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中國化佛教是中國文化的組成部分

時間 2021-09-12 05:06:18

1樓:無名小卒

佛教既然是作業肯定先闡述佛教來歷咯、

2樓:blood妖

佛教傳入中國,並且融入中國文化,形成佛教中國化,即中國佛教化、中國本土佛教。中國本土佛教即是中國文化的一部分。

中國化佛教,buddh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在相當程度上則是指儒學化的這種見解,宋代是佛教被徹底中國化即儒學化的重要階段。具體指的是,印度的佛教,傳到中國,變成中國的佛教,這工作稱為「佛教的中國化「。 佛教於西漢末由印度傳入中國,在中國的發展約可分三個階段:

一是漢、三國、兩晉、南北朝階段,這是佛教由傳入到日趨興盛階段;二是隋唐階段,這是佛教的鼎盛時期;三是宋元明清階段,這是佛教由盛而衰的時期。

中國文化,是華夏文化為基礎,充分整合全國各地域和各民族文化要素而形成的文化。不同於中華文化的國際屬性,可以稱之為「中國的文化」(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文化)。受中華文明影響較深的東方文明體系被稱為「漢文化圈」,特指社會意識形態,是社會政治、經濟與科學技術發展水平的反映。

從舊石器時代的發明創造,到康梁的維新變法、何子淵的教育革新,再到孫中山的民主革命無一不是推動社會向前發展的動力。

中國文化不但對日本、朝鮮半島產生過重要影響,還對越南、新加坡等東南亞、南亞國家和地區產生了深遠的影響。中國很多造船技術和航海技術的發明以及指南針技術首先應用於航海,才導致了人類所謂藍色文明和環太平洋文化圈的形成(李二和《中國水運史》);鄭和七下西洋更加深了這種文化的傳播和輻射。並由此形成了世所公認的以中國文化為樞紐的東亞文化圈。

隨著中國國力的強盛,國際地位的提高,世界各國包括亞洲、歐洲在內的一些國家都對中國文化以給予了高度的認同和重視。

3樓:白小雙

因為在中國人學習中,必須學會做人的道理,要如何去做人,而佛教正是告訴人們,教會了人們這一點。所以在中國文化上,佛教上的文化也起著一定的作用。

4樓:匿名使用者

佛教傳入中國是在道儒兩家在中國根深蒂固之後,佛教結合了道家,莊玄,演化成禪宗。佛教是禁慾的,而儒家並不禁慾,只將凡事不要過度,所以禪宗也有結合了很多儒家的痕跡。在文學方面禪宗公案非常精緻,有中國的美感和詩意,藝術方面中國的佛像也不像印度的佛像那樣消瘦,敦煌壁畫是中國佛教藝術的重要亮點,佛教傳入中國心裡上被吸收最多的還是超脫,愉悅的感覺,並不是那些禁錮的思想。

5樓:我是楊博凱

任何外來宗教要想在文明古國傳播,都要汲取該國的文化內涵。尊重該國的固有文化,哲學。佛教在漢代傳入中國就已經在不斷的被中國化,本土化。

從寺廟的建築形制,佛塔和僧人的穿著上看都是遵循中國古代文化的。佛教的經典在翻譯過程中也不斷的本土化,比如說道、禪和已經被淡化的種族等級制度和印度佛教都有了明顯的差別。在我國流傳較為普遍的經典也是和中國的本土文明相一致的,例如金剛經,般若經、法華經、華嚴經等。

6樓:雷papi龍

這是從學術研究角度理解佛教嗎?雖然佛教是在印度創立的,但是繼承和發揚是在中國,古代中國在引進佛教時,結合自身的諸子百家文化,在原有的基礎之上,有了新的創造的發展,比如到了六祖慧能大師時,根據眾生的根機不同,創立了禪宗等,還有南傳佛教,藏傳佛教等,頗具中國特色。許多的生活習慣也是漸漸中國化了,在印度僧人乞討是很正常的,但是在中國就不行,於是慢慢的改變成要唱二時臨齋儀,接受居士供養等。

但往大了說,按照佛教觀點,佛教是不分是不是中國的,而是三千大千世界的,盡虛空遍法界,佛教也沒有歷史,無始劫以來就有。

請從佛教的中國化談談中國文化的包容性

佛教的中國化的文化意義

7樓:小可心l3d寖僃

佛教傳入中國後,受到中國固有傳統思想的改造和融合,經一千多年時間,形成了獨具特質的新體系。考察其過程,給我們帶來極大的啟示:

1.佛教文化融合中國文化

一個文化總有其不同於其他文化的特點,作為一種獨特的文化存在,最基本的特徵就需要儲存,否則,就會成為歷史的沉積,就不能推動現在文化。中國文化的特徵之一是教人入世。儒家的「修、齊、治、平」和印度佛家出世大相徑庭,在融合佛教過程中,中國文化的入世精神沒有被外來文化改變,相反,佛教越來越走上世俗化道路。

「事君事親,也能成佛」。這是宋明理學能取代佛教的原因。說明印度佛教為適應中國的要求,不得不變形。

2.中國文化吸納外來文化

任何一種文化與其他文化相比較,都有其不足的地方,因此,在他的發展過程中要保持活力,只有不斷吸收外來活力,以滋養自己,豐富自己。中國文化因為吸收佛教等外來文化,才能壯大,更新自己,由此可見,吸收外來文化的重要性。

3. 中國文化應有的包容性

由上可見,本位文化、國粹主義都是錯誤的,不僅有害本民族文化發展,而且會造成本民族文化的衰落。拒外更是衰落的表現。古今中外問題,困擾到現在,應該怎麼辦?

佛教最初傳入從依附方術→滲透→變形→流傳 矛盾衝突→ 互適交流→融合入中國文化,並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中國文化融合印度佛教文化用了一千多年時間,歷朝歷代都體現著中國文化的包容心態。因此,我們在當今世界多元文化的背景下,應該以開放的胸懷,長遠的眼光,大膽吸納古今中外人類優秀的文明成果,才能創造出更絢爛的中國文化,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

佛教的中國化?

8樓:望雲天舒

你可以結合佛教的特點和中國古代各個朝代對佛教的政策及利用佛教對廣大窮苦人民的精神解脫來答.分條論述.

9樓:六球球

把佛教中國化,本來我們多半還是用印度那些方法,把它變成中國化了。最大的改革就是戒律。我們知道釋迦牟尼佛講的戒律,那是三千年前印度人的生活規範,如何能適合中國人用?

百丈大師依照戒律的精神重新寫戒條,就變成中國出家人所依靠的。釋迦牟尼佛所說的精神不變,要適合於我們這個國家、我們這個地區、我們的文化生活方式,所以佛教正式中國化,融入中國文化傳統,跟中國文化就變成一家,這是個好事情,方東美先生對於這樁事情非常非常讚歎。這才真正符合佛陀教化眾生的精神,應以什麼身得度就現什麼身,應說什麼法就說什麼法,佛沒有定法可說。

在唐武宗掀起的遍及全國的滅法運動打擊下,除禪宗外的所有宗派都全軍覆沒了。失去了寺廟、寺廟經濟和經典文化的支撐,這些宗派就難以生存(印度後期佛教也是如此)。唯識、三論、天台、華嚴、律宗和密宗(不包括藏傳佛教)在那次打擊之後就一蹶不振,有的便永遠消失了。

只有六祖大師開創的禪宗,不僅安然度過了這一劫難,而且如雨後春筍般地在滅法運動後的幾十年間遍佈全國,取得了中國佛教的主導地位。所以,如果沒有禪宗,佛教在中國的生命能否延續至今就成了問題。而歷史本身也表明了,唐末滅法後一千多年來,中國佛教的發展主要就是禪宗的發展(不包括藏傳佛教)。

正是由於禪宗結合了中國文化的實際,才有如此綿長、輝煌的發展,也才有今天播及歐美的能力。

10樓:匿名使用者

這不是一兩句能說清的。

11樓:匿名使用者

什麼考試能出這麼不負責的題目?

如何理解中國文化發展的民族化和現代化道路?(論述題)

晨風不帶雨 1 中國傳統文化正面臨著極大的挑戰,傳統文化的日益消退 外來文化的侵蝕等都在影響著文化民族化的發展。中國文化發展必須注重民族化和現代化。2 文化要想民族化,必須借鑑中國傳統文化,把傳統文化的精髓融入其中,並且在這樣的一種融合中通過先進文化的建設把傳統文化發揚光大。3 增強大眾對民族優秀文...

中國文化的根是什麼,中國文化是什麼?

中國文化之根是 易經 其它都不能稱之為中國文化的根。為什麼這樣說呢?因為中國古代文學所有經典,無不是從 易經 發展而來的,比如 道德經 論語 詩經 等等,老子,孔子,孟子,等等大思想家的 所有著作 無不是從 易經 發展而來。中國的漢字發展,詩的韻味,中國的繪畫,古代建築,我們現在用的陰曆,沒有一樣能...

《中國文化概論》在文化界的地位,《中國文化概論》在文化界的地位

假的司馬 1 使學習者樹立正確的文化觀,增長熱愛並繼承祖國優秀文化遺產 促進文化發展的意識 2 使學習者正確認識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特點,把握中國國情,增強愛國主義的意識 3 使學習者對中國文化各分科的具體知識有初步的瞭解,從而運用這些知識來觀察社會 認識社會 4 使學習者在提高認識的基礎上,加強自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