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8萬4千法門
智慧在**生?沒有事的時候,心裡頭一念不生。為什麼?不起心,不動念,不分別,不執著,一念不生!一念不生叫「三昧」,梵語叫「三昧」;翻成中國意思叫「禪定」。
「禪定」兩個字的**,「外不著相」叫「禪」;「內不動心」叫「定」。外面不管什麼,看得很清楚、看得很明白,沒放在心上,這很重要!絕不放在心上,決定不受外面境界干擾,這叫「禪」;內裡面不起心、不動念、不分別、不執著,這叫「定」。
定到極處,「自性本定」。我們的心本來是定的,現在外面境界一動,我們的心就動了,這叫凡夫;外面境界怎麼動,心沒動,這叫佛菩薩。有定,就有智慧、就有神通,就沒有障礙。
在**修?在生活當中修,穿衣,在穿衣上修;吃飯,在吃飯上修;工作,在工作裡頭修;在待人處事裡頭修,全是佛法,沒有一法不是佛法。
佛法就是「離一切相,即一切法」。「離相」是什麼?「及相離相」,「離、即」同時,沒有先後。
就在相上,不著相,這叫功夫;不是不接觸,不接觸有什麼用處?念頭還老想著,這沒用!不要說相離開,不在面前不想它,在面前也不想它,這叫大定,這功夫就成就了。
所以先要曉得「自性」是什麼,《六祖壇經》惠能大師講得非常清楚。他聽五祖講《金剛經》,他是從聽經開悟的;釋迦牟尼佛是菩提樹下入定開悟的,你看開悟的方法不一樣。方法沒有一定,無量無邊,觸動你的根源,豁然就開悟了。
所以這是我們必須要懂得的,我們才能得受用。真受用!
「般若無知,無所不知」,「般若」是智慧。智慧有兩種,一個是「體」,一個是作「用」,體就是「無知」。走這個路快!
所以我們看到,這一次到這邊來,正好海賢老和尚這光碟跟資料都印出來了,都送給大家。他是什麼境界?他得「三昧」了、他開悟了。
是不是明心見性?非常可能!他什麼都知道,他不說。
為什麼不說?說出來沒人懂。上上根人可以跟他說,中下根人不必說。
你看他不認識字、沒念過書,連早晚課的課誦本他都不會念。別人早課唸經、唸咒,他念阿彌陀佛。這一句阿彌陀佛,他開悟了,為什麼?
古人有一句話說「知事少時煩惱少,識人多處是非多」。他不認識字、沒念過經,經裡頭講的他不知道,他沒有這種分別、執著;一句佛號,他心是定的,二六時中,無論他幹什麼,一切處、一切時,他所幹的全是在修大定、修「自性本定」。惠能大師講得好,「何期自性,本自清淨」(自性是真心、自性是本體、自性也叫法性、也叫真如),他天天用這個,他是起「覺用」;我們是起「迷用」,為什麼?
我們妄念太多了、雜念太多了。這就是什麼?心不清淨、不平等。
幾時我們能把心擺平了?這個師兄弟兩個人都不認識字,所以心地清淨,沒有雜念、沒有妄想。老和尚教給他幾句話,那就是如來教學的總綱要,他就記住這個,他就能成功。
這一句話是什麼?南無阿彌陀佛
2樓:
淨空法師---但是在四禪八定裡面,這個時候好,很舒服。為什麼?身沒有苦、樂,心也沒有憂、喜,這個受很好;就是苦、樂、憂、喜都放下、都離開,佛講這叫舍受。
舍受是很好,但是不長久,不是永恆的,它是有一段時間,隨著你禪定功夫的淺深,你舍受的時間短長不一樣,不能稱為三昧。所以三昧這個意思,最低限度阿羅漢所證得,《楞嚴經》上叫「九次第定」,他這個定功第九層。因為第八定在世間,世間禪定最高的到八定,九定超越世間,超越三界,超越六道輪迴,這種禪定才能算作三昧。
四十一品無明統統破盡,這才叫「無明貪瞋皆永無」,破盡了。這是什麼果位?圓教的佛果,究竟圓滿的佛果。
佛果是什麼?佛果是我們自己,禪宗的話說「父母未生前本來面目」,也正是世尊在《華嚴》、《圓覺》裡面所說,「一切眾生本來成佛」。換句話說,你成佛沒有別的,恢復本來面目而已。
大經裡面常講,「圓滿菩提,歸無所得」,你成佛你不要以為你有什麼得到,沒有;你所得到的完全是自性裡頭本來具足的。絕對不是說自性之外,還有東西可以得到,沒有;你所得到的都是自性的本能,自性的本具。由此可知,佛法的教學沒有別的,幫助你恢復自性的德能而已,這是我們必須要知道、要明瞭。
後面這一句『惑盡』,其實這一句兩個字,就是前面這一句講的無明;『過亡』,「過」是過失,你以後的生活行為,對人、對事、對物永遠不會犯過失,「亡」就是沒有,過失沒有了,這還不就是前面講的「無明貪瞋皆永無」。怎麼樣永無?怎麼斷的?
末後這一句是告訴我們斷的方法。靠什麼方法?『三昧力』。
「三昧」是古印度梵語音譯,它的意思就是禪定。在佛法裡面翻譯的很多,最常見的叫正受,正是正常,受是享受,三昧是正常的享受,正常的享受就是禪定。
因此佛法的修學,是以禪定為樞紐,我們不能不認識。佛家講八萬四千法門,無量法門;法是方法,門是門徑,方法門道無量無邊,總而言之,都是修禪定,我們不能不知道。三昧為什麼不翻作禪定?
三昧比禪定的意思要圓滿。如果說禪定,世間的四禪八定也是禪定。世間四禪八定是不是三昧?
不是。三昧這個禪定超過四禪八定,它也是禪定,我們可以說比四禪八定還要高、還要深;因為四禪八定沒有離開六道輪迴,六道輪迴裡面的受用,不能算正常的受用。
佛在經上講六道眾生的受用,可以把它歸納為五大類,總不出這五類。身有苦樂,你身種種享受不外乎樂受、苦受,這兩大類。心理上不出憂、喜,這兩類的受用;憂是憂患、憂愁,喜是歡喜。
這是講六道凡夫,你們所享受的不出這個範圍。但是在四禪八定裡面,這個時候好,很舒服。為什麼?
身沒有苦、樂,心也沒有憂、喜,這個受很好;就是苦、樂、憂、喜都放下、都離開,佛講這叫舍受。
舍受是很好,但是不長久,不是永恆的,它是有一段時間,隨著你禪定功夫的淺深,你舍受的時間短長不一樣,不能稱為三昧。所以三昧這個意思,最低限度阿羅漢所證得,《楞嚴經》上叫「九次第定」,他這個定功第九層。因為第八定在世間,世間禪定最高的到八定,九定超越世間,超越三界,超越六道輪迴,這種禪定才能算作三昧。
由此可知,這是很深的定功,你要想斷見思煩惱,你一定要依三昧,要依禪定。
這一首偈子,總而言之,佛教導我們修學的方法,教導我們生活的方法;我們很希望過佛菩薩的生活,佛菩薩的生活就是智慧跟三昧。因此佛法的教學,佛教人什麼?佛就是教人開智慧。
所以佛法是智慧的方法,佛學是智慧的學問,不能不清楚;佛法不求別的,求智慧。智慧從**來?
智慧一定從定中得來,這一點我們要曉得。沒有定功那一種的智慧,我們世間人稱智慧,在佛法裡面稱之為「世智辯聰」,佛講世間人的智慧;辯才聰明不是真智慧,真智慧一定從甚深禪定當中開悟。換句話說,這個智慧不是從外面求得的,是內心裡面自自然然顯現出來的。
這個事我們乍聽就又聽不懂,怎麼不學,智慧會現前?
心是動的,就像水起了波浪,你**能照見?所以你學得再多,聽得再多,見聞再廣,你好像也很有智慧,那不是真智慧,為什麼?不是水平照見的智慧,你不過是聽人家說的,人云而云,或者是自己打妄想,妄想那個念頭也是起伏不定;你是從妄想來的,你是從外頭來的,不是從自性當中生出來,這不是真智慧。
參禪的目的是什麼,禪定參禪的最終目的是體驗涅槃的常樂我淨嗎?
經雲 打得妄想死,許爾法身活。參禪的目的是為了破參開悟,見性斷疑。凡自本性,不生不滅。於一切時 中,念念自凡,萬法無滯,一其勿一其,萬境白如如。如如之心,印是其實,若如是見,即是無上菩提之自性也。不識本心,學法無益 若識自本心,見自本性,即名丈夫 天人師 佛。如果修學禪宗主要經典是金剛經與六祖壇經。...
人在正常生活中嗜睡是什麼原因
陌路情感諮詢 1 生物鐘紊亂或神經衰弱 夜間睡眠差或睡眠時間過短,有睡眠呼吸暫停,即睡覺時打呼嚕並有呼吸間歇現象,影響了睡眠質量,時間長了使生物鐘紊亂。2 肥胖 青少年或中青年肥胖 體重超重也會引起白天過度睏倦。3 糖尿病 白天過度睏倦與糖尿病關係密切。糖尿病出現日間嗜睡的可能性是其他人的近2倍。甲...
男人在戀愛中欲擒故縱目的是什麼
德河霍楓 就是讓你愛他愛的更深更徹底 放長線釣大魚的道理知道不?就這個意思 越是你想要的他越是吊你胃口越是不給你 這樣你會更想要 等到你想要到極限愛他愛到極致愛到死去活來的時候就是他跟你告白坦白一切的時候 怎麼說呢,很多時候事情都是沒有目的的,特別是對於戀愛來說,很多東西都是隨心而動,根本不會想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