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青竹遺風
''順則凡,逆則仙,只在其中顛倒顛"。''急守精氣勿妄洩,閉而寶之可長活"。
關於道家的名言
2樓:流浪貓
1、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道德經》
大意:最高的善像水那樣,水善於幫助萬物而不與萬物相爭。
2、飄風不終朝,驟雨不終日。——《道德經》
大意:狂風颳不了一早上,暴雨下不了一整天。
3、挫其銳,解其紛,和其光,同其塵。
大意:消磨它的鋒銳,解除它的紛擾,調和它的光輝,混同於塵垢。
4、虛而不屈,動而愈出。多聞數窮,不若守中。
大意:如果不能守虛處靜,而以多聞博識自許,進而有為多言,那很快就會導致窮敗。不如處虛守靜,而無為不言,能夠取得成功。
5、致虛極,守靜篤。萬物並作,吾以觀復。——《道德經》
大意:使心靈達到虛的極致,堅守住靜的妙境,就能從萬物的變化中看到大道的存在。
6、見素抱樸,少私寡慾。——《道德經》
大意:保持本質淳樸無華,減少私心貪慾。
7、不自見,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長;夫唯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道德經》
大意:不顯示自己,不自以為是,因而更顯耀突出;不誇耀自己,因而有功績;不自以為賢能,因而受到尊重;只有那不與人相爭的,世界上沒有人能和他相爭。
8、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勝人者有力,自勝者強。——《道德經》
大意:能夠了解他人的人是有智慧的,能夠了解自己的人是高明的。能夠戰勝他人的人是有力量的,能夠戰勝自我的人是真正的強者。
9、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德經》
大意:人取法地,地取法天,天取法道,道純任自然。
10、重為輕根,靜為躁君……輕則失根,躁則失君。——《道德經》
大意:厚重是輕率的根本,靜定是躁動的主宰……輕率就會失去根本,急躁就會喪失主導。
3樓:健康是一其它都是零
道家名言: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
道家用什麼方法禁慾
4樓:楊楊成哲
打通任督二脈就不需要男女之間的事情了,再往上修就是:三花聚頂,五氣朝元 了。
精為玉花,氣為金花,神為九花。道家重修煉,以為煉精化氣,煉氣化神,煉神還虛,最後聚之於頂,可以萬劫不侵。 明 張鼎思 《琅邪代醉編》卷三十:
“三花聚頂,五氣朝元,道家修養之法也。三花落則死矣。三花未落,乘興來過,言有生之年,未死之日,猶有再會之期也。
”《西遊記》第十九回:“三花聚頂得歸根,五氣朝元通透徹。”
“三花聚頂”的景象
靜坐到達精化為氣的階段。奇經八脈的通暢情況,猶如以往所說,已一步步獲得了實證。從此漸漸到達忘去身體的感覺,周身如嬰兒似的柔和輕軟,非常安適妥貼,若存若亡。
此時,唯一還有感覺的便是頭腦的反應。再漸漸的靜定下去,眼前的目光便有返照的現象。這時靈魂到達一個新的冷靜地程度,所以有清涼的感覺。
道家丹經所謂的“醍醐灌頂”,便是形容這種境界。不過,到此程度,最怕的是學理不明,觀念不清,內心如果存有絲毫的幻想,或潛意識中存有強烈的宗教意識,可能便會心神出竅;如果再配合其他的幻覺;便有許多類似神祕性的景象出現了。對此種種境象,必須要一一掃除,不落筌蹄才為究竟。
人花 —— 煉精化氣,人本由精化而生,故精為輪迴種子,修道者心必空於下焦,戒去淫慾,精不妄瀉,則精滿不思淫,鉛花生矣;
地花 —— 煉氣化神,人之生存賴以氣,心必空於下焦,無驚無恐,無忿無怨,則氣平順,道暢通,中氣足而不思食,銀花生矣;
天花 ——煉神還虛,精氣雖足,無神者,則其體無光,其人無命,故神為主宰,今心空其上焦,不執不著,神滿不思眠,常清常醒,則脫殼還虛,歸入虛空境界,則金花生矣。
有關道家的名言
5樓:
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衝,其用不窮。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辯若訥。
始制有名,名亦既有,夫亦將知止,知止可以不殆。
大道廢,有仁義;智慧出,有大偽;六親不和,有孝慈;國家昏亂,有忠臣。
道家有句話叫做大則遠,遠則逝,逝則返,這又是時間與空間的整個的統一。可是最要緊的,你看這個遠、逝、返,還是個時間的東西。這一句話就講盡了最高的藝術。
大則遠,遠則逝,逝則返。逝,消逝了,沒有了,逝則返,又回來了。最美的菩薩的雕塑,或者希臘的雕塑,或者是達芬奇的名畫,都給你這個感覺。
傅聰慈故能勇;儉故能廣;不敢為天下先,故能成器長。今舍慈且勇;舍儉且廣;舍後且先;死矣!夫慈以戰則勝,以守則固。天將救之,以慈衛之。
6樓:水清霞明
1、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道德經》
大意:最高的善像水那樣,水善於幫助萬物而不與萬物相爭。
2、飄風不終朝,驟雨不終日。——《道德經》
大意:狂風颳不了一早上,暴雨下不了一整天。
3、挫其銳,解其紛,和其光,同其塵。
大意:消磨它的鋒銳,解除它的紛擾,調和它的光輝,混同於塵垢。
4、虛而不屈,動而愈出。多聞數窮,不若守中。
大意:如果不能守虛處靜,而以多聞博識自許,進而有為多言,那很快就會導致窮敗。不如處虛守靜,而無為不言,能夠取得成功。
5、致虛極,守靜篤。萬物並作,吾以觀復。——《道德經》
大意:使心靈達到虛的極致,堅守住靜的妙境,就能從萬物的變化中看到大道的存在。
道家名言名句都有那些啊
7樓:一花一天堂
道家名言 生天地,育萬物。
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萬物負陰而抱陽。
無極生太極,太極生兩儀,兩儀分四象,四象分八卦,一卦變八卦,八八六十四卦三百八十四爻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將欲取之,必先與之,是謂微明。柔弱勝剛強。——老子莫逆於心,遂相與為友。——莊子
聖人不積,既以為人己愈有既已為人己愈多。——老子重為輕根,靜為躁君。——老子
見素抱樸、少私寡歡。——老子
中無主而不止,外無正而不行。——莊子
非彼無我,非我無所取。——莊子
為無為,事無事,味無味。——老子
逍遙於天地之間而心意自得。——莊子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勝人者有力,自勝者強。——老子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莊子
知足則不辱,知止則不殆。——老子
物固有所然,物固有所可。——莊子
知者不言,言者不知。——老子
道家是怎樣禁慾
8樓:楊楊成哲
打通任督二脈就不需要男女之間的事情了,再往上修就是:三花聚頂,五氣朝元 了。
精為玉花,氣為金花,神為九花。道家重修煉,以為煉精化氣,煉氣化神,煉神還虛,最後聚之於頂,可以萬劫不侵。 明 張鼎思 《琅邪代醉編》卷三十:
“三花聚頂,五氣朝元,道家修養之法也。三花落則死矣。三花未落,乘興來過,言有生之年,未死之日,猶有再會之期也。
”《西遊記》第十九回:“三花聚頂得歸根,五氣朝元通透徹。”
“三花聚頂”的景象
靜坐到達精化為氣的階段。奇經八脈的通暢情況,猶如以往所說,已一步步獲得了實證。從此漸漸到達忘去身體的感覺,周身如嬰兒似的柔和輕軟,非常安適妥貼,若存若亡。
此時,唯一還有感覺的便是頭腦的反應。再漸漸的靜定下去,眼前的目光便有返照的現象。這時靈魂到達一個新的冷靜地程度,所以有清涼的感覺。
道家丹經所謂的“醍醐灌頂”,便是形容這種境界。不過,到此程度,最怕的是學理不明,觀念不清,內心如果存有絲毫的幻想,或潛意識中存有強烈的宗教意識,可能便會心神出竅;如果再配合其他的幻覺;便有許多類似神祕性的景象出現了。對此種種境象,必須要一一掃除,不落筌蹄才為究竟。
人花 —— 煉精化氣,人本由精化而生,故精為輪迴種子,修道者心必空於下焦,戒去淫慾,精不妄瀉,則精滿不思淫,鉛花生矣;
地花 —— 煉氣化神,人之生存賴以氣,心必空於下焦,無驚無恐,無忿無怨,則氣平順,道暢通,中氣足而不思食,銀花生矣;
天花 ——煉神還虛,精氣雖足,無神者,則其體無光,其人無命,故神為主宰,今心空其上焦,不執不著,神滿不思眠,常清常醒,則脫殼還虛,歸入虛空境界,則金花生矣。
9樓:動不窮
全真禁慾而武當、正一天師派不禁慾。
禁慾方法:現在社會上有很多的書籍如《悟真篇》,《參同契》,《大成捷要》都談到了怎樣修煉丹道周天述說,由於文字深奧,隱晦深藏.次序顛倒,在用易經卦象作解釋,使讀者易感深奧.
我認為這些書的修煉是為內功造詣較深的人講述的.修道典籍所描繪的環境和境界不適合我們現代人.我們不可能去深山老林去煉,不可能隱居在青山綠水翠竹之中,終日與潺潺流水為伍的地步.
但是,我們是完全可以融入我們的生活之中.道家發展到今天分支出很多流 派,無法述清.但有一支流派是明代嘉靖年間《公元1522一2023年》,出現了一支重要流派一一伍柳派,是以伍沖虛,柳華陽兩位開宗大師的姓氏命名的.
傳說伍沖虛從學道教龍門派曹還陽諸師,自稱是全真派邱處機真人《葬於北京白雲觀,80年代本人去北京謨拜過》門下第八代.後遇柳華陽撰寫了自身修煉實踐相互印證的書籍《慧命經》,《金仙證論》著作.這兩本書值得修道的去看看.
今天我用白話形式**一下道家修煉的方法, 《一》築基,就是為身體打氣加油奠定基礎.也是入門修習的基礎.我們人到了四十多歲好比一個有針孔漏氣的氣球和燃燒消耗的臘竹 ,每天在消耗漏掉,如果不補漏加氣和添油撥芯,隨時都有漏完燃盡熄滅的時候.
到時生命也就結束。
主要也就戒性慾,其他沒什麼。正一教還可以娶妻生子。
10樓:匿名使用者
道家不是禁慾類哲學派系,道家講形而上。不存在什麼禁不禁慾。硬是要說需要禁止的話,那麼就是不要刻意造作,無為而無不為。無為指的是無心而為。
11樓:匿名使用者
性本無慾,何來禁慾?
12樓:匿名使用者
禁不住的 心中偶爾想想 呵呵
13樓:遊戲主播神語
道家禁慾?我記得雙修是道家出的。。。
道家的名言
14樓:筱筱夢圓
大家的名言有很多啊,就是說道教的一種理學念頭,還有人生的一種觀望,都是這個樣子的
15樓:匿名使用者
1 、功成事遂 , 百姓皆謂我自然 。
2 、聖人之道為而不爭 。 夫唯不爭 , 故天下莫能與之爭。
3、 知止可以不殆。夫唯不盈故能蔽而新成。
4、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勝人者有力,自勝者強。
5、 無為而無不為。
6、 多言數窮,不如守中。
7、 治人事天莫若嗇。
8、 治大國若烹小鮮。
9、 以正治國,以奇用兵,以無事取天下。
10、 善用人者為之下。
16樓:古鴻晨
無為而治
朝聞道夕死可矣
道法自然
道可道非常道
17樓:匿名使用者
1,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道德經》
大意:最高的善像水那樣,水善於幫助萬物而不與萬物相爭。
2,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德經》
大意:人取法地,地取法天,天取法道,道純任自然。
3,人生天地之間,若白駒過隙,忽然而已。《莊子·知北遊》
大意:人生於天地之間,就像白馬跳過一個很小的縫隙,忽然一下而已。
4,大方無隅,大器晚成,大音希聲,大象無形。《道德經》
大意:最方正的東西看不到它的稜角,越貴重的器具做成的越慢,最大的聲音聽不到聲音,最大的形象沒有形跡。
5,飄風不終朝,驟雨不終日。《道德經》
大意:狂風颳不了一早上,暴雨下不了一整天。
6,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道德經》
大意:禍啊,福就依傍著它;福啊,災禍就隱含其中。
7,慎終如始,則無敗事。《道德經》
大意:對待結束時的工作,還像開始時一樣認真,則做任何事都沒有不成功的。
8,致虛極,守靜篤。萬物並作,吾以觀復。《道德經》
大意:使心靈達到虛的極致,堅守住靜的妙境,就能從萬物的變化中看到大道的存在。
9,見素抱樸,少私寡慾。《道德經》
大意:保持本質淳樸無華,減少私心貪慾。
10,不自見,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長;夫唯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道德經》
大意:不顯示自己,不自以為是,因而更顯耀突出;不誇耀自己,因而有功績;不自以為賢能,因而受到尊重;只有那不與人相爭的,世界上沒有人能和他相爭。
11,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勝人者有力,自勝者強。《道德經》
大意:能夠了解他人的人是有智慧的,能夠了解自己的人是高明的。能夠戰勝他人的人是有力量的,能夠戰勝自我的人是真正的強者。
12,將欲廢之,必固興之;將欲奪之,必固與之。《道德經》
大意:想要廢除它,就要先興旺它;想要奪取一些東西,就要先給予一些東西。
13,天下之至柔,馳騁天下之至堅。《道德經》
大意:天下最柔軟的東西,可以在天下最堅硬的東西之間自由馳騁。
14,天之道,利而不害。聖人之道,為而不爭。《道德經》
大意:大自然的規律,利於萬物而不加害萬物。聖人所遵從的原則,是給天下人帶來好處但卻不與之爭利。
15,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道德經》
大意:天地無所偏私,任憑萬物自生自滅;聖人無所偏愛,任憑百姓自作自息。
16,天網恢恢,疏而不失。《道德經》
大意:天網廣大無邊,網眼雖稀,卻不會有一點失漏。
17,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以有涯隨無涯,殆矣。《莊子·養生主》
大意:人生是有限的,但知識是無限的,用有限的人生追求無限的知識,是必然失敗的。
18,泉涸,魚相與處於陸,相呴以溼,相濡以沫,不如相忘於江湖。《莊子·大宗師》
大意:泉水乾涸,魚兒困在陸地相互依偎,以唾沫相互溼潤求得生存,此時此境卻不如彼此不相識,各自暢遊於江湖。
19,哀莫大於心死,而人死亦次之。《莊子·田子方》
大意:最大的悲哀莫過於心如死灰、精神毀滅,人身體的死亡還是次要的。
20,不知周之夢為胡蝶與,胡蝶之夢為周與?周與胡蝶,則必有分矣。此之謂物化。《莊子·齊物論》
大意:不知是莊周夢中變成蝴蝶呢,還是蝴蝶夢中變成莊周呢?莊周與蝴蝶那必定是有區別的。這就叫物、我的交合與變化。
請問道家的拂塵有什麼意義,道家的拂塵有什麼意義
打掃衛生,因為道家也是修煉,修煉之人拿的東西久了,那個東西也會有功德,因而在修煉者圓滿後成為法器。實際上拂塵就是打掃衛生的,掃神像上的塵土的。有什麼不對的地方,您儘可指出,這個問題我是這麼認為的 你拿個雞毛擔子修煉,也能成法氣 道家的拂塵有什麼意義 道教明白首先要有個工具,那樣才能鋤惡揚善,因為世界...
道家思想與道教的關係,道家與道教有什麼關係?
1,道教思想和道教關係很緊密,但是道教思想最開始並沒有教派的內容存在。老子提出道的概念,後來莊子等人,包括漢代的玄學家將其發揚光大,但是都只是理論和學說。而道教是漢末張道陵創立的,其中包括前人的思想,還有巫術以及民間的鬼神崇拜。因此道教是以道教思想為基礎,並且包含了其他很多社會因素的教派。2,道教源...
列寧的名言有什麼,列寧的名言有哪些
心荷 書籍是巨大的力量。列寧的名言 科學的宗旨就是提供宇宙的真正寫真。列寧的名言 我們不需要死讀硬記,我們需要用基本的知識來發展和增進每個學習者的思考力。列寧的名言 學習,學習,再學習!學,然後知不足。列寧的名言 免難識朋友。列寧的名言 患難識朋友。列寧的名言 我們一定要給自己提出這樣的任務 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