏我也 客之美我者,欲有求於我也。2.頭腦冷靜 善於思考 足智多謀 3.冷冷清清 聞過則高 虛心納諫 明智果斷 興利除弊4.以家事與國事的方法委婉納諫 5.虛心納諫 6.只有廣泛地聽取不同意見,深入的瞭解不同情況,才能做到頭腦清醒,不受矇蔽,迅速改正缺...
鄒忌諷齊王納諫說明了什麼,鄒忌諷齊王納諫講了什麼
我是龍的傳人 一 鄒忌諷齊王納諫 說明了 1 勸人要注意方式方法。2 只有廣開言路,採納群言,虛心接受批評意見並積極加以改正才有可能成功。二 簡介 鄒忌諷齊王納諫 鄒忌諷齊王納諫 講了了戰國時期齊國謀士鄒忌勸說君主納諫,使之廣開言路,改良政治的故事。文章塑造了鄒忌這樣有自知之明,善於思考,勇於進諫的...
鄒忌諷齊王納諫的劃分總結,鄒忌諷齊王納諫分析
主題 要求統治者能聽取不同意見,而一個人之所以能聽取不同意見,又在於他有自知之明。是文章的重點。結構 本文結構層次很別緻,從頭至尾一直用三層排比的手法來寫。妻 妾 客是三層 私我 畏我 有求於我 是三層 宮婦左右 朝廷之臣 四境之內 的百姓,又是三層。上 中 下賞,是三層 令初下 數月之後 期年之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