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菲的心情
關於陶淵明的出仕與隱退,人們習慣於從社會大環境崇尚隱逸之風和他內儒外道的思想去解釋。其實,抓住陶淵明五次仕宦經歷,歷史地具體地去分析他為何隱退守拙的原因,可以得出一些新的認識。筆者認為可歸結為兩點:
一是陶淵明本性使然,一是社會現實使然。
陶淵明性格的本質特徵是追求心靈的最大自由和心態的閒適優雅,仕宦生活不符合他崇尚自然的本性。陶淵明處於一個崇尚自由、玄風扇熾的時代,政治上的篡奪和殺伐使一意尋求避禍全身的士人極易形成隱逸的品格。陶淵明隱逸性情的形成,應當說與東晉士族文人這種普遍企羨隱逸,追求精神自由的風尚不無關係。
就是這種崇尚自然、悠然灑脫的天然稟賦,使他不堪「為五斗米折腰向鄉里小兒」,而最終掛官歸田。他寫了《歸去來辭》,在詩中他十分坦誠地講,就任縣令,是為生計所迫;之所以辭職,是因為「質性自然,非矯勵所得,飢凍雖切,違己交病」,超然的性格使他寧可餓肚子,也不願違心地逢迎上司而混跡官場了。在《歸田園居》中,詩人歌道:
「少無適俗韻,性本愛山丘。誤落塵網中,一去十三年。羈身戀歸林,池魚思故淵。
」「久在樊籠裡,復得返自然。」短短几句,對仕途的厭惡之情溢於言表。因「質性自然」「本愛山丘」,視仕宦之途為樊籠的陶淵明,終辭職歸隱,拋離塵雜,返歸自然。
陶淵明歸隱田園不僅要與他率真的個性結合考慮,更要從廣闊的政治背景以及他的仕宦生涯去體察,他的入世與出世可以說都與當時的社會現實有關。陶淵明雖最終解職歸田,但他少壯時,卻是有一番建功立業、兼濟天下的思想的。在《飲酒》、《雜詩》等詩歌中,他曾道:
「少年罕人事,遊好在六經」,「猛志逸四海,騫翮思遠翥」,「少時壯且厲,撫劍獨行遊」,表明了他並非一開始就有出世的想法。他出生於世代官宦的家庭,又是元勳之後,也曾期望在仕途中有所進取,在政治上有所作為。但他所處的東晉末年時局動盪:
宗室內部的鬥爭,軍閥對政權的野心,不斷引起血腥的殺戮乃至激烈的火拼。這種社會動亂不僅給人民帶來災難,同時在社會上層也造成嚴重的不安感。這使陶淵明的政治雄心不得不有所消減。
另外,在這種權力爭奪之中,一切卑汙血腥的陰謀,無不打著崇高道義的幌子,這使秉性真淳的陶淵明也難以忍受。從晉孝武帝太元十八年,二十九歲的陶淵明第一次出來做官,到四十二歲掛冠歸田共十三年。這期間,陶淵明一直處於「出世」與「入世」的矛盾鬥爭中,這在他的詩中多有體現。
在《辛丑歲七月赴假還江陵夜行塗口》等詩中,他嘆道:「如何舍此去,遙遙至西荊」,「日月擲人去,有志不獲聘」,詩中蘊籍著詩人太多的失望和悲慨,可以看出詩人也曾為是否歸田有過痛苦的徘徊和猶豫,但終究「愛丘山」的夙願壓倒了「逸四海」的猛志,他終於找到了他最終的路——歸隱田園。所以說,他的歸隱是社會現實使然,是他的思想與社會現實無法調和的結果。
為什麼陶淵明想隱居山林
2樓:四海龍吟
陶淵明生於公元365年,一名潛,字元亮,世號靖節,尋陽柴桑(今江西九江)人。陶淵明少年時受家統和儒經的影響,懷有兼濟天下大濟蒼生的壯志。但是,由於門閥制度的存在,庶族寒門出生的人不可能突破門閥士族對**權位的壟斷,在這樣的情況下,陶淵明的理想是難以化為現實的,他理想的夢幻註定會破滅。
陶淵明直到二十九歲的「高齡」才出仕為官,但終其一生,他所做的也不過是祭酒、參軍、縣丞一類的芝麻小官,不僅壯志無法施展,而且不得不在苟合取容中降志辱身和一些官場人物周旋委蛇。
到他三十九歲時,多年來的經歷使他的思想發生了質的變化,他開始轉向躬耕自己自足,追求心靈的寧靜與澹泊。此後,他又為彭澤令,因不願為五斗米折腰,上任八十餘日就解印掛職而歸。從此,他結束了他仕途的努力和曾經的彷徨,義無返顧地走上了歸隱田園之路。
自四十一歲歸隱田園之後,陶淵明確確實實享受了一段「遙遙遠人村,依依墟里煙。狗吠深巷中,雞鳴桑樹顛」的田園樂趣。然而書香門第出來的陶淵明畢竟不是稼穡的好手,「開荒南野際」的辛勤也未必能使他過上衣食無憂的小康生活。
義熙四年在陶淵明四十四歲時,一場災禍更使得他全家一貧如洗。這年夏天,詩人筆下洋溢著生活氣息的「方宅十餘畝,草屋**間」被一場無情的大火燒光了,全家只好寄居在船上,靠親朋好友的接濟過活。
永初三年(422年)陶淵明五十八歲時生活以近絕境,其情狀反映在《有會而作》一詩中,「弱年逢家乏,老至更長飢。菽麥實所羨,孰敢慕甘肥!」元嘉四年(427年),詩人貧病交加,在其《輓歌詩》中第二首自輓詩中,詩人對死後可以「鼓腹無所思」的幻想讀來讓人心酸:
「在昔無酒飲,今但湛空觚。春醪生蜉蟻,何時更能嘗。餚案盈我前,親舊哭我傍」。
元嘉四年(427年)十一月,六十三歲的陶淵明黯然瞑目。
3樓:
總結一下,就是四個字:生不逢時!
晉朝是動亂非常多的朝代,社會動盪,一心想報國的他,因為官僚內部非常黑暗,又不想同流合汙,只好退隱山林了.他的文學作品當時沒有人重視,直到百年之後,才被人們認可,而且對後世唐宋文人的影響是非常巨大的.
4樓:手機使用者
懷才不遇,無法實現政治抱負
陶淵明為什麼可以代表東晉整個時代的文學成就?
1 橫向考察 同時 詩的人多,但老陶的詩最明白,最清新,這種創新成就太大了。2 他的詩的成就源於他的人品,與世俗決裂的勇氣使他的詩作獲得了新題材新內容,新大陸啊。3 縱向考察 對後世的影響太大了,唐宋文壇的精英們沿著他的道路越走越遠,下自成蹊。4 他的處世態度影響了後世文人,窮則獨善其身的自我安慰無...
陶淵明的主要作品,陶淵明有什麼作品呢?
好心情期望 陶淵明詩的相關作品有 飲酒 歸園田居 桃花源記 五柳先生傳 歸去來兮辭 等。陶淵明,字元亮,又一說名潛,字淵明 號五柳先生,私諡 靖節 東晉末期南朝宋初期詩人 文學家 辭賦家 散文家。陶淵明有什麼作品呢? 阿沾 1 始作鎮軍參軍經曲阿作 是晉宋之際文學家陶淵明創作的一首五言詩。此詩反映了...
陶淵明的兒子叫什麼,陶淵明有幾個孩子
陶淵明有五個兒子,分別為陶舒儼 陶宣俟 陶雍份 陶端佚 陶通佟.在他眼裡,五個兒子都不成氣候。他在 責子 一詩中寫道 白髮被兩鬢,肌膚不復實。雖有五男兒,總不好紙筆。阿舒已二八,懶惰故無匹。阿宣行志學,而不愛文藝。雍端年十三,不識六與七,通子垂九齡,但覓梨與慄。天運苟如此,且進杯中物。長子阿舒,懶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