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了滬粵版物理八下的同學請進來,我有問題。

時間 2025-03-14 23:55:20

1樓:網友

第乙個原子和第二個原子是不同的,第乙個是德謨克利特主觀臆想,他認為,萬物的本原是原子和虛空。原子是不可再分的物質微粒,虛空是原子運動的場所。人們的認識是從事物中流射出來的原子形成的「影像」作用於人們的感官與心靈而產生的。

這是哲學上的思想,根本就不是現在我們所說的有實驗發現的確切的「原子」。你說德謨克利特發現原子,這根本就是不對的。只是他把世界成為「原子」組成的一種形上學的哲學觀。

希望對你有幫助。

2樓:陌上桑蟲

德謨克利特只是提出了【原子】的概念,即」不可分割的顆粒「,是沒有科學根據的設想,其本身並沒有說明所謂原子的具體結構與性質,之後通過化學實驗中的變化,人們發現了保持物質化學性質的最小微粒——分子,諸如水分子,氧氣分子,明白了其性質結構。之後進一步的研究,發現組成分子的微粒,認為這便是古時提出的」不可分割的顆粒「,將其稱為【原子】,諸如,氫原子,氧原子之類的。所以這兩個地方的【原子】具有不同的含義,並不矛盾。

到現在人們發現這所謂的【原子】也是可分的,原子包括原子核和核外電子,而原子核裡面又有夸克這種微粒,已經名不副實,但習慣上,仍然稱這些組成分子,在化學變化中的最小微粒為原子。在以後的學習中,這樣理解就可以了,不用考慮這個詞上古時代的意義。

3樓:匿名使用者

原子是化學變化中的最小微粒,而分子是保持物質化學性質的最小微粒。

4樓:網友

分子是自然界中存在著能保持物質化學性質不變的最小微粒,而不是物質形態上的最小微粒,原子在大小上比分子更小,

上了滬粵版物理八下的同學請進來,我有問題。。

5樓:哈哈明龍

那個時間發現的分子 ,認為很小了,但是 隨著進一步的發掘, 分子 由不同種原子 的不同數量組合成 的統稱。 原子又是由 原子核 和 核外電子構成, 就好比 太陽為核心,幾大行星繞著核心轉,被稱為核外電子(因為就是電子,成負電性) ,核心 又是由 質子和 中子構成, 質子顯正電性, 中子,顧名思義不顯電性。 然而 科學家 再次深入研究,乙個質子和乙個反質子在高能下碰撞,產生了一對幾乎自由的夸克。

所有的中子都是由三個夸克組成的,反中子則是由三個相應的反夸克組成的,比如質子,中子。質子由兩個上夸克和乙個下夸克組成,中子是由兩個下夸克和乙個上夸克組成。

6樓:林墨彤

原子。分子--原子--原子核、電子--質子、中子---夸克。

八下物理計算題

是這圖麼?ps 很多 2 是平方的意思 1 電壓表測量的是電源電壓,所以電源電壓為12v 燈泡的電阻值r ul 2 pl 8v 2 4w 16 答 燈泡的電阻值及電源電壓分別是16歐和12v 2 滑動片p在b點時,電路中的電流il pl ul 4w 8v 0.5a,滑動變阻器兩端的電壓u滑 u ul...

求八下物理電學填空題300道!!有無答案皆可

電流表測流過r1的電流 開始都閉合時,r1r2並聯再與r串聯,並聯電阻 7.5 電流表為3a,則並聯電壓為30v,所以流過r2的電流為30v 30 1a 所以開始時總電流為3a 1a 4a 則總電壓u 4 7.5 r 30 4rs 應該是s1 閉合,s2斷開後,只有r1與r串聯 此時電流i u 10...

七上八下這樣的成語還有什麼,如七上八下的成語還有哪些

luckwei小童鞋 頂天立地 捨生忘死 貪生怕死 醉生夢死 承上啟下 承前啟後 開天闢地 花天酒地 歡天喜地 改天換地 經天緯地 遮天蓋地 震天動地 驚天動地 翻天覆地 翻來覆去 顧此失彼 厚此薄彼 虎頭蛇尾 街頭巷尾 繼往開來 揚長避短 說長道短 三長兩短 截長補短 取長補短 今是昨非 口是心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