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匿名使用者
這位師兄吉祥,看了師兄的提問,很想要作出回答**,可是我本人卻沒有獨到的領會,只談談感想吧。法藏菩薩在因地發了四十八大願,我們知道,是超世大願、是究竟無上。是涵蓋了這世上所有的誓願的。
所以我們唸佛,念阿彌陀佛,宣稱佛號,就是對阿彌陀佛巨集大誓願的嚮往,讚歎。那麼「願以成力,力以就願」應該怎麼理解呢?我們還聽過地藏菩薩發下的巨集願:
地獄不空,誓不成佛。一位菩薩發願,並拼盡力量達到和接近所發誓願的成果。這是需要努力的過程。
就跟我們在生活中發出願望,想要達成什麼樣的結果,並一定要付出努力執行一樣。如果發下誓願,轉過頭就忘卻了,誓願不可違背的事情一如既往地照做,誓願努力達到的並不去努力,那麼這個願望自然就破滅了。我還聽說過一句話,「法力大不過業力,業力大不過願力。
」發下誓願,誠摯且為之拼搏努力,一方面是人格修為達到了一定的境界,一方面也為在世修行提供了方向和動力,這份動力又反哺我們的誓願,使之更加趨近於理想的結果。我認為這就是所謂的「願以成力,力以就願。」
2樓:深海的傾聽
這很好理解啊,好比你希望買一件東西明天日思夜想,然後就開始存錢。存夠了自然就買到了。這個願就是願望你就有動力就會去實行那麼力就產生了。
力成就願就是說我錢存夠了也就是力量足夠了實現我這個願望了就變成力成就願了。也不知道這樣你能不能理解
3樓:海印放光
舉個通俗的例子說明:
日本鬼子侵略中國時,很多熱血青年加入八路軍,他們的願就是誓死趕走侵略者。眾所周知,在八路軍與鬼子的戰鬥中,八路軍的**遠遠不如鬼子的飛機大炮,但八路軍在很多戰役中都能以弱勝強,這就是」願「能夠轉成」力「的例證。
修行也是如此,願力大的人,修行進步就一定快,很多修行人都有這種感受。沒有願的人讀一遍《無量壽經》都無力做到,讀不下去。
4樓:活著魂有靈人
因為後邊兒的勢力就是撒旦,在操縱著,是在迷惑人。
5樓:匿名使用者
這個是地藏王菩薩說的,是我不入地獄,誰入地獄,地獄不空一日不成佛。
6樓:天涯野客
你這話從哪兒聽來的,誰給你講的
淨空老法師:阿彌陀佛的四十八大願是怎麼來的
7樓:因緣法
淨空老法師開示:
發四十八大願,四十八大願的來由,是法藏比丘,就是阿彌陀佛在因地上出家的名號,法藏比丘,他發的願,也就是四弘誓願,「眾生無邊誓願度」。眾生裡頭特別是六道眾生,以這個為物件,怎樣幫助這些人脫離六道輪迴、脫離十法界,一生圓滿成就無上菩提。這個事不是容易事,向老師請教。
他的老師世間自在王如來,老師並沒有教給他什麼法門,只是教他去參學,你到十方一切諸佛剎土裡面去參學,用我們現在的話來說就是去參觀、考察,取人之長,舍人之短,你看諸佛世界哪些好的,你記住;哪些不好的,你把它放棄,將來你建成這個世界,那就是十方諸佛剎土裡面美好的精華。法藏比丘聽懂了,極樂世界之由來不是憑空想像的,是真正去考察得到的結論。這個總結就是四十八願,一切諸佛剎土裡頭最精彩的,他就依這個建立西方極樂世界。
不需要人工,無需要繪圖施工,為什麼?法性土,從自性裡面流出來,正是惠能大師所說的,「何期自性,能生萬法」,我們套這一句,何期自效能現極樂世界。一切法從心想生,這個世界從阿彌陀佛心想生,阿彌陀佛的心想就是四十八願,從四十八願生出來的。
8樓:軒轅後世人
甭管哪個空。阿彌陀佛在因地時候自己發的願
阿彌陀佛的四十八大願 分為哪三類?
9樓:法藏
阿彌陀佛的四十八大願 ,是一體!
10樓:悉雁佛
應該是從193集---255集
為什麼阿彌陀佛的四十八大願中有一個是國無女人的願望?
11樓:普利眾生
過去社會男尊女卑,所以女人不願投生女人,就會有這麼一個願望了,佛祖只是希望人人都過上好日子。
12樓:手機使用者
因為他是一太...監
念虛空藏菩薩咒犯困,如何信奉虛空藏菩薩,除了會念虛空藏菩薩咒還需要注意哪些。
昏沉就是什麼?精神提不起來,坐久了他打瞌睡,睡覺了。不但坐著會睡覺,站著也會睡覺。我們年輕的時候出家,早晚課上殿,大家都排班站在那裡,就聽到有人在打呼,站在那打呼,昏沉,老和尚就用香板打他,他就站在那裡睡覺。還有功夫更好的,走著睡覺,在繞佛,繞佛的時候他在打呼,很厲害!所以這是個毛病。另外一種毛病是...
夢見地藏王,夢見地藏王菩薩
楊曉寒 你如果沒在寺院裡受三皈五戒成為居士,那你吃肉乾地藏菩薩屌事?地藏菩薩很清閒嗎?專門為你吃不吃肉的事情給你託夢?呵呵,老兄你是疑心生暗鬼。如果哪個菩薩不讓你吃肉,直接砸了它,那肯定是什麼東東變化來迷惑你的。佛祖住世時,他的死對頭提婆達多提出佛教徒吃素而被佛祖呵斥。所以佛祖是允許比丘 也就是和尚...
地藏菩薩原名叫什麼啊,地藏王菩薩俗家名子叫???
地藏,梵名 ks itigarbha,音譯作乞叉底檗婆。地,住處之義 藏,含藏之義。即受釋尊之付囑,於釋尊圓寂後至彌勒菩薩成道間之無佛時代,自誓度盡六道眾生始願成佛之菩薩。關於地藏菩薩之名義,地藏十輪經卷一以 大一三 七二二上 安忍不動,猶如大地 靜慮深密,猶如祕藏 故稱地藏。大方廣十輪經卷一以地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