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moi默
講的是“人和”推的是“仁政”層層深入。
原文孟子曰:"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三裡之城,七裡之郭,環而攻之而不勝。
夫環而攻之,必有得天時者矣;然而不勝者,是天時不如地利也。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堅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國不以山溪之險,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親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順之。以天下之所順,攻親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戰,戰必勝矣。
譯文孟子說“有利於作戰的天氣和時令不如有利於作戰的地理條件,有利於作戰的地理條件不如作戰中的人心所向、內部團結。 方圓三裡的內城,方圓七裡的外城,包圍著攻打它卻不能取勝。包圍著攻打它,必定是得到了有利於作戰的天氣時令,然而不能取勝,這是由於有利於作戰的天氣和時令不如有利於作戰的地理條件。
城牆不是不高,護城河不是不深,**裝備不是不堅固銳利,糧食不是不多,但(守城者)棄城而逃,是因為對作戰有利的地理形勢不如作戰中的人心所向、內部團結。 所以說,使人民定居下來而不遷到別的地方去,不能依靠劃定邊疆的界限,鞏固國防不能靠山河的險要,震懾天下不能靠武力的強大,施行仁政的君主,得到幫助支援他的人就多,不施行仁政的君主,得到幫助支援他的人就少。幫助他人少到了極點,內外親屬都背叛他。
幫助他人多到了極點,天下人都歸順他。憑藉天下人都歸順他的條件,攻打被內外親屬背叛的人,所以君子不戰就罷了,作戰就一定能勝利。
中心論點即篇首兩句。孟子提出三個概念:天時、地利、人和,並將這三者加以比較,層層推進。
用兩個“不如”強調了“人和”的重要性。三者之間的比較,實質上是重在前者與後者的比較,強調指出各種客觀及諸多因素在戰爭中都比不上人的主觀條件及“人和”的因素,決定戰爭勝負的是人而不是物。在比較中立論,給人的印象極其深刻。
句式相同,語氣十分肯定,斬釘截鐵,不容置疑。 二三兩段圍繞中心論點,連用兩個論據進一步論證。第2段選取攻戰的例子闡明“天時不如地利”,區區小城,四面受圍而不能克,即使有得“天時”者也不能勝,旨在說明“地利”重於天時;第3段同樣選取攻戰的例子,旨在說明即使在佔有“地利”的情況下——“城非不高”“池非不深”“兵革非不堅利”“米粟非不多”,但有人卻棄城而逃,因為“地利”亦難比“人和”。
這兩個例子均非實際戰例,而是泛指,即除特殊情況外,一般如此。因而使論戰具有普遍的意義和一定的說服力。 以上三段,論證了“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的道理。
第4段的作用是在前三段論述的基礎上進一步闡發,將論點的範圍由戰爭推及到治國,從而全面體現孟子的政治主張,使文章更具有普遍意義。其次,“得道”實際上也可理解為“得人心”,即“人和”。得人心者,人心歸順,所到披靡,失人心者,人心相悖,不攻自潰。
因而,第4段絕非多餘的閒筆。
我們通常用“得道多助,失道寡助”這句話來表示:合乎正義者就能得到多方面的支援與幫助,違背正義的就會陷入孤立無援的境地。在這裡,我們把“道”理解為“正義”。
那麼,什麼叫“正義”?《現代漢語詞典》中說:“正義”是指“公正的、有利於人民的道理”。
這是富於現代氣息的理解,然而是和它最初的含義一脈相承的。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是孟子的一個著名論斷。《孟子·公孫丑下》中說: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親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順之。以天下之所順,攻親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戰,戰必勝矣。
”這裡的“畔”字通“叛”,是背叛、反對的意思。這段話是說,對得道的人,幫助他的人就多;對失道的人,幫助他的人就少。幫助的人少到極點時,就連親戚都會反對他;幫助的人多到極點時,全天下的人都會順從他。
拿全天下都順從的力量,來攻打連親戚都反對的人,要麼不戰,一戰必勝。 孟子在這裡說的“得道”和“失道”的人,都不是指普通的個人,而是指一國之君。一國之君既是戰爭的總指揮,也是政治上的領袖。
孟子通過論述戰爭勝負的問題,引出了“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觀點,然而在孟子看來,“民心向背”對於戰爭具有根本性的意義,對於政治也具有同樣重要的意義。孟子說:“得天下有道:
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意思是說,得天下必先得民,得民必先得民心。
所謂的“得民”,就是得到人民的支援、擁護和幫助。所謂的“得天下”,是指通過施行仁政來“王天下”,而不是單靠武力來爭奪天下。仁政,是以德服人,使人心悅誠服,自動來歸附;而以力服人,不能服人之心。
在孟子看來,得天下之道,即是施行仁政。因為仁政,是“得其心”之政。 那麼,如何“得其心”,即如何行仁政呢?
孟子提出了“保民”的思想。保民,就是關愛和保護人民,它要求君主做到“所欲與之聚之,所惡勿施”,就是人民所希望的,就替他們聚積起來,人民所厭惡的,不要強加給他們。人民所希望的是什麼呢,當然是富裕、幸福的生活。
孟子認為,這是行仁政的根本著眼點。做到了這一點,然後民心歸服、天下歸服,是任何力量都阻止不了的。 “戰必勝矣”的主要原因:
“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多助之至,天下順之”。
整體把握
這篇短文一開頭就提出“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這一觀點,指明“人和”是克敵制勝的首要條件。“人和”,就是下文說的“多助”和“天下順之”,即人民的支援和擁護,這反映了孟子“民貴君輕”的政治思想。宋朱熹對這一章的註釋是:
“尹氏曰:言得天下者,凡以得民心而已。”清焦循的註釋是:
“民和為貴,貴於天地,故曰得乎丘民為天子也。”可見這一章不是論戰爭,而是講民心向背的,是借戰爭論述實行“王道”(即“仁政”)的重要性。由此逐層推進,短文先分別就天時與地利、地利與人和做比較,指出天時、地利、人和三因素在戰爭中所起的作用大小不同;最後由人和推演出“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的結論,完成本文的論證。
這一章開頭即提出中心論點,並用概括性很強的戰例加以證明,然後從理論上進行論證,得出“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的論斷,闡明瞭“人和”的實質。短文最後以得“人和”的“君子”“戰必勝矣”作結,突出地說明了“人和”是決定戰爭勝負最主要的條件。 本文語句整齊、流暢,一氣貫注,很有說服力。
比如在論證地利不如人和時,作者先用四個並列的雙重否定句,充分鋪張防守一方所具備的“地利”方面的有利條件,然後陡然一轉,說出失敗的結局,使得“地利不如人和”的結論有了很強的說服力。又如在闡述他的“得道者多助”時,作者也是先用了三個否定的排比句,順理成章地推匯出結論;然後又把“多助”和“寡助”進行對比,自然匯出“君子有不戰,戰必勝矣”。
2樓:匿名使用者
人心所向,上下團結;事和協;民心和樂。
其實質套用現在的說法,就是以人為本
3樓:匿名使用者
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孟子兩章相關練習 (回答時請寫清題號,萬分感謝!!!!!!!!!!!!)
4樓:匿名使用者
1故天將降大任於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2內在 外在 經受磨難對人有益(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3引出下文(為下文中心)
4動心忍性
5不知道
6人的團結
7不會8天時 地利 人和
9優勢:有利的地勢,堅固的城防,精良的**,充足的糧食 劣勢:士兵不夠團結
10題目不懂
11君王 仁政
12對比 人和才是克敵制勝的關鍵
13親人背叛 天下人歸順
14施行仁政 統治天下
15多助,天下人歸順 寡助,親人也背叛
16不行,域民,固國,威天下是由小而大的三個概念,層層遞進
在人和人的交往中,人情商低的表現是什麼
以情佐酒 在這個社會,說白了就是各種關係交斥著,而經營好了這些關係,就會過得很幸福。要想經營好這些關係,情商就是一個最大的體現。不得不說,情商高的人,帶給一個人的感受都是不一樣的,這對你的工作和生活都有很大的影響力。反之,一個情商低的人,根本就不會有一個好的人際關係,反而會受到更多人的排斥,也不會過...
食物的腐敗變質是什麼引起的?在日常生活中人們儲存食物常用的方法有什麼
食物儲存的方法1.脫水法 細菌和其他微生物都需要水來生長,因此,將食物脫水能停止微生物的生長及儲存食物一段長時間.將食物置於陽光或在天然情況下用風乾來使食物脫水,如蝦米,魚乾,菜乾.2.凍乾法 食物在此過程中先被迅速冷卻,然後在低壓下被除去其內的水分.由於食物已不含水分,凍乾的食物是十分輕的.凍乾食...
都說愛人和老伴不同,那兩者的區別是什麼?
兩者的區別就是,愛人是兩個人在一起非常有感覺的時候的稱呼,說明是彼此相愛的,而老伴就是已經習慣了彼此的陪伴,再也不能離開彼此了。這個問題就好像結婚和戀愛一樣,戀愛只是單純,兩個人互相喜歡而結婚就不僅是有愛情,而且還要有生活,愛人能做的事,老伴也能做,老伴能做的事,愛人不一定能做。比如說他陪你好好過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