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時金 銀 銅錢比例,在古代的黃金,銀子,文錢之間是怎麼換算的?

時間 2021-09-04 07:08:34

1樓:米果的媽媽

1 基本單位

我國古代貨幣單位很多,各朝不同,特別是秦漢以前。這裡只討論三種基本單位:

一文制錢(即一枚標準的方孔銅錢)

一兩**

一兩**

以上單位雖然各朝各代都不同,但至少唐宋之後相差不大,所以是可以得到比較穩定可信的資料的。

兌換關係

銅錢,**和**之間的兌換比例就像現在的外匯**一樣,是常常變動的,不像1元錢等於100分這樣明確。根據以下描述:

“金銀的比價從2023年前後的1:8**到20世紀中期和末期的1:10,到18世紀末則翻了一番,達到1:20。”

可知1兩**約可兌換8~11兩**。再有:

“道光初年,一兩**換錢一吊,也就是一千文;到了道光二十年鴉片戰爭的時候,一兩**就可以換到制錢一千六七百文了。咸豐以來,銀價猛漲,一兩**竟可以換到制錢兩千二三百文之多。”

可知正常情況下,1兩**大約可換到1000~1500文銅錢,古時通常說的1貫錢或1吊錢就是1000文。

2 金屬**

由於金銀銅製成的貨幣本身是有價值,而且理論上貨幣的價值就應該等於金屬的**,所以我們可以通過現在金屬的**來回答“一兩銀子到底是多少錢”的問題。

唐代的開元通寶通錢每枚直徑8分,10枚重1兩,千文重6斤4兩;清順治年間,每個銅錢重一錢二分五釐,後又增為一錢四分,則每千文重八斤十二兩。古代“兩”這個重量單位雖有不同但大約都是40克左右,而“斤”則大約是700克左右。每枚銅錢平均重量5克。

目前金銀銅的**(人民幣)如下:

**:100元/克

**:2元/克

黃銅:0.02元/克

推算結果為: 1兩**:約值4000元 1兩**:約值80元 1枚銅錢(1文制錢):約值0.1元。

2樓:粽書令

貫為量詞,一貫=一千文是固定不變的。

顧亭林《日知錄》:洪武八年造大明寶鈔,每鈔一貫折銀一兩,四貫易**一兩。

一兩金:一兩銀=4:1

一兩銀:一文錢=1:1000

一貫錢:一文錢=1:1000

一兩銀:一貫錢=1:1

徐炯《使滇日記》雲:康熙二十六年“京師足色金一兩,值銀九兩,滇中則銀十三兩。人從都中攜至滇中,頗得利。”康熙二十三年“銀一兩僅得錢

八、九百文”

一兩金:一兩銀=9:1

一兩銀:一文錢=1:900

一貫錢:一文錢=1:1000

一兩銀:一貫錢=1:0.9

在古代的**,銀子,文錢之間是怎麼換算的?

3樓:匿名使用者

1、古代貨幣銅錢,**和**之間的兌換比例是常常變動的

大約1兩**=10兩**=10貫(吊)銅錢=10000文銅錢

一兩是10錢,一錢是0.1兩。

一錠銀子:

錠其實就是量詞,就是一塊銀子。錠是用在元寶上的,只有說一錠元寶。而明清代的元寶都是固定重量,大約分一兩、二兩、五兩、十兩、二十兩等。

2、大概比率是這樣的:

1.一貫錢

古時通常說的1貫錢或1吊錢就是1000文。而各朝兌換起來不盡相同。

2.一兩**

一兩**通常相當於1000-1500文。

3.一兩**

而一兩**兌換**則在8-20兩不等。

1、我國古代貨幣單位很多,各朝不同,特別是秦漢以前。

這裡只討論三種基本單位: 一文制錢(即一枚標準的方孔銅錢) 一兩** 一兩**

以上單位雖然各朝各代都不同,但至少唐宋之後相差不大,所以是可以得到比較穩定可信的資料的。

2、根據現今有位歷史學家所作《大中國》中所述“一千文錢可兌換一倆銀子,10倆銀子可兌換1倆金子”。

所謂的碎銀指錢幣單位較小的銀子,如同現在的“零花錢”之說,在古代一般指在10倆以下的銀子。“

文印”應寫作“紋銀”,銀子在古代根據質量不同也分為不同的稱謂,所謂的紋銀指質量最好的一種,含銀成份最高(古代的銀子並不是百分百的純銀),錢幣**方面遠遠高於其它種類的銀子,在古代除了按重量計算銀子的**高低,還要根據質量的不同計算**的高低。

在古代消費,中國人主要使用銅錢,宋代以後隨著紙鈔的出現,購買大批貨物,一般要使用叫“交子”這種紙鈔,當時的“交子”不同於現在的紙幣,很大程度上是“存摺”的一種,在古代很少使用銀子,一般只有錢人家才使用比較多。

正常情況下,1兩**大約可換到1000~1500文銅錢,古時通常說的1貫錢或1吊錢就是1000文。

4、唐代的開元通寶通錢每枚直徑8分,10枚重1兩,千文重6斤4兩;清順治年間,每個銅錢重一錢二分五釐,後又增為一錢四分,則每千文重八斤十二兩。

古代“兩”這個重量單位雖有不同但大約都是40克左右,而“斤”則大約是700克左右。每枚銅錢平均重量5克。

5、唐朝一兩銀子相當於2500元人民幣,一個銅錢相當於2塊半人民幣;宋代一兩銀子相當於250元人民幣,一個銅錢相當於2角5分人民幣;明朝一兩銀子相當於500元人民幣,一個銅錢相當於5角人民幣;清朝約一兩銀子相當於200元人民幣,一個銅錢相當於2角人民幣。

6、目前金銀銅的**(人民幣)如下:

**:100元/克

**:2元/克

黃銅:0。02元/克

推算結果為: 1兩**:約值4000元 1兩**:約值80元 1枚銅錢(1文制錢):約值0。1元。

4樓:匿名使用者

1 基本單位

我國古代貨幣單位很多,各朝不同,特別是秦漢以前。這裡只討

論三種基本單位:

一文制錢(即一枚標準的方孔銅錢)

一兩**

一兩**

以上單位雖然各朝各代都不同,但至少唐宋之後相差不大,所以是可以得到比較穩定可信的資料的。

兌換關係

銅錢,**和**之間的兌換比例就像現在的外匯**一樣,是常常變動的,不像1元錢等於100分這樣明確。根據以下描述:

“金銀的比價從2023年前後的1:8**到20世紀中期和末期的1:10,到18世紀末則翻了一番,達到1:20。”

可知1兩**約可兌換8~11兩**。再有:

“道光初年,一兩**換錢一吊,也就是一千文;到了道光二十年鴉片戰爭的時候,一兩**就可以換到制錢一千六七百文了。咸豐以來,銀價猛漲,一兩**竟可以換到制錢兩千二三百文之多。”

可知正常情況下,1兩**大約可換到1000~1500文銅錢,古時通常說的1貫錢或1吊錢就是1000文。

2 金屬**

由於金銀銅製成的貨幣本身是有價值,而且理論上貨幣的價值就應該等於金屬的**,所以我們可以通過現在金屬的**來回答“一兩銀子到底是多少錢”的問題。

唐代的開元通寶通錢每枚直徑8分,10枚重1兩,千文重6斤4兩;清順治年間,每個銅錢重一錢二分五釐,後又增為一錢四分,則每千文重八斤十二兩。古代“兩”這個重量單位雖有不同但大約都是40克左右,而“斤”則大約是700克左右。每枚銅錢平均重量5克。

目前金銀銅的**(人民幣)如下:

**:100元/克

**:2元/克

黃銅:0.02元/克

推算結果為: 1兩**:約值4000元 1兩**:約值80元 1枚銅錢(1文制錢):約值0.1元

古時,金子和銀子的兌換比例是多少啊

5樓:匿名使用者

我國古代貨幣單位很多,各朝不同,特別是秦漢以前。這裡只討論三種基本單位:

一文制錢(即一枚標準的方孔銅錢);

一兩**;

一兩**。

銅錢,**和**之間的兌換比例就像現在的外匯**一樣,是常常變動的,不像1元錢等於100分這樣明確。道光初年,一兩**換錢一吊,也就是一千文;到了道光二十年鴉片戰爭的時候, 一兩**就可以換到制錢一千六七百文了;咸豐以來,銀價猛漲,一兩**可以換到制 錢兩千二三百文之多。正常情況下,1兩**大約可換到1000~1500文銅錢,古時通常說的1貫錢或1吊錢就是1000文。

金屬** 由於金銀銅製成的貨幣本身是有價值,而且理論上貨幣的價值就應該等於金屬的**,所以我們可以通過現在金屬的**來回答“一兩銀子到底是多少錢”的問題。

唐代的開元通寶通錢每枚直徑8分,10枚重1兩,千文重6斤4兩;清順治年間,每個銅錢重一錢二分五釐,後又增為一錢四分,則每千文重八斤十二兩。古代“兩”這個重量單位雖有不同但大約都是40克左右,而“斤”則大約是700克左右。每枚銅錢平均重量5克。

目前金銀銅的**(人民幣)如下: **:100元/克 **:

2元/克 黃銅:0.02元/克 推算結果為:

1兩**:約值4000元 1兩**:約值80元 1枚銅錢(1文制錢):

約值0.1元

糧食** 很多歷史專著中都通過糧食**來直接衡量貨幣關係,雖然單獨考慮糧價並不很準確客觀,但應該是極其重要的參考。

曉林在網上查到了如下記載: “上白米(石) 九錢五分����� 中白米(石) 九錢二分六釐八錢�� 下白米(石) 八錢三分� 白�面(斤) 九文 銀每兩換錢 一千文” 還有 “據清朝軍機處檔案記載,光緒十五年上半年直隸省順天府、大名府、宣化府的糧價,以穀子、高粱、玉米三種糧食計算,平均每倉石計銀一兩四錢六分。” 根據1石=100斤=70公斤計算,而糧食**以2元人民幣/公斤計算,可得到以下平均值:

1兩**:約值170元 1枚銅錢(1文制錢): 約值0.

2元結論 根據上面的推算,再考慮到

1 **的**比其他的更穩定,應當著重參考

2 現在**已作為工業品,所以現在的****參考價值較低

3 由於農業技術發展的相對速度很快,現在的糧食相對**比古代便宜很多

4 尊重古代的兌換比例

5 湊整數,便於換算,便於建立感性認識

所以,筆者建議,今後遇到古代的貨幣單位,採用以下換算系統,即方便又有感覺: 1兩** = 人民幣2000元 = 10兩** 1兩** = 人民幣200元 = 1000文錢 = 1貫(吊)錢 1文錢 = 人民幣0.2元 另外:

1石米=1兩**

在古代 **與**的比例是多少?

6樓:匿名使用者

我國古代貨幣單位很多,各朝不同,特別是秦漢以前。這裡只討論三種基本單位:

一文制錢(即一枚標準的方孔銅錢);

一兩**;

一兩**。

銅錢,**和**之間的兌換比例就像現在的外匯**一樣,是常常變動的,不像1元錢等於100分這樣明確。道光初年,一兩**換錢一吊,也就是一千文;到了道光二十年鴉片戰爭的時候, 一兩**就可以換到制錢一千六七百文了;咸豐以來,銀價猛漲,一兩**可以換到制 錢兩千二三百文之多。正常情況下,1兩**大約可換到1000~1500文銅錢,古時通常說的1貫錢或1吊錢就是1000文。

金屬** 由於金銀銅製成的貨幣本身是有價值,而且理論上貨幣的價值就應該等於金屬的**,所以我們可以通過現在金屬的**來回答“一兩銀子到底是多少錢”的問題。

唐代的開元通寶通錢每枚直徑8分,10枚重1兩,千文重6斤4兩;清順治年間,每個銅錢重一錢二分五釐,後又增為一錢四分,則每千文重八斤十二兩。古代“兩”這個重量單位雖有不同但大約都是40克左右,而“斤”則大約是700克左右。每枚銅錢平均重量5克。

目前金銀銅的**(人民幣)如下: **:100元/克 **:

2元/克 黃銅:0.02元/克 推算結果為:

1兩**:約值4000元 1兩**:約值80元 1枚銅錢(1文制錢):

約值0.1元

糧食** 很多歷史專著中都通過糧食**來直接衡量貨幣關係,雖然單獨考慮糧價並不很準確客觀,但應該是極其重要的參考。

曉林在網上查到了如下記載: “上白米(石) 九錢五分����� 中白米(石) 九錢二分六釐八錢�� 下白米(石) 八錢三分� 白�面(斤) 九文 銀每兩換錢 一千文” 還有 “據清朝軍機處檔案記載,光緒十五年上半年直隸省順天府、大名府、宣化府的糧價,以穀子、高粱、玉米三種糧食計算,平均每倉石計銀一兩四錢六分。” 根據1石=100斤=70公斤計算,而糧食**以2元人民幣/公斤計算,可得到以下平均值:

1兩**:約值170元 1枚銅錢(1文制錢): 約值0.

2元結論 根據上面的推算,再考慮到

1 **的**比其他的更穩定,應當著重參考

2 現在**已作為工業品,所以現在的****參考價值較低

3 由於農業技術發展的相對速度很快,現在的糧食相對**比古代便宜很多

4 尊重古代的兌換比例

5 湊整數,便於換算,便於建立感性認識

所以,筆者建議,今後遇到古代的貨幣單位,採用以下換算系統,即方便又有感覺: 1兩** = 人民幣2000元 = 10兩** 1兩** = 人民幣200元 = 1000文錢 = 1貫(吊)錢 1文錢 = 人民幣0.2元 另外:

1石米=1兩**

古代的金子怎樣兌換銀子,在古代的黃金,銀子,文錢之間是怎麼換算的?

和 之間的兌換比例就像現在的外匯 一樣,是常常變動的,不像1元錢 等於100分 您知道古代的一兩銀子,相當於現在的多少元嗎?一兩金子呢? 阿香 不是固定的。水滸中1兩金子大概兌換13兩銀子,明初的金銀比價則為1 5。隆慶六年官定雲南的金銀比價為1 8。到崇禎年間,金銀的市場比價則從1 10變為1 1...

古代錢幣的換算關係?貫銀子,在古代的黃金,銀子,文錢之間是怎麼換算的?

基本單位 我國古代貨幣單位很多,各朝不同,特別是秦漢以前。這裡只討論三種基本單位 一文制錢 即一枚標準的方孔銅錢 一兩 一兩 以上單位雖然各朝各代都不同,但至少唐宋之後相差不大,所以是可以得到比較穩定可信的資料的。兌換關係 銅錢,和 之間的兌換比例就像現在的外匯 一樣,是常常變動的,不像1元錢等於1...

古時的「錯彩鏤金」,是怎樣一種金銀器工藝

在工藝美術方面,鑲嵌金銀 之美以另一種形式留存下來,金銀器的製作是一個突出的代表。金銀器是在中國豐富多彩的文化土壤中生產和發展起來的。它從其他文化藝術領域汲取營養,形成自己獨特的藝術風格,成為中國文化中的一朵奇葩。也許當談到金銀器時,我們對它的第一印象來自於它所附加的經濟價值,它是人們財富的象徵。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