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匿名使用者
中庸思想,就是秉持不偏不倚,不主張突出又不甘於墮落的價值觀,我覺得無論是學習還是工作生活等教導我們要踏實,不驕不躁
2樓:_韓劇小王子
中國最古老的中庸之道其實講究的就是“合適”,就是“剛剛好”。
……品格可以列成三等,各類中的第一類和末一等都是極端和缺德,居中的才是道德或優越性。所以,居於怯懦與魯莽之間才是奮勇有為;吝嗇與奢侈之間才是慷慨大方;怠惰與貪婪之間是意氣風發;卑屈與驕傲之間是謙虛謹慎;祕密與多嘴之間是說一不二;乖僻與滑稽之間風趣幽默;尋釁與諂媚之間是友善可親;在哈姆雷特的優柔寡斷與堂·吉訶德的衝動任性之間是自我剋制(《倫理學》,第1卷,第7節。——原文注)。
於是,倫理或行為的“恰當”與數學或工程學上的“恰當”沒有什麼不同;它的意思是正確、適合,最有效地達到最好的結果。
然而,中庸並非像數學的中項恰恰是精確可計的兩端的平均數;它隨著環境中左右各種情況的變更而變更,並且只對成熟而有靈活性的理性才顯露自身。卓越是靠訓練有素而得來的一種藝術修養,我們並不是因為有了道德或卓越才行為舉止正確合理我們才擁有這些的;“人形成這些美德是由於人採取了這樣的行動”(《倫理學》,第2卷,第4節。——原文注);我們反覆而行,就形成目前這個樣子。
因此,卓越並非一種行動舉止,而是一種習慣:“人的善行是靈魂在實現圓滿生命中卓越方面的一種作用;……正如一隻飛燕或晴朗的一天就能形成春天一樣,一朝一夕或曇花一現的一瞬間也是不能便人幸運得福的。”(《倫理學》,第1卷,第7節。
——原文注)
青年是走極端的年齡:“要是青年犯錯誤,那總是由於過分或誇張了。”青年(以及許多比他們年齡大的人)很難做到的是從一極端中擺脫出來而不落入與之對立的另一極端。
因為一個極端很容易落入另一個極端,否認是由於“矯枉過正”也罷:偽善總是作過多的表白,謙卑則又翱翔於自負的邊緣。(柏拉圖說:
“犬儒學派安提西尼的虛榮心通過他外表的破孔在向外張望呢!——原文注)那些意識到偏於極端的人不會把道德的美名賦於中庸,卻會賜予那個相反的一端。有時候,這也是好的;因為如果我們清楚自已錯誤地陷入了極端,“我們就該指望另一端,……猶如人們把彎曲不平的木材直過來時所幹的那樣。
”(《倫理學》,第2卷,第9節。——原文注)但是不自覺的極端主義者將中庸看作是罪大惡極;他們“彼此將持中間立場的人推來推去;勇敢的人被怯懦的人說成魯莽,魯莽的人又說成怯懦,其他的情況也是這樣;(《倫理學》,第2卷,第8節。——原文注)就這樣,在現代政治中“自由分子”被激進分子說成是“保守分子”,被“保守分子”說成“激進分子”。
日常生活中的“中庸之道”
日常生活裡,有人過於追逐物慾,有人過份刻苦自勵;有人對金錢的使用浪費無度,有人則是一毛不拔,這都不是正常的生活之道。就像一隻手,始終緊握拳頭是畸形,只張不合也是畸形,一定要拳掌舒捲自如,這才正常。所以,凡事要適可而止,要不偏不倚,這就是中庸之道。
如何才能在日常生活裡實踐「中庸之道」,有四點意見:
第一、做事不要太苦:人生不能沒有工作,因此每個人都不能不做事。做事當然要勤勞,但是也不能太辛苦;太辛苦了,以後做事就畏難、畏苦,就不能長久,不能持之以恆。
所以,現在的公司行號大都制定八小時上班制,每天工作時間從上午八點到下午五點,有一個時間性;甚至每個星期不但有休假日,現在還實施「週休二日」,這就是要我們不要太辛苦。
第二、享欲不要太樂:人不能沒有物質生活,適度的物質是維持生命不可或缺的條件。但是有的人享用過度,過份的放縱五欲之樂,例如,吃要山珍海味,穿要綾羅綢緞、住要高樓大廈,出門要開高階轎車等。
過份的追求物慾之樂,甚至浪費無度,則如銀行裡的存款,用得太多,總有一天會負債,所以福德因緣還是要慢慢的享受,不能透支。
第三、待人不要太苛:人與人相處,要懂得待人之道,最重要的,就是待人要厚道,要替人設想。尤其身為主管者,要「待人如己」,甚至要「寬以待人,嚴以律己」,如果待人嚴苛,或者是過份放任,都不是處人之道。
第四、用物不要太榮:對於日常用物,有的人好買,平常沒事就喜歡逛街購物,並且樂此不疲,有的人則非名牌不用。其實東西能用、夠用就好,不要太過豪華、奢侈,物質太多,不一定很好,所謂「人為物役」,物質太豐,有時也是一種負擔。
中庸之道其實就是佛道,佛道就是要我們每一個人的生活裡,凡事不要太左也不要太右,不要太緊也不要太鬆;能夠不偏不倚即為「中」。所以,什麼是中庸之道?有四點:
第一、做事不要太苦,
第二、享欲不要太樂,
第三、待人不要太苛,
第四、用物不要太榮。
3樓:箭手
第一、做事不要太苦,
第二、享欲不要太樂,
第三、待人不要太苛,
第四、用物不要太榮。
中庸思想的核心是什麼
4樓:王珂
核心:“中庸”是道德行為的最高標準,把“誠”看成是世界的本體,認為“至誠”則達到人生的最高境界,並提出“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的學習過程和認識方法。
天所賦予人的東西就是性,遵循天性就是道,遵循道來修養自身就是教。道是片刻不能離開的,可離開的就不是道。因此,君子在無人看見的地方也要小心謹慎,在無人聽得到的地方也要恐懼敬畏。
隱蔽時也會被人發現,細微處也會昭著,因此君子在獨處時要慎重。喜怒哀樂的情緒沒有表露出來,這叫做中。表露出來但合幹法度,這叫做和。
中是天下最為根本的,和是天下共同遵循的法度。達到了中和,天地便各歸其位,萬物便生長髮育了。
5樓:種花家的小米兔
中庸的中心思想是 儒學中的 中庸之道,它的主要內容並非現代人所普遍理解的中立、平庸,其主旨在於 修養人性。
其中包括學習的方式: 博學之,審問之, 慎思之,明辨之, 篤行之。也包括儒家作人的規範如“ 五達道”(君臣也,父子也,夫婦也,兄弟也,朋友之交也)和“ 三達德”(智、仁、勇)等。
中庸所追求的修養的最高境界是至誠或稱至德。故中庸之道亦被古人稱為中道或中和之道。
天人合一的真實含義是合一於至誠、至善,達到“致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唯天下至誠,為能盡其性。能盡其性則能盡人之性;能盡人之性,則能盡物之性;能盡物之性,則可以贊天地之化育;可以贊天地之化育,則可以與天地參矣”的境界。
天道與人道合一的目的就是要將天性與人性合一。天性是至善、至誠、至仁、至真的,那人性也應該是至善、至誠、至仁、至真的。只有使人性達到了那至善、至誠、至仁、至真的天性,才能稱得上真正意義上的天人合一,才能創制天下的大綱,建立天下的大本,才能通曉天地化育萬物的道理,才能達到中庸之道。
6樓:baby鞋子特大號
中庸的中
心思想主要內容並非現代人所普遍理解的中立、平庸,其主旨在於修養人性。其中包括學習的方式: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
也包括儒家做人的規範如“五達道”(君臣也,父子也,夫婦也,兄弟也,朋友之交也)和“三達德”(智、仁、勇)等。中庸所追求的修養的最高境界是至誠或稱至德。
中庸之道的主題思想是教育人們自覺地進行自我修養、自我監督、自我教育、自我完善,把自己培養成為具有理想人格,達到至善、至仁、至誠、至道、至德、至聖、合外內之道的理想人物,共創“致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的“太平和合”境界。
中庸之道的總原則:恪守中道,堅持原則,不偏不倚,無過無不及。在處理矛盾時善於執兩用中,折中致和,追求中正、中和、穩定、和諧。並且隨時以處中,因時制宜,與時俱進。
具體而言,中庸之道的主要原則有三條:一是慎獨自修,二是忠恕寬容,三是至誠儘性。並分別論述於下。
1、慎獨自修
這一原則要求人們在自我修養的過程中,堅持自我教育、自我監督、自我約束。《中庸》第一章就提出了這一原則。其文雲:
“道也者,不可須臾離也,可離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懼乎其所不聞。莫見乎隱,莫顯乎微。
故君子慎其獨也。”人們必須嚴格地自覺地進行自我修養,尤其在一個人獨處的時候,更應該謹慎地進行自我反省、自我約束、自我教育、自我監督。
2、忠恕寬容
這一原則要求人們將心比心、互相諒解、互相關心、互不損害、忠恕寬容、體仁而行、並行而不相悖。這一原則分別見一《中庸》十三章、三十章。
“子曰:‘道不遠人。人之為道而遠人,不可以為道。
’《詩》雲:伐柯柯伐柯,其則不遠。執柯以伐柯,睨而視之,猶以為遠。
故君子以人治人,改而止。忠恕違道不遠。施諸己而不願,亦勿施於人。
”3、至誠儘性
至誠儘性的原則 是施行中庸之道的重要原則。“唯天下至誠,為能盡其性。能盡其性,則能盡人之性;能盡人之性,則能盡物之性;能盡物之性,則可以贊天地之化育;可以贊天地之化育,則可以與天地參矣。
”只有堅持至誠原則,才能充分發揮自己善良的天性。
7樓:金果
中庸思想的核心是道德。
孔子把“中庸之道
”作為一種最高的道德來論述。中庸之道作為認識論的價值,就在於是最難以把握的方法。
《中庸》是人生的大道,是事業成功、生活與健康的根本理論,基本包含三層意義。
第一層意義:中不偏,庸不易。是指人生不偏離,不變換自己的目標和主張。這就是一個持之以恆的成功之道。孔子有曰:“中庸之為德也,其至矣乎!民鮮久矣。”
第二層意義:指中正、平和。人需要保持中正平和,如果失去中正、平和一定是喜、怒、哀、樂太過,治怒唯有樂,治過喜莫過禮,守禮的方法在於敬。
所以月牙山人說:只要保持一顆敬重或者敬畏的心,中正、平和就得以長存,人的健康就得以保障。
第三層意義:中指好的意思,庸同用,即中用的意思。指人要擁有一技之長,做一個有用的人才;又指人要堅守自己的崗位,要在其位謀其職。引自月牙山人《 中華心法》。
《中庸》寫於濟寧。而中庸中的“中”字,在濟寧方言中為可以、行的意思,如“飯好嗎?”“中”。
而中庸中的“庸”字,則由兩部分組成,一個變庚的“庚”和一個“用”。意為,變化...為...
所用。“庸”古代同“用”,所以中庸有中用的本意;而“庸”字還可以組成另外一個詞,庸俗。“俗”字分為一個單立人和一。
《中庸》哪些句子是關中庸思想的,中庸的主要思想內容是什麼
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修道之謂教。道也者,不可須臾離也,可離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懼乎其所不聞。莫見乎隱,莫顯乎微。故君子慎其獨也。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發而皆中節謂之和。喜 怒 哀 樂之未發,謂之中。發而皆中節,謂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達道也。君子之道,淡而不厭,...
中庸的主要思想內容是什麼,《中庸》的主要內容是什麼
中庸主要就是說中和平穩,不過分,過由不及。中庸 的主要內容是什麼 主要內容 中庸 全書集中講述性與情與封建道德修養,肯定 中庸 是道德行為的最高準則,至誠無息 將 誠 看作是世界的本體,並提出 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 的學習過程和認識方法。中庸之道 在現代人心目中幾乎成了迂腐 缺乏個...
能不能幫忙分析一下儒家的中庸思想和佛教“空”思想中的中道思想的差別和聯絡
中庸可不是和稀泥,兩邊討好。享相無垠 說的是有道理的,儒家的中庸是人生中的行為目標,是種行為方法,倫理方法。而佛法的中觀是認識世界的思維方法。中庸,一是不逾越規矩,二是不過度。致中和,並不是趨向平庸,平庸是指自我的放棄 不思考 不努力,而中庸是指經過充分思考後的正確分析判斷和行為。中道,是不偏不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