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
歆(157—231),字子魚,籍貫冀州平原高唐(今山東禹城西南)。漢靈帝時舉孝廉,任郎中,後因病去官。後何進徵召為尚書郎。
官渡之戰時,曹操「表天子徵歆」,任為議郎,參司空軍事,入為尚書,轉侍中,代替荀彧為尚書令。曹操征討孫權,「表歆為軍師」。後任御史大夫。
曹丕即王位後,拜相國,封安樂鄉侯。後改任司徒。魏明帝曹睿即位,晉封博平侯。
卒諡敬侯。
作為曹魏重臣,華歆的治國主張主要是重農非戰,重視文教德化。太和初年,魏明帝派曹真的侄子攻打蜀漢。華歆上疏反對,他認為「為國者以民為基,民以衣食為本」,應當先留心於本國的治理,「以征伐為後事」。
本國治理得好,敵人就會不攻自破。「兵不得已而用之」,作為皇帝,不能捨本逐末。當時正好趕上秋雨連綿不利於戰,曹睿採納了他的建議。
華歆位極人臣,但他始終廉潔自奉。當初他受曹操徵召將行,「賓客舊人送之者千餘人,贈遺數百金」。華歆推辭不過,就暗暗在禮品上做上記號,事後一一送還。
魏文帝時,華歆官拜相國,但「歆素清貧,祿賜以振施親戚故人,家無擔石之儲」。《三國志》作者陳壽評價他「清純德素」,是恰如其分的。
2樓:包聖
華歆(157-231)字子魚,平原高唐(今山東省禹城西南)人。漢末三國時期名士,曹魏大臣。與鍾繇、王朗同為三公。又與邴原、管寧齊名,時人稱三人為一龍,華歆為龍頭。
3樓:匿名使用者
演義:華歆原效力江南,後奉詔歸屬曹操。華歆囚禁伏皇后、鳩殺皇子,逼迫獻帝禪讓、鼓動曹丕篡漢。
4樓:請問繁繁星
被管寧割席絕交的那個。
5樓:七人組之蛇骨
《三國演義》中華歆和王朗各有什麼故事?
6樓:水滴一滴一滴
華歆:1、割席分坐。
管寧和華歆原本是好友。剛開始,兩人一起在園中鋤菜,看到地上有片金子,管寧依舊揮鋤,就像看到瓦石一樣。華歆卻揀起來,瞥見管寧的臉色,於是又扔了金子離開。
倆人還曾坐在一張席上讀書,有人乘華車經過門前,管寧像往常一樣讀書,華歆卻丟下書,出去觀望。管寧就把席子割開,和華歆分席而坐,並對華歆說:「你不再是我的朋友了。」
2、華王優劣
華歆王朗一起坐船逃難,有一個人想搭他們的船一起避難,華歆立刻表示為難。王朗說:「幸好船還寬敞,怎麼不行呢?」後來賊兵追上來了,王朗想要丟下搭船的人。
華歆說:「最初我對帶不帶他表示猶豫,正是考慮到這個情況。既然已經接受了他的請求,怎麼能夠因為情況緊迫就把人家拋棄了呢?
」於是繼續帶著那人一起逃跑。世人便根據這件事來評定華歆王朗的品行優劣。
3、名士高風
華歆與鄭泰等同僚人從小路步行出武關,在路上遇到一個老人獨行,想要和他們一起避難,所有人都同情老人並同意讓他隨行,於是就帶他同行,走到半路上,這位老人掉到了井中,眾人都想拋棄他不管。
只有華歆說:「既然當初接受了他,現在拋棄他不管是不仁義的。」於是,大家共同救出老人。對這件事,大家都稱讚華歆的仁德。
王朗:1、未可折而折。
曹操曾經請王朗赴宴,席上嘲諷他說:「不能學你當年在會稽丟了好飯碗。」王朗仰頭嘆息:「言行舉止要表現得恰如其分真是太難了。」曹操問:「為什麼這麼說?」
王朗回答:」像我那樣,當年既為漢吏,不能保境安民,所以『未可折而折』,而您在這個場合,原本當盡地主之誼,體現恭敬好客、折節求賢的氣度,想不到卻如此對待新來的客人。這就是『可折而不折』了。
「2、保全親友
王朗少年時與沛國名士劉陽交友。劉陽擔任莒令,三十歲就去世了,所以後世很少聽過他的訊息。當初,劉陽認為漢室漸漸衰落,知道曹操有雄才,懼怕他對漢室不利,想要除掉他但未成功。
等到曹操掌權後,下令尋找他的兒子的命令很急。
其子惶恐而窘迫,無處可逃。劉陽的親舊雖然多,但沒有人敢幫助匿藏他。王朗於是接收他數年,等到從會稽回朝廷,又數次開解曹操。很久以後曹操終於赦免他,劉陽的人家於是得以保全。
3、屢薦賢才
黃初年間,曾有鵜鶘聚集在靈芝池,曹丕下詔公卿舉有高尚品行的君子。王朗推薦光祿大夫楊彪,並稱病遜位讓職給楊彪。曹丕於是為楊彪設定吏卒保護,地位僅次三公。
並不許王朗遜位,王朗才起身。
7樓:浪柒殿下
華歆:割席分坐
王朗:未可折而折
三國演義中華歆負面情況
8樓:歡樂陽光貝貝
在**《三國演義》中,華歆被描寫成一個趨炎附勢、助紂為虐的政客。
起初華歆為豫章太守,在孫策崛起江東之際降於孫策麾下,但一直到孫權時皆未獲得明顯的重用。赤壁之戰後,孫權採用顧雍之策,企圖製造劉備與曹操之間的矛盾以坐享漁翁之利,於是派遣「曹操敬慕者」的華歆為使,北上晉見丞相曹操。使命完成後,華歆隨即被曹操任命為大理寺卿,留在朝廷,自此變成曹操的幕臣。
由於曹操擅權凌上,漢獻帝與妻子伏皇后欲藉岳父伏完之力誅殺曹操,但事蹟敗露,華歆率兵入宮搜捕伏皇后,在牆壁夾層中找到伏皇后,並親自動手揪後頭髻拖出,拏見曹操並處死(事實上入宮搜伏皇后並揪其發一事,三國志武帝記中,裴注有引注曹瞞傳提到此事,此一記載在維基文庫中的三國志中也能見到)。數年後,曹操病逝鄴郡,群臣還在議論世子曹丕如何繼任之時,華歆便急急自許昌趕來,並拿出漢獻帝的詔命,確立曹丕繼任的法統正當性。華歆之所以能如此神速,原來是因為華歆早料到會有此事,所以自行草詔,並威逼漢獻帝追認。
華歆也由於此功,成為新王曹丕的親信,繼續留在權力核心。又當曹丕欲篡漢自立的時候,華歆深諳曹丕恐懼顧慮世間的罵名,於是擔綱扮演逼宮的黑臉主角,強逼漢獻帝禪位給曹丕,成為曹魏開國的大功臣。
華歆,在三國演義中,做了哪些事
9樓:不曾明瞭
在**《三國演義》中,華歆被描寫成一個趨炎附勢、助紂為虐的政客。
漢獻帝與妻子伏皇后欲藉岳父伏完之力誅殺曹操,但事蹟敗露,華歆率兵入宮搜捕伏皇后,在牆壁夾層中找到伏皇后,並親自動手揪後頭髻拖出,拏見曹操並處死。
數年後,曹操病逝鄴郡,群臣還在議論世子曹丕如何繼任之時,華歆便急急自許昌趕來,並拿出漢獻帝的詔命,確立曹丕繼任的法統正當性。華歆之所以能如此神速,原來是因為華歆早料到會有此事,所以自行草詔,並威逼漢獻帝追認。華歆也由於此功,成為新王曹丕的親信。
當曹丕欲篡漢自立的時候,華歆深諳曹丕恐懼顧慮世間的罵名,於是擔綱扮演逼宮的黑臉主角,強逼漢獻帝禪位給曹丕,成為曹魏開國的大功臣。
華歆,在三國演義中,做了哪些事?
10樓:匿名使用者
歆(157—231),字子魚,籍貫冀州平原高唐(今山東禹城西南)。漢靈帝時舉孝廉,任郎中,後因病去官。後何進徵召為尚書郎。
官渡之戰時,曹操「表天子徵歆」,任為議郎,參司空軍事,入為尚書,轉侍中,代替荀彧為尚書令。曹操征討孫權,「表歆為軍師」。後任御史大夫。
曹丕即王位後,拜相國,封安樂鄉侯。後改任司徒。魏明帝曹睿即位,晉封博平侯。
卒諡敬侯。
作為曹魏重臣,華歆的治國主張主要是重農非戰,重視文教德化。太和初年,魏明帝派曹真的侄子攻打蜀漢。華歆上疏反對,他認為「為國者以民為基,民以衣食為本」,應當先留心於本國的治理,「以征伐為後事」。
本國治理得好,敵人就會不攻自破。「兵不得已而用之」,作為皇帝,不能捨本逐末。當時正好趕上秋雨連綿不利於戰,曹睿採納了他的建議。
華歆位極人臣,但他始終廉潔自奉。當初他受曹操徵召將行,「賓客舊人送之者千餘人,贈遺數百金」。華歆推辭不過,就暗暗在禮品上做上記號,事後一一送還。
魏文帝時,華歆官拜相國,但「歆素清貧,祿賜以振施親戚故人,家無擔石之儲」。《三國志》作者陳壽評價他「清純德素」,是恰如其分的。
名著三國演義,三國演義簡介
1 三國演義 是中國第一部長篇章回體歷史演義 以描寫東漢末年的戰爭為主,反映了魏 蜀 吳三個政治集團之間的政治和軍事鬥爭。分為黃巾之亂 董卓之亂 三國鼎立三大部分。在廣闊的背景上,上演了一幕幕氣勢磅礴的戰爭場面。羅貫中將兵法三十六計融於字裡行間,既有情節,也有兵法韜略。本書反映了豐富的歷史內容,人物...
三國演義故事簡介,三國演義內容簡介
全書簡介 三國演義 線裝本 廣陵書社 描寫了東漢末年和整個三國時代以及西晉初期以曹操 劉備 孫權為首的魏 蜀 吳三個政治 軍事集團之間的矛盾和鬥爭。在廣闊的社會歷史背景上,展示出那個時代尖銳複雜又極具特色的軍事政治衝突,在軍事政治謀略方面,對後世產生了深遠的影響。三國演義 是中國第一部長篇章回體 中...
三國演義作者,三國演義作者簡介
中巴經濟走廊 三國演義 作者 羅貫中 是怎樣完成這部著作的 元亨 三國演義作者有三種說法 1羅貫中,2羅貫中和施耐庵,3施耐庵.人們現在都認定是羅貫中,這是定論。羅貫中和施耐庵是師徒關係,是說書藝人,他們對三國演義進行了加工整理和再創造。最終是羅貫中對 三國演義 進行了最後的加工潤色。 羅貫中 約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