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匿名使用者
鄉書何處達,歸雁落陽邊
2樓:匿名使用者
我知道,我做過這題。
3樓:匿名使用者
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踩踩踩從
求初中語文理解性默寫題,發到[email protected],標好名,方便採納正確答案
4樓:楊江仙
新課標背誦篇目理解性默寫精練100題
【七年級】
古詩文默寫練習 20
5樓:聆風傾浪
1。長河落日圓
2。耳中明月珠
3。別是一番滋味在心頭
4。所謂伊人,在水一方。溯洄從之,
1。僵臥孤村不自哀,尚思為國戍輪臺。
2。日暮鄉關何處是? 煙波江上使人愁。
3。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
4。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
1。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
2。天生我才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
3。三人行,必有我師焉。
4。不慼慼於貧賤,不汲汲於富貴。
1。它山之石
2。安不忘危
3。百年樹人
4。梅花香自苦寒來
5。人約黃昏後
6樓:
一、根據上句(或下句)填寫
1、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 ,蕭關逢候騎,都護在燕然。(王維《使至塞上》)
2、頭上倭墮髻,耳中明月珠 ,緗綺為下裙,紫綺為上襦。(《陌上桑》)
3、剪不斷,理還亂,是離愁。別是一番滋味在心頭 。(李煜《相見歡》)
4、蒹葭蒼蒼,白露為霜。所謂伊人 ,在水一方 。溯洄從之 ,道阻且長。溯游從之,宛在水**。(《詩經·秦風·蒹葭》)
…… 二、理解性默寫
1、陸游在《十一月四日風雨大作》中用「僵臥孤村不自哀 ,尚思為國戍輪臺 。」兩句表達了自己年邁體弱,但仍想守衛邊疆報效祖國的心願。
2、馬致遠在《天淨沙·秋思》中寫到:「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而崔顥在《黃鶴樓》中也有兩句詩與此意境相似,這兩句是:日暮鄉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
3、白居易在《錢塘湖春行》中以小鳥的活動寫出早春特色的詩句是:「 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
4、《次北固山下》中即景抒情又蘊含自然埋趣的兩句詩是: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
…… 三、運用性默寫
1、德高望重的***退休後仍然關心青年教師的成長,正如龔自珍在《己亥雜詩》中所說的:「 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
2、當你的同學在學習和生活中遇到挫折而灰心喪氣的時候,你可以用古詩詞中的兩句來勉勵他:「 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
3、學無常師,應隨時隨地注意向他人學習,孔子關於這方面的名言是:三人行,必有我師焉。
4、在商品經濟的今天,許許多多的科學家能夠甘於寂寞,致力科研。這正如古人所言:「 不慼慼於貧賤,不汲汲於富貴」表現了他們高潔的志趣和人格的堅持。
………六、常見名句
1、他山之石 ,可以攻玉。
2、 安不忘危,盛必慮衰。
3、十年樹木,百年樹人 。 4、寶劍鋒自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 。
5、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後 。
…………應該對的哦~呵呵
1.《望嶽》一詩中,飽含杜甫雄心和氣概的哲理詩句是什麼?
7樓:吳田田
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
意思:寫望嶽而生登臨峰頂之意願。表達了詩人不怕困難,敢於攀登之雄心,顯示出他堅韌不拔的性格和遠大的政治抱負。
8樓:娛夫
《望嶽》一詩中最能體現作者雄心和氣概的詩句是: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這句詩很有哲理,作者借這一自然現象,抒發了自己的報負和氣概。
9樓:匿名使用者
新課標背誦篇目理解性默寫精練100題
【七年級】
10樓:羋馳
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
通過對客觀事物的描寫,從側面表達了自己遠大的理想與抱負。
11樓:臥琴蝶
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
12樓:匿名使用者
這是杜工部年輕時的一首豪放詩。
其主要表現了杜甫的豪放堅毅的性格以及遠大的政治報復。
蘊含的哲理是:這是一個自然現象,站得高看得遠。
初中中考古詩詞篇目中重點句子有哪些
次北固山下譯文原文,次北固山下原文及翻譯
原文 次北固山下 唐王維 客路青山外,行舟綠水前。潮平兩岸闊,風正一帆懸。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鄉書何處達?歸雁洛陽邊。白話翻譯 客行在碧色蒼翠的青山前,泛舟於微波盪漾綠水間。湖水 兩岸更顯開闊 風勢正順 白帆高高揚起。殘夜將去,旭日初昇海上 一年未盡,江南已初入春。身在旅途,家信何傳?還是託付北...
次北固山下的全詩意思,次北固山下全文解釋
譯文 行客路過蒼蒼的北固山下,船兒泛著湛藍的江水向前。潮水漲滿,兩岸與江水相平,顯得十分開闊,順風行船恰好把帆兒高懸。夜還未消盡,一輪紅日已從海上升起,江上春早,舊年未過新春已來。給家鄉捎的書信怎樣才能轉達呢?北歸的大雁啊,煩勞你替我捎回家鄉洛陽吧。 次北固山下 客路青山外,行舟綠水前。潮平兩岸闊,...
誰知道次北固山下的詩意,次北固山下詩意
次北固山下 王灣客路青山外,行舟綠水前。潮平兩岸闊,風正一帆懸 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 鄉書何處達,歸雁洛陽邊。註釋 次 停歇,這裡指停船。北固山 在今江蘇鎮江市北,三面臨水,倚長江而立。風正 指順風。海日 太陽從海上升起。殘夜 夜色已殘,指天將破曉。舊年 過去的一年。指舊年未盡,春之氣息已到,點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