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庹荷
每年吸引百萬遊客,被稱「華北第一古廟會」
據《大伾山志》記載,浚縣廟會的歷史最早可以溯源到大伾山石佛雕刻的後趙時期,據今有1600多年曆史。
浚縣廟會始於每年的正月初一,結束於二月初二,每年的廟會有三個高潮,初
一、初九、十五十六。初一有「登高祈福」、「散百病」習俗;初九傳說是玉皇大帝的生日,有民間社火表演、祭祀老天爺的習俗;十五十六是元宵節。從初一到十五,廟會一波接一波,逐漸達到高潮。
浚縣廟會規模大,至今保持著明清特色,每年吸引周邊5省40多個市縣300萬遊客,高峰期每天客流量50萬人,被稱為「華北第一古廟會」。
160餘個非物質文化遺產亮相浚縣
在(鶴壁)民俗文化節上,山東的絹花、山西的絨繡、河北的大名草編、開封的木版年畫、濮陽的麥稈畫、淮陽的泥泥狗、浚縣的泥咕咕和根雕等160餘個專案將在浚縣亮相,參加中原非物質文化遺產展演。
據介紹,展演將按照參展種類分為「別樣墨香、傳統技藝、絕活絕技」3個單元,其中,「別樣墨香」單元展演的專案包括泥猴張書畫、劉暢書畫、葫蘆畫、麥稈畫、刀書、木版年畫、梅花字等;「傳統技藝」單元展演的專案有糖葫蘆、糖人、江米人、麵人、泥玩、陶藝、根雕、柳編等;「絕活絕技」展演的專案包括汴繡、絨繡、絹藝、皮影、變臉人、布老虎等。
「餄餎面」、「豆腐腦「等民間小吃應有盡有
第五屆中國(鶴壁)民俗文化節還將舉辦中原春節燈會,呈現火樹銀花不夜天的勝景;舉辦中原美食文化節和商貿一條街活動,集中展示中原地區優秀民俗文化、名優風味小吃、旅遊商品、土特產品、民間工藝品等。
此外,令人垂涎欲滴的民間小吃堪稱中國(鶴壁)民俗文化節的「絕活」,無論是香氣撲鼻的餄餎面、質白細嫩的豆腐腦、香焦酥脆的吳記花生米,還是醇香利口的梨膏糖以及王記鋪牛肉、角場營元宵,都是流傳上百年曆史的傳統名吃
2樓:赤赤
彩燈會,**噴泉,小吃街,還有很多娛樂的地方...
3樓:
燈展、淇濱區淇水大道(正月12到19) 美食街、淇濱區柳江路 廟會浚縣活動多了去了
4樓:匿名使用者
也沒什麼 只是人很多
5樓:渤琊
廟會啊,很熱鬧,不知道你以為是什麼。
鶴壁有哪些習俗?
6樓:京都惡少
沒什麼。就是來鶴壁筆需要,吃淇河三珍。與主人吃飯一定要喝酒。不能推,去他人家裡一定要帶禮物。
我可是地地道道的鶴壁人。
7樓:匿名使用者
元旦節呀 過年呀 什麼的 還不是和其他地方大同小異
中國民俗文化除了叫民俗,風俗,習俗,民風民俗,民風習俗,還叫什麼?越詳細越好,謝謝 35
8樓:冰魄
你好,我來為你解答:
蒙古族,現有人口約4800,00人。主要聚居在內蒙古自治區,其餘分佈在中國的東北、西北地區。 蒙古族是一個歷史悠久而又富於傳奇色彩的民族。
千百年來,蒙古族過著「逐水草而遷徙」的遊牧生活。中國的大部分草原都留下了蒙古族牧民的足跡,因而被譽為「草原驕子」。 蒙古族在科學文化事業上比較發達,特別是明代以來,在歷史、文學、語言、醫學、天文、地理等方面,對祖國的科學文化事業作出了重大貢獻。
在民間文藝方面,「好力寶」是蒙古族中流傳很廣的一種演唱形式,馬頭琴是最富特色的民族樂器。 蒙古族始源於古代望建河(今額爾古納河)東岸一帶。「蒙兀」是「蒙古」一詞最早的漢文譯名,始見唐代。
「蒙古」最初只是蒙古諸部落中的一個部落的名稱。13世紀初,以成吉思汗為首的蒙古部統一了蒙古地區諸部,逐漸形成了一個新的民族共同體。「蒙古」也就由原來的部落名稱變成為民族名稱了。
蒙古族有自己的語言文學。蒙古族屬阿爾泰語系蒙古語族,分為內蒙古、衛拉特、馬爾虎--布里亞特三種方言。
廟會的各地廟會
陝西民俗文化,陝西民俗文化
中國歷史密碼 陝西旅遊必帶紀念品 陝西是旅遊大省,既然被稱之為旅遊大省,那麼伴隨旅遊而生的除了那些著名的景點外,陝西其實還有很多值得一看的值得一買的旅遊紀念品!剪紙陝西民間剪紙歷史悠久,題材廣泛,風格獨特,十分繁榮。每逢春節或結婚等喜慶節日活動,人們總要在窗戶上或居室內貼滿剪紙,以示喜慶歡樂。剪紙內...
上黨民俗文化藝術的由來,上黨民俗文化藝術的由來,300字
中國傳統文化指在中國地域內的中華民族及其祖先所創造的 為中華民族世世代代所繼承發展的 歷史悠久 內涵博大精深傳統優良的文化,是中華民族幾千年文明的結晶,世代相傳生生不斷。中華傳統文化應包括 古文 詩 詞 曲.賦 民族 民族戲劇 曲藝 國畫 書法 對聯 燈謎 射覆 酒令 歇後語 成語等。傳統節日 均按...
徽州的民風民俗,濟南的民俗文化
濟南的民俗文化 1 鼓子秧歌分佈在今山東魯北平原的商河地區,是山東三大秧歌之一。鼓子秧歌源於北宋,成於明,盛於清。據當地著名老藝人說,北宋年間,商河一帶連年受災,包公從河南到此放糧,賑濟災民,並由他的屬下把鼓子秧歌傳授給當地百姓。後來每逢新春佳節人們就跑起秧歌,以示對包公的感激之情,流傳至今,相沿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