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錢幣的換算關係?貫銀子,在古代的黃金,銀子,文錢之間是怎麼換算的?

時間 2021-08-30 10:44:01

1樓:匿名使用者

基本單位

我國古代貨幣單位很多,各朝不同,特別是秦漢以前。這裡只討論三種基本單位:

一文制錢(即一枚標準的方孔銅錢)

一兩**

一兩**

以上單位雖然各朝各代都不同,但至少唐宋之後相差不大,所以是可以得到比較穩定可信的資料的。

兌換關係

銅錢,**和**之間的兌換比例就像現在的外匯**一樣,是常常變動的,不像1元錢等於100分這樣明確。根據以下描述:

“金銀的比價從2023年前後的1:8**到20世紀中期和末期的1:10,到18世紀末則翻了一番,達到1:20。”

可知1兩**約可兌換8~11兩**。再有:

“道光初年,一兩**換錢一吊,也就是一千文;到了道光二十年鴉片戰爭的時候,一兩**就可以換到制錢一千六七百文了。咸豐以來,銀價猛漲,一兩**竟可以換到制錢兩千二三百文之多。”

可知正常情況下,1兩**大約可換到1000~1500文銅錢,古時通常說的1貫錢或1吊錢就是1000文。

2 金屬**

由於金銀銅製成的貨幣本身是有價值,而且理論上貨幣的價值就應該等於金屬的**,所以我們可以通過現在金屬的**來回答“一兩銀子到底是多少錢”的問題。

唐代的開元通寶通錢每枚直徑8分,10枚重1兩,千文重6斤4兩;清順治年間,每個銅錢重一錢二分五釐,後又增為一錢四分,則每千文重八斤十二兩。古代“兩”這個重量單位雖有不同但大約都是40克左右,而“斤”則大約是700克左右。每枚銅錢平均重量5克。

目前金銀銅的**(人民幣)如下:

**:100元/克

**:2元/克

黃銅:0.02元/克

推算結果為: 1兩**:約值4000元 1兩**:約值80元 1枚銅錢(1文制錢):約值0.1元

2樓:匿名使用者

黃仁宇先生在他的《中國大歷史》中基本以1兩金=10兩銀= 10貫這個假設,而以國際金價來推算1貫銅錢今天的價值的。那麼根據先生的方法,我們來看看宋代的一貫合今天(2023年7月)多少元人民幣. 1)**基準國際牌價,金價基本上在400美元一盎司周圍波動。

我們就以400美元為一盎司。一盎司為28.3克。

宋制1市斤為640克(“2023年湖南湘潭出土的嘉釣銅則,自記重一百斤,重64公斤”)。1市斤有16兩,所以宋代1兩為今天的40克。這樣一算宋代一兩**相當於565美元,以今天美元對人民幣 8.

23元來算,相當於4650元。根據假那也就運算元.設1兩金為10兩銀即10貫錢,宋代一貫銅錢相當於465元。

2)**基準國際牌價,銀價基本上在6美元一盎司周圍波動。同金價的換算相仿,一兩銀子也就是一貫銅錢,相當於70元人民幣。 3)米價基準宋代1市斤是640克。

宋代1石合92.5宋斤(沈括的夢溪筆談卷三有,“凡石者以九十二斤半為法,乃漢秤三百四十一斤也”)。因此一石大米就有 59200克,即59.

2公斤。如果我們不考慮特殊的荒年或大豐收年的話,北宋初期的米價大約在每石300文到600文之間,中期(仁宗年間)在600文到700文之間,南宋初期米價則在2貫左右。那麼以此推算北宋末年宋徽宗期間大約每石1貫左右應該算比較合理的。

如果按現今大米**每公斤2.5元來計算,宋代一石大米59.2公斤合148元,也就是算1貫銅錢合148元人民幣。

到目前為止我們已經有了三個**,按**換算的465元,按**換算的70元和按糧價換算的148元。由於我國不是主要產銀國,而且工業化後提煉銀子的成本大幅度降低,所以古代的銀子的價值肯定要大幅度高於現在的價值。顯然以今天的銀價作為參照體是不合理的。

這從今天銀價6美元一盎司金價400美元就能看出,今天的一兩**能換66兩銀子,而我們假設的古代金銀兌換率是1:10.而**的產量穩定,直到今天仍被世界各國作為重要硬通貨儲備。

所以用**作為基準比較合理。 此外,雖然現代技術的大幅度發展,袁隆平先生的雜交水稻使得糧食產量大為提高,但是今天消費糧食的人口也大幅度增加了。根據宋史地理志,北宋大約不到5000萬人口,而今天中國已經有13億人口。

民以食為天,糧價應該還是一個重要的基準。因此無齋主人就取了個金價基準的465元和米價基準的148元的平均值306.5元,並歸整去掉零頭,將1貫銅錢定為300元人民幣。

因此我們有下面基本換算: 1兩金=3000元人民幣 1兩銀=1貫銅錢=300元人民幣 1文銅錢=0.3元人民幣 至於大臣的俸錄是多少這個問題很難回答你,因為每個朝代都不一樣。

3樓:匿名使用者

1兩**大約可換到1000~1500文銅錢,古時通常說的1貫錢或1吊錢就是1000文。

在古代的**,銀子,文錢之間是怎麼換算的?

4樓:匿名使用者

1、古代貨幣銅錢,**和**之間的兌換比例是常常變動的

大約1兩**=10兩**=10貫(吊)銅錢=10000文銅錢

一兩是10錢,一錢是0.1兩。

一錠銀子:

錠其實就是量詞,就是一塊銀子。錠是用在元寶上的,只有說一錠元寶。而明清代的元寶都是固定重量,大約分一兩、二兩、五兩、十兩、二十兩等。

2、大概比率是這樣的:

1.一貫錢

古時通常說的1貫錢或1吊錢就是1000文。而各朝兌換起來不盡相同。

2.一兩**

一兩**通常相當於1000-1500文。

3.一兩**

而一兩**兌換**則在8-20兩不等。

1、我國古代貨幣單位很多,各朝不同,特別是秦漢以前。

這裡只討論三種基本單位: 一文制錢(即一枚標準的方孔銅錢) 一兩** 一兩**

以上單位雖然各朝各代都不同,但至少唐宋之後相差不大,所以是可以得到比較穩定可信的資料的。

2、根據現今有位歷史學家所作《大中國》中所述“一千文錢可兌換一倆銀子,10倆銀子可兌換1倆金子”。

所謂的碎銀指錢幣單位較小的銀子,如同現在的“零花錢”之說,在古代一般指在10倆以下的銀子。“

文印”應寫作“紋銀”,銀子在古代根據質量不同也分為不同的稱謂,所謂的紋銀指質量最好的一種,含銀成份最高(古代的銀子並不是百分百的純銀),錢幣**方面遠遠高於其它種類的銀子,在古代除了按重量計算銀子的**高低,還要根據質量的不同計算**的高低。

在古代消費,中國人主要使用銅錢,宋代以後隨著紙鈔的出現,購買大批貨物,一般要使用叫“交子”這種紙鈔,當時的“交子”不同於現在的紙幣,很大程度上是“存摺”的一種,在古代很少使用銀子,一般只有錢人家才使用比較多。

正常情況下,1兩**大約可換到1000~1500文銅錢,古時通常說的1貫錢或1吊錢就是1000文。

4、唐代的開元通寶通錢每枚直徑8分,10枚重1兩,千文重6斤4兩;清順治年間,每個銅錢重一錢二分五釐,後又增為一錢四分,則每千文重八斤十二兩。

古代“兩”這個重量單位雖有不同但大約都是40克左右,而“斤”則大約是700克左右。每枚銅錢平均重量5克。

5、唐朝一兩銀子相當於2500元人民幣,一個銅錢相當於2塊半人民幣;宋代一兩銀子相當於250元人民幣,一個銅錢相當於2角5分人民幣;明朝一兩銀子相當於500元人民幣,一個銅錢相當於5角人民幣;清朝約一兩銀子相當於200元人民幣,一個銅錢相當於2角人民幣。

6、目前金銀銅的**(人民幣)如下:

**:100元/克

**:2元/克

黃銅:0。02元/克

推算結果為: 1兩**:約值4000元 1兩**:約值80元 1枚銅錢(1文制錢):約值0。1元。

5樓:匿名使用者

1 基本單位

我國古代貨幣單位很多,各朝不同,特別是秦漢以前。這裡只討

論三種基本單位:

一文制錢(即一枚標準的方孔銅錢)

一兩**

一兩**

以上單位雖然各朝各代都不同,但至少唐宋之後相差不大,所以是可以得到比較穩定可信的資料的。

兌換關係

銅錢,**和**之間的兌換比例就像現在的外匯**一樣,是常常變動的,不像1元錢等於100分這樣明確。根據以下描述:

“金銀的比價從2023年前後的1:8**到20世紀中期和末期的1:10,到18世紀末則翻了一番,達到1:20。”

可知1兩**約可兌換8~11兩**。再有:

“道光初年,一兩**換錢一吊,也就是一千文;到了道光二十年鴉片戰爭的時候,一兩**就可以換到制錢一千六七百文了。咸豐以來,銀價猛漲,一兩**竟可以換到制錢兩千二三百文之多。”

可知正常情況下,1兩**大約可換到1000~1500文銅錢,古時通常說的1貫錢或1吊錢就是1000文。

2 金屬**

由於金銀銅製成的貨幣本身是有價值,而且理論上貨幣的價值就應該等於金屬的**,所以我們可以通過現在金屬的**來回答“一兩銀子到底是多少錢”的問題。

唐代的開元通寶通錢每枚直徑8分,10枚重1兩,千文重6斤4兩;清順治年間,每個銅錢重一錢二分五釐,後又增為一錢四分,則每千文重八斤十二兩。古代“兩”這個重量單位雖有不同但大約都是40克左右,而“斤”則大約是700克左右。每枚銅錢平均重量5克。

目前金銀銅的**(人民幣)如下:

**:100元/克

**:2元/克

黃銅:0.02元/克

推算結果為: 1兩**:約值4000元 1兩**:約值80元 1枚銅錢(1文制錢):約值0.1元

古代的錢幣是怎麼換算的?

6樓:之何勿思

正常情況下,一兩**約可兌換八至十一兩**;一兩**大約可換到一千至一千五百文銅錢。古時通常說的一貫錢或一吊錢就是一千文。

1兩**=人民幣2000元=10兩**。

1兩**=人民幣200元=1000文錢=1貫(吊)錢。

1文錢=人民幣0.2元。

另外:1石米=1兩**。

7樓:匿名使用者

古代用銀兩做錢的單位,那麼一兩銀子到底是多少錢呢?看看下面這個推導:

1 基本單位

我國古代貨幣單位很多,各朝不同,特別是秦漢以前。這裡只討論三種基本單位:

一文制錢(即一枚標準的方孔銅錢)

一兩**

一兩**

以上單位雖然各朝各代都不同,但至少唐宋之後相差不大,所以是可以得到比較穩定可信的資料的。

兌換關係

銅錢,**和**之間的兌換比例就像現在的外匯**一樣,是常常變動的,不像1元錢等於100分這樣明確。根據以下描述:

“金銀的比價從2023年前後的1:8**到20世紀中期和末期的1:10,到18世紀末則翻了一番,達到1:20。”

可知1兩**約可兌換8~11兩**。再有:

“道光初年,一兩**換錢一吊,也就是一千文;到了道光二十年鴉片戰爭的時候,一兩**就可以換到制錢一千六七百文了。咸豐以來,銀價猛漲,一兩**竟可以換到制錢兩千二三百文之多。”

可知正常情況下,1兩**大約可換到1000~1500文銅錢,古時通常說的1貫錢或1吊錢就是1000文。

2 金屬**

由於金銀銅製成的貨幣本身是有價值,而且理論上貨幣的價值就應該等於金屬的**,所以我們可以通過現在金屬的**來回答“一兩銀子到底是多少錢”的問題。

唐代的開元通寶通錢每枚直徑8分,10枚重1兩,千文重6斤4兩;清順治年間,每個銅錢重一錢二分五釐,後又增為一錢四分,則每千文重八斤十二兩。古代“兩”這個重量單位雖有不同但大約都是40克左右,而“斤”則大約是700克左右。每枚銅錢平均重量5克。

目前金銀銅的**(人民幣)如下:

**:100元/克

**:2元/克

黃銅:0.02元/克

推算結果為: 1兩**:約值4000元 1兩**:約值80元 1枚銅錢(1文制錢):約值0.1元

3 糧食**

很多歷史專著中都通過糧食**來直接衡量貨幣關係,雖然單獨考慮糧價並不很準確客觀,但應該是極其重要的參考。曉林在網上查到了如下記載: “上白米(石)九錢五分

古代錢幣的價值,古代的錢幣是怎麼換算的?

嘉慶通寶鑄於清仁宗嘉慶年間 1796 1820年 錢徑2 2 2 6釐米,重2 4克。錢面文字 嘉慶通寶 以楷書書寫,從上而下而右而左直讀。錢背滿文左 寶 右記局名19字。少數錢背星月紋以及記地或吉祥漢字 如 桂 福 壽 康 寧 吉語背文如 天子萬歲 國泰民安 天下太平 日日生財 嘉慶萬歲 唯和唯一...

古代的金子怎樣兌換銀子,在古代的黃金,銀子,文錢之間是怎麼換算的?

和 之間的兌換比例就像現在的外匯 一樣,是常常變動的,不像1元錢 等於100分 您知道古代的一兩銀子,相當於現在的多少元嗎?一兩金子呢? 阿香 不是固定的。水滸中1兩金子大概兌換13兩銀子,明初的金銀比價則為1 5。隆慶六年官定雲南的金銀比價為1 8。到崇禎年間,金銀的市場比價則從1 10變為1 1...

古代1文錢什麼概念,1貫錢什麼概念,1兩銀子什麼概念

假的真不了 100文是1貫 1錢銀子,10錢是一兩銀子,10兩銀子是1兩金子 古代的貨幣有兩 貫 文等,1兩銀子可以換多少文錢? 1兩銀子是多少文在各朝代都有所不同。正常情況下,1兩 大約可換到1000 1500文銅錢,古時通常說的1貫錢或1吊錢就是1000文。各朝代 與銅錢之間的換算 1 唐朝一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