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led照明老炮
leica無論是是早期的l39系列旁軸,主流的m系列旁軸,還是r系列單反,用的都是普通的135膠捲,就是市面上最常見的膠捲。這種135膠捲本來是用在電影機上的,是徠卡之父奧斯卡.巴納克先生首先把135膠捲用在了徠卡第一臺相機ur-leica上,才開啟了135膠片照相機的時代。
2樓:
就普通的135膠捲,用什麼膠捲主要看你用什麼鏡頭,需要什麼題材。
如果鏡頭光圈偏小,需要暗光拍攝,則需要iso高的膠捲,如果拍人像就需要顆粒更細膩的膠捲,比如專業負片等等。
什麼題材,適合用什麼膠捲
3樓:十指琴魔愛外設
風光 人像 人文 這些題材都可以 不過啊 目前還在用膠捲拍東西的人 我知道的基本上還是以人像和人文為主了
推薦一款徠卡膠捲相機
4樓:匿名使用者
不是的,但是最常見的是柯達135膠片。徠卡膠片機也很貴,5000很難買到好的。如果老人家懷舊,可以看看80年代東德的praktica或者日本的賓得。
這兩個牌子同期的經典機器很多。比如賓得mx,kx,k2,還有lx。這些效能不會輸給徠卡相機而且因為保有量大,2000左右可以買到收藏級別的機器。
再上個卡爾蔡司的天塞,歲月又回來了。手機碼字,望採納。
5樓:匿名使用者
全新的萊卡膠片機 僅機身都在1.5萬以上到2萬左右 ,部分型號和紀念版差不多三五萬
全新鏡頭在1萬到3萬之間
5000只能買到最差成色的m3機身,也許還能搞到一枚要發黴的鏡頭 ,而且極大可能都是修過n次的;
6樓:匿名使用者
我有臺徠卡m2, 但需要裝鏡頭, 再說你這個**也只能買到機身了, 可以來青島看
萊卡3型照相機怎樣安裝膠捲
7樓:
1、開啟底蓋
2、將機身頂蓋前部的倒片鎖開啟(邊上有白色字母r的那個5mm長的小把手,向右扳到底)
3、將機身反過來,掀開後背的蓋子
4、將膠捲先拉出10cm左右,在塞到2/3深度的時候,繼續將膠捲拉出,確保膠捲頭插進右側拍攝膠捲儲存倉裡面那個三叉結構中間,切記要塞到三叉結構中間,中間有個銀白色彈簧那個位置,膠捲至少要塞進去超過1cm長度,需要依靠三叉結構勾住膠捲頭來卷片
5、將左側膠捲推到底,右側的膠捲頭用手指捅到三叉裡面至少1cm,然後再看那個可以掀起的後背蓋子的地方,你可以看到快門簾,在快門簾靠右邊的地方,你會看到一個兩側帶齒輪的金屬卷軸,這個就是用來掛住膠捲的機構,兩側的齒輪用來勾住膠捲兩邊那些孔眼的,因為新膠捲的膠捲頭是呈弧形逐漸變窄,新裝好的膠捲只有膠捲頭下部與齒輪接觸,只有第一次過卷的時候,膠捲轉動上部的孔眼才會被齒輪勾住,因此必須確保下部的齒輪能掛住膠捲下部那些孔眼,如果不行那麼就無法過卷,或者相機卡死
6、蓋上背蓋,裝好底蓋,然後撥動上旋把手過片,這個時候膠捲倒片鎖會自動歸位(字母r那個機構),然後機身最左側上部的回捲把手也會轉動,因為上弦過片拉動的膠捲,所以那裡會被膠捲帶動而轉動,確定每次過片這裡都會轉動,那麼就是裝捲成功了,如果不會轉動,那肯定是膠捲沒掛住,過片機構空轉
leica m系菲林相機用什麼膠捲最好
8樓:松下諾基亞
每種膠捲都有自己的特性
沒有說哪種就好
看自己的需求使用
如果非要說最好...
那隻能說 越貴越好 反轉片最好
例如 富士 velvia50 astia100抑或kodak e100vs e100g
老的kodakchrome最貴 也是專業攝影師偏愛的膠捲不過這種膠捲全球只有幾個地方能洗
前段時間由於這種膠捲對環境有汙染被停止生產了(另:這種膠捲**的**是包含了沖洗費,一般的都不包含的)
9樓:匿名使用者
柯達的,富士的都可以
看你是什麼需求
富士的色彩鮮豔
萊卡相機中哪些是膠片機
10樓:匿名使用者
徠卡mp是經典的膠片相機, 全名是「mechanical perfection」 即「完美的機械」
想玩膠片攝影,又買不起徠卡,有什麼別的膠片機
11樓:秋水寒
玩膠片相機,買不起徠卡,但是,那也玩不起膠片啊。拍攝時,捨不得連扣「扳機「,丟掉多少好鏡頭啊。沖洗膠捲,擴印**,都需要鈔票在支援。
況且膠捲也逐漸退出市場,沖擴也沒有幾家在做膠片生意,都是擴印數碼**。直到後來,膠捲也買不到,那就只能望機興嘆了。大勢所趨,數碼時代,已經淘汰了很多的膠捲相機及照相機生產廠家和膠片生產企業。
而數碼相機,正以蓬勃發展的牛x趨勢,掃蕩千山萬水,風土人情,社會程序等景觀,並以更高畫素,更多視角鏡頭更精細的解析數碼技術向更高層面推進展示。這個發展程序,幾盡超越膠片的解析能力,且不可限量的造就數碼霸主相機地位。就這些已經足夠打擊你迴歸膠片相機去往茫茫黃沙大漠拍攝駝鈴夢。
怎能不說,數碼相機更適合造夢呢。
徠卡膠片單反相機哪款比較好
12樓:匿名使用者
全機械相機, 徠卡m-a旁軸膠片相機比較不錯。徠卡m-a(typ 127),相機的一大特色是相機採用全機械結構,無需任何電力驅動。相機以單機身形式**,售價為4,750美元,摺合人民幣約29,183元。
leica 膠片機 怎麼挑選膠捲。網上都是些 400 800 3200這種數字。 完全不懂什麼意思
13樓:
那些是膠捲感光度的數字,常見的膠捲感光度(iso)有50、100、200、400、800、1600,至於3200也有但相對少見,還有6400甚至更高的膠捲,那不一一表述了。
要理解感光度,就要從膠捲本身和相機原理說起。照相機的原理就是快門開啟,光線從鏡頭進入相機並投射到膠捲上,膠捲的引言顆粒開始感光,然後快門關閉,感光結束。舉個例子來說就像印刷,利用鏡頭和光線,把外界的景物印在膠捲上。
因此感光度(iso)可以理解為膠捲與光線的反應速度。因為以前的膠捲除非拍完一卷才能換,不像現在的數碼相機那樣隨便調節iso,所以選擇適合iso的膠捲來拍攝就顯得非常重要。
iso 100及以下的膠捲成為低感光度膠捲,這種膠捲主要用於日光環境下拍攝,因為白天光線很強,可以達到很好的**。通常iso越小的膠捲,銀鹽顆粒數量越多,成像越細膩,膠捲成像的解析度也越高,也只有在足夠的**環境下,才能保證足夠銀鹽顆粒感光,解析度才會高。
iso200-1600的膠捲,成為中感光膠捲,這種膠捲根據數字的大小,依次使用在光線逐漸衰減的場景,例如iso200的膠捲,適合早晨、傍晚等光線足夠,但不是很強烈的環境,is400的膠捲適合在黃昏、較為明亮的燈光下拍攝,iso800則適合在路燈下拍攝,iso1600的膠捲則可以在月光下拍攝(前提鏡頭光圈足夠)。iso的數字越大,說明這個膠捲的感光速度越快,感光速度快意味著成像需要妥協,也就是iso越高的膠捲越能在暗光下拍攝,但成像的質量也會不斷降低,在弱光環境下拍攝,很多時候只需要成像就可以了,並不會非常追求畫質。
iso1600以上的膠捲,成為高感光膠捲,一般用在特殊場合,比如野外的野外拍攝等等。
最後歸納一句話:白天拍攝用iso100~200的膠捲,城市晚上拍攝用iso400~800的膠捲,野外的城市野外拍攝用iso1600~ 3200的膠捲。
14樓:業運凡
這種數字代表膠片的感光度(用iso表示,感光材料對光線的敏感程度),感光度越高,對光線越敏感,在弱光條件下就越佔優勢,但是感光度越高拍出來的**看著就越粗糙,所以還是買iso感光度低些的好
15樓:
400 800 3200 數字是iso 膠片的感光度!建議樓主從攝影最基本的學起。
冬天適合用什麼膠捲,什麼題材,適合用什麼膠捲
沒有區別,只要注意保溫,低溫環境下,長時間在外,不要用高速捲動前進或倒片,因為膠捲在低溫下會變脆的 什麼題材,適合用什麼膠捲 十指琴魔愛外設 風光 人像 人文 這些題材都可以 不過啊 目前還在用膠捲拍東西的人 我知道的基本上還是以人像和人文為主了 用什麼膠捲好 應才捷 膠捲分為彩色負片 彩色正片 反...
什麼是「業務膠捲」,什麼是業務用膠捲
井是夢 一般的膠捲是用作藝術創作的,業務膠捲主要就是取證,以及可靠備份。比如拍攝合同文件 拍攝財務報表 拍攝證物證據 警察拍攝現場取證等等。既然是這種用途,所以這個膠捲在色彩和細膩程度上就沒有那麼高的要求了 只要最基本的能用就好 這個卷有12,16 24等幾種小分裝,而不是標準的36,有大有小,可以...
為什麼還有人用膠捲膠捲比單反好嗎
景山阿八 現在用膠捲的,除了一些有特定需求的專業人士,其他基本屬於個人愛好了。現在看來,膠捲單反機比不了數碼單反機了。不過從膠捲時代走過來的人,水平往往過硬。畢竟數碼的東西每排一張隨時能檢查,膠捲的就不成了,所以往往需要一擊必勝. 無涯汜 這個問題,你問的比較籠統,單反可分為膠捲單反和數碼單反,如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