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匿名使用者
白居易,唐代詩人。字樂天,號香山居士、醉吟先生。祖籍太原。於唐代宗大曆七年(公元772年)正月二十日生於河南新鄭縣東郭宅,武宗會昌六年(846年)八月卒於洛陽,享年
75歲。晚年官至太子少傅,諡號「文」,世稱白傅、白文公。是我國文學史上相當重要的詩人。
白居易在他那個時代就是偶像級人物,他的文字的影響力不僅在文化圈子裡流傳,同時也風靡娛樂界。他的《長恨歌》、《琵琶行》等流傳之廣,即使到今天大概都不比《雙截棍》差。
同時,也有很多人對白居易的作為很不以為然,甚至有人給他加上了「老流氓」這樣的操行評語。
【少年得名】被粉絲瘋狂追捧
在眾多名家當中,白居易大概屬於天才那一類。
他出生不過六七個月的時候,家裡人指著「之」和「無」兩個字逗他玩。他竟然就此記住,以後每次有人問還不會說話的白居易這兩個字,他都能準確指出來。這樣的天才兒童要是放在上個世紀末,沒準就讀上那些著名高校的少年神童班了。
難得的是,白居易沒有像那些高校神童班的孩子們那樣流星一現。他五六歲就學做詩,9歲就熟悉了聲韻——這個人天生就是吃文字飯的。而且白居易讀書很用功,以至於口舌生瘡、手肘長繭,這樣,他16歲的時候雖然沒成為海歸博士,但已經寫出了「春風吹又生」這樣的佳句。
白居易初到長安拜見前輩尋求提攜,文名赫赫的顧況素來目下無塵,就跟白居易擺起了老資格,說:「京城米價很貴,想要居住在這裡大概不太容易。」等看了「春風吹又生」之後,馬上改口說:
「以你這樣的才華在京城肯定能混得很好。」想來當時的首都只是米價高,房價還不怎麼嚇人,否則任春風怎麼吹,也吹不出廣廈華堂。
後來白居易詩名日盛,在全國的學校旅舍碼頭伎館這些公共場所,男女老少都在吟誦白居易的詩歌,追星的狂熱並不比前一陣的超級女聲差勁。而且白居易的詩歌背後沒有什麼電視臺或策劃公司在包裝運作,全憑群眾自發流傳,那可就更加不易了。
當時有個軍官想招個歌伎,有個歌伎為了自抬身價,就說自己能夠背誦白學士的《長恨歌》。果然這招奏效,這名歌伎的出場費真的被抬起來了。白居易對此大約多少有點得意,在給朋友的信上特意炫耀了一下。
唐朝流行文身,社會上也不完全把文身和不良青年畫等號。一位狂熱的超級「白迷」,從脖子往下渾身三十多處文上了白居易的詩句,經常洋洋自得地在街頭袒胸露臂,放聲高唱。當時的白居易,簡直就是「白天王」啊。
【**失意】與歌伎同病相憐
文學上的成就固然值得自負,但那不是白居易心目中的目標,建功立業才是永恆的主題。白居易生活在唐朝的下坡路時期,面對軍閥割據、政局動盪的混亂時勢,白居易積極向皇帝進言,希望能夠有所改觀。
這個時期的白居易是坦蕩剛直、勇於任事的,但無論什麼時代,這樣的人總是顯得很不「懂事」。他管閒事甚至管到了皇帝的後宮。時值大旱,白居易居然斗膽請求皇帝遣散一部分宮女,一則縮減開銷,二則減少社會上的曠男怨女。
結果誰也能料到,他不是找罵去了嗎。
壯年氣盛、直言無忌的白居易並沒有實現他的目標,反倒給自己惹出了不少強大的敵人。事實上,他那過於急切直率的作風,讓親自提拔他的皇帝都受不了了,有時皇帝老子話還沒說完,白居易就直愣愣地頂嘴:「陛下錯了。
」皇帝當場變了臉色,事後對人說:「這小子是我提拔的,居然敢這樣,多半是不想混了。」
雖然皇帝沒有馬上拿白居易怎麼樣,但地雷已經埋下。後來宰相被刺殺,白居易第一個建議追捕主謀,政敵們趁機指摘他越權,照例再加上些謠言,就把他貶為江州司馬。白居易的第一個政治高峰結束了。
江州司馬白居易雖然失意,在著名的《琵琶行》中,和偶然相遇的長安倡女大起同病相憐之嘆。但他還在等待機會,他仍舊懷著希望。
再次回到京城,一開始,白居易行事的風格依然不改,為了堅持立場,甚至不惜和多年好友元稹翻臉。然而政治集團之間激烈的傾軋鬥爭終於讓他漸漸「懂事」了,白居易從憂慮到失望,再到逃離,他承認自己的失敗,為了躲避政治旋渦,甘心外放,做地方官去了。
個人的意願在龐大的命運車輪前顯得實在太渺小,只有少數人一生都是鬥士,白居易不是那種政治需求特別強烈、個人意志特別堅定的人,詩人早年的理想已經在現實中漸漸消磨。
希望對你有幫助
2樓:匿名使用者
唐憲宗即位以後,對政治進行了一些改革,任用了一些像李絳那樣的正直的大臣當宰相。但是他仍舊寵信宦官。他想討伐藩鎮,用一個宦官頭子做統帥。
這件事引起一些大臣的反對。反對得最激烈的是左拾遺白居易。
白居易是唐代著名詩人,下邽(今陝西渭南東北)人。他擅長作詩的名氣,很早就傳開了。白居易自小聰明,生下來剛六七個月,就能辨認「之」、「無」兩個字,五六歲就開始學寫詩。
大概在他十五六歲那年,他父親白季庚在徐州做官,讓他到京城長安去見世面,結交名人。
那時候,正是朱泚叛亂之後,長安遭到很大的破壞。特別是連年戰爭,到處鬧糧荒,長安米價飛漲,百姓的日子很不好過。
當時,長安有一個文學家顧況,很有點才氣,但是脾氣高傲,遇到後生晚輩,常常倚老賣老。白居易聽到顧況的名氣,帶了自己的詩稿,到顧況家去請教。
顧況聽說白居易也是個官家子弟,不好不接待。白居易拜見了顧況,送上名帖和詩卷。
顧況瞅了瞅這個小夥子,又看了看名帖,看到「居易」兩個字,皺起眉頭打趣說:「近來長安米價很貴,只怕居住很不容易呢!」
白居易被顧況莫名其妙地數落了幾句,也不在意,恭恭敬敬地站在旁邊請求指教。顧況拿起詩卷隨手翻著翻著,他的手忽然停了下來,眼睛盯著詩卷,輕輕地吟誦起來:
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
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
顧況讀到這裡,臉上顯露出興奮的神色,馬上站起來,緊緊拉住白居易的手,熱情地說:「啊!能夠寫出這樣的好詩,住在長安也不難了。剛才跟您開個玩笑,您別見怪。」
打這次見面以後,顧況十分欣賞白居易的詩才,逢人就誇說白家的孩子怎麼了不起。一傳十,十傳百,白居易也就在長安出了名。不到幾年,他考取了進士。
唐憲宗聽說他的名氣,馬上提拔他做翰林學士,後來又派他擔任左拾遺。
白居易可不是那種爭名求利、向上級阿諛奉承的官僚。他一面不斷地創作新的詩歌,揭露當時社會上的一些不良現象,一面在憲宗面前多次直諫,特別是反對讓宦官掌握兵權。
這一回,白居易諫阻憲宗封宦官做統帥,惹得憲宗很氣惱。他跟宰相李絳說:「白居易這小子,是我把他提拔上來的,怎麼對我這樣不敬,我實在忍耐不住啦!」
李絳說:「白居易敢在陛下面前直諫,不怕殺頭,正說明他對國家的忠心。如果辦他的罪,只怕以後沒人敢說真話了。
唐憲宗勉強接受李絳的意見,暫時沒有把白居易撤職。但是,過了沒有多少天,終於把他左拾遺的職務撤掉,改派別的官職。
白居易寫了許多詩,其中有不少是反映現實的,像《秦中吟》和《新樂府》。在這些詩篇中,有的揭露了宦官仗勢欺壓百姓的罪惡,有的諷刺官僚們窮奢極侈的豪華生活,有的反映了勞動人民的痛苦遭遇。他的詩歌通俗好懂,受到當時廣大人民的歡迎,街頭巷尾,到處都傳誦著白居易的詩篇。
據說,白居易寫完一首詩,總先念給不識字的老婆婆聽,如果有聽不懂的地方,他就修改,一直到能夠使她聽懂。這當然只是一種傳說,但是說明他寫的詩歌是比較接近群眾的。
正因為他的詩反映現實,觸犯了掌權的宦官和大官僚,也招來了一些人的咒罵和忌恨。
有些人想誣陷白居易,只是一時找不到藉口。
過了幾年,白居易在太子的東宮裡作大夫。有一次,宰相武元衡被人派刺客暗殺了。這次暗殺有複雜的政治背景,朝廷的官僚誰也不想開口。
只有白居易站了出來,首先向憲宗上了奏章,要求通緝**。宦官和官僚抓住這個機會,說白居易不是諫官,不該對朝廷大事亂主張,狠狠地告了一狀。
接著,又有一批一向討厭白居易的**,亂哄哄造謠汙衊,向白居易潑汙水。有人說白居易的母親是看花掉到井裡淹死的,白居易居然還寫過《賞花》、《新井》的詩,那不是大不孝嗎?
經過這樣羅織罪名,誰也沒法給白居易辯護,白居易終於被降職到江州(今江西九江)去當司馬了。
白居易無辜受到貶謫,到了江州之後,心情十分抑鬱。有一天晚上,他在江州的湓浦口送客人,聽到江上傳來一陣哀怨的琵琶聲,叫人一打聽,原來是一個漂泊江湖的老年歌女彈的。白居易見了那歌女,又聽她訴說她的可悲身世,十分同情;再聯想到自己的遭遇,引起滿腔心事。
回來以後,寫下了著名的敘事長詩《琵琶行》,詩中說:
我聞琵琶已嘆息,又聞此語重唧唧。
同是天涯淪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
後來白居易又幾次回到京城,做過幾任朝廷大官。但是當時的朝政十分混亂,像白居易這樣正直的人不可能有什麼作為。他把他全部精力傾注到詩歌創作中去。
他的一生一共寫了二千八百多首詩,成為我國文學寶庫裡的一份十分珍貴的遺產。
3樓:
白居易介紹:白居易的故事
4樓:振克濤
為什麼亨年後面不加句號
白居易的故事
5樓:羊長青焦綢
白居易在杭州做刺史。對這一湖水,平時管理得可嚴啦。
有一次,白居易去遊湖。看到南面的湖邊上,有人在挑土填湖,建造亭臺樓閣。白居易就傳問是哪一家造的?當差的回來說:「這是衙內二爺的老丈人在造一座花園。」
白居易就把二爺的老丈人傳來,說:「西湖,是百姓的西湖,你一個人為什麼要佔用?現在,罰你開葑田一百畝。」
那位二爺的老丈人沒辦法,曉得刺史說一不二,只好僱一批百姓,挖了一百畝湖泥。
又一次,白居易從白沙堤上散步回來,看見有人從山上砍了兩株樹,揹回來當柴燒。白居易就對那人說:「山上的樹砍光了,山泥就會流到湖裡去,積聚起來,那怎麼行?罰你補種十株樹!」
那人就只好到山上去補種了十株樹。從此,再也沒有人敢佔湖造屋、上山砍樹了。這樣,白居易在杭州三年,把西湖整治得水綠山青,使老百姓能夠安居樂業。
唐憲宗即位以後,對政治進行了一些改革,任用了一些像李絳那樣的正直的大臣當宰相。但是他仍舊寵信宦官。他想討伐藩鎮,用一個宦官頭子做統帥。
這件事引起一些大臣的反對。反對得最激烈的是左拾遺白居易。
白居易是唐代著名詩人,下邽(今陝西渭南東北)人。他擅長作詩的名氣,很早就傳開了。白居易自小聰明,生下來剛六七個月,就能辨認「之」、「無」兩個字,五六歲就開始學寫詩。
大概在他十五六歲那年,他父親白季庚在徐州做官,讓他到京城長安去見世面,結交名人。
那時候,正是朱泚叛亂之後,長安遭到很大的破壞。特別是連年戰爭,到處鬧糧荒,長安米價飛漲,百姓的日子很不好過。
當時,長安有一個文學家顧況,很有點才氣,但是脾氣高傲,遇到後生晚輩,常常倚老賣老。白居易聽到顧況的名氣,帶了自己的詩稿,到顧況家去請教。
顧況聽說白居易也是個官家子弟,不好不接待。白居易拜見了顧況,送上名帖和詩卷。
顧況瞅了瞅這個小夥子,又看了看名帖,看到「居易」兩個字,皺起眉頭打趣說:「近來長安米價很貴,只怕居住很不容易呢!」
白居易被顧況莫名其妙地數落了幾句,也不在意,恭恭敬敬地站在旁邊請求指教。顧況拿起詩卷隨手翻著翻著,他的手忽然停了下來,眼睛盯著詩卷,輕輕地吟誦起來:
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
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
顧況讀到這裡,臉上顯露出興奮的神色,馬上站起來,緊緊拉住白居易的手,熱情地說:「啊!能夠寫出這樣的好詩,住在長安也不難了。剛才跟您開個玩笑,您別見怪。」
打這次見面以後,顧況十分欣賞白居易的詩才,逢人就誇說白家的孩子怎麼了不起。一傳十,十傳百,白居易也就在長安出了名。不到幾年,他考取了進士。
唐憲宗聽說他的名氣,馬上提拔他做翰林學士,後來又派他擔任左拾遺。
白居易簡介,白居易的簡介
生平簡介 白居易 七七二 八四六 字樂天,號香山居士,下邽 今陝西省渭南縣境 人。貞元十五年 七九八 進士,任翰林學士,左拾遺。因直言極諫,貶江州司馬,移忠州刺史。後被召為主客郎中,知制誥。太和年間,任太子賓客及太子少傅。會昌二年 八四二 以刑部尚書致仕,死時年七十五歲。主要作品 白牡丹買花 暮江吟...
白居易的《賣炭翁》的意思,白居易的《賣炭翁》
心憂炭賤願天寒 這句話的大意是 心裡擔憂炭的價錢便宜,希望天氣更寒冷。原文 賣炭翁,伐薪燒炭南山中。滿面塵灰煙火色,兩鬢蒼蒼十指黑。賣炭得錢何所營?身上衣裳口中食。可憐身上衣正單,心憂炭賤願天寒。夜來城外一尺雪,曉駕炭車輾冰轍。牛困人飢日已高,市南門外泥中歇。翩翩兩騎來是誰?黃衣使者衫兒。手把文書口...
白居易簡介,白居易的個人簡介
白居易 772 846 字樂天,號香山居士,唐下邽人 今陝西渭南縣附近 生於唐代宗大曆七年,卒於武宗會昌六年。貞元進士,官至校書郎 贊善大夫,後因宰相武元衡事貶江州。長慶時,累遷杭 蘇二州刺史,後任太子少傅,因不緣附黨人,乃移病分司東都。會昌二年,以刑部尚書致仕,最後卒於洛陽的香山。白居易文章精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