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中國自古以來便推崇「仁 義 禮 智 信 恕 忠 孝 悌

時間 2021-09-04 07:11:36

1樓:匿名使用者

這個是中國古代一種含義極廣的道德範疇。並不是單指儒家的思想和內容,事實上它在中國古代是一種自我約束和約束他人的道德體系一樣的存在,相當於現在的規章制度,不具有法律效益,只不過古代的人們把這個看的比律法還要重要就是了。

仁:孔子把「仁」作為最高的道德原則、道德標準和道德境界。他第一個把整體的道德規範集於一體,形成了以「仁」為核心的倫理思想結構,它包括孝、弟(悌)、忠、恕、禮、知、勇、恭、寬、信、敏、惠等內容。

其中孝悌是仁的基礎,是仁學思想體系的基本支柱之一。他提出要為「仁」的實現而獻身,即「殺身以成仁」的觀點,對後世產生很大的影響。《論語.

顏淵》:「樊遲問仁。子曰:

『愛人』。」又「克己復禮為仁。一日克己復禮,天下歸仁焉。

」又《衛靈公》:「子曰:『志士仁人,無求生以害仁,有殺身以成仁。

」《莊子.在宥》:「親而不可不廣者,仁也。

」清譚嗣同《仁學.界說》:「仁為天地萬物之源,故虛心,故虛識。

」義:本指公正、合理而應當做的。孔子最早提出了「義」。

孟子則進一步闡棕了「義」。他認為「信」和「果」都必須以「義」為前提。他們把「義」他為儒家最高的道德標準之一。

儒家把「義」與「仁」、「禮」、「智」、「信」合在一起,稱為「五常」。其中的「仁義」成為封建道德的核心。《論語.

里仁》:「君子之於天下也,無適也,無莫也,義之與比。」又:

「君子喻於義,小人喻於利。」《孟子.離婁上》:

「大人者,言不必信,行不必果,惟義所在。」

禮:中國古代社會準則和道德規範。春秋時的政治家子產最先把「禮」當作人們行為的規範。

孔子也要求人的言行符合禮,這「禮」既指周禮的禮節、儀式,也指人們的道德規範。他對「禮」進行了全面的論述,提出了「克己復禮」的觀點;把「禮」當作調整統治集團內部關係的手段,當作治國治民的根本。荀子也很重視「禮」,把「禮」看作是節制人慾的最好方法。

戰國末和漢初的儒家對「禮」作了系統的論述,主張用禮來調節人的情慾,使之合乎儒家的道德規範。

智:智」,即智慧、聰明,有才能,有智謀。孔子認為,有智慧的人才能認識到「仁」對他有利,才能去實行「仁」。

只有統治者才是「智者」,他們中絕大多數人都可成為「仁人」,而「小人」無智。儒家把「智」看成是實現其最高道德原則「仁」的重要條件之一。他們要實現「達德」,而要實現「達德」必須經過「知」的五個步驟,即博學、審問、慎思、明辨、篤行。

漢儒則把「智」列入「五常」之中。

信:儒家的倫理範疇。意為誠實,講信用,不虛偽。

「信」既是儒家實現「仁」這個道德原則的重要條件之一,又是其道德修養的內容之一。孔子及其**提出出「信」,是要求人們按照禮的規定互守信用,藉以調整統治階級之間、對立階級之間的矛盾。儒家把「信」作為立國、治國的根本。

漢儒把「信」列入「五常」之中。《論語.學而》:

「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

信近於義,言可復也。」《左傳.宣公二年》:

「麂退,嘆而言曰:『不忘恭敬,民之主也。**之主。

不忠;棄君之命,不信。有一於此,不如死也。』觸槐而死。

」忠:儒家的道德規範。孔子所說的「忠」,是指和別人的一種關係,盡力幫助別人叫做「忠」。

「忠」又特指忠君。對長輩能盡孝道也是「忠」。孔子把忠當作實行最高道德原則「仁」的條件。

孟子也把「忠」視為重要的道德規範,即指把好的道理教給別人。漢以後出現了「三綱」,「君為臣綱」規定了臣民對君主須絕對「忠」,忠君便成為天經地義、永恆的倫理教條。《論語.

子路》:「居處恭,執事敬,與人忠,雖之夷狄,不可棄也。」

孝:儒家的倫理範疇。主要指敬奉父母、善事父母。

儒家認為孝是各種道德中最根本的。孝是維護封建宗法等級制在家庭關係中的表現,在長期的封建社會中,「孝」一直視為最高的美德,束縛了人們的思想。《孝經.

開宗明義》:「夫孝,始終事親,中於事君,終於立身。」又《三才》:

「子曰:夫孝,天之經也,地之義也,民之行也。」《論語.

為政》:「孟武伯問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憂......

今之孝者,是謂能養,至於犬馬,皆能有養,不敬,何以別乎?」

悌:儒家的倫理範疇,指敬愛兄長,順從兄長。常與「孝」並列,稱為「孝悌」。

儒家非常重視「孝悌」,把它看作是實行「仁」的根本條件。《論語.學而》:

「其為人也孝悌,而好犯上者鮮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亂者,未之有也。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

」《孟子.滕文公下》:「於此有焉:

入則孝,出則悌。」

節:氣節和節操。1、社會指一個人在政治上、道德上的堅定性。

對內,氣節表示對一定的政治制度、政治理想和道德理想的堅定信仰。對外,氣節則指在國家和民族遭到外敵侵犯時,能挺身而出,以國家民族利益為重,堅持鬥爭。乃至獻出個人生命。

《荀子.君子》:「節者,死生此者也。

」2、又稱「貞節」。為封建時代約束婦女的道德規範。即要求婦女謹守閨門,不與男子接觸,婚後要「從一而終」,夫死不得再嫁,要為丈夫終身守節,甚至殉夫。

《二程遺書》卷二二下:「然餓死事極小,失節事極大。」魯迅《墳.

我之節烈觀》:「我依據以上的事實和理由,要斷定節烈這事是:極難,極苦,不願身受。

然而不利自他,無益社會國家,於人生將來又毫無意義的行為,現在已經失了存在的生命和價值。」

恕:中國古代的倫理道德觀念。「恕」要求推己及人,自己不想做的事,不強加給別人。

在孔子的有關倫理學說中,「忠」與「恕」是並列的。因「恕」而得「忠」,為「忠」以行「恕」。「忠恕」是實行「仁」的方法,是「仁」的內容。

同時又是孔子思想的一貫之道。《論語.里仁》:

「子曰:『參乎!吾道一以貫之。

』曾子曰:『唯!』子出,門人問曰:

『何謂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朱熹集註:「盡己之謂忠,推己之謂恕。而已矣者,竭盡而無餘之辭也。

」又《衛靈公》:「子貢問曰:『有一言而可以終身行之者乎?

』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勇:儒家的倫理範疇。指果斷、勇敢。

孔子把「勇」作為施「仁」的條件之一。「勇」必須符合「仁、義、禮、智」,而且不能「疾貧」,才能成其為勇。《論語.

憲問》:「仁者必有勇。」又《陽貨》:

「君子有勇而無義為亂。」又《子罕》:「知者不惑,仁者不憂,勇者不懼。

」讓:指謙讓、禮讓。對人的謙讓是中華民族的一種傳統美德。

《孟子.公孫丑上》:「無惻隱之心,非人也;無羞惡之心,非人也;無辭讓之心,非人也;無是非之心,非人也。

惻隱之心,仁之端也;羞惡之心,義之端也;辭讓之心,禮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

2樓:匿名使用者

孔子的核心思想是「仁」,主張「克己復禮」,「仁」者,人之大義也,因此孔子倡導仁義禮,是為「三常」,孟子增加了「智」,董仲舒增加了「信」,是為"五常"。恕、孝、悌我認為都是講仁禮義的具體要求,自然也是極力倡導。而忠呢,孔子說過:

「君使臣以禮,臣事君以忠。」那君不講禮,臣也就不用事君以忠了,可見孔子講忠是有條件的。隨著封建王朝的發展忠君被看成是臣子十分重要的品質。

你看先秦的名士這個國家(諸侯國)不用我,我就去那個國家,來去自由。不想在這裡了,想去別的地方一般也沒什麼阻力。可見「忠」的思想主要是後來發展的。

3樓:1華麗的戰場

仁、義、禮、智、信、恕、忠、孝、悌

看起來這麼好笑 現實中沒有 只有在字典裡看見了

4樓:草晞澤輝

論語裡面出現頻率比較多的。算是後人總結。

5樓:匿名使用者

儒家的思想是「禮」,要達到的境界是「仁」,追求或者說要求是「三綱八目」。

儒家的核心思想仁、義、禮、智、信、恕、忠、孝、悌:用英語怎麼說

6樓:匿名使用者

仁:love, affection, humaness義:justice, righteousness禮:

etiquette智:knowledge信:integrity恕:

tolerance孝:filial piety悌:fraternal love順便說下,儒家的核心思想就是仁和義,其他都是在仁和義之上的發展,服從於仁和義。

當他們與這兩者發生衝突時,都應該讓位。比如忠於國家和孝敬父母,哪個重要?很多人會回答忠於國家。

但是對原始儒家來講,孝敬父母遠比忠於國家要重要。如果你在孔子面前大談「父叫子亡子不得不亡」這種理論時,結果肯定是被孔子開出去。因為按照孔子的觀點,如果父母行為有違仁義,子女不僅不能聽父母的,而且有義務去阻止。

仁、義、禮、智、信、忠、孝、悌、忍分別表示什麼

7樓:雲白0220風清

仁、義、禮、智、信、恕、忠、孝、悌 是儒家思想的核心。

仁:愛人。孔子思想體系的理論核心。它是孔子社會政治、倫理道德的最高理想和標準,也反映他的哲學觀點,對後世影響亦甚深遠。仁體現在教育思想和實踐上是"有教無類",

禮治"為"德治",他並沒有否定"禮治",他的"德治"無疑是對"禮治"的繼承和改造。愛人既為仁的實質和基本內容,而此種愛人又是推己及人,由親親而擴大到泛眾。

義:原指"宜",即行為適合於"禮"。孔子以"義"作為評判人們的思想、行為的道德原則。

禮:孔子及儒家的政治與倫理範疇。在長期的歷史發展中,"禮"作為中國封建社會的道德規範和生活準則,對中華民族精神素質的培養起了重要作用,但隨著社會的變革和發展,特別是封建社會後期,它越來越成為束縛人們思想、行為的繩索,影響了社會的進步和發展。

智:同"知",孔子的認識論和倫理學的基本範疇。指知道、瞭解、見解、知識、聰明、智慧等。

內涵主要涉及知的性質、知的**、知的內容、知的效果等幾方面。關於知的性質,孔子認為,知是一個道德範疇,是一種人的行為規範知識。

信:指待人處事的誠實不欺,言行一致的態度。為儒家的"五常"之一。

孔子將"信"作為"仁"的重要體現,是賢者必備的品德,凡在言論和行為上做到真實無妄,便能取得他人的信任,當權者講信用,百姓也會以真情相待而不欺上。

恕: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包含有寬恕、容人之意。

忠: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孔子認為忠乃表現於與人交往中的忠誠老實。

孝:孔子認為孝悌是仁的基礎,孝不僅限於對父母的贍養,而應著重對父母和長輩的尊重,認為如缺乏孝敬之心,贍養父母也就視同於飼養犬,乃大逆不孝。孔子還認為父母可能有過失,兒女應該婉言規勸,力求其改正,並非對父母絕對服從。

這些思想正是中國古代道德文明的體現。然而孔子論孝,還講"父母在,不遠遊", "三年無改於父之道,可謂孝矣",表現了其時代的侷限性。孝被後世之儒定為繁瑣儀式,《禮記》中規定父母死後"水漿不入口,三日不舉火","哭泣無數"以至"身病體羸"變成精神和肉體的自我摧殘。

宋明時代把孝道作為道德論中最重要的範疇之一,理學家朱熹提倡父權絕對化。孝觀念,在不同歷史時期的演變中,剔除宣揚封建主義糟粕外,也有一些合理因素,提倡子女對父母的"尊"、"敬"、"養老",將孝親與忠於民族大義相結合,主張死後薄葬節用等。

悌:指對兄長的敬愛之情。孔子非常重視悌的品德,其**有若根據他的思想,把悌與孝並稱,視之"為仁之本"。

為什麼自古以來鹽都歸國家管

鹽是海水生產出來的。海水是屬於我們這個地帶,地帶當然是屬於國家的咯,所以鹽也是我們國家管的 鹽就像糧食 人不吃不行 你想 假設別人吧鹽給控制了 你有錢也沒不到 你會怎麼辦? 糧食當然也是國家管的了,你沒聽說過糧食局這個部門嗎?國家每年收多少糧,放多少糧都是在控制糧價呢。 可能生活必須品都屬於國家管吧...

為什麼自古以來忠臣總是被人陷害

只是大家不同道,彼此競爭而已,都是在皇帝手下當差,如果 忠臣 和 奸臣 不打架,皇上就活不下去了。而所謂忠臣和姦臣不過是為了滿足皇帝的需求,而分成幾夥的公務員罷了。 忠臣被害的故事往往發生在一個朝代的末期,或者也是政治鬥爭最激烈的年代 勝利者擁有書寫歷史的權力,而前朝或者前一位當權者,自然就是無惡不...

中國自古以來有哪些文字?每個朝代各通行什麼文字

甲骨文 金文 竹書 小篆 帛書,漢代以後發明了紙張,逐漸統一用毛筆在紙 帛上寫。春秋戰國時期,中原的文明國家有文字,字的核心結構基本類似 都是從商代的甲骨文 金文演化來的 都是象形文字,部分文化落後的諸侯國沒有文字。官方語言都是宗主國周所採用的雅言。由於各國的經濟 文化發展有差異,導致字的演化出現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