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前後期詩歌主要思想感情,杜甫的詩歌所寫的內容和表達的思想感情有什麼特點

時間 2021-05-26 04:58:30

1樓:皖禕

一,讀書和漫遊時期(三十五歲以前)

這一時期曾先後遊歷吳、越(今江浙一帶)和齊、趙(今山東北部、河北南部),其間曾赴洛陽應舉,不第。以後在洛陽遇李白,二人結下深厚友誼,繼而又遇高適,三人同遊樑、宋(今開封、商丘)。後來李杜又到齊州,分手後又遇於東魯,再次分別,就沒有機會再見面了。

二、困居長安時期(三十五至四十四歲)

這一時期,杜甫先在長安應試,落第。後來向皇帝獻賦,向貴人投贈,過著「朝扣富兒門,暮隨肥馬塵,殘杯與冷炙,到處潛悲辛」的生活,最後才得到右衛率府胄曹參軍的小官。這期間他寫了《兵車行》、《麗人行》等批評時政、諷刺權貴的詩篇。

而《自京赴奉先縣詠懷五百字》尤為著名,標誌著他經歷十年長安困苦生活後對朝廷政治、社會現實的認識達到了新的高度。

2樓:同雅媚

杜甫和李白齊名,世稱「李杜」。他的思想核心是儒家的仁政思想。他有「致君堯舜上,再使風俗淳」的巨集偉抱負。

他熱愛生活,熱愛人民,熱愛祖國的大好河山。他嫉惡如仇,對朝廷的腐敗、社會生活中的黑暗現象都給予批評和揭露。他同情人民,甚至幻想著為解救人民的苦難甘願做自我犧牲。

杜甫是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一生寫詩一千四百多首。其經歷和詩歌創作可以分為四期。

一,讀書和漫遊時期(三十五歲以前)

這一時期曾先後遊歷吳、越(今江浙一帶)和齊、趙(今山東北部、河北南部),其間曾赴洛陽應舉,不第。以後在洛陽遇李白,二人結下深厚友誼,繼而又遇高適,三人同遊樑、宋(今開封、商丘)。後來李杜又到齊州,分手後又遇於東魯,再次分別,就沒有機會再見面了。

二、困居長安時期(三十五至四十四歲)

這一時期,杜甫先在長安應試,落第。後來向皇帝獻賦,向貴人投贈,過著「朝扣富兒門,暮隨肥馬塵,殘杯與冷炙,到處潛悲辛」的生活,最後才得到右衛率府胄曹參軍的小官。這期間他寫了《兵車行》、《麗人行》等批評時政、諷刺權貴的詩篇。

而《自京赴奉先縣詠懷五百字》尤為著名,標誌著他經歷十年長安困苦生活後對朝廷政治、社會現實的認識達到了新的高度。

三、陷賊和為官時期(四十五至四十八歲)。

安史之亂爆發,潼關失守,杜甫把家安置在鄜州,獨自去投肅宗,中途為安史叛軍俘獲,押到長安。他面對混亂的長安,聽到官軍一再敗退的訊息,寫成《月夜》、《春望》、《哀江頭》、《悲陳陶》等詩。後來他潛逃到鳳翔行在,做左拾遺。

由於忠言直諫,上疏為宰相房琯事被貶華州司功參軍。其後,他用詩的形式把他的見聞真實地記錄下來,成為他不朽的作品,即「三吏」、「三別」。

四、西南飄泊時期(四十八至五十八歲)。

隨著九節度官軍在相州大敗和關輔饑荒,杜甫棄官,攜家隨人民逃難,經秦州、同谷等地,到了成都,過了一段比較安定的生活。嚴武入朝,蜀中軍閥作亂,他漂流到梓州、閬州。後返成都。

嚴武死,他再度飄泊,在夔州住兩年,繼又漂流到湖北、湖南一帶,病死在湘江上。這時期,其作品有《水檻遣心》、《春夜喜雨》、《茅屋為秋風所破歌》、《病橘》、《登樓》、《蜀相》、《聞官軍收河南河北》、《又呈吳郎》、《登高》、《秋興》、《三絕句》、《歲晏行》等大量名作。

綜觀杜甫一生思想是「窮年憂黎元」,「致君堯舜上」,所以他的詩歌創作,始終貫穿著憂國憂民這條主線,由此可見杜甫的偉大。他的詩具有豐富的社會內容、強烈的時代色彩和鮮明的政治傾向,真實深刻地反映了安史之亂前後一個歷史時代政治時事和廣闊的社會生活畫面,因而被稱為一代「詩史」。杜詩風格,基本上是「沉鬱頓挫」,語言和篇章結構又富於變化,講求煉字煉句。

同時,其詩兼備眾體,除五古、七古、五律、七律外,還寫了不少排律,拗體。藝術手法也多種多樣,是唐詩思想藝術的集大成者。杜甫還繼承了漢魏樂府「感於哀樂,緣事而發」的精神,擺脫樂府古題的束傅,創作了不少「即事名篇,無復依傍」的新題樂府,如著名的「三吏」、「三別」等,對後來元白的「新樂府運動」產生了積極影響。

生平詳見《舊唐書》卷一九○。有《杜工部集》。

參考資料:http://zhidao.

杜甫的詩歌所寫的內容和表達的思想感情有什麼特點

3樓:每天只吃一口飯

在思想內容上,杜甫詩歌現實主義核心是關注人民疾苦,主題是忠君、愛國、愛民. (一)關注民生疾苦是杜甫現實主義詩歌的核心內容 (二)忠君、愛國、愛民的儒家思想是杜甫現實主義詩歌的思想主題. 在表現手法上,杜甫詩歌現實主義創作的藝術特色重在抒寫現實人生,感事與寫意有機結合,形成了沉鬱頓挫的藝術風格.

簡要概述杜甫詩歌的思想內容分類並列舉作品

4樓:匿名使用者

一、以戰爭為題材的詩,揭露統治階級的罪惡

首先是表現在他所具有的那種一貫同情人民、熱愛人民的思想感情。他的詩反映出人民所受到的各種壓迫和苦難。

1、揭露出封建社會尖銳的階級對立。如《歲晏行》、《自京赴奉先縣詠懷五百字》。

2、揭露統治階級的罪惡,對統治集團其他各種腐朽現象加以多方面的抨擊,如《麗人行》、《枯棕》、《洗兵馬》、《草堂》、《潼關吏》、《諸將五首》、《釋悶》等詩。

3、他總是懷著滿腔熱情去歌頌人民、讚美人民,對人民表現著無微不至的關懷,如《負薪行》、《又呈吳郎》。

4、控訴封建統治者的窮兵黷武:如《前出塞》、《兵車行》。

5、統治階級的腐敗所引起的各種內亂外患,造成了「人煙斷絕,千里蕭條」的慘狀,如《征夫》 、《垂老別》。

6、詩人不單單是反映了戰亂給社會所帶來的殘破景象,而且更表現出階級矛盾因此變得更加尖銳。這一切都反映在著名的組詩「三吏」、「三別」中,尤其在《石壕吏》這首詩。

7、地方軍閥的叛亂,吐蕃、回紇的入侵,這許多戰亂給人民所帶來的災害,「官軍」和敵軍一樣地殘害人民,如《三絕句》之三。

8、不斷地喊出了這個代表著當時人民願望的呼聲:如《洗兵馬》、《晝夢》)。

9、詩人並不是一味反對戰爭。他又懷著沉痛的矛盾心情,在《新婚別》等詩中,勸人民去從軍,平息這一給國家民族帶來極大禍害的叛亂。

10、認為只要減少對人民的剝削,實行良好的政治,天下就能安寧;所謂「盜賊」,其實是逼得無路可走的人民,如《有感五首》。

二、反映時事的詩,憂國憂民的思想感情

杜甫還有另一類詩就是反映時事的詩,在詩人的作品中,一貫地表現著對政治的深切關懷。

1、還在安史之亂前夕,當詩人看到以唐玄宗為首的統治階級日益走向腐化時,就為國家的命運感到深深的憂慮了,如《同諸公登慈恩寺塔》。

2、詩,在杜甫的手裡,也是干預時事、指責國政的手段,如《塞蘆子》、《悲青阪》。

3、對祖國愛得深,當國家殘破時也就痛得深,如《春望》、 《聞官軍收河南河北》。

4、自然界的花飛雨落也無不挑動詩人的愛國感情如《對雨》、《登樓》。

三、其它方面的詩

除寫了很多表現重大社會主題的詩之外,還有不少其他方面的詩。在這些詩中,或感懷、或贈送、或詠物、或題畫、或登臨、或懷古,都寫得非常好,並且閃動詩人自己所獨具的風采,同時又能**萬千,不拘一格。如他的懷念李白的詩《不見》。

善於描寫大自然,這也是杜甫詩歌的突出成就。他有許多山水詩、田園詩或通過寫景來抒情的詩,都寫得非常精絕,並且自成家數,如《水檻遣心》 、《秋興八首》其一 等。

5樓:匿名使用者

杜甫是個現實主義詩人,心繫蒼生,胸懷國事,但他也有狂放不羈的一面,從其名作《飲中八仙歌》不難看出杜甫的豪氣干雲。

杜甫的思想核心是儒家的仁政思想,他有「致君堯舜上,再使風俗淳」的巨集偉抱負。杜甫雖然在世時名聲並不顯赫,但後來聲名遠播,對中國文學和日本文學都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作品:《春望》、《北征》、《三吏》、《三別》、《茅屋為秋風所破歌》、《聞官軍收河南河北》、《又呈吳郎》、《遭田父泥飲》、《諸將》、《秋興》、《歲晏行》等,杜甫共有約1500首詩歌被保留了下來,大多集於《杜工部集》。

杜甫詩歌有何特點?

6樓:不起眼的小過客

1、取材方面

杜甫是社會派詩人,趨向現實主義,內容廣泛,富時代性,取材於政治興亡,社會動亂,戰事徭役,飢餓貧窮和貧富懸殊。

杜詩善於描寫當時歷史實況,反映唐代由盛轉衰的現況,故有「詩史」之稱。從安史之亂至入蜀之前,杜甫經歷了大時代的動亂,寫下大量的實錄式寫實名篇。

2、思想方面

杜詩中有儒家思想,悲天憫人,憂國憂民,洋溢著仁民愛物的情懷和濃烈愛國主義色彩,有「詩聖」之譽。

杜詩善用理智去仔細觀察人生社會的實況,從自己的生活經驗去體會人民的苦樂,有強烈政治意識,繼承併發揚詩經、漢樂府民歌及建安文學的寫實精神。

3、手法方面

杜詩善寫人物對話和獨白,選取有典型意義的人物和事件來描寫。杜詩也善於抒情,結合抒情和敘事,又結合抒情和寫景,寄情於景。杜詩敘事注重客觀描述,讓故事本身直接感染讀者,而少發議論。

4、語言方面

杜甫寫作態度非常嚴肅,語言精煉,用字準確,形象生動,多姿多采,並善於運用民間口語。

5、體裁方面

杜甫作品眾體兼善,五七言古體、律詩絕句,無所不工。他往往用不同的詩體,表達不同的內容,敘事多用較少格律限制,便於鋪敘描寫的古體詩,抒情則多用近體詩。

杜甫大量創作七言律詩,作品內容廣泛,技巧純熟,注重聲律對仗,格律嚴謹,語言錘鍊,為歷代典範之作,達到極高的成就,使七律創作臻於成熟。他又開創「即事名篇」的新樂府詩,描寫社會的民生疾苦。

6、風格方面

杜詩主要風格是沉鬱頓挫,風格多樣,豐富多姿,或雄渾奔放,或清新細膩,或沉鬱悲涼、或辭藻富麗、或平易質樸、或通俗自然。杜詩融冶吸收前人藝術技巧,發展成一種獨特的新風格。表達自己愛國的思想。

7樓:那個閃電

1、杜甫的詩歌在語言上,普遍認為具有「沉鬱」的特點,語言和篇章結構又富於變化,講求煉字煉句。

2、杜詩對意象選擇的個性化,是杜詩語言的基礎。常在杜詩中出現的意象,例如古塞、秋雲、猿嘯、殘炬、急峽、危城、孤舟、落花、落日等自然景觀,以及織女、老婦、老農、嫠婦等普通百姓,還有官吏、將軍、惡少等權貴勢力,都表現了杜甫對「中興濟世的熱切,對淆亂乾坤的指斥;

對橫行霸道的憤慨,對漂泊流離的悲傷,對生靈塗炭的悲憫,對物力衰竭的惋惜,對博施濟眾的讚美」,而正是這些沉重情感的表達,使得杜詩的語言趨於「沉鬱頓挫」。

3、杜甫的詩歌在格律上,具有煉字精到,對仗工整的特點,符合中國詩歌的「建築美」。另外,在體裁上杜甫有許多創新,例如他在五七律上的創造性也是他文學創作的獨到之處。

4、杜甫的詩歌的內容上,作品大多是反映當時的社會面貌,題材廣泛,寄意深遠,尤其描述民間疾苦,多抒發他悲天憫人的仁民愛物、憂國憂民情懷,杜詩有詩史之稱。

為什麼杜甫的詩歌被稱為“詩史”,杜甫,為什麼後人稱他為詩聖 又為何稱他的詩為詩史

718來吧 杜甫,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與李白合成 李杜 他在中國古典詩歌中的影響非常深遠,被後人稱為 詩聖 他的詩被稱為 詩史 這是為什麼呢?杜甫共有約1500首詩歌被保留下來,大多都集於 杜工部集 這與他的經歷有關。其實杜甫少年時候,家境還是非常優越的,過著比較富足的安定生活。他從小愛好學習,...

李白和杜甫的差別,舉例分析李白和杜甫詩歌風格的區別。

醉笑天山雪 你問這麼複雜的問題,應該加分的 韓愈雲 李杜文章在,光焰萬丈長。下面就說說 仙 與 聖 的 區別 詩風李白其詩風格豪放飄逸灑脫,想象豐富,語言流 然,音律和諧多變。他善於從民歌 神話中汲取營養素材,構成其特有的瑰麗絢爛的色彩,是屈原以來積極浪漫主義詩歌的新高峰。李白的詩具有 筆落驚風雨,...

求有關杜甫的《登高》的詩歌賞析,求杜甫 登高 蜀相 的鑑賞文章,詳細一些的

登高 寫於唐代宗大曆二年 767 是杜甫流寓夔州時為深秋登高有感而作的一首七律詩,後人贊之為 古今七律第一 一 形聲色態,意蘊豐富。詩人在首聯就寫登高遠眺的壯闊圖景。夔州所在峽口本就風大,深秋登臺遠眺,自是倍感 風急 天高 山高林密,高猿長嘯,當然聽來哀轉不絕,詩人再把視線轉向江邊冷清潔白的沙渚,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