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傳送到傳送
看了一篇關於農民為什麼富不起來的文章,作者將原因歸咎為糧食沒有暴利、基層腐敗、農村社會福利待遇低、土地價值低等四個原因。這四個原因歸納起來均為外部因素,誠然,不可否認農村是存在這樣的情形,但這四個原因真的會“控制”農民致富嗎?如果簡單的把問題歸為這樣,是不是欠妥當,容易誤導群眾啊!
對此,必須要說一說。
在那篇文章中,作者說到糧食沒有暴利,原因是糧食是人們的生活必須品,糧食不可能漲到讓人吃不起,國家必須調控**。這是當然,糧食安全已經是一個老生常談的問題,其重要性在這裡就不用多說了。在這裡想說兩個問題,致富難道就得靠暴利?
農業領域沒有暴利嗎?
根據國家統計局年初公開發布的資料,2023年,全國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6396元,增長,扣除**因素,實際增長;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432元,增長,扣除**因素,實際增長。城鎮居民人均收入是農村居民的倍。那麼農村居民收入少的原因在**?
主要是糧食**偏低。以玉米為例,雖然今年玉米**連續**,已經達到1900元/噸,即每公斤元。東北三省是全國人均耕地最多的地區,其中遼寧平均每人10畝 吉林每人平均20畝 黑龍江每人平均30畝 按最高的三十畝全部種玉米計算,東北正常畝產在600公斤左右。
這樣算下來,一個擁有較多土地的東北農民,一年的毛收入是元。
留守兒童無論是心智發育,身體發育乃至於教育,損失都很大,特別是教育問題的缺失,不僅產生了很多問題孩子,更重要的是學習成績不好,難以接受更高的教育,導致成為打工二代、打工三代,代際躍遷無法實現。同時,即便打工,因為接受的教育少,一直處於打工大軍的底層。所以說,打工對於農民來說,雖然可以改善一下家庭收入,極少數也可以實現階層的躍升,但是,絕大多數是犧牲了家庭和孩子。
這應該是打工者的長期的心痛!
這一切皆因為種田不賺錢,所以,作為一種簡單的聯絡,外出打工者們也要求提高糧價。其內在的邏輯也是可循的。
2樓:小呀麼哈可愛
確實如此,其實在物價不斷**的現在,只有農作物的**沒有**,一些物品**甚至已經翻了幾倍,玉米的**還和十幾年前一樣。
3樓:你到底敢不敢
農民貧窮的真正原因是農業產品**太低,我對這個觀點不太認同,真正貧窮的不是物質而是思想,是因為他們的思想比較單一。
4樓:六月從心
我認為,農民貧窮的真正原因不是農產品**低。而是落後的思維方式。如果能換個角度去思考如何降低農產品的成本,擴大規模,一樣也是可以做得很好的。
5樓:拉上我
農民貧窮的原因,大部分農民都文化偏低,有些農民是有殘疾,意外傷害,自然遭災害導致,還有些農民是家庭成員年齡偏大,比如老年家庭失去了勞動力,農民很多,沒有一技之長。
我國農民不富裕的原因是什麼呢?是因為農業產品**低的原因嗎?
6樓:巴黎還沒有去過
相信很多人都聽說過“物以稀為貴”這句話,尤其是在商務人士的眼中。可以說是一句至理名言。沒錯,市場上稀缺的是什麼?
正好你有了,可以賣個好價錢。說明市場對這種資源是供不應求的。但是當大家都在生產這種稀缺產品的時候,就會導致一個結果,就是市場飽和,產品不僅難賣而且賣不出好價錢。
這大概可以解釋為什麼有些農產品**低,滯銷。
因為村官的行政級別和西方發達國家有差距,也因為我們農民的農學專業知識和西方農民不一樣。在中國,一個人種100畝地很少見;而在美國,一個人種五六千畝甚至上萬畝地是常有的事。最近有記者飛到美國實地考察,發現美國農民一年只有20%的時間花在土地上。
不僅如此,他們還是機械師、會計師、投資人,有些人甚至是“千萬富翁”。
農民的辛勤勞動創造了更少的耕地來養活世界上人口眾多的中國人。在那個以吃飽飯為第一目標的時代,他們頭轉向黃土,背轉向天,在田間辛勤勞作,憑著自己的勤勞,不浪費一片土地,不浪費一壟麥子,不放棄一棵苗,使佔世界四分之一的中國走出了缺衣少食的時代。3360隨著工業的發展和入世,糧食作為一種商品進入市場,進入經濟是有**的,所以不是為了吃。
一畝地每人一年純收入三四百元,一個有六七畝地的家庭一年收入一千多元。如果每家有200畝地,年收入幾萬元,農民就窮不了。是的,這其實是主要原因。
目前很多地區對農產品的需求沒有很好的判斷,人們通過一些有限的渠道獲得農產品的銷量和**,這就必然導致人們盲目生產一些**高、銷量好的農產品。因此,市場上有大量的過剩。一旦市場飽和,**自然達不到預期的**,滯銷也在情理之中。
市場資訊不對稱是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在會場,記者隨機發放問卷,調查了近10位農戶,發現他們的養殖場從3500畝到25000畝不等。
7樓:雜談鮮事
農民為什麼不賺錢,這個問題涉及到產業鏈上下游的問題,農產品是最初級的產品是最不掙錢的產品,也是**高不上去的產品。因為農產品**太貴,接下來的環節就沒有辦法正常運轉了,他們就賺不到錢了。<>
農民賺不到多少錢,有一方面原因也確實是農產品的**比較便宜,比如說玉米這幾年基本都是在一塊錢上下浮動基本不超過30%,那麼正常一畝地能產出多少玉米呢?按照現在的普遍的產量來說,是在800~1200左右取個平均值1000,一個農戶一年種10畝地,這就算是土地比較多的了,這些玉米也就是賣個15000塊錢左右,這是一年的成果。而且這是最終得到的收入,哪有成本呢,比如說買的種子農藥化肥所搭進去的人工,最終淨利潤50%可能都沒有。
賺不到錢就是因為玉米**比較便宜,但這東西**還真高不了,因為現在玉米一塊錢大家賺不到錢,那玉米漲到兩塊錢,農民是不是就能賺到錢了呢?其實也不是。因為玉米漲到兩塊錢化肥種子之類的,**也會同步上升,而且玉米的****了,那最終加工出來的這些飼料**也要**,最終受損的還是養殖戶。
因為一般農村地區是種些東西,然後再養些牲畜,到最後還是農民自己的利益受損。<>
這就是一個死迴圈解決不了的問題,這麼說就是因為歷朝歷代,農民這個職業都是不賺錢的,這是所有經濟迴圈最開始的起點,但也是最沒有收入的一個職業偏偏沒有這,一群人還不行。所以現在專業的農民越來越少了,大多數選擇外出務工,農村好多土地被閒置,這是出現的正常結果,因為收入太低了。
8樓:歷史主義學習家
農業生產本來就沒有別的行業賺錢,一斤水稻一瓶礦泉水也不值。 雖然政策好了,但與各合作社相比,普通農民的成本更高,再從國外進口農作物,農民就無法再比了。 現在城市發展很快,越來越多的機械化,人工用量越來越少。
機械化比人手快,大大減少了人手的使用量。 人們的生活水平越來越好,物價也一直在**,所以一漲就難降,所有的物價都在**。
如果農民能賣掉糧食,支出除去種子、化肥和農藥的剩下的就好了。 普通農民家庭,孩子學不好就不願意花錢學習,讓孩子打工、回家幫忙,跟不上沒有文化的現代化生產節奏,生產能力太低。 只有從根本上改變,農民才能富強。
農民收入有多低? 中國有6億人,月收入不到1000元。 很多城市的人們很難理解這個。
因為很多月薪5000的中產認為自己應該是窮人,而不承認自己是進入中產門檻的人。
他們從來沒有想過如果月收入5000是赤貧,那麼月收入1000是什麼。 他們不認為這個地球上每個月有1000人,所以自己除了工資以外,每個月的社會保障都到了1000多人。 我能理解全國每月有多少窮人不到1000人,全中國有6億人這麼窮嗎?
中國目前有億畝耕地,9億農民,人均2畝土地。 其中多數是旱地、鹽鹼土壤、山地等劣質土地。
在這些貧瘠的地區,人均可能有3畝或4畝土地,而在雨水充沛的好地方,人均有1畝或3畝土地。 那些優質的好土地,一年能賺多少錢呢? 在中國這18億畝耕地中,種植傳統糧食作物的約有16億畝,畝產約1000多元。
這只是收入,扣除成本的話,利潤會更低。 小麥,目前平均年畝產1,150斤,平均每斤收購價元,平均畝產1,288元。
晉文公稱霸的真正原因是
晉文公是一個雄心勃勃的人。為了實現他稱霸天下的願望,他採取了一系列措施。他與民同苦樂,受到了百姓的擁戴。他減輕關市的徵稅,減輕刑罰,佈施貧民,救濟饑荒,使人民能安居樂業。他不斷增強晉國的實力,堅守信用,建立起了自己的威信。當時,與晉有力量爭霸的是長江流域的楚國。晉文公想成就霸業,必須向南擴充套件疆土...
李宗盛和林憶蓮感情走到盡頭的真正原因是什麼
李宗盛和林憶蓮於1998年結婚。緣分起於他們對 的共同熱愛和才情的相互欣賞。但是到了2003年,李宗盛獨自一人搬去北京,他們的婚姻就到此結束。李宗盛曾經表達過,他所做的歌曲大部分是來自於自己的個人感受和跌宕起伏的感情生活,如果沒有這些作為靈感的話,他也不可能作出這麼多膾炙人口,將感情刻畫到入木三分,...
宋朝時期,南方農業生產逐漸超過北方的原因是什麼
農業發達原因主要無外乎兩點 一 宋 的政策以及行為。比如有獎勵農耕的政策,對廣大農民進行激勵提高了其勞動生產的積極性,還科學的推廣農業促進了農業的發展 比如著力推廣占城稻等 二 生產技術的迅猛發展。農業生產作為直接受影響者也隨之迅猛發展 此外宋朝的地方 也是非常注重水利設施的維護和興建的。這就使宋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