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曹植《七步詩》的典故,到底是史實還是後人的杜撰

時間 2021-06-19 09:56:05

1樓:匿名使用者

《七步詩》 - 作者

曹植(192~232),三國時魏國詩人,文學家。沛國譙(今安徽省亳州市)人,字子建,是曹操與武宣卞皇后所生第三子。後世將曹植,與其父曹操,其兄曹丕,合稱「三曹」。

曹植自幼穎慧,10歲餘便誦讀詩、文、辭賦數十萬言,出言為論,落筆成文,深得曹操的寵愛。曹操曾經認為曹植在諸子中「最可定大事」,幾次想要立他為太子。然而曹植行為放任,不拘禮法,屢犯法禁,引起曹操的震怒,而他的兄長曹丕則頗能矯情自飾,終於在立儲鬥爭中漸佔上風,並於建安二十二年(217)得立為太子。

建安二十五年,曹操病逝,曹丕繼魏王位,不久又稱帝。

曹植的生活從此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他從一個過著優遊宴樂生活的貴族王子,變成處處受限制和打擊的物件。公元226年,曹丕病逝,曹叡繼位,即魏明帝。

曹叡對他仍嚴加防範和限制,處境並沒有根本好轉。曹植在文、明二世的12年中,曾被遷封過多次,最後的封地在陳郡,232年12月27日曹植逝世,卒諡思,故後人稱之為「陳王」或「陳思王」。

《七步詩》 -

詩詞正文

【三國·魏】 曹植

煮豆持作羹,

漉豉以為汁。

萁在釜下燃,

豆在釜中泣。

本自同根生,

相煎何太急?

附:【現代《七步詩》】——是後人所改

【三國·魏】 曹植

煮豆燃豆萁,

豆在釜中泣。

本是同根生,

相煎何太急?

《七步詩》 -

註釋漉(lū):過濾。意思是把豆子的殘渣過濾出去,留下豆汁作羹。

菽:讀作shū。

羹(gēng):用肉或菜做成的糊狀食物。

萁:豆類植物脫粒後剩下的莖,即豆秸。

釜:鍋。

持:使用、用來。

然:燃燒。

煎:煎熬。

本:原本。

《七步詩》 -

翻譯煮豆子是為了把豆子的殘渣過濾出去,留下豆汁做羹。豆秸在鍋下燃燒,豆子在鍋中哭泣。我們本來是同胞兄弟,為什麼你那麼急迫地加害於我呢?

附註:漉菽以為汁中的「菽」,只要是出自正版的《世說新語》,沒有作「豉」的。至於流傳的其他詩歌版本,可附註說明,不應列在《世說新語》的書名之後。

本自同根生中的「自」,有版本為「是」,疑為今人修改,不如「自」字好!

萁在釜下燃有「在」,有版本作「向」。

另有別本《七步詩》為四句(是後人所改),以《三國演義》為代表,首句為「煮豆燃豆萁」,第三句為「本是同根生」。

蘇教版小學語文,人教大綱版語文課本第十二冊第十課古詩三首中為「煮豆持作羹,漉豉以為汁。萁在釜下然,豆在釜中泣。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2樓:叔叔年紀大了

多數是後人偽作 現在很多古時的作品都非出於作者本人 至少沒有任何證據能證明某詩某文的作者絕對是真實的 秦皇漢武 元明清 中國數次文化浩劫 早已把歷史的真相改的面目全非 至於是不是偽作反倒沒什麼重要 歷史上兄弟相殘的 都何止曹植曹丕

關於曹植《七步詩》的故事

3樓:

《七步詩》的故事:

黃初元年正月,六十六歲的曹操病死,曹丕由世子榮升魏王;同年十月,漢獻帝被迫禪讓帝位,曹丕上位,稱帝為魏文帝。

由於爭封太子這段經歷讓曹丕無法釋懷,在他稱帝后,他仍對曹植耿耿於懷。他擔心這個有學識又有政治志向的弟弟會威脅自己的皇位。

就想著法子要除掉他,曹植知道哥哥存心陷害自己,可自己無法開脫,只好在極度悲憤中七步之內應聲成詩。

4樓:

曹丕和曹植都是曹操之子,且都為卞太后所生,是真正的同胞手足。曹操曾一度想立曹植為嗣, 因其才智高於其兄曹丕。 後曹丕登基(始稱魏文帝)仍忌曹植之能,加以**,這首詩就是在這種情況下產生的。

豆,豆萁,豆豉,都是豆這種植物的各種形態,可以說「本是同根生」。首句為我們描繪了煮豆的場景,以豆萁為燃料製作豆汁。第

三、四句進一步揭示這兩者間的關係。 豆在鍋中忍受豆萁的煎熬, 「咕嘟」的聲音彷彿在哭泣。這暗指兄長對自己的**以及自己悲憤的心情。末兩句卒章顯志,既是控拆,也是反抗。

整首詩據說在七步之內完成,詩人的情感也經歷了一個由平緩到迸發的過程。名為吟物, 實則是一首帶有譏諷的寓言 詩。然而由於詩人與其譴責物件的特殊關係,因而詩人的口吻是委婉又深沉的,譏諷之中有提醒和規勸。

這一方面反映了曹植的聰明才智,另一方面也反襯了曹丕**手足的殘忍。

曹植才高八斗, 文風俊逸剛健。 這首詩在情感上層層推進,且運用了比興手法,從中也可發現樂府詩歌的影響。有的選本沒有

二、三句,但這種風格仍是顯而易見的。

5樓:

植非七步成詩,操諸兒中唯植與丕英雄。由於封建制度。操立丕為嗣。植自然恐慌,日不能寐。故做此詩以備用。果真救其性命。

6樓:

原來曹操有五子,惟植性敏而慧,善文章,曹操平日最愛之,曹死後,丕承其父業,恐植謀奪其位,欲害之,其母卞氏攔阻,丕乃設計欲除植,故限其行七步作詩一首,植問以何為題,丕指殿上一畫為題,植行七步,其詩已成。丕又曰:「汝能應聲而作詩一首否?

」植曰「願即命題。」丕曰:「吾與汝乃兄弟也,以此為題,亦不許犯著『兄弟』字樣。

」植略不思索,即口占一首曰: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曹丕聞之,潸然淚下。其母卞氏從後殿出曰:「兄何逼弟之甚耶?

」丕慌忙離座告曰:「國法不可廢耳。」於是貶曹植為安鄉候。

7樓:匿名使用者

你好象已經說的很清楚了

8樓:匿名使用者

相傳曹植的哥哥魏文帝(曹丕),要他在七步之內作成一首詩,

不然就要殺他的頭,曹植憤然寫了這首詩

曹植真的寫過七步詩嗎?

9樓:小肥肥

但此詩是否系曹植所作,至今仍有爭議。

因此事僅為《世說新語》所錄,是否為史實待考。

且此詩並未收錄於《曹植集》,是否為曹植所作也有爭議。

其他觀點:

有觀點認為,六朝時期文壇還未流行五言絕句詩體,《七步詩》為後人之作;

另一觀點認為,此詩體並非五言絕句,或許是建安文學所流行的五言體。

10樓:黛妮

一、是的。

二、創作背景:

曹植是曹操的小兒子,從小就才華出眾,很受到父親的疼愛。曹操死後,他的哥哥曹丕當上了魏國的皇帝。因為曹植和曹熊(第四兒子)在曹操亡故時沒來看望,曹丕便再追問他們倆。

曹熊因為害怕,自殺了。

而曹植則被押進朝廷。曹丕四兄弟的母親卞氏開口求情,曹丕便給了曹植一個機會,讓他在七步之內脫口一首詩,曹植就念了這首七步詩。曹丕明白了曹植這首詩的道理:

如果自己殺了曹植便會被世人恥笑,於是便放了曹植。

三、附《七步詩》如下:

七步詩魏晉.曹植

煮豆燃豆萁,漉豉以為汁,

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譯文】

鍋裡煮著豆子,是想把豆子的殘渣過濾出去,留下豆子汁來做成糊狀食物。豆莖在鍋下燃燒,豆子在鍋裡哭泣。它說:我們本來是同條根上生出來的,你又怎能這樣急迫地煎熬我呢?

(這首詩用同根而生的萁和豆來比喻同父共母的兄弟,用萁煎其豆來比喻同胞骨肉的哥哥殘害弟弟,表現了作者對兄弟相逼,骨肉相殘不滿與厭惡。)

四、作者簡介:

曹植(192-232),字子建,沛國譙(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三國曹魏著名文學家,建安文學代表人物。魏武帝曹操之子,魏文帝曹丕之弟,生前曾為陳王,去世後諡號「思」,因此又稱陳思王。

後人因他文學上的造詣而將他與曹操、曹丕合稱為「三曹」,南朝宋文學家謝靈運更有「天下才有一石,曹子建獨佔八斗」的評價。王士禎嘗論漢魏以來二千年間詩家堪稱「仙才」者,曹植、李白、蘇軾三人耳。

11樓:匿名使用者

最早記載曹植七步詩的是《世說新語》,而在三國志當中並未出現,隋唐之前曹植的詩集容易得到但是到了宋之後就大部分失傳了,後面的曹植作品都是後人蒐集的,加上劉宋和趙宋時期的兩次反曹高潮,可能才是真正的催生了七步詩的原因,所以這七步詩實則是真假難辨。曹植本人到底有沒有寫過,根本無從考證,魯迅和郭沫若都曾持有這個觀點。而《世說》對曹操父子多貶損,觀點有失公正,而且世說本身不能作為正史看待,只能算是當時的一些名人軼事。

所以這七步詩多半是託曹植而生,並非出自曹植之手的可能性更大。

曹子建被人稱才思敏捷是由作《登臺賦》時的表現,而曹丕若真想殺曹植,找個罪名直接殺了不就行了,還做什麼七步詩,難道他不知道曹植的文采能力嗎,七步成詩對別人可能難了些,但對曹植就太簡單了,沒有來的招個罵名,曹丕真那麼糊塗嗎

12樓:匿名使用者

七步詩[三國·魏]曹植

煮豆持作羹,

漉菽以為汁。

萁在釜下燃,

豆在釜中泣。

本是同根生,

相煎何太急。

三國人物·曹植

曹植(192-233)字子建。沛國譙(今安徽亳縣)人。少有文才,善為詩文。

三國魏傑出詩人。曹操第三子,封陳思王。因富才學,早年曾被曹操寵愛,一度欲立為太子,終因任性而行失寵。

遭忌於兄丕。曹丕稱帝后,他受曹丕的猜忌和**,屢遭貶爵和改換封地。建安十六年( 211年)封平原侯,建安十九年(214年)改為臨淄侯。

二十五年,操死,丕廢漢稱帝,使就國。黃初二年(22),貶爵安鄉侯;改封耶城侯;三年,徙封東阿;四年,徙封雍丘王。太和元年(227),丕死,曹睿即位,徙封浚儀;六年,封為陳王,鬱郁而死。

溢曰思,世稱「陳思王」。曹植曾幾次上書,希望能夠得到任用,但都未能如願,最後憂鬱而死,年四十一歲。

13樓:最愛你小哇

我認為 曹丕和曹植的感情很深 所以他們的關係不可能一生一死 所以曹丕更不會讓曹植去寫七步詩 主要曹丕能當上皇帝的原因是 他年齡比曹植大 在古代年齡大的孩子才有可能當上皇帝 曹操有三個兒子 並大兒子已經戰死沙場 所以說只剩最後兩個兒子了 然後曹丕在這兩個兒子中是年齡最大的 所以當然是他的皇帝了

14樓:匿名使用者

我想是應該寫過,因為史書有曹植的七步詩。

15樓:匿名使用者

歷史源遠流長,著實難以考究.況且人總會有愛憎喜惡,編輯該書的人也總不能脫離個人情感---一句話,可以由是變非.

到底有沒有曹植這個人,有沒有寫過七步詩也難以說得清.

16樓:但_那只是曾經

沒有正史記載,正史不會記載誰誰誰作了什麼詩,非要較真的話,李白都要跪。比如說曹操《觀滄海》就出自南宋郭茂倩改編的《漢樂府詩集》,能說明《觀滄海》不是曹操寫的嗎?至於說東阿王是證據,後人寫的,古代除了稱名稱字稱號,還有稱官職,比如王羲之又叫王右軍,稱呼指的是人不是年代。

不能用心理學是斷定,萬一曹植自汙呢?此詩一出,曹植出任何意外都會算在曹丕頭上,古人重名,尤其是皇帝。除了署名寫在紙上的詩流傳下來,或者詩中有自稱,否則太難證明了

曹植七步詩

七步詩典故 曹植是曹操的小兒子,從小就才華出眾,很受到父親的疼愛。曹操死後,他的哥哥曹丕當上了魏國的皇帝。曹丕是一個忌妒心很重的人,他擔心弟弟會威脅自己的皇位,就想害死他。有一天,曹丕叫曹植到面前來,要曹植在七步之內作出一首詩,以證明他寫詩的才華。如果他寫不出,就等於是在欺騙皇上,要把他處死。曹植知...

《七步詩》曹植,曹植《七步詩》原文的意思是什麼?

煮豆持作羹,漉菽以為汁。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白話譯文 煮豆來做豆羹,過濾的豆子做成汁。豆杆在鍋下燃燒,豆子在鍋裡哭泣。豆杆和豆子本是從同一條根上生長出來的,為什麼要相互煎熬逼迫得那麼狠呢?七步詩 是三國時期魏國文人曹植 曹操的兒子 的一首詩。這首詩用同根而生的萁和豆來比喻...

曹植七步詩的詩意 ),曹植七步詩的詩意 20字)

暴走少女 原詩 煮豆持作羹,漉菽以為汁。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譯文 煮豆來做豆羹,過濾的豆子做成汁。豆杆在鍋下燃燒,豆子在鍋裡哭泣。豆杆和豆子本是從同一條根上生長出來的,為什麼要相互煎熬逼迫得那麼狠呢? 雨冠宇 七步詩 的詩意 煮豆子正燃著豆秸,因煮熟豆子來做豆豉而使豆子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