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暮夏淺眠
松樹小的時候長在很深很深的草中,埋沒看不出來,到現在才發現已經比那些野草(蓬蒿)高出了許多。那些人當時不識得可以高聳入雲的樹木,直到它高聳入雲,人們才說它高。
原文:小松
【作者】杜荀鶴 【朝代】唐
自小刺頭深草裡,而今漸覺出蓬蒿。
時人不識凌雲木,直待凌雲始道高。
《小松》借鬆寫人,託物諷喻,寓意深長。
鬆,樹木中的英雄、勇士。數九寒天,百草枯萎,萬木凋零,而它卻蒼翠凌雲,頂風抗雪,泰然自若。然而凌雲巨鬆是由剛出土的小松成長起來的。
小松雖小,即已顯露出必將“凌雲”的苗頭。《小松》前兩句,生動地刻畫出這一特點。
2樓:韓琴
唐代詩人杜荀鶴所作的《小松》,全詩譯文如下:松樹小的時候長在很深很深的草中,埋沒看不出來,到現在才發現已經比那些野草(蓬蒿)高出了許多。那些人當時不識得可以高聳入雲的樹木,直到它高聳入雲,人們才說它高。
全詩原文如下:
自小刺頭深草裡,而今漸覺出蓬蒿。
時人不識凌雲木,直待凌雲始道高。
擴充套件資料
創作背景:詩人杜荀鶴,字彥之,號九華山人。大順進士,大順二年,第一人擢第,復還舊山。
出身寒微,雖然年輕時就才華畢露,但由於“帝裡無相識”,以至屢試不中,報國無門,一生潦倒。就如埋沒深草裡的“小松”,詩人由此創作此詩來抒發自己的憤懣之情。
首句“自小刺頭深草裡”寫小松剛出土,路邊野草都比它高以至被掩沒在“深草裡”。但它雖小而並不弱,在“深草”的包圍中,它不低頭,而是“刺頭”,那長滿松針的頭,又直又硬,銳不可當。“刺”不但準確地勾勒出小松外形的特點,而且寫了小松堅強不屈的性格、勇敢戰鬥的精神。
“而今漸覺出蓬蒿。”蓬蒿,即蓬草、蒿草,草類中長得較高者。小松原先被百草踩在腳底下,可現在它已超出蓬蒿的高度;其他的草當然更不在話下。
這個“出”字用得精當,不僅顯示了小松由小轉大、發展變化的情景,而且在結構上也起了承前啟後的作用。
“時人不識凌雲木,直待凌雲始道高。” 這裡連說兩個“凌雲”,前一個指小松,後一個指大鬆。大鬆“凌雲”,已成事實,稱讚它高,並不說明有眼力,也無多大意義。
小松尚幼小,和小草一樣貌不驚人,如能識別出它就是“凌雲木”,而加以愛護、培養,那才是有識見,才有意義。
3樓:也許只是夢境
凶他家的吧啦啦宣告下班了沒有啊怎麼了嘛意思呀呵呵呵唉唉呀不去啊啊啊五環節日快樂呀的,好的嘛嘛呀的,好的嗯嗯好的好的嗯嗯好晚安咯麼麼噠晚安啦麼麼噠啊啊啊五環藝術照顧
4樓:匿名使用者
高大凌雲的松樹,在其幼小時,長在茂密的草叢裡,跟小草荊棘差不多,所以不為人所認識,所看重。真到它們長成參天大樹,人們才看得見,才說其高。
5樓:匿名使用者
【小松】 唐五代-杜荀鶴
自小刺頭深草裡,
而今漸覺出蓬蒿。
時人不識凌雲木,
直待凌雲始道高。
松樹苗自小便埋在深深的草叢裡,
到現在漸漸地長了出來,長得比蓬蒿還高。
常人不認識這長大可以高過雲彩的樹木,
只有等到它真的長成了參天大樹,才會稱讚它的高。
6樓:無聊透頂
路特困摸摸來了就來了斧頭
杜荀鶴小松》的賞析,小松 杜荀鶴 譯文
羽毛和翅膀 自小刺頭深草裡,而今漸覺出蓬蒿。時人不識凌雲木,直待凌雲始道高。這首小詩借鬆寫人,託物諷喻,寓意深長。鬆,樹木中的英雄 勇士。數九寒天,百草枯萎,萬木凋零,而它卻蒼翠凌雲,頂風抗雪,泰然自若。然而凌雲巨鬆是由剛出土的小松成長起來的。小松雖小,即已顯露出必將 凌雲 的苗頭。小松 前兩句,生...
古詩《小松》作者杜荀鶴拼讀
夢裡心落 讀音 xi o s ng d x n h 小松 杜荀鶴 z xi o c t u sh n c o l r j n ji n ju ch p ng h o 自小刺頭深草裡,而今漸覺出蓬蒿。sh r n b sh l ng y n m zh d i l ng y n sh d o g o 時...
小松杜荀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小松 是唐代詩人杜荀鶴的一首七言絕句。這首詩借鬆寫人,託物諷喻,詩中字裡行間充滿理趣,耐人尋味。詩中對小松的描寫,精煉傳神,表達了詩人雖然才華橫溢,但由於出身貧窮而不受賞識的憤懣以及不滿之情。唐代詩人杜荀鶴的詩小松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思想感情 仝鑲柏 1。反映了作者出身輕微 也能成大業的 觀點 2。也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