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國60週年來的變化,建國60週年以來哪方面發生了變化

時間 2022-01-12 17:35:13

1樓:匿名使用者

以前是平房''現在是高樓

建國60週年以來哪方面發生了變化

中國建國60週年來的巨大變化

建國60週年的變化

2樓:匿名使用者

建國60週年的變化 60年,可謂彈指一揮間!60年的個人經歷讓我觸控到了社會前進的脈搏,60年的改革開放惠及了每一個國人的生活。 1食品的**更是讓媽媽難忘,買肉憑票是自然的,但絕對沒有挑肥選瘦的份兒,更不要說得排上擁擠不堪的露天長隊,並要擔心輪到自己時還有沒有貨物可以買到。

因為爭購食品引起大人們吵鬧甚至是相互抓扯讓孩子們驚恐不已,媽媽十幾歲時最怕的就是讓家長吆喝著去排隊,常常在接受這個任務時嘴硬地說「寧可不吃肉也不去排隊」。六七十年代物資極度匱乏,一塊紅糖或豆腐乳,甚至是加了點食鹽的辣椒麵都曾經是分享的零食,而在當時津津有味的吃相一點不遜於現在孩子們吃到最新上市食品時的興奮程度,被辣椒麻木過後的暢快也不亞於現在吃火鍋後的酣暢淋漓。 978年12月,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勝利召開,開啟了改革開放歷史新時期,這是建國以來我黨歷史上具有深遠意義的偉大轉折。

三十年前,許多家庭的住房都只有一間,幾乎相同的佈局就是用一張床或一個大立櫃放在房屋的中間,拉上簾子把屋子隔成兩間,前面是客廳兼飯廳,媽媽說,她們玩時只能以床入座,條件好些的能備上一兩隻小馬紮或小木凳;孩子多的家庭還得設計成上下鋪,而床後面就是另一間臥室與儲藏室的統一。現在,條件好了,人們大多住上了單位分的三室一廳,有了自己的獨立王國,興奮不言而喻。 國家經濟在三十年間飛速發展,我們的生活和工作條件也在這三十年間發生著巨大的變化,衣食住行和生活環境、工作條件哪一樣都是翻天覆地。

聽媽媽說,計劃經濟時期憑證**的年代,一年至多能添置上兩件新衣服,還是一般的平布。「過年穿新衣」的期盼是她們那個時期的同齡人都有過的願望吧,如果能在沒有過年就穿上新衣裳,讓鄰居羨慕時的那種滿足和得意讓現在的年輕人不能理解,更不要說現在的小天使們每個至少都有多套樣式和質地都很好且四季分明的衣物了。 且不說現在的自動化辦公條件如何先進,單說喝開水一項都不知道換了多少種熱水器,而在上個世紀50年代末,開水只能是在早上鍋爐房**時間打好以保證全天的需要。

現如今,坐在辦工作旁,伸手就是飲水機加純淨水,冷熱自斟,好不自在。 還有通訊工具的變化,八十年代用的是手搖式**,每次需要聯絡時頭疼不已,且不說先要接通郵電局的接線員,再轉接至某個地方或某個單位,若對方是訊號不太好,得打上好幾個**,有時甚至得呼叫上一天才能接通。九十年代,改革開放的先行者,腰間跨著bb機,傳呼訊號隨時呼叫,每每發出叫聲,還要故意裝作聽不見,讓它多響幾聲......

,持有者的那份自豪,不言而喻。到了千禧之年,大哥大又成了身份的象徵,持有者不僅要用上與自己身高不成比例的嗓音大喊,還得夾雜著地方語同時進行,才覺得在人前顯聖。到了二十一世紀的今天,每一個人手裡都有不止一個手機,無論走到**都與對方近在咫尺,工作效率和經濟效益雙豐收。

六十年間的種種變化讓我感慨多多,而自己經歷的只是千千萬萬國人生活中的一個小小的縮影。中國三十年的改革開放,走完了西方資本主義國家幾百年的歷程,取得的偉大成就來之不易。我們生活在如此美好的**時代,這種幸福和安定和諧的局面也需要我們倍加珍惜和維護,通過我們的努力和奮鬥,祖國還會越來越富強,人民生活也會越來越美好!

3樓:

打仗的時候經濟不好 現在好啦

中國建國60週年的農業變化

4樓:包季痙

新中國農業機械化在60年的發展歷程中,戰勝了各種困難挫折,探索前進,開拓創新,取得了多方面的成就和歷史性進步,構建了一個符合中國國情的農業機械化發展體系,進入了農業機械化中級發展階段,開創了一條中國特色農業機械化發展道路。 回顧我國農業機械化事業60年的發展,大體經歷了四個發展階段。1949~2023年,行政推動階段。

國家在有條件的社、隊成立農機站並投資,支援群眾性農具改革運動,增加對農機科研教育、鑑定推廣、維修**等系統的投入,基本形成了遍佈城鄉、比較健全的支援保障體系。2023年~「八五」期末,體制轉換階段。隨著經濟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入,市場在農業機械化發展中的作用逐漸增強,對農機工業的計劃管制日益放鬆,農民逐步成為投資和經營農業機械的主體,農業機械多種經營形式並存。

「九五」初期至2023年,市場導向階段。 2023年,國家有關部委開始組織大規模小麥跨區機收服務,聯合收割機利用率和經營效益大幅度提高,實現了我國小規模農業生產單元使用大型農業機械的規模化生產,中國特色農業機械化發展道路初步形成。2023年至今,依法促進階段。

2023年出臺了《農業機械化促進法》,2023年-2023年的**1號檔案都明確提出了加快推進農業機械化的要求和措施。購機補貼政策對農業機械化發展和農機工業拉動效應顯著,農機工業步入歷史上最好的發展時期。 60年來,農業機械化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為促進農業增效、農民增收和農村經濟持續發展做出了卓越貢獻。

從建國至今,我國的農業裝備水平和農業機械化水平實現了跨越式發展。截至2023年底,全國農機總動力達8.22億千瓦,是2023年8.

01萬千瓦的10000倍,年平均增長速度為16.95%;每公頃耕地擁有農機動力6.75千瓦;拖拉機保有量2021.

91萬臺,是2023年117臺的17.3萬倍,年均增長速度為22.68%。

高效能、大功率的田間作業動力機械和配套機具增長幅度較快,特別是大中型拖拉機、半喂入式水稻聯合收割機、水稻插秧機、玉米收穫機和保護性耕作機具的保有量有了大幅度增長。農業機械化水平進入了中級發展階段,2023年底,全國耕種收綜合機械化水平達到50.8%。

在主要糧食作物生產機械化迅速發展的同時,農機作業領域也由糧食作物向經濟作物,由大田農業向設施農業,由種植業向養殖業、農產品加工業全面發展,由產中向產前、產後延伸。農機標準化作業程度明顯提高,集收穫、耕整、播種於一體的機械化複式作業應用範圍擴大,農業搶收搶種能力和農業綜合生產能力進一步增強。 同時,國家積極推動農業機械化科技創新,通過農具改革,實施國家科技攻關、國家科技支撐計劃、農業科技跨越計劃、引進國際先進農業技術(948)專案等,加大了農業機械裝備關鍵技術和裝備的研製開發和扶持力度,推動了農業機械化部分「瓶頸」環節技術和技術整合問題的解決。

農機工業通過轉換經營機制,深化企業改革,實現了從農機生產弱國發展成為世界農機生產大國的歷史性跨越,支撐了我國農業機械化的迅速發展。2023年底全國農機制造企業約8000家,規模以上企業達到2021家,農機工業總產值1915億元,是改革開放初期2023年(103.7億元)的18.

5倍。我國農機對外開放領域也進一步擴大,成功地引進、消化、吸收了國外先進的水稻、玉米、甘蔗等作物生產機械和旱作節水農業、保護性耕作技術,促進了我國農業機械化水平提高。目前,我國農機產品不僅能滿足國內市場需要,而且在國際市場上也表現出了明顯的競爭優勢。

隨著農機事業的蓬勃發展,農機大戶、農機合作社、農機專業協會、股份(合作)制農機作業公司、農機經紀人等新型農機社會化服務組織不斷地湧現與發展壯大。截至2023年底,全國各類農機作業服務組織達16.56萬個,農機戶總數已達3833萬個,農機化中介服務組織6022個。

農機社會化服務領域隨之拓展,呈現出組織形式多樣化、服務方式市場化、服務內容專業化、投資主體多元化的顯著特徵。農機作業的訂單服務、租賃服務、承包服務和跨區作業、集團承包等服務方式,滿足了農業生產和農民的迫切需要,推動了農機服務市場化快速發展。2023年,全國農業機械化服務經營收入達到3466.

5億元,成為當前農民增收的一個重要渠道和新亮點。 為了給農業機械化創造良好的法治和政策環境,我國一直重視農業機械化法律法規及政策體系的建立。2023年,《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機械化促進法》頒佈實施,成為我國農業機械化發展進入法治軌道的重要標誌。

至今,我國已出臺農業部及省級**農業機械化行政規章41部,省級地方性農業機械化法規37部,這些法律法規已基本形成中國農業機械化法律法規體系框架,並進一步健全、完善。2023年開始實施的農業機械購機補貼政策,**財政農機具購置補貼資金從7000萬元增長到2023年的130億元,極大地調動了農民購機、用機的積極性,促進了農業機械化水平的提高和農機工業的發展。 回顧過去,展望未來。

從現在到2023年,是我國由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邁進的關鍵時期,農業機械化發展面臨著良好的發展機遇。預計到2023年,耕種收綜合機械化水平將達到70%,實現主要作物關鍵環節生產機械化,為推進現代農業和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提供堅實的物質裝備支撐。 謝謝採納

慶祝建國60週年主題班會,建國60週年主題班會教案

五胖天下 有一句話叫 民以食為天 可以說人們將 食 作為生活的最低標準,同時人們也將 食 作為生活的最高追求和享受。從 食 的變化中,可以反映出一個社會的貧富盛衰,可以體味社會歷史的變遷。剛建國時期 生活貧困,食不果腹或粗茶淡飯 改革開放前 很有改善,但食物匱乏單調 票證盛行,人們營養不足,有些農村...

建國60週年主題班會教案,慶祝建國60週年主題班會

教科書上全是的。說笑了建議樓主不要讓同學們直接大說特說,社會主義好,共 產!黨 好,改革開放好,那樣很可能不產生效果,反起反作用。要讓同學們通過生活條件的改善,生活水平的提高,來認識我們國家的進步。這樣例子很多,如以前的社會上餓死人什麼的,現代社會生活的美好 最好用ppt 如手機的普及 又如衣服著裝...

對於建國60週年來的祖國 家鄉的變化感悟的心得體會,字數要求

幾篇結合在一起,再修改一下,加上自己的語言組織一下就可以了。我的家鄉 東臺,她坐落在蘇北平原,瀕臨黃海。我是喝家鄉水,吃家鄉糧長大的,家鄉的一草一木都讓我印象深刻。隨著家鄉改革開放的深入,人們的生活水平像芝麻開花 節節高,我的周圍也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記得小的時候,人們都住瓦房,生活條件好的才住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