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迪蒙智慧交通
上聯:清濁不言,原形捨去方成正果
下聯:浮沉一笑,大塊消弭始得甘糜
今朝佛粥更相贈,更覺江村節物新——陸游
明才子解縉雖官居高位,但每逢水旱荒年,經常煮粥而食.曾寫有《感詠詩》雲:
水旱年來稻不收,
至今煮粥未曾稠.
人言箸插東西倒,
我道匙挑前後流.
捧出前堂風起浪,
將來庭下月沉鉤.
早間不用青銅照,
眉目分明在裡頭.
詩句對粥之稀薄抓住不放,多方發揮,足見其思路廣而開掘深.把個粥稀寫得惟妙惟肖,如端手上.近人有《嘲薄粥詩》寫道:
薄粥稀稀水面浮,
鼻風吹起浪波秋.
看來好似西湖景,
只少漁翁下釣鉤.
薄粥稀稀沉碗底,
鼻風吹起浪千層.
有時一粒浮湯麵,
野渡無人舟自橫.
這首打油屬前詩翻版,味道大不如前.但其最後兩句奇想突發,也算難得.《戒庵漫筆》還載有另一首《煮粥詩》雲:
煮粥何如煮飯強,
好同兒女熟商量.
一升可作二升用,
兩日堪為六日糧.
有客自須添水火,
無錢不必問羹湯.
莫言淡薄少滋味,
淡薄之中滋味長.
這一首淡而有味,且頗通民情,值得一讀.
2樓:凱哥說劇
《自詠老身示諸家屬》白居易
壽及七十五,俸沾五十千。
夫妻偕老日,甥侄聚居年。
粥美嘗新米,袍溫換故綿。
家居雖濩落,眷屬幸團圓。
置榻素屏下,移爐青帳前。
書聽孫子讀,湯看侍兒煎。
走筆還詩債,抽衣當藥錢。
支分閒事了,爬背向陽眠。
《評事翁寄賜餳粥走筆為答》李商隱
粥香餳白杏花天,省對流鶯坐綺筵。
今日寄來春已老,鳳樓迢遞憶鞦韆。
《吃茗粥作》儲光羲
當晝暑氣盛,鳥雀靜不飛。
念君高梧陰,復解山中衣。
數片遠雲度,曾不蔽炎暉。
淹留膳茶粥,共我飯蕨薇。
敝廬既不遠,日暮徐徐歸。
形容魚的古詩詞
3樓:一生平安
《江邊柳》
翠色連荒岸,煙姿入遠樓;
影鋪春水面,花落釣人頭。
根老藏魚窟,枝底系客舟;
蕭蕭風雨夜,驚夢復添愁。
竟說田家風味美,稻花落後鯉魚肥。——清??朱鳳翔《村處閒吟》
客從遠方來,遺我雙鯉魚。——漢佚名《飲馬長城窟行》
潭清疑水淺,荷動知魚散。—— 唐·儲光羲《釣魚灣》
客從遠方來,遺我雙鯉魚,呼童烹鯉魚,中有尺素書海水 【唐】韓愈
海水非不廣,鄧林豈無枝。風波一蕩薄,魚鳥不可依。
海水饒大波,鄧林多驚風。豈無魚與鳥,鉅細各不同。
海有吞舟鯨,鄧有垂天鵬。苟非鱗羽大,蕩薄不可能。
我鱗不盈寸,我羽不盈尺。一木有餘陰,一泉有餘澤。
我將辭海水,濯鱗清冷池。我將辭鄧林,刷羽蒙籠枝。
海水非愛廣,鄧林非愛枝。風波亦常事,鱗魚自不宜。
我鱗日已大,我羽日已修。風波無所苦,還作鯨鵬遊唐】李沛
禹鑿山川地,因通四水流。縈迴過鳳闕,會合出皇州。
天影長波里,寒聲古度頭。入河無晝夜,歸海有謙柔。
順物宜投石,逢時可載舟。羨魚猶未已,臨水欲垂鉤。
春江花月夜——張若虛(唐)
春江潮水連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灩灩隨波千萬裡,何處春江無月明。
江流宛轉繞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空裡流霜不覺飛,汀上白沙看不見。
江天一色無纖塵,皎皎空中孤月輪。
江畔何人初見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無窮已,江月年年只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見長江送流水。
白雲一片去悠悠,青楓浦上不勝愁。
誰家今夜扁舟子?何處相思明月樓?
可憐樓上月徘徊,應照離人妝鏡臺。
玉戶簾中卷不去,搗衣砧上拂還來。
此時相望不相聞,願逐月華流照君。
鴻雁長飛光不度,魚龍潛躍水成文。
昨夜閒潭夢落花,可憐春半不還家。
江水流春去欲盡,江潭落月復西斜。
斜月沉沉藏海霧,碣石瀟湘無限路。
不知乘月幾人歸,落月搖情滿江樹
4樓:無我非我笑如來
唐人戴叔倫《蘭溪棹歌》「涼月如眉掛柳灣,越中山色鏡中看。蘭溪三月桃花雨,半夜鯉魚來上灘。」
李白《贈崔侍郎》「黃河三尺鯉,本在孟津居。點額不成龍,歸來伴凡魚。」
唐朝張志和《漁歌子》「西塞山前白鷺飛,桃花流水鱖魚肥。青箬笠,綠蓑衣,斜風細雨不須歸。」
宋代王安石的《魚兒》「繞岸車鳴水欲開,魚兒相逐尚相歡。無人挈入滄江去,汝死哪知世界寬?」
宋朝范成大《鱸魚》「細搗橙姜有膾魚,西風吹上四鰓鱸。雪松酥膩千絲縷,除卻松江到處無。」
有哪些與「粥」有關的古詩?
5樓:木石
1,《評事翁寄賜餳粥走筆為答》
唐代:李商隱
粥香餳白杏花天,省對流鶯坐綺筵。
今日寄來春已老,鳳樓迢遞憶鞦韆。
2,《吃茗粥作》
唐代:儲光羲
當晝暑氣盛,鳥雀靜不飛。念君高梧陰,復解山中衣。
數片遠雲度,曾不蔽炎暉。淹留膳茶粥,共我飯蕨薇。
敝廬既不遠,日暮徐徐歸。
3,《漁家傲·落月杜鵑啼未了》
落月杜鵑啼未了。粥魚忽報千山曉。笠子蓋頭衣缽少。穿林表。回頭高剎空中小。
官路舊多林木繞。露濃花蕊皆顛倒。渡水登山排草草。廬山好。香爐峰下湖波渺。
4,《晨起》
日高霜漸釋,睡起發猶蓬。
小圃經行外,新蔬檢校中。
水開聞躍鯉,天遠看飛鴻。
粥熟還歸舍,吾生亦未窮。
5,《雨中作》
湖曲雨悽悽,茆簷觸額低。
衡門元少客,窮巷況多泥。
解渴黃梁粥,嘗新白苣齏。
吾生真自足,不恨老鉏犁。
6樓:肖修市鴻暉
和粥有關的詩句如下:
1、唐·李商隱《評事翁寄賜餳粥走筆為答》
粥香餳白杏花天,省對流鶯坐綺筵。 今日寄來春已老,鳳樓迢遞憶鞦韆。
2、唐·儲光羲《吃茗粥作》
當晝暑氣盛,鳥雀靜不飛。念君高梧陰,復解山中衣。 數片遠雲度,曾不蔽炎暉。淹留膳茶粥,共我飯蕨薇。 敝廬既不遠,日暮徐徐歸。
3、唐·白居易《新沐浴》
形適外無恙,心恬內無憂。夜來新沐浴,肌發舒且柔。
寬裁夾烏帽,厚絮長白裘。裘溫裹我足,帽暖覆我頭。
先進酒一杯,次舉粥一甌。半酣半飽時,四體春悠悠。
是月歲陰暮,慘冽天地愁。白日冷無光,黃河凍不流。
何處征戍行,何人羈旅遊。窮途絕糧客,寒獄無燈囚。
勞生彼何苦,遂性我何優。撫心但自愧,孰知其所由。
4、春唐·崔櫓《日即事》
一百五日又欲來,梨花梅花參差開。行人自笑不歸去, 瘦馬獨吟真可哀。杏酪漸香鄰舍粥,榆煙將變舊爐灰。 畫橋春暖清歌夜,肯信愁腸日九回。
5、唐·白居易《清明日送韋侍御貶虔州》
寂寞清明日,蕭條司馬家。留餳和冷粥,出火煮新茶。 欲別能無酒,相留亦有花。南遷更何處,此地已天涯。
求和湯粥有關的古詩、古文段落
7樓:我愛雪花飛舞
。未諳姑食性,先遣小姑嘗。
譯文出嫁三天都要下廚,洗手去做羹湯。
沒有問婆婆喜歡吃什麼,做完了先讓小姑嘗。
中唐人以白描敘日常生活,往往曲盡人情。朱慶餘《閨意上張水部》寫洞房花燭夜後的新嫁娘,令人過目不忘;王建《新嫁娘詞》內容如朱之續,藝術上亦不相讓。
古時常言新媳婦難當,在於夫婿之上還有公婆。夫婿稱心還不行,還得婆婆順眼,第一印象非常重要。古代女子過門第三天(俗稱「過三朝」),照例要下廚做菜,這習俗到清代還保持著,《儒林外史》二十七回:
「南京的風俗,但凡新媳婦進門,三天就要到廚下去收拾一樣菜,發個利市」。畫眉入時固然重要,拿味合口則更為緊要。所以新媳婦總會有幾分忐忑不安的。
「三日入廚下」直賦其事,同時也交待出新婚的特定程式。「洗手」本是操作中無關緊要的環節,寫出來就有表現新婦慎重小心的功效——看來她是頗為內行,卻分明有幾分躊躇。原因很簡單:
「未諳姑(婆婆)食性」。考慮到姑食性的問題,頗見出新婦的精細。同樣一道羹湯,興許有說鹹,有說淡。
這裡不僅有個客觀好壞標準,還有個主觀好惡標準。「知己不知彼」,是不能穩操勝券的。她需要參謀,還要考慮誰來參謀。
夫婿麼,十個男兒九粗心,他在回答母親食性問題上,也許遠不如對「畫眉深淺」的問題來得那麼叫人放心。而女兒才是最體貼孃親的,女兒的習慣往往來自母親的習慣,食性亦然。所以新嫁娘找準「小姑」。
味」這東西,說不清而辨得出,不消問而只須請「嘗」。小姑小到什麼程度不得而知,總未成年,還很稚氣。她也許心想嘗湯而末敢僭先的,所以新嫂子要「遣」而嘗之。
姑嫂之間,嫂是尊長。對夫婿要低聲問,對小姑則可「遣」矣。情事各別,均應服從於規定情景。
這兩句切合人物的身份和特定的生活情境,寫得細膩傳神。
詩人寫到「嘗」字為止,以下的事情,就要由讀者去補充了。這樣反覺餘味無窮,體裁的限制轉化為表達的優長。由於詩人善於描寫特定情境下的特定心理,寥寥幾筆便勾出了一個栩栩如生的慧黠的新嫁娘的形象,生活氣息非常濃厚。
8樓:匿名使用者
煮豆燃豆萁,漉豉以為汁。
薪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舀谷持作飯,採葵持作羹。
煮豆燃豆萁,漉豉以為汁。
薪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煮豆燃豆萁,漉豉以為汁。
薪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舀谷持作飯,採葵持作羹。
煮豆燃豆萁,漉豉以為汁。
薪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煮豆燃豆萁,漉豉以為汁。
薪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舀谷持作飯,採葵持作羹。
煮豆燃豆萁,漉豉以為汁。
薪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煮豆燃豆萁,漉豉以為汁。
薪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舀谷持作飯,採葵持作羹。
煮豆燃豆萁,漉豉以為汁。
薪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煮豆燃豆萁,漉豉以為汁。
薪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舀谷持作飯,採葵持作羹。
煮豆燃豆萁,漉豉以為汁。
薪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煮豆燃豆萁,漉豉以為汁。
薪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舀谷持作飯,採葵持作羹。
煮豆燃豆萁,漉豉以為汁。
薪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煮豆燃豆萁,漉豉以為汁。
薪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舀谷持作飯,採葵持作羹。
煮豆燃豆萁,漉豉以為汁。
薪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煮豆燃豆萁,漉豉以為汁。
薪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舀谷持作飯,採葵持作羹。
煮豆燃豆萁,漉豉以為汁。
薪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煮豆燃豆萁,漉豉以為汁。
薪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舀谷持作飯,採葵持作羹。
煮豆燃豆萁,漉豉以為汁。
薪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煮豆燃豆萁,漉豉以為汁。
薪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舀谷持作飯,採葵持作羹。
煮豆燃豆萁,漉豉以為汁。
薪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煮豆燃豆萁,漉豉以為汁。
薪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舀谷持作飯,採葵持作羹。
煮豆燃豆萁,漉豉以為汁。
薪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煮豆燃豆萁,漉豉以為汁。
薪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舀谷持作飯,採葵持作羹。
煮豆燃豆萁,漉豉以為汁。
薪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煮豆燃豆萁,漉豉以為汁。
薪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舀谷持作飯,採葵持作羹。
煮豆燃豆萁,漉豉以為汁。
薪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煮豆燃豆萁,漉豉以為汁。
薪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舀谷持作飯,採葵持作羹。
煮豆燃豆萁,漉豉以為汁。
薪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煮豆燃豆萁,漉豉以為汁。
薪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舀谷持作飯,採葵持作羹。
煮豆燃豆萁,漉豉以為汁。
薪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煮豆燃豆萁,漉豉以為汁。
薪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舀谷持作飯,採葵持作羹。
煮豆燃豆萁,漉豉以為汁。
薪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形容美食的古詩詞,形容美食 古詩詞
夏日山居好,茅簷水餅香。宋 舒嶽祥 夏日山居好十首其一 趙州道個吃茶去,一滴何曾溼口脣。宋 釋雲岫 與大知客 多種竹將挑筍吃,旋栽鬆待斫柴燒。宋 周文璞 題堯章新成山堂 蘸雪吃冬瓜,誰知滋味好。宋 釋師觀 偈頌七十六首其一 幸春山筍賤,無人爭吃,夜爐芋美,與客同煨。宋 劉克莊 沁園春 癸卯佛生翼日,...
形容勝利的古詩詞,形容勝利 古詩詞
課文與閱讀 1 從軍行七首 其四 唐代 王昌齡 青海長雲暗雪山,孤城遙望玉門關。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2 示兒 宋代 陸游 死去元知萬事空,但悲不見九州同。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3 行路難 其一 唐代 李白 金樽清酒鬥十千,玉盤珍羞直萬錢。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劍四顧心茫然。欲渡黃河...
形容男人的古詩詞,形容男子的古詩詞
清陽君 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李白 英雄本無種,男兒當自強。神童詩 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蘇軾,定風波醉裡挑燈看劍,夢迴吹角連營 辛棄疾 破陣子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得志也。孔子 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司馬遷 史記老夫聊發少年狂,左牽黃,右擎蒼 蘇軾 寧為百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