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匿名使用者
怒髮衝冠
[讀音][nù fà chōng guān][解釋]指憤怒得頭髮直豎,頂著帽子。形容極端憤怒。
[出處]《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相如因持璧卻立;倚柱;怒髮上衝冠。”
[例句]戰士們看到班長犧牲了,一個個~,發誓為班長報仇。
[反義]喜不自勝欣喜若狂喜形於色
意思相近的四字詞語,意思差不多的成語
2樓:ok擁抱後的距離
1: 畫蛇添足--多此一舉
2: 一步登天--平步青雲
3: 同歸於盡--玉石俱焚
4: 名列前茅--獨佔鰲頭
5: 忘恩負義--恩將仇報
6: 脣亡齒寒--休慼相關
7: 固執己見--一意孤行
8: 永垂不朽--萬古流芳
9: 落井下石--乘人之危
10: 七上八下--忐忑不安
11: 石沉大海--杳無音信
12: 窮極無聊--心灰意冷
13: 自不量力--螳臂當車
14: 百年不遇--千載難逢
15: 明察秋毫--洞若觀火
16: 管中窺豹--坐井觀天
17: 出類拔萃--鶴立雞群
18: 白日做夢--痴心妄想
19: 五顏六色--五彩紛呈
20: 東施效顰--邯鄲學步
21: 口是心非--陽奉陰違
22: 天經地義--理所當然
23: 十拿九穩--萬無一失
24: 千里迢迢--山遙路遠
25: 蜻蜓點水--淺嘗輒止
26: 洋洋得意--忘乎所以
27: 夜深人靜--萬籟俱寂
28: 窮凶極惡--青面獠牙
29: 皮開肉綻--血肉模糊
30: 火燒火燎--心急如焚
31: 班門弄斧--自不量力
32: 千人所指--眾矢之的
33: 一擲千金--揮霍無度
34: 狐假虎威--狗仗人勢
35: 人云亦云--隨聲附和
36: 偷樑換柱--移花接木
37: 毛骨悚然--膽戰心驚
38: 鳥盡弓藏--輔車相依
39: 脣亡齒寒--兔死狗烹
40: 百發百中--彈無虛發
41: 神氣活現--趾高氣揚
42: 瞞天過海--聲東擊西
43: 庸人自擾--杞人憂天
44: 休慼相關--息息相關
45: 破釜沉舟--義無反顧
46: 水滴石穿--繩鋸木斷
47: 唾手可得--易如反掌
48: 四面八方--五湖四海
49: 同床異夢--貌合神離
50: 勢均力敵--旗鼓相當
形容發怒的四字詞語有什麼?
3樓:丶美男丨
怒火中燒、怒不可遏、怒髮衝冠、火冒三丈、雷霆之怒、大發雷霆、憤憤不平、怒氣衝衝、暴跳如雷、咬牙切齒、惱羞成怒、艴然不悅、令人髮指、拂袖而去、敢怒敢言、衝冠眥裂、義憤填膺、赫然而怒、勃然變色、萬目睚眥。
例句:聽說兒子又在外面闖了禍,他氣得火冒三丈。這些詞都可以適當的替換。
最常見的詞就是:大發雷霆。
例如:大發雷霆 dàfā-léitíng(1) 暴怒,發洩出強烈的怒氣。例句:
對這種少有的拖延,他大發雷霆。(2)大發脾氣,高聲訓斥。例句:
他大發雷霆,因為她用泥弄髒了汽車。
4樓:姑蘇昊天
怒氣沖天,生人勿近,愁客滿面
表示差不多的四字詞語
5樓:匿名使用者
相差無幾
[解釋]彼此沒有多大差別。
[出處]先秦·李耳《老子》:“唯之與阿,相去幾何?美之與惡,相去何若?”
不分上下
[解釋]不管上級和下級或指分不出高低勝負。形容差不多的成語。
[出處]曾樸《孽海花》第14回:“一天到晚,粘股糖似的,不分上下,攪在一塊兒坐馬車、看夜戲、遊花園。”
半斤八兩
[解釋]八兩:即半斤。一個半斤,一個八兩。比喻彼此一樣,不相上下。
[出處]宋·釋普濟《五燈會元》卷十一:“問:‘來時無物去時空,二路俱迷,如何得不迷去?’師曰:‘秤頭半斤,秤尾八兩。’”
伯仲之間
[解釋]伯仲:兄弟排行的次第,伯是老大,仲是老二;間:中間。比喻差不多,難分優劣。
[出處]三國·魏·曹丕《曲論·**》:“傅毅之於班固,
七七八八
[解釋]猶言差不多。
[出處]路遙《平凡的世界》第二卷第39章:“他於是就七七八八給潤葉說了老半天,除過關於將來生育方面的困難外,他主要闡述了這門親事的好處。”
旗鼓相當
[解釋]比喻雙方力量不相上下。
[出處]《後漢書·隗囂傳》:“如令子陽到漢中、三輔,願因將軍兵馬,鼓旗相當。”
大同小異
[解釋]大體相同,略有差異。
[出處]《莊子·天下》:“大同而與小同異,此之謂小同異;萬物畢同畢異,此之謂大同異。”
發火的近義詞近義詞還必須是成語
6樓:霍真普洛茲老哥
怒火中燒 [nù huǒ zhōng shāo]生詞本基本釋義
中;心中。怒火在心中燃燒。形容心中懷著極大的憤怒。
出 處宋·王邁《臞軒集》:“虛舟相觸何心在;怒火雖炎一晌空。”
例 句聽到那淫婦口出惡語,宋江氣得~,提刀上前,一刀結果了她的性命。
近反義詞
近義詞 怒氣沖天 怒火萬丈 怒形於色 怒髮衝冠 怒不可遏反義詞 欣喜若狂
7樓:匿名使用者
發火的近義詞——大發雷霆、火冒三丈。
跟無語意思相近的四字成語有哪些
8樓:金光木木
無言以對
拼音:wú yán yǐ duì
解釋:完全沒有充分的理由和語言來反駁。言:語言。
反義詞:反脣相譏
近義詞:啞口無言
示例面對這樣的答案,她無言以對。
王安憶《流逝》六:“這一席話說得他們無言以對,端麗自己都覺得痛快,而且奇怪自己居然能義正辭嚴,說出這麼多道理。”
望採納!!!
9樓:匿名使用者
少言寡語,默默無語,無言以對,啞口無言,膛目結舌,緘口無言,
10樓:匿名使用者
默默無聞。一聲不響。
表示“很生氣”的意思的成語 類似怒火中燒 惱羞成怒
11樓:平常心新號
吹鬍子瞪眼
【拼音】:chuī hú zi dèng yǎn
【解釋】:形容很生氣的樣子。
【出處】:劉紹棠《漁火》第一章三:“這個捱了罵的司務長惱羞成怒,吹鬍子瞪眼,在橋上張牙舞爪。”
【示例】:他被你氣得吹鬍子瞪眼。
【近義詞】:吹鬍子瞪眼睛
【語法】:作賓語、狀語、定語;用於人發怒時
火冒三丈
【拼音】:huǒ mào sān zhàng
【解釋】:冒:往上升。形容憤怒到極點。
【出處】:周而復《上海的早晨》第一部:“她一句話把他說得跳起來,火冒三丈。”
【示例】:他愛發脾氣,動輒火冒三丈。
【近義詞】:怒氣衝衝、火冒三尺
【反義詞】:心平氣和
【語法】:作謂語、賓語、狀語;形容憤怒到極點
怒氣沖天
【拼音】:nù qì chōng tiān
【解釋】:怒氣衝上天空。形容憤怒到極點。
【出處】:元·楊顯之《瀟湘雨》第四折:“我和他有甚恩情相顧戀,待不沙又怕背了這恩人面,只落的嗔嗔忿忿,傷心切齒,怒氣沖天。”
【示例】:任大老爺見了,更加怒氣沖天。★清·張春帆《宦海》第十三回
【近義詞】:怒髮衝冠
【反義詞】:欣喜若狂
【語法】:作謂語、定語、狀語;用於書面語
怒髮衝冠
【拼音】:nù fà chōng guān
【解釋】:指憤怒得頭髮直豎,頂著帽子。形容極端憤怒。
【出處】:《莊子·盜跖》:“盜跖聞之大怒,目如明星,髮上指冠。”《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相如因持璧卻立倚柱,怒髮上衝冠。”
【示例】:怒髮衝冠,憑欄處,瀟瀟雨歇。★宋·岳飛《滿江紅》詞
【近義詞】:大發雷霆、怒形於色、怒火中燒
【反義詞】:喜不自勝、欣喜若狂、喜形於色
【語法】:作謂語、賓語、定語、補語;形容極端憤怒
12樓:匿名使用者
勃然大怒【解釋】勃然:突然。突然變臉大發脾氣。【出處】漢·班固《漢書·谷永傳》:“是故皇天勃然發怒,甲乙之間,暴風三溱拔樹折木。”
咬牙切齒【解釋】切齒:咬緊牙齒,表示痛恨。形容極端仇視或痛恨。
也形容把某種情緒或感覺竭力抑制住。【出處】元·孫仲章《勘頭巾》第二折:“為甚事咬牙切齒,諕的犯罪人面色如金紙。
”火冒三丈【解釋】冒:往上升。形容憤怒到極點。【出處】陶菊隱《籌安會六君子傳》:“章太炎以自己慘淡經營《民報》多年,一旦復刑,竟被擯斥,不由得火冒三丈。”
憤憤不平【解釋】憤憤:很生氣的樣子。心中不服,感到氣憤。【出處】《漢書·劉據傳》:“太子進則不得見,退則困於亂臣,獨冤結而亡告,不忍忿忿之心,起而殺充,恐懼逋逃。”
七竅生煙【解釋】七竅:指兩耳、兩眼、兩鼻孔和口。形容氣憤或焦急到極點。【出處】 明·吳承恩《西遊記》第78回:“忽聞此言,嚇得三尺神散,七竅生煙。”
怒髮衝冠【解釋】指憤怒得頭髮直豎,頂著帽子。形容極端憤怒。【出處】《莊子·盜跖》:“盜跖聞之大怒,目如明星,髮上指冠。”
怒火中燒【解釋】中;心中。怒火在心中燃燒。形容心中懷著極大的憤怒。【出處】宋·王邁《臞軒集》:“虛舟相觸何心在,怒火雖炎一響空。”
氣急敗壞【解釋】上氣不接下氣,狼狽不堪。形容十分荒張或惱怒。【出處】明·施耐庵《水滸全傳》第六十七回:“水軍頭領棹船接濟軍馬,陸續過渡,只見一個人氣急敗壞跑將來。”
大發雷霆【解釋】霆:極響的雷,比喻震怒。比喻大發脾氣,大聲斥責。【出處】《三國志·吳書·陸遜傳》:“今不忍小忿而發雷霆之怒。”
怒不可遏【解釋】遏:止。憤怒地難以抑制。
形容十分憤怒。【出處】清·李寶嘉《官場現形記》第二十七回:“賈大少爺正在自己動手掀王師爺的鋪蓋,被王師爺回來從門縫裡瞧見了,頓時氣憤填膺,怒不可遏。
”惱羞成怒【解釋】由於羞愧到了極點,下不了臺而發怒。【出處】清·李寶嘉《官場現形記》第三十一回:“烏額拉布見田小辮子說出這樣的話來,便也惱羞成怒。”
13樓:匿名使用者
勃然大怒, 咬牙切齒,火冒三丈,憤憤不平,七竅生煙 怒髮衝冠 怒火中燒 氣急敗壞 大發雷霆 惱羞成怒 怒髮衝冠 怒氣衝衝 怒不可遏 心懷不滿
14樓:薩洛克雙魚
咬牙切齒,火冒三丈,憤憤不平,七竅生煙 怒髮衝冠 怒火中燒 氣急敗壞 大發雷霆 惱羞成怒 怒髮衝冠 怒氣衝衝 怒不可遏
15樓:匿名使用者
怒氣沖天,怒不可遏,
16樓:匿名使用者
應用於隱隱約約隱隱約約隱隱約約隱隱約約隱隱約約隱隱約約
很不好意思的四字成語
17樓:匿名使用者
難以為顏
【拼音】: nán yǐ wéi yán
【解釋】: 顏:臉面。指非常難為情,不好意思。
【出處】: 《後漢書·馬援傳》:“季孟嘗折愧子陽而不受其爵,今更共陸陸,欲往附之,將難為顏乎?”
阮囊羞澀
【拼音】: ruǎn náng xiū sè【解釋】: 阮囊:晉代阮孚的錢袋;羞澀:難為情。比喻經濟困難。
【出處】: 宋·陰時夫《韻正群玉·陽韻·一錢囊》:“阮孚持一皁囊,遊會稽。客問:‘囊中何物?’曰:‘但有一錢看囊,恐其羞澀。’”
羞人答答
【拼音】: xiū rén dā dā
【解釋】: 答答:害羞的樣子。形容自己感覺難為情。
【出處】: 元·王實甫《西廂記》第四本楔子:“這小賤人倒會放刁,羞人答答的,怎生去。”
不知我者謂我何求什麼意思,知我者為我心憂,不知我者謂我何求,什麼意思?
談天說地聊社會 不知我者謂我何求 的意思是 不瞭解我心情的,還以為我呆在這兒有什麼要求呢!這句話出自春秋 詩經 王風 黍離 原文是 彼黍離離,彼稷之苗。行邁靡靡,中心搖搖。知我者,謂我心憂,不知我者,謂我何求。悠悠蒼天,此何人哉!彼黍離離,彼稷之穗。行邁靡靡,中心如醉。知我者,謂我心憂,不知我者,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