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華經上說舍利弗會在未來世成佛,但是舍利弗最終是涅盤了,為何還有未來世

時間 2022-03-14 19:55:23

1樓:bobo雄霸天下

來世間給眾生上一課,就像世尊那樣。其實原本就是佛了,但要來世間化顯一次。可以看下賢劫千佛

法華經上說舍利弗會在未來世成佛,但是舍利弗最終是涅盤了,為何還有未來世?

2樓:8萬4千法門

淨空法師---佛說了,他這一次在地球上示現成佛教化眾生是第八千次。「佛氏門中,不捨一人」,

《梵網經》裡面,佛說了,他這一次在地球上示現成佛教化眾生是第八千次。「佛氏門中,不捨一人」,這句話不是假話,眾生什麼時候機緣成熟、能夠接受,他就來了,你不相信他、你不接受他,他不來。來了是什麼?

來了你們要造罪業,你們毀謗,毀謗佛罪業很重。他不來,你們毀謗的罪輕,就不重;他要真的在這個世間,那毀謗的罪太重了,所以他不來。所以來是大慈大悲,不來還是大慈大悲。

但是眾生有苦難,因為現在地球遭這個難,多麻煩,他來不來?我們相信,他來。來了不怕人毀謗嗎?

他不用佛的身分來,他到這個世間普普通通一個老百姓,誰知道他?他來幹什麼?他是個有福報的人,這個我們要知道,福慧二足尊,在三皈依的時候,「皈依佛,二足尊」,智慧圓滿,福報圓滿,他住在這個地方,這個地方不遭災難;縱然眾生有共業,會把災難減輕,大災難變成小災難,小災難就變成沒有了。

慈悲到極處!不露身分,痕跡都不著,你怎麼會知道?有福的人在這邊,我們沾一點光,造作罪業的人都沾光,就這個意思。

所以眾生可以不要佛菩薩,佛菩薩不會不要眾生;兒女可以不要父母,可是父母的心永遠懷念著兒女,這是真的不是假的。所以我們在此地要學習的,就學習法藏比丘的發心,我們要真正發心,發心真幹,真幹那就是一門深入、長時薰修。

舍利弗是古佛再來,為什麼法華經卻受記他將來成佛

3樓:陳磊

這是慈航倒駕,乘願而來,既然你提到法華經,那佛來的一大因緣就是希望眾生得佛知見、悟佛知見,入佛知見。這就是願是因。古佛成佛的時候都有一個願,有的如法藏比丘建立極樂國土、有的要建立某一淨土,因緣具足,這些佛就會來。

好比觀世音也是古佛,為什麼來,還是以菩薩示現的,這就是願。但是來世間之後,雖然有願就是因,但是緣盡後依然會離開,好比釋迦牟尼佛,自己示範因果不虛,迴圈有報,這也是佛弘揚佛法、真理的方式。

法華經中一開篇佛陀就給舍利佛授記了,說未來無量世後舍利弗成佛。舍利弗作為阿羅漢為什麼還要轉世?

4樓:王雲龍

轉世是為了,度化眾生,像我們這樣的凡夫俗子看到佛從天而降,豈不嚇死?所以,轉世為人,來度化眾生

5樓:iori愛朋

以我思維,阿羅漢及辟支佛等中小乘聖者,心願只於自己解脫證入涅槃。若以羅漢或辟支佛身發於巨集大誓願,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但為廣度眾生故,是有機會舍小入大,而證悟成佛的。

所以阿羅漢只是果位中的一個名稱,也僅僅是個名詞罷了。

6樓:土匪也瘋狂

小乘聖者雖然沒有了分段生死,但是還有變異生死。不過舍利弗現在也不過是示現阿羅漢身,其實早已超越阿羅漢位。

另外,眾生從等覺位到妙覺位成佛一般都會到有緣的世界示現八相成道,是在人道用應化身,而已經證得的法身和報身是不會有這種分段生死的現象的,用應化身是應眾生的需要。

舍利弗怎麼死的

7樓:樹影下淺唱

舍利子死不了啊 舍利子就是人死後的遺骨

8樓:

你說的是那本**裡的?

佛 不垢不淨,不沾因果,哪有死啊,只有入滅吧好像。。。。。。

舍利弗是什麼意思

9樓:匿名使用者

舍利子,捨棄貪嗔痴的英雄。阿彌陀佛

《法華經》上面「佛告舍利弗。如是妙法,如優曇缽花,時一現耳!」是什麼意思?

10樓:

佛告舍利弗。如是妙法。諸佛如來時乃說之。

如優曇缽華。時一現耳。舍利弗。

汝等當信佛之所說,言不虛妄。舍利弗。諸佛隨宜說法。

意趣難解。所以者何。我以無數方便。

種種因緣譬喻言辭。演說諸法。是法非思量分別之所能解。

唯有諸佛乃能知之。所以者何。諸佛世尊。

唯以一大事因緣故出現於世。

『佛告舍利弗,如是妙法,諸佛如來,時乃說之』:這種妙法,不是任何時刻都可以聽到的,要等到因緣成熟時,才能宣說。這種妙法有一個比喻,比喻成什麼呢?

比喻成『如優曇缽華,時一現耳』:這種花, 只是開很短很短的時間即謝掉了,所以它就珍貴希有了。現在這種妙法和這種華是一樣希有的。

『舍利弗!汝等當信佛之所說,言不虛妄』:佛所說的言詞,都是真實不虛的。

『舍利弗!諸佛隨宜說法』:雖然,這是開權顯實的妙法。

可是佛為真實的法而施一種權巧方便隨宜說法,觀機逗教,應人說法。『意趣難解』:這其中的道理是不容易明白的。

『所以者何』:什麼緣故不容易明白呢?『我以無數方便、種種因緣』:

我用種種方便法和因緣來教化眾生。『譬喻言辭』:又舉出一些譬喻的言詞,來『演說諸法』。

『是法,非思量分別之所能解』:這種法,不是用識心來分別思量,就能明白。不要用第六意識和第七分別識來揣測佛所說的法。

『唯有諸佛乃能知之』:唯有佛和佛之間,才能知道這種法。『所以者何』:

這是什麼道理呢?『諸佛世尊,唯以一大事因緣故,出現於世』:什麼是大事因緣呢?

我們每一個人現在想一想,那一件事是我們的大事?釋迦牟尼佛為一大事因緣出世,這個大事,到底是什麼大事?這大事就不是小事,要是小事,就不會說是大事。

這是很簡單的一個答案。那麼還有一個很深的解答,你們自己再想一想。那是非常之妙,妙到什麼程度呢?

妙到不能想像的程度、也就是不可思議。前邊已經講過,說是不可以『思量分別之所能解』,『不分別,不思量』,這就是妙法。我叫你們回答這個問題,其實這個問題不需要答覆,因為它是沒有答案。

此處講得太奇怪了,本來有答案,為什麼又說沒有答案?因為現在釋迦牟尼佛將欲入涅盤前,這個答覆唯有釋迦牟尼佛,才能判斷。我現在判斷這個問題,還不夠資格,所以我們大家最好是把這個問題忘了,不要去想它。

可是,雖然說最好是忘了,但我相信各位一定忘不了,為什麼?因為是大事因緣,非小事因緣故。是大事因緣怎麼可以

忘了呢?你有什麼法子可以把它忘了?忘不了的。

忘不了那怎麼辦?只好弄明白它。講來講去,這一大事因緣,我還沒有說出來,現在我要和盤托出。

這個大事因緣,好像現在我手裡拿著什麼東西?你看見什麼東西叫?這是大事因緣,你知道了就是大事因緣。

你說有什麼東西?你不知道?噢!

這也是大事因緣。你看!有什麼?

什麼也沒有!這個大事因緣,也就是這樣。大事因緣就是沒有事,釋迦牟尼佛要找一點事來做,也就為了要說法華經。

說法華經就是大事因緣。那麼法華經是說什麼?是說法華經的妙法。

這一種妙法是什麼?是不能想的,你一想就不妙了,你一問是什麼那就不妙了。那麼,我們聽經做什麼?

我們不聽經不更妙了?誰叫你來的?你可以不聽啊!

還有一件大事,我們人也不應該忘了,就是我們每一個人的生死大事。我們每一個人都有生、有死,要把生死的事情搞清楚,這個大事才算辦完。你生死的問題不清楚,你的大事就沒有完成。

我們若想要知道這個大事因緣,先要知道小事因緣。你不知道小事因緣,就不知道大事因緣。人是從什麼地方來的?

從『無明』而來。這『無明』就是小事因緣,『生死』就是大事因緣。為什麼有生死?

因為你有『無明』,這『無明』一有了,貪心、嗔心、痴心、慢心、疑心全都跑出來了。若沒有『無明』,這些問題一概都沒有。有了『無明』,就有了問題。

有了問題,就有『生死』。所以我們先要把小事的因緣弄清楚了,就會清楚大事因緣。為什麼?

因大事由小而變大的,小孩子由小長成大人,由大而老,由老而死。你若不知道根本的小事因緣,那麼,大事因緣也不能解決,所以現在先要把無明破了,無明破了,就不會日積小業而釀成大災,故這一大事因緣自然而然就了了。

法華經到底說了什麼?

11樓:hi慕容小兔

佛法學習重要的是次第而來

如果覺得法華經不適合自己 不理解那就換一個看看比如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金剛經 先把這些弄明白再去找找別的也可以在網上找一些法師的開示 比如慧律法師 憨山大師 宣化上人等等

12樓:匿名使用者

佛的各時說法都是一個目的,即是破產我等眾生各種妄想分別和執著等愚痴無明,以因果破除無因無果,以無為法破除有為法相知見,以大乘法破除無為有為,最後以一乘實相破除二乘三乘,也就是在看破放下的智慧方面,從看破放下有為法,到無為法,再到大乘佛法,最後連佛法也要完全放下,徹底迴歸真如本性。妙法蓮花經就是讓我們破除對佛法的執著,不要對佛法起分別和執著,佛法也要放下,二乘三乘佛法實為權說。

13樓:匿名使用者

唯破不立。。。。。。

為什麼說法華經是無量壽經導引,法華經的作用 那能有錢人都是請人念什麼經,無量壽經又是幹嘛用的

您好,不僅僅法華經,連大德們公認的佛門第一經 經中之王 華嚴經 也是無量壽經的導引。一 佛陀說法四十九年,其目的就是為了讓眾生成佛,就想讓眾生都去修習一生成佛的法門,所以佛在初成正果時即為法身大士宣講了華嚴經,可是華嚴經在結尾處,普賢菩薩宣講了十大願王之後,卻告訴與會大眾,要想速疾圓滿此願王,速證佛...

《法華經》和《金剛經》哪部更有深意

金剛經 雲 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兩本經都是佛經裡的經典。修哪一部,要看和哪一部經書更有緣。如果執著,可以一起修。哈哈。 每部經書都是經典。都有深意。所以沒有什麼可比性。 手機使用者 話不能這麼問吧。佛祖說的法都是從真心自性中流露出來的。都是有深意的。不要分別 比較啊。 這...

法華經中的四種花是哪些,《法華經》中的四花指的是什麼花啊?

天雨曼陀羅華 摩訶曼陀羅華 曼殊沙華 摩訶曼殊沙華 十叄月流嵐 曼殊沙華 摩訶曼殊沙華 曼陀羅華 摩訶曼陀羅華 芬陀利華 摩訶芬陀利華等等這些稱謂源於梵語佛經,在 大乘妙法蓮華經 中記載過。後來曾查過解釋,說這摩訶的意思是大,大乘梵語發音即為 摩訶衍那 至於 衍那 就是乘載的意思,華 在古漢語中即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