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愛看小
1、「形而上者謂之道,形而下者謂之器」的意思是:道,宇宙的本源,形而上的本體,超越一切世間存在,包括時空能量因果這些存在。器,有形的存在,大器者,名也,即文字文理真理公理,是道之載體。
2、此內容出自《易經·繫辭》,是中國古代哲學的重要範疇、儒家哲學中指無形的或未成形體的東西,與表示有形的或已成形的東西的「形而下」 對稱。用來說明「道」 (形而上)與 「器」(形而下) 的關係,即本源、本體和器物、現象的關係。
2樓:夢裡心落
【意思】未成形的抽象的叫做「道」,已成形的具體的叫做「器」。
【出自】《文心雕龍》的第三十七篇《誇飾》。
【節選】
夫形而上者謂之道,形而下者謂之器。神道難摹,精言不能追其極;形器易寫,壯辭可得喻其真;才非短長,理自難易耳。故自天地以降,豫入聲貌,文辭所被,誇飾恆存。
【翻譯】
未成形的抽象的叫做「道」,已成形的具體的叫做「器」。微妙的道理不易說明,即使用精確的語言也不能完全表達出來;具體事物雖容易描寫,用有力的文辭更能體現出它的真象。這並不是由於作者的才能有大有小,而是事理本身在描述上有難有易。
所以從開天闢地以來,凡是涉及聲音狀貌的,只要通過文辭表達出來,就有誇張和修飾的方法存在。
【作者】
劉勰(約465年—約520年),字彥和,生活於南北朝時期的南朝梁代,中國歷史上的文學理論家、文學批評家。漢族,生於京口(今鎮江),祖籍山東莒縣(今山東省莒縣)東莞鎮大沈莊(大沈劉莊)。他曾官縣令、步兵校尉、宮中通事舍人,頗有清名。
劉勰是中國歷史上的文學理論家、文學批評家,漢族,他曾官縣令、步兵校尉、東宮通事舍人,頗有清名。晚年在山東省日照市莒縣浮來山創辦(北)定林寺。劉勰雖任多種官職,但其名不以官顯,卻以文彰,一部《文心雕龍》奠定了他在中國文學批評史上的地位。
3樓:天人咊易
絕大部分中國學者對「形而上者謂之道,形而下者謂之器」都沒有搞清楚,索性就是乾脆不搞清楚,j就是囫圇吞棗的照搬原文「形而上」「形而下」。實際上,古代華文是一音一字一詞一意對應的表達法則,單字詞語是神洲華語的語文根基,現代華語是在單字詞語基礎上逐漸發展成為雙字詞與單字詞為主,以多字詞語為補充的表達規則。不搞清楚這個語言問題,上面的現**解就無法轉換為現代語言。
通讀原文可知,「形」是天然變易產生的存態或物態,「器」是人心變易——人心認知天物本原後法道以改易天物產生的物態——人造物態。先不解釋這句話,而是先看道家的思想:沒有施加人力的變易,即天然變易叫天易;天易生成形物的變易有同定性的法則程式,就是老子所說的「天道」。
施加人類力量形成的變易過程叫「人易」,也是文化的本質。而人能夠「易」不是像動物一樣依靠體力與固定模式,而是依靠腦心的變易思惟生理機能——靈思本性——人的第一本性。人利用靈思本性認識天易事物的變易存態本原,再仿照天易的同定性法則——天道,改易天物或設創事物,就是人類的「法道」;人認知天然變易生成形物的本原天道,再效法天道或受到啟發而改易「天易」形物,產生的物態——人造器物,就是人類高於動物之根本所在。
再回到「形而上者謂之道,形而下者謂之器」這句話。「形而上」與「形而下」的基準是「形」即天易物態。這裡的「上」與「下」不是位置高低,而是「變易」的層次性高低或者順序前後或先後,這裡就是在「天然變易產生的形物」這個過程的前後或先後。
「而」在這裡是「之」,表示偏正關係「的」,不是連詞;「者」是代詞,表示「某某的存在」;「之」是代詞,意識是「它」;「謂」就是「稱」「叫做」的意思。因此,這就話的意思就是:在天然變易形物生存前的存在(即同定性的規則程式),稱它為「道」;在天然變易形物之後(法道改易)形成的存在,就是「器」。
「器」是人類認知天易道法而法道改易思創的物態,即人造物態,引申為人造器具、工具,再引申泛指物態、形物(不分天易人易)。所以,天易變易生成形物的同定性規則程式,就是「道」即老子說的「天道」;引申為同定性規則程式即普遍規律或通貫規則(大道、貫道、通理)、規則、法術,再引申為方法、學術、策謀等。古代人把道看成先天存在,具有主觀主義色彩,但是認識到「道」是天然變易的客觀規律,是遠古認知最偉大、最深弘的認知。
4樓:匿名使用者
《易經·繫辭》:「形而上者謂之道,形而下者謂之器,化而裁之謂之變;推而行之謂之通,舉而措之天下之民,謂之事業。」。
通常的理解是,大道無形,故舊形而上,器用之物為有形,是為形而下。
「形而上」也作「自上而下」,常用來指從抽象到具體的、以思辨方式為主的研究思路.
「形而下」也作「自下而上」,常用來指從具體到抽象的、以實證分析為主的研究思路.
「形」是什麼,實際上他們是在更深的意義上把「形」作動詞便用,「見乃謂之象,形乃謂之器,」 意思是說,可見則為象,具形則成器,「在天成象(天象可見),在地成形(形,名詞,同器),」因此「形」的深層意義就是「成」或「化」:即「化而裁之謂之變;推而行之謂之通,舉而措之天下之民」中諸動詞的用法,但「形」的這種意義與「易」有區別,「形」不是指事物的自身變易,而是人對事物的觀點、方法和行為,它的主體就是人的理性,因此「形而是學」無論是作為思想、觀點、方法或者是學術,其中的「形」的本義都是中國理性的體現,「形」就是廣義的闡釋,這是中國文化中最精粹最深遂的學術理性
「形而上者謂之道,形而下者謂之器。」在《易傳》中「道」的意義是多樣的,把它統一到一起就是「三才之道」即天道、地道、人道。《易傳》中所謂「天人合一」就是「三才之道」的合一。
中國古典哲學談「天人合一」是先講統一,後講對立的。「一陰一陽謂之道」(《易傳.繫辭》)
形而上下的意義,先儒解釋甚繁,茲選以下五家,以資參考。
孔氏正義:「道是無體之名,形是有質之稱。凡有從無而生,形由道而立,是先道而後形,是道在形之上,形在道之下。故自形外已上者,謂之道也。自形內而下者,謂之器也。」
李氏集解:「崔憬曰,凡天地萬物皆有形質,就形質之中,有體有用。體者即形質也,用者即形質上之妙用也。
言有妙理之用以扶其體,則是道也。其體比用,若器之於物,則是體為形之下,謂之為器也。」
朱子本義:「卦爻陰陽,皆形而下者,其理則道也。」
來氏易注:「道器不相離,如有天地,就有太極之理在裡面,如有人身,此軀體就有五性之理藏於此軀體之中。所以孔子分形上形下,不離形字也。
陰陽之象皆形也,形而上者,超乎形器之上,無聲無臭,則理也,故謂之道。形而下者,則囿於形器之下,有色有象,止於形而已,故謂之器。」
何氏訂詁:「是故陰陽形見於卦畫,而在形見於卦畫之前者,則為形而上,上天之載,無聲無臭,故曰道。在形見於卦畫之後者,則為形而下,奇偶之陳,有方有體,故曰器。
道器不相離,如有天地,即有太極在其中,有人身,即有吾性藏其中。所以孔子分形上形下,不離形字也。」
看了以上各家的解釋,可以略知形而上下的意義,而道與器不相離,實為要解。道器雖不相離,但亦不相即,二者有同有異,此義可據大衍之數的學理進一步研究。
揲蓍求卦之法,取五十莖蓍草,名為大衍之數五十,其一不用,以象太極,其餘四十九蓍,依筮法程式,分而為二,以象兩儀,以至歸奇於扐以象閏等,每經三變成為一爻,十八變而成一卦。方筮之初,兩儀未分之際,渾然一太極,此即形而上者,亦即是道。兩儀既分,陰陽相待,乃有四象八卦,此即形而下者,亦即是器。
這也就是繫辭上傳另一段文字所說的:「是故易有太極,是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太極是吾人的心性,本有真常,無生無滅,此處生兩儀生四象等生字,是出現的意思,也是分辨的意思。
兩儀四象八卦,皆自太極分辨陰陽,而相繼出現其形相,這些形相出於太極,實與太極不相分離,這是道器不相離之義。道器雖不相離,但道是形而上者,無生無滅者,器是形而下者,生滅無常者,所以不能說,道即是器,器即是道,這是道器不相即之義。喻如海水起浪,水與浪未嘗相離,但是浪相起滅無常,水性持平如故,所以水與浪又未嘗相即。
瞭解形上形下的意義,以及道與器的關係,然後可以入觀卦爻。先觀卦爻皆是形而下者。卦爻變動,出現天地人物萬有之形,亦皆是器。
凡是形器,皆是生滅無常者。次觀卦爻皆由太極生兩儀而來。太極之生兩儀,實由吾人分辨之心而起,只要吾人不起分辨心,便能滅除生滅之相,而入於道。
後觀太極是卦爻的本體,卦爻是太極的別相,體真相假,不迷於相,則能明於本體,明於本體則能合理的運用萬相。如此觀之,久而且熟,可以展放一卦六爻彌於全宇宙,復收全宇宙藏於寂然不動之心,或收或放,無不自如,或出或處,無不自在,觀到這樣的境界,可謂已得聖人傳易之旨。
5樓:趙庚白
形而上者謂之道,形而下者謂之器——與哲學術語無關
現有關資料普遍都將《周易·繫辭上》中的「形而上者謂之道,形而下者謂之器。」這句話提出來單獨翻譯,認為「形而上與形而下」是中國古代哲學術語;認為法則是無形的,稱為形而上;器用之物是有形的,稱為形而下。
解讀古文最忌斷章取義,這句系詞是《系詞上》最後一大段文章中的一句,並且前面有「是故」二字,一看就是與上文成因果關係,前因是「書不盡言,言不盡意。」後果是「聖人立象以盡意,」進一步才是「是故形而上者謂之道,形而下者謂之器」。
實際這裡的「形」古通「型」。是模型。是「值得仿效的人或事物」的意思;
「上」亦非上下之上,乃是「崇尚,提倡」之意;
「道」古文中亦作「導」。是「引導」之意;
「下」亦非上下之下,乃為「發表,宣告」之意;
「器」是「器重,重視」之意。(詳見註釋。)
連起來大意是說:由於一種專著不可能將作者所要表達的內容全部記載下來,因此作者決定用值得仿效的人或事物去闡述他所要表達的內容,所以值得仿效的人或事物能受到崇尚是因為他們能起到引導作用,值得仿效的人或事物能在《經》文中發表是因為對這些人或事物重視。
由此可以看出:《易經·系詞上》中的「形而上、形而下」與現代的哲學術語根本沒有半點關係。
現將這段系詞簡要翻譯如下:
【原文】子曰:「書⑴不盡⑵言⑶,言不盡意⑷。」然則聖人之意其不可見乎?
子曰:「聖人立⑸象⑹以⑺盡⑻意,設⑼卦⑽以盡情⑾偽⑿,繫辭焉以盡其言。……是故形⒀而⒁上⒂者謂⒃之⒄道⒅,形而下⒆者謂之器⒇,……。
【譯文】老師說:「某一種專著不可能將作者所要表達的內容全部記載下來,因此記載下來的也不可能是作者所要表達的全部內容。」既然如此編纂《易經》的聖人所要表達的內容難道就不能夠完全看到了嗎?
老師說:「編纂《易經》的聖人決定用值得效仿的人或事物去最大限度地闡述他所要表達的內容,創立了佔測用的一套預定符號用來最大限度地體現事情的來龍去脈變化,與佔測符號聯綴在一起的文辭用來最大限度地展現他的主張。……所以值得仿效的人或事物能受到崇尚是因為他們能起到引導作用,值得仿效的人或事物能在《經》文中發表是因為對這些人或事物重視……。
註釋:⑴「書」特指某一種專著,如佔兆書、曆書等。《尚書·金縢》:「乃卜三龜,一習吉。啟籥見書,乃並是吉。」
⑵「盡」統括某個範圍的全部,相當於「都」。《尚書·盤庚上》:「重我民,無盡劉。」
⑶「言」記載。《左傳·隱公元年》:「書曰:'鄭伯克段於鄢。』段不弟,故不言弟。」
⑸「立」確定;決定。《後漢書·郎顗傳》:「恭陵火災,主名未立。」
⑹「象」值得仿效的人或事物。《易經·系詞上》:「是故夫象,聖人有以見天下之賾,而擬諸其形容,象其物宜,是故謂之象。
」(形:通「型」。模型。
模:仿效,效法。型:
楷模(值得學習的人或事物;榜樣。)。)
⑺「以」連詞。表示目的關係,相當於「去」「用來」「目的在於」等。《韓非子·五蠹》:「有聖人作,構木為巢,以避群害。」
⑻「盡」力求達到最大限度。《禮記·曲禮上》:「虛坐盡後,食坐盡前。」
⑼「設」創立,建立,開創。《公羊傳·桓公十一年》:「權之所設。」注:「設,施也。」
⑽「卦」佔測用的一套預定符號。《說文》卦,筮也。按,所以筮也。
⑾「情」實情,情況(指事情的來龍去脈)。《史記·高祖本紀》:「列侯諸將無敢隱朕,皆言其情。吾所以有天下者何?」
⑿「偽」通「訛」。改變;變化。《楚辭·劉向〈九嘆·怨思〉》:「若青蠅之偽質兮, 晉驪姬之反情。」
⒀「形」《漢語大字典》通「型」。模型。值得仿效的人或事物(模:
仿效,效法。班固《漢武帝內傳》:「徹書之金簡,以身模之焉。
」;型:楷模(值得學習的人或事物;榜樣。)。
《詩·大雅·蕩》:「雖無老**,尚有典型。」)。
《漢書·王莽傳上》:「儀形虞、周之盛。」 《潛夫論·德化》:
「儀形文王,萬邦作孚。」
⒁「而」能,能夠。《尚書·周書·呂刑》:「獄成而孚,輸而孚。」
⒂「上」崇尚,提倡。《詩經·魏風·陟岵》:「上慎旃哉!」《史記·秦始皇本紀》:「上農除末,黔首是富。」
⒃「謂」通「為」。因為。《列子》:「亦不以眾人之觀易其情貌,亦不謂眾人之不觀不易其情貌。」
⒄「之」指示代詞。相當於:此,這,這個,這樣的,這種。《詩經·周南·桃夭》:「之子于歸,宜其室家。」
⒅「道」後作「導」。引導。《論語·為政》:「道之以德,齊之以禮。」
⒆「下」發表,宣告。《戰國策·齊策》:「令初下。」例:下命令;下指示。
⒇「器」重視。《三國志·諸葛亮傳》:「先主器之。」《後漢書》:「朝廷器之。」
「形而上者謂之道,形而下者謂之器」,是什麼意思
趙庚白 現有關資料普遍都將 周易 繫辭上 中的 形而上者謂之道,形而下者謂之器。這句話提出來單獨翻譯,認為 形而上與形而下 是中國古代哲學術語 認為法則是無形的,稱為形而上 器用之物是有形的,稱為形而下。解讀古文最忌斷章取義,這句系詞是 系詞上 最後一大段文章中的一句,並且前面有 是故 二字,一看就...
形而上者謂之道,形而下者謂之器是什麼意思
說簡單點,形而上是指虛空的 精神的,形而下是指具體的 物質的 我們傳統文化是宣揚行而上,因為孔孟老莊都是大思想家,中國文化一向主張修身養性,注重精神上的修煉,不鼓勵物質上的最求。而現在的社會是主張形而下,比如最求金錢 名譽 地位等。形而上者謂之道,形而下者謂之器 是什麼意思 1 形而上者謂之道,形而...
“自環者謂之私,背私者謂之公”是什麼意思
舊城南憶往 意思是 把圍著自己繞圈子的叫做 私 與 私 相背的叫做 公 原文節選 古者蒼頡之作書也,自環者謂之私,背私謂之公,公私之相背也,乃蒼頡固以知之矣。今以為同利者,不察之患也,然則為匹夫計者,莫如修行義而習文學。行義修則見信,見信則受事 文學習則為明師,為明師則顯榮 此匹夫之美也。然則無功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