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薩蠻 哀箏一弄湘江曲的註釋翻譯

時間 2021-09-06 01:51:25

1樓:心理學課件

1、菩薩蠻·哀箏一弄湘江曲

宋代:晏幾道

哀箏一弄湘江曲,聲聲寫盡湘波綠。纖指十三絃,細將幽恨傳。

當筵秋水慢,玉柱斜飛雁。彈到斷腸時,春山眉黛低。

2、譯文

她撥響音色哀怨的箏,彈奏了如此悽美的一曲,一聲聲愁緒,仿如碧波盪漾的湘水。她的纖纖玉指,劃過十三根箏弦,細膩地傳達出內心濃稠的怨恨。

面對宴間賓客,她清澈的目光緩緩流動,箏柱斜列著,彷彿斜行的大雁的行列。當曲調彈響到最哀傷的那一刻,她仿如春山般的兩道黛眉,就這樣慢慢地低垂了下去。

3、註釋

①弄:演奏樂曲。湘江曲:曲名,即《湘江怨》。相傳舜帝南巡蒼梧,二妃追至南方,聞舜卒,投江而死。後人以此為題材寫成樂曲。

②十三絃:漢史游《急就篇》之三顏師古注:「箏,亦小瑟類也,本十二絃,今則十三。」秋水:秋天的水,比喻人(多指女人)清澈明亮的眼睛。

③慢:形容眼神凝注。

④玉柱斜飛雁:古箏弦柱斜列如雁行,故又稱雁柱。

⑤春山:喻美人的眉峰。眉黛:古代女子用黛畫眉,故稱眉為眉黛,黛,青黑色的顏料。

4、創作背景

晏幾道自幼潛心六藝,旁及百家,尤喜樂府,文才出眾,深得其父同僚之喜愛。他不受世俗約束,生性高傲,不慕勢利,從不利用父勢或藉助其父門生故吏滿天下的有利條件,謀取功名。此詞借寫一個歌妓彈箏來表現當筵演奏的歌妓心中的幽恨。

實則表達自己內心的不滿和愁緒。

2樓:血色薔薇

①弄:演奏樂曲。湘江曲:曲名,即《湘江怨》。相傳舜帝南巡蒼梧,二妃追至南方,聞舜卒,投江而死。後人以此為題材寫成樂曲。

②十三絃:漢史游《急就篇》之三顏師古注:「箏,亦小瑟類也,本十二絃,今則十三。」秋水:秋天的水,比喻人(多指女人)清澈明亮的眼睛。

③慢:形容眼神凝注。

④玉柱斜飛雁:古箏弦柱斜列如雁行,故又稱雁柱。

⑤春山:喻美人的眉峰。眉黛:

古代女子用黛畫眉,故稱眉為眉黛,黛,青黑色的顏料。 她撥響音色哀怨的箏,彈奏了如此悽美的一曲,一聲聲愁緒,仿如碧波盪漾的湘水。她的纖纖玉指,劃過十三根箏弦,細膩地傳達出內心濃稠的怨恨。

面對宴間賓客,她清澈的目光緩緩流動,箏柱斜列著,彷彿斜行的大雁的行列。當曲調彈響到最哀傷的那一刻,她仿如春山般的兩道黛眉,就這樣慢慢地低垂了下去。

3樓:匿名使用者

原文:哀箏一弄湘江曲①,聲聲寫盡湘波綠。纖指十三絃②,細將幽恨傳。

當筵秋水慢③,玉柱斜飛雁④。彈到斷腸時,春山眉黛低⑤。

此舉註釋:

①弄:演奏樂曲。湘江曲:曲名,即《湘江怨》。相傳舜帝南巡蒼梧,二妃追至南方,聞舜卒,投江而死。後人以此為題材寫成樂曲。

②十三絃:漢史游《急就篇》之三顏師古注:「箏,亦小瑟類也,本十二絃,今則十三。」秋水:秋天的水,比喻人(多指女人)清澈明亮的眼睛。

③慢:形容眼神凝注。

④玉柱斜飛雁:古箏弦柱斜列如雁行,故又稱雁柱。

⑤春山:喻美人的眉峰。眉黛:古代女子用黛畫眉,故稱眉為眉黛,黛,青黑色的顏料。

白話譯文:

她撥響音色哀怨的箏,彈奏了如此悽美的一曲,一聲聲愁緒,仿如碧波盪漾的湘水。她的纖纖玉指,劃過十三根箏弦,細膩地傳達出內心濃稠的怨恨。

面對宴間賓客,她清澈的目光緩緩流動,箏柱斜列著,彷彿斜行的大雁的行列。當曲調彈響到最哀傷的那一刻,她仿如春山般的兩道黛眉,就這樣慢慢地低垂了下去。

菩薩蠻·哀箏一弄湘江曲的詩詞鑑賞

4樓:小侽

這是一首寫歌女彈箏的詞,或有所寄託,或純寫眼中所見之人,耳中所聞之曲,不必深究。

開篇先點出樂曲的格調,首先,用的是箏,而箏聲向來蒼涼柔婉,適合表現哀怨、哀愁的情緒,而歌女所彈奏的也正是類似湘江故事的哀傷曲調。樂曲本是要靠耳聽,而無法目見的,但詞人卻突然從聽覺轉向視覺,說「聲聲寫盡湘波綠」。這種修辭手法叫作「通感」,也稱「移覺」,即將不同感官所感受到的諸如聽覺、視覺、觸覺、嗅覺等感觸溝通起來。

因為文字最方便描寫的是視覺,而對於聽覺則相對難以描摹,所以用視覺來比擬聽覺——澄碧的湘流。從傳統文化的角度來說,確實易使人產生哀愁的情感.於是便以通感的手法來比喻箏曲。

上闋後兩句點明瞭通感所表述的含義,並點出彈箏人的身份——女子,在以箏彈奏「幽恨」之曲。

下闋開篇也是視覺,重點從箏曲轉換到彈箏之人,在宴會席間,沉靜地彈箏,「秋水」也即澄澈的目光緩緩流轉,表明彈箏的女子完全把整個身心都融合到所彈奏的箏曲中去了。而賞其彈奏者眼中所見既有澄澈目光,也有斜行的箏柱,也將箏和人合為一體,彷彿這樂聲不是從箏上彈出,而是從彈箏女子心中湧出一般。正因如此,才能在箏聲彈奏到最悽婉斷腸的那一刻,女子緩緩垂下雙眉,表情與樂聲渾然一體,吐盡了胸中的哀傷和怨恨。

全詞語辭清美婉麗,情感真摯悽哀,風格含蓄深沉,令人可觀可嘆。 黃蓼園:「按,寫箏耶?寄託耶?意致卻極悽婉。末句意濃而韻遠,妙在能蘊藉。」(《蓼園詞評》)

《菩薩蠻》 哀箏一弄《湘江曲》…… 是誰寫的? 整首詞的意思是什麼?詞人想表達什麼,當時的創作背景? 15

5樓:俺揍死來玩滴

這首詞是晏幾道bai寫的。

描寫了一du個彈箏女zhi子在筵席間演奏的情景dao,刻畫了她彈內奏的神情、動作,表現容了高超的演奏技藝。「聲聲寫盡湘波綠」寫箏曲之妙,令人聯想到湘水盪漾的綠波。「纖指」突出了彈箏女年青秀美的特徵。

「幽恨」即寫曲中情,也寫彈箏女的心聲。「當筵秋水慢,玉柱斜飛雁」即含蓄地寫出彈箏女聰穎靈巧、從容專注的神態,又暗寫彈箏女柔和自重的表情。「春山眉黛低」用貼切的比喻描寫彈箏女的神情,與樂曲巧妙地融合為一體。

此詞借寫彈箏來表現當筵演奏的歌妓心中的幽恨。

菩薩蠻(哀箏一弄湘江曲)到底是誰寫的

6樓:御如雪亂

菩薩蠻 晏幾道

哀箏一弄湘江曲,

聲聲寫盡湘波綠。

纖指十三絃,

細將幽恨傳。

當筵秋水慢,

玉柱斜飛雁。

彈到斷腸時,

春山眉黛低。

7樓:匿名使用者

。此時,女主人公空虛寂寞的情懷,是難以排遣的。在這關鍵處,詞人又卻又寫出了一絲安慰,也算是**吧!

詞人給她一點安慰,一輪缺月,高掛中天,並賦予它人情味,說它因憐憫閨中人的孤棲,不忍獨圓。「多謝」二字,痴極妙極。同是寫孤獨情懷,蘇東坡在圓月上做文章:

「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朱淑真則在缺月上做文章「多謝月相憐,今宵不忍圓。」移情於物,怨謝由我,真有異曲同工同妙。此詞最有興味之所在正是結尾兩句。

8樓:小辣椒雲飛飛

是北宋的晏幾道寫的吧

哀箏一弄《湘江曲》,聲聲寫盡湘波綠。

9樓:匿名使用者

菩薩蠻張先

哀箏一弄《湘江曲》,聲聲寫盡湘波綠。纖指十三絃,細將幽恨傳。

當筵秋水慢,玉柱斜飛雁。彈到斷腸時,春山眉黛低。

【翻譯】

彈起音色哀怨的箏,奏一首《湘江曲》,一聲聲,把湘水綠波盪漾的情景表現得淋漓盡致。纖細的手指在十三根弦上來回撥動,用心傳達出內心的怨恨。

面對筵席間的賓客,

她眼波緩緩流動,

箏梓斜列著,

如飛雁成行。

彈到最傷心的時候,

她那像春山似的兩道黛眉,就低垂下去了。

10樓:匿名使用者

6x 3/2x-1是整數,求x的值

0回答 9 秒鐘前

哀箏一弄《湘江曲》,聲聲寫盡湘波綠。

0回答 9 秒鐘前

支教老師給你

11樓:

這首詞的出處有爭議,可能是張先,可能是晏幾道。認為晏幾道的居多。

從詞的風格看,本人傾向於是晏幾道的作品。

12樓:匿名使用者

冷冷道:「等到這大仇報完之後,我自然會給**和義父一個交代,用不著你來多管閒事。哼,

無題李商隱何處哀箏逐急管賞析,何處哀箏隨急管,櫻花永蒼垂揚岸。 櫻花爛漫幾多時?柳綠桃紅兩未知。 勸君莫問芳菲節,故園風雨正悽其。

櫻花熱烈 純潔 高尚,它是愛情與希望的象徵。櫻花在很多人的心目中是美麗 漂亮和浪漫的象徵。櫻花一詞最早見於唐朝李商隱的詩詞 何處哀箏隨急管,櫻花永蒼垂揚岸,櫻花爛漫幾多時?柳綠桃紅兩未知。勸君莫問芳菲節,故園風雨正悽其 詩人白居易亦有 小園新種紅櫻樹,閒繞花枝便當遊 的詩句。櫻花的燦爛能延續多?就如...

菩薩蠻是什麼名,菩薩蠻大柏地中的菩薩蠻是詞牌名又是什麼?

一 是詞牌名。二 簡介 菩薩蠻 本唐教坊曲,後用為詞牌,也用作曲牌。亦作 菩薩鬘 又名 子夜歌 重疊金 等。唐宣宗大中年間,女蠻國派遣使者進貢,她們身上披掛著珠寶,頭上戴著金冠,梳著高高的髮髻,讓人感覺宛如菩薩,當時教坊就因此製成 菩薩蠻曲 於是後來 菩薩蠻 成了詞牌名。另有 菩薩蠻引 菩薩蠻慢 菩...

賞析李清照菩薩蠻,李清照的菩薩蠻賞析

年代 宋 作者 李清照 菩薩蠻 內容 歸鴻聲斷殘雲碧,背窗雪落爐煙直。燭底鳳釵明,釵頭人勝輕。角聲催曉漏,曙色回牛鬥。春意看花難,西風留舊寒。作者 李清照 1084 1155?號易安居士,齊州章丘 今屬山東濟南 人,以詞著稱,有較高的藝術造詣。父李格非為當時著名學者,夫趙明誠為金石考據家。早期生活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