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閃閃s閃
意思:管理財物、匡正言辭、禁止民眾為非作歹,用的是義。
出自《易·繫辭下》:正何以守位日仁,何以聚人日財。理財正辭、禁民為非日義。
聖人"當位",是成就大業的先決條件。接下來,,何作為呢。一日守位,二日聚人,三日製禮儀。
守位,用的是"仁",仁是發自內心的仁慈、同情、恭敬、和順、真誠、友愛。守位,實際上守護的是一顆仁愛之心、愛人之心。用光明、慈善的心地面對自己。
2樓:_眷戀_已成往事
語出自《易傳•繫辭下》:「理財正辭,禁民為非。曰義。」「辭」,言辭。此語是說:治理財物要言正名順,(以義)禁止民眾不非作歹。
此語是解釋『義』的。唐•孔穎達說:「言聖人治理其財,用之有節,正定號令之辭,出之以禮。
禁約甚為非作歹,勿使行嚴,是謂之義。義,宜也,言以此行之而得其宜也」《周易正義》。「理財」包括聚財和用財。
聚財就是向百姓收取稅賦,用財就是就是蓄養民眾。聚和用都要講「義」,聚之有理,用之有道。「禁民為非」,也要用「義」,而不是靠武力、刑罰。
「窮則思,思則變,變則通,通則靈」包含什麼哲理,意思又是什麼?
3樓:禾木由
意思是:人處於困境
就會思索(如何脫困),思索有了結果就會謀求改變,改變就有可能通達,通達就有可能靈活地生存與世間。
化用自《周易·繫辭下》的:窮則變,變則通,通則久。
意思是:事物發展到了極點,就要發生變化,發生變化,才會使事物的發展不受阻塞,事物才能不斷的發展。 說明在面臨不斷髮展的局面時,必須要改變現狀,進行變革和革命。
4樓:別在褲腰帶
釋義:窮是困苦的意思。整句話說,人處於困境就會思索(如何脫困),思索有了結果就會謀求改變,改變就有可能通達,通達就有可能靈活地生存與世間。
1.出處:現在我們常說的:「窮則思變,變則能通,通則能久!「最早源自(《周易·繫辭下傳》)中的:」易窮則變,變則通,通則久."
2.賞析:
周易繫辭傳(下)
第一章【原文】
八卦成列,象在其中矣;因而重之,爻在其中矣1。剛柔相推,變在其中矣2。繫辭焉而命之,動在其中矣3。
吉凶悔吝者,生乎動者也。剛柔者,立本者也。變通者,趨時者也。
吉凶者,貞勝者也4。天地之道,貞觀者也5。日月之道,貞明者也。
天下之動,貞夫一者也6。夫乾,確然示人易矣7。夫坤,隤然示人簡矣8。
爻也者,效此者也。象也者,像此者也。爻象動乎內,吉凶見乎外,功業見乎變,聖人之情見乎辭。
天地之大德曰生,聖人之大寶曰位。何以守位曰仁。何以聚人曰財。
理財正辭、禁民為非曰義9。
右第一章此章言卦爻、吉凶、造化、功業。(此章首論《易經》之義蘊與功用,次論聖人守位治民之要點。)
《譯文》
八卦成為一列,(有天、地、雷、風、水、火、山、澤八物的象,)象就在它的中間了。由八卦重疉為六十四卦,論爻的話包括在它中間了。(陽爻的剛,陰爻的柔,)剛柔二爻相互推移,卦爻的變化就在其中了。
把辭語連繫在卦爻後面而告訴人,人的行動也就在其中了。吉、凶、悔、吝,是從人的行動中產生出來的。剛和柔,是確立(陰爻陽爻的)根本,(是確立天地萬物分陰分陽的根本)。
變通,是(天地萬物的變通)趨向四時。(人的行動的變通),趨向時機,吉凶,(正則吉,不正則凶),是以正取勝的。天地的道,是以正示人的。
日月之道,以正的光明照耀的。天下人的行動,端正在一個道上。乾,剛健地對人顯示它的平易了。
坤,柔順地對人顯示它的簡約了。爻是仿效這天地之道的。象是形象這天地之道的。
爻和象在卦內變動,吉和凶在卦外顯現。聖人的思想感情從卦爻辭中顯現。天地的大德叫生長萬物,聖人的大寶叫王位。
憑什麼來守住王位叫仁德。憑什麼來使人歸附叫財。整理財政,端正制度法令,禁止人民為非作歹叫做義。
【注】1、八卦由爻構成,但用爻來分別事情的吉凶等,是在六十四卦中,所以說爻在六十四卦中。
2、在六十四卦中,爻有變動,陰爻變陽爻,陽爻變陰爻,成為另一卦,所以說剛柔相推。
3、命:告。動:指人的趨吉避凶的行動。
4、貞勝:以正為勝,正則吉,不正則凶。
5、貞觀:以正示人。觀,示也。
6、貞夫一:正於一,一指天地之道,以合於天地之道為正,即以合於自然規律為正確。
7、確然:剛健地。易:平易。
8、隤(音頹)然:柔順地。
9、正辭:端正制度法令的條文。
變則通,痛則達,達則兼濟天下,這是什麼意思?
5樓:輕靈觸動
意思是:事情發展到了盡頭、遇到了問題要試圖改變;改變了問題就容易解決,就能通達;當你通達了後得志時就多幫幫別人。
窮則變,變則通,通則久:出自《周易·繫辭下》。
達則兼濟天下:語出《孟子》:「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善天下」。
解釋:這句話正是我國古代樸素唯物主義思想的發源地。其意思是指事物在時間裡是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而發生變化的。
不過,更樸實的中國老百姓從這句話中,摘出了兩個字,表達了更為實用主義的意思。那便是「變」和「通」二字,合起來,即為「變通」。變通一詞,目前仍然極具通用性。
人們遇事不必死鑽牛角,而應該懂得通融、屈伸。
思想史上流行的觀點認為,「達則兼濟天下,窮則獨善其身」是作為中國文化精髓的「儒道互補」的體現:前半句表達了儒家的理想主義和入世精神,而後半句顯示出道家的豁達態度與出世境界。
《周易·繫辭·下》原文:
八卦成列,像在其中矣;因而重之,爻在其中矣;剛柔相推,變在其中焉;繫辭焉而命之,動在其中矣。吉凶悔吝者,生乎動者也;剛柔者,立本者也;變通者,趨時者也。吉凶者,貞勝者也;天地之道,貞觀者也;日月之道,貞明者也;天下之動,貞夫一者也。
夫乾,確然示人易矣;夫坤,隤然示人簡矣。
爻也者,效此者也。象也者,像此者也;爻象動乎內,吉凶見乎外,功業見乎變,聖人之情見乎辭。
天地之大德曰生,聖人之大寶曰位。何以守位?曰仁。何以聚人?曰財。理財正辭、禁民為非曰義。
白話譯文:
八卦之中,乾坤相對,震與巽相對,離與坎相對,兌與艮相對,八卦對待成列,舉凡天地間兩兩相重,成為六位的卦,以應事實的需要,因而八八六十四卦、三百六十四爻,都在其中了。
陰陽兩爻,遞相推移,宇宙間的千變萬化,都在其中了。各卦各爻,聖人都系以文辭,分別指出吉凶的徵兆,於是人間所有的動作營為,和趨吉避凶的道理,都在其中了。人事之間,所以有吉凶悔吝的產生,是由於動作營為的結果。
陰陽兩爻,是設立卦象以推演宇宙間萬事萬物的根本。推移變通,正是所以趨向於真理或時機的變化的。時機雖有吉有凶,但我們處在吉利或凶險時,必須安常守正,才可穩操勝算,立於不敗之地。
人事如此,宇宙自然亦復如此,皆以「守正」為前題,所以天地的道理,以正而觀照萬物。日月的道理,以正而光明,普照萬物,都公正無私,使萬物各遂其生,各得其所。天下一切的動作營為,都是歸於端正專一,精誠無慾,才能有成就。
乾道造化自然,很剛健的昭示眾人,是非常的平易而容易知道呀。坤道是順應乾道而開務成物,很柔順地昭示眾人的道理,是非常簡易的呀。聖人制作卦爻,便是效法乾坤簡易的理則而作的。
卦象的設立,亦是仿乾坤簡易的形跡而設立的。
卦爻卦象先有變化於內,遂依象釋理,吉凶之真象就表現於外了。進而裁製機宜,導致功業的成就,就表現於聰智的變化。聖人崇德廣業、仁民愛物的言行,在卦辭爻辭中記載得很清楚。
天地之大德,在於使萬物生生不息,聖人之大寶,在於有崇高地位。
如何守著職位呢?那就要靠仁愛的道德了。如何招致人群呢?那就要有財物。調理財務,端正言行,禁止老百姓為非作歹,就是道義所應做的。
6樓:雲遮世說
這是兩句話,有人將其拼接在一起了。分別解釋如下:
1、窮則變,變則通,通則久。出自《周易·繫辭下》。
這句是說,事物發展到了極點,就要發生變化,發生變化,才會使事物的發展不受阻塞,事物才能不斷的發展。 說明在面臨不能發展的局面時,必須改變現狀,進行變革和革命。
這句話正是我國古代樸素唯物主義思想的發源地。其意思是指事物在時間裡是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而發生變化的。不過,更樸實的中國老百姓從這句話中,摘出了兩個字,表達了更為實用主義的意思。
那便是「變」和「通」二字,合起來,即為「變通」。變通一詞,目前仍然極具通用性。人們遇事不必死鑽牛角,而應該懂得通融、屈伸。
2、達則兼善天下,語出《孟子》:「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善天下」。
思想史上流行的觀點認為,「達則兼濟天下,窮則獨善其身」是作為中國文化精髓的「儒道互補」的體現:前半句表達了儒家的理想主義和入世精神,而後半句顯示出道家的豁達態度與出世境界。
7樓:滿意請採納喲
孟子「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其中含有「無道則隱」或「獨善其身」的消極因素,主要是從個人方面來說的,更多的是強調的個人的得失與仕途的關係,陳述的是因個人的窮達,而放棄對天下的責任( 「無道則隱」或「窮則獨善其身」)。
8樓:匿名使用者
就是學會變通就能幹大事,就能治理天下,高中作文很多這種立意
9樓:不多島
這句話上半句改編自《周易》,原句「窮則變,變則通,通則久「,後半句來自《孟子》,原句「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善天下」。兩句話合起來的意思是:事情發展到了盡頭、遇到了問題要試圖改變;改變了問題就容易解決,就能通達;當你通達了後得志時就多幫幫別人。
文言文翻譯器
10樓:knife裡的詩
《易·繫辭下》說:「治理財物要,確定正確地法令,禁止人們把錢用在錯誤的地方。這是最合理,最應該做的事。 」
孔穎達上疏:「說聖人治理他們的財政的時候,使用財物很有節制。」
漢朝的王符說:「先代的王治理財政,禁止人們把錢用在錯誤的地方。」
宋朝的曾鞏作《再議經費》這篇文章說:「陛下對臣說的話裡,以節省使用作為理財最重要的地方,世上談論理財的人,沒有人比的上這句的。」
《兒女英雄傳》第三十三回:「我想理財的方法,大概不過都是『生產(財物)的人多,消費的人少;生產財物很快,用起來卻很慢』這類道理。」
求一句文言文翻譯!
11樓:紅路放逐
這句話意思是,人一生可以不乘牛馬(或是牛馬拉的車)嗎?而乘牛馬車可以不用落馬首,穿牛鼻嗎?牛馬本性是為人所乘服,所以穿落牛馬,是天命之故(也就是說是牛馬本性中的必然)而這既是天命,雖然是人為的,但也不過是天命藉助人為來表現而已。
這是郭象的《莊子 秋水》注。
莊子 秋水中有 北海若曰:「牛馬四足,是謂天;落馬首,穿牛鼻,是謂人。故曰:『無以人滅天,無以故滅命,無以得殉名。謹守而勿失,是謂反其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