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湘雪愛娛樂
想要避免類似悲劇,我們應該儘量選擇合格產品,不在室內充電,不在安全通道充電。
絕大多數因為電動車充電**而產生的悲劇,發生在夜間,同時因為電動車一旦燃燒產生毒氣會在30秒內,充斥整個密閉空間,因此消防部門多次強調不要在密閉空間給電動車充電,這個密閉空間包括室內與電梯等地方。安全通道不充電是因為一旦電動車著火,安全通道被阻塞,那麼被困人員將無處可逃。
名外賣員「跳樓逃生」一死一傷怎麼回事?
本月5號中午,合肥市乙個老舊民房二樓發生火災,附近居民在聽到動靜後出來時候,發現該房間有兩名男子帶著大量燒傷從高處跳下,傷勢嚴重,附近居民立刻分工合作有的撥打119有的撥打120,還有一些人拿著滅火器企圖滅火,最後119及時趕到,熄滅了火災,兩名傷者也送往醫院,目前一名男子已經去世,另外一名男子還沒過危險期,而兩人的房屋已經被燒個精光,除了房屋骨架外什麼都沒有留下。<>
2、大多數電池爆燃悲劇都起源於室內充電。
雖然兩個外賣小哥的經歷讓人同情,但這件事情也再次為廣大網友敲響警鐘,室內充電隱患太大,這一場場悲劇發生不正是說明這件事情,可還是有很多人掉以輕心,在外賣小哥事情發生後不久,某小區男子依舊將電動車推入電梯,結果電動車突然燃燒起來,導致電梯內好幾人嚴重燒傷,其中還有乙個孩子。<>
3、應該選擇合格的電動車。
電動車是將電能轉化為動能,所以電動車使用過程需要頻繁給電池充電,如果選擇不合格的電動車,會導致電池出現問題,並因此導致電池燃爆等方面問題,所以購買電動車時候一定要注意選擇正規廠家與品牌,不要因為小利而收穫巨大損失。除此之外電動車充電時間不應該過長,如果電池使用時間較長,需要經常關注電池狀態,如果遇到鼓包、發燙等情況,要及時更換,避免發生危險。<>
希望每個人都能夠對自己的生命負責,不要小看安全消防問題,不要帶有僥倖心理,不要害人害己。
2樓:愛唱的英侃
在給手機充電的時候,我們儘量不要玩手機,同時在充電的時候也要離那些易燃易爆的物體遠一些。
3樓:網友
避免在高溫烈日下暴曬,嚴禁在高溫環境下充電;避免高溫下行駛後立即充電,防止充電時間過長(正常8小時左右); 最主要的還是租正規的房子,不能為了貪圖便宜就租問題房。
4樓:
電池充電爆燃已經不是第一次發生了,一般都是由假冒偽劣的充電器導致的,國家應該加強對假冒偽劣充電器的監管,我們也要在平時生活中注意用電安全,這樣才能避免這類事情的發生。
5樓:文姬不菜
我認為在充電的時候最好檢查一下自己的裝置以及電路有沒有問題,不要長時間充電,要定期檢查電路。
6樓:路邊的風兒
首先在充電的時候,應該用安全和電壓足夠的充電插座,不要充過長的時間,導致電池鼓脹,在日常行駛的時候也要注意,避免長時間的太陽暴曬,使電池過熱發生**事故。
7樓:幸福小豬豬
充電的時候應該在固定的充電場所,而且不能把它放在樓道里充電,就是充完電後一定要拔掉充電器,乙個充電板上不能插太多的東西。
8樓:行樂先生
必須規範電池的使用,電池一定要按照規定來進行充電,千萬不能隨意改裝電路。
9樓:雙魚愛仕達
平時一定要排除家裡電器的安全隱患,而且家裡的電線一定要換成四方,不要給電動車在家裡充電,平時走的時候一定要把充電器的插頭拔下來,這樣就可以避免火災隱患。
外賣小哥電動車充電失火致同事死亡,安全意識何時能提高?
10樓:說娛樂菌
外賣小哥長時間送外賣需要持續地使用電瓶車,但是也需要注意電瓶車的充電時間和充電環境,同時瞭解電瓶車充電的原理,深入瞭解到錯誤充電方法的危害, 那麼安全意識就會自然而然地提高。
11樓:水煮酸菜
我覺得我們的安全意識現在就在提高,但是因為我們不清楚生活中的諸多隱患,導致安全意識不全面,因此還是需要相關部門總結並且推廣。
12樓:周星說教育
人只有經歷了這種意外之後,才能夠真正的提高自身的安全意識,但是這也是最悲哀的一種結果。
13樓:聽風這樣路過
提高安全意識主要有三方面,第一外賣小哥自己要多學習常識,積極主動提高安全意識;第二公司要對員工進行培訓;第三消防部門可多舉辦科普講座,加強宣傳。
交通事故同等責任致一死一傷如何賠償
1 認為責任不合理,可要求複核,但是必須在受到責任認定書後3日內提出 2 既然對方無任何保險,只能按照人身損害賠償標準賠償 3 因為涉及1傷,傷者傷情如何,決定傷者的賠償結果 4 死亡一人,在農村且是村民的話,僅死亡賠償金142394元,其他被撫養人生活費需要知道死者家屬人數及年齡 5 因為是對等責...
交通事故導致一死一傷多久才能申請駕照
交通事故導致一死一傷的主要以上責任者,已經構成刑事犯罪,至少五年後才能申請駕照。車禍致一死,請問駕照扣留多久?這個要根據你父親是否觸犯刑法,如果沒有涉嫌觸犯刑法,就是普通的交通事故,而且不負主要責任的,那麼理賠結束後就能拿到,這個你還是直接到交警隊去問吧。讓辦案民警給你準確答覆。樓主父親車禍致人死亡...
交通造事 疲勞駕駛 一死一傷 全責 民事賠償沒有問題 是否會追究刑事責任 怎麼樣才能緩刑
第五節 緩刑 第七十二條 適用條件 對於被判處拘役 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同時符合下列條件的,可以宣告緩刑,對其中不滿十八週歲的人 懷孕的婦女和已滿七十五週歲的人,應當宣告緩刑 一 犯罪情節較輕 二 有悔罪表現 三 沒有再犯罪的危險 四 宣告緩刑對所居住社群沒有重大不良影響。最高法有個解釋,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