蓮之出淤泥而不染的之是什麼意思,「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的「之」是什麼意思?

時間 2021-09-01 02:46:58

1樓:學習小霸王

一、「之」作代詞用

「之」作代詞的用法在教材中有很多,如下列加點的「之」字:

1、執策而臨之,曰:「天下無馬。」(《馬說》)

2、名之者誰?山之僧智仙也。(《醉翁亭記》)

3、以其境過清,不可久居,乃記之而去。(《小石潭記》)

4、聞水聲,如鳴佩環,心樂之。(《小石潭記》)

5、撤屏視之,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撫尺而已。(《**》)

6、下視其轍,登軾而望之。(《曹劌論戰》)

分析以上例子可以看出,當「之」用在動詞的後面,「之」的用法為代詞,作它前面動詞的賓語。

二、「之」作動詞用

請看下面的例子:

1、吾欲之南海,何如?(《勸學》)

2、送孟浩然之廣陵(《送孟浩然之廣陵》)

3、送杜少府之任蜀州(《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4、嘗與人傭耕,輟耕之壟上。(《陳涉世家》)

分析以上例子,我們知道「之」用作動詞也是有規律可循的。動詞「之」的後面一般會跟一個地點名詞,如例句中的「南海」、「廣陵」、「蜀州」、「壟上」;前面有人名或人稱代詞,如例句中的「吾」、「孟浩然」、「杜少府」,例4中雖沒直接出現人名,但很明顯是承前省略了陳涉。整個句子合起來應為「某人去某地」的句式。

三、「之」作助詞用

「之」作助詞的用法比較複雜一些,在初中階段出現的大致有以下三種:

1、「之」作結構助詞「的」解。

如:①見藐小之物必細察其紋理,故時有物外之趣。(《童趣》)

②以殘年餘力,曾不能毀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愚公移山》)

③關關雎鳩,在河之洲。(《關雎》)

④小大之獄,雖不能察,必以情。(《曹劌論戰》)

⑤公輸子之意不過欲殺臣。(《公輸》)

⑥寡人慾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許寡人!(《唐雎不辱使命》)

由以上例子分析可知,當「之」後面的一個詞是名詞(如「趣」、「洲」、「獄」、「意」、「地」)或名詞性短語(如「一毛」)時,「之」作結構助詞「的」解。

2、「之」用於主謂之間,不譯。

如:①甚矣,汝之不惠!(《愚公移山》)

②徐公不若君之美也。(《鄒忌諷齊王納諫》)

③子非魚,安知魚之樂?(《莊子與惠子游於濠梁》)

④以天下之所順,攻親戚之所畔。(《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⑤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岳陽樓記》)

從這些例子可以看出,當「之」用在一個名詞或代詞(主語)和一個動詞或形容詞(謂語)之間時,「之」不譯。

3、「之」起調節音節作用,不譯。

這種用法,在初中階段並不多見,如:

①久之,目似瞑,意暇甚。(《狼》)

②輟耕之壟上,悵恨久之。(《陳涉世家》)③④⑤⑥

可以看出,這種「之」多用於時間副詞後面,作用為調節音節,不譯。

其實,只要我們平時在學習中多思考、多總結,文言文的學習並不難。

「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的「之」是什麼意思?

2樓:小賈小賈嗯在

「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的「之」的意思:而 ,這裡表示轉折 ,卻;但是。

這句話的意思:我單單喜歡蓮花它從汙泥裡生出卻不被沾染.

本句出自《愛蓮說》   宋代:周敦頤

水陸草木之花,可愛者甚蕃。晉陶淵明獨愛菊。自李唐來,世人甚愛牡丹。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遠益清,亭亭淨植,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

予謂菊,花之隱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貴者也;蓮,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愛,陶後鮮有聞。蓮之愛,同予者何人?牡丹之愛,宜乎眾矣!

3樓:冷煦星三詩

之是語氣助詞,可譯為「的」

蓮之出淤泥而不染的之是什麼意思

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 濯清漣而不妖,之是什麼意思

出淤泥而不染什麼意思,出淤泥而不染是什麼意思?

出淤泥而不染原指蓮花從淤泥中長出,卻美麗嬌豔,不染一絲汙漬。後用來形容在複雜惡劣,或是不好的環境中的人,卻能夠潔身自愛,不被壞的事物帶壞。出淤泥而不染是什麼意思?出淤泥而不染,是說蓮花雖然在淤泥榮升長,但是他沒染到淤泥的髒。而是把最美的一面獻給了人類。這也。寓意著一個人生活在行張恆亂很差的環境,當中...

出淤泥而不染的意思,出淤泥而不染的意思是什麼?

比喻從汙俗的環境中走出來,卻能保持純真的品質而不沾染壞習氣。出淤泥而不染 和 潔身自好 都有保持自身潔白,不同流合汙之意。但 出淤泥而不染 更強調出汙泥之意,強調環境汙染,更顯示其品格難能可貴。北宋時期,理學開創者周敦頤定居到廬山蓮花峰下的濂溪邊著書立說,他著有 太極圖說 和 通書 提出簡單而有系統...

誰知道「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的全詩啊

雨紅葉孤 是愛蓮說,是 說 說是一種可以用來議論 抒發感想的文體 既不是詩也不是詞 錦鯉鯉兒 周敦頤的 愛蓮說 水陸草木之花,可愛者甚蕃。晉陶淵明獨愛菊 自李唐來,世人盛愛牡丹 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遠益清,亭亭靜植,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予謂菊,花之隱逸者也 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