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迪迪的小迷妹兒
元宵和湯圓沒有區別,元宵就是湯圓。湯圓,別稱「元宵」「湯糰」「浮元子」,是中國傳統小吃的代表之一,是由糯米粉等做的球狀食品。一般有餡料,煮熟帶湯食用。
同時也是元宵節最具有特色的食物,歷史十分悠久。
簡單地說,湯圓和元宵是一種以糯米和糖為主的食品,除了精白糯米粉含有大量澱粉之外,餡料中糖分也不少。所以,從歸類來看,它應當算是一種主食。所謂主食,就是富含碳水化合物,特別是含澱粉的食品。
這類食品是用糯米來做的,而且是非常精細的糯米粉,纖維非常非常少,屬於精白主食,不屬於粗糧。
2樓:楊佩玖
元宵跟湯圓的區分。
按照網友總結出來的說法,元宵和湯圓其實是兩種截然不同的食物,只是外觀比較相似而已。以慣例來看,北方一般都吃元宵,而南方則吃湯圓。
元宵:是以餡兒為主的,先把餡兒做好,切成小塊兒,然後把餡兒放在盛有糯米麵的大笸籮裡來回搖(現在是用機器),搖到餡兒的外面滾上一層厚厚的糯米外衣為止。
湯圓:做湯圓兒的過程,就像包餃子。需要先把糯米麵和好,醒透;然後做餡兒,餡兒裡的水份含量比元宵餡兒多,可以像餃子餡兒一樣散著,也可以揉成小球兒;最後揪一塊兒面,捏成片兒,把餡兒包在裡面,揉成球兒就可以了。
元宵節吃湯圓的寓意50字
3樓:雅澤美食大世界
正月十五吃元宵,是全國各地的共同風俗。專家介紹稱湯圓也稱「湯糰」或「圓子」「糰子」,南方人還稱為「水圓」「浮圓子」。每到正月十五,幾乎家家戶戶都要吃元宵。
民俗專家表示,煮湯圓時,因為它開鍋之後漂在水上,煞是好看,讓人聯想到一輪明月掛在雲空。天上明月,碗裡湯圓,家家戶戶團團圓圓,象徵著團圓吉利。因此,吃湯圓表達的是人們喜愛闔家團圓的美意。
調查同時也顯示中國人對傳統節日的傳承和熱愛,也是對中國文化的一種熱愛。吃元宵要吃出不一樣的味道。
另外,湯圓的名稱與「團圓」字音相近,取團圓之意,象徵全家人團團圓圓,和睦幸福,人們也以此懷念離別的親人,寄託了對未來生活的美好願望。
吃湯圓的來歷50字
4樓:kimi蕭
吃湯圓的來歷介紹:
每年農曆的正月十五,是我國傳統重要節日之一,其中這天幾乎家家必吃的一種食物就是「元宵」或者「湯圓」。無論是水煮或者油炸,元宵都是極其美味的一種食品,但是關於正月十五吃元宵的由來,大家可能不知道。
相傳元宵節起源於春秋時期楚昭王。楚昭王在一次經過長江時,看見水中有漂浮之物,於是命令他人將其打撈出來。此物是一種外白內紅的甜美食物,楚昭王很是不解,於是拿著這些打撈上來的東西去請教孔子。
孔子曰:「此浮萍果也,得之主復興之兆。」
就是說等到這個物品是大吉的徵兆,楚昭王聞之甚是高興,恰巧這天是正月十五,於是楚昭王下令每年的正月十五這天要仿造此果,越是漸漸的形成了正月十五吃湯圓的習俗。
5樓:小螞蟻爬爬賽
史料上有正式的記載,稱「冬至,粉糯米為丸,名『湯圓』」。做好湯圓後要祀神祭祖,而後閤家圍吃湯圓,叫做「添歲」。吃湯圓在明、清時期已經約定俗成。所以,冬至吃湯圓,古而有之。
冬至吃湯圓禦寒滋補又潤肺,糯米味甘、性溫,能夠補養人體正氣,吃了後會周身發熱,起到禦寒、滋補的作用,最適合在冬天食用。
糯米含有蛋白質、脂肪、糖類、鈣、磷、鐵、維生素b1、維生素b2、煙酸及澱粉等,營養豐富,為溫補強壯食品,具有補中益氣、健脾養胃、止虛汗之功效,對食慾不佳、腹脹腹瀉有一定緩解作用。
6樓:小胖子大娛樂
湯圓來歷:
湯圓起源於中國宋朝。當時明州興起吃一種新奇的食品,即用黑芝麻、豬油、白砂糖為原料,首先把黑芝麻磨製成粉末狀,然後豬油、白砂糖相繼放入混合物揉成團做餡,外面用糯米粉搓成圓形,煮熟後,吃起來香甜可口,饒有風趣。因為這種糯米球煮在鍋裡又浮又沉,所以它最早叫「浮元子」,後來把「浮元子」改稱湯圓。
做法:1、湯圓,一顆一顆圓圓的,猶如龍眼,不論老年人還是兒童們都是喜愛的小吃,然而,湯圓之作卻是要些功夫的。開始,用洗得乾乾淨淨的手去拌弄,觸著精白的米粉呵就像搞動著白雲,一手拌著,一手舀來發著銀光的陶缸裡的清水,邊拌邊加。
2、成泥狀後,就用手去摶了,這時的湯圓料就像白雪啊,摶到一定程度後,把它做成若干比如同手指粗的條狀,然後斷成一小節一小節的,再把這些小節物放在嫩白如玉的掌心,用兩手掌上下合含著,隨著上下手掌的旋揉動作,功到時,那圓圓可愛的湯圓胚也就做成了。
7樓:網友
文章太長了我要短短再短的。
元宵節的由來50字左右
8樓:匿名使用者
元宵節的由來與傳說:
元宵節是中國的傳統節日,早在2000多年前的西漢就有了,元宵賞燈始於東漢明帝時期,明帝提倡佛教,聽說佛教有正月十五日僧人觀佛舍利,點燈敬佛的做法,就命令這一天夜晚在皇宮和寺廟裡點燈敬佛,令士族庶民都掛燈。以後這種佛教禮儀節日逐漸形成民間盛大的節日。該節經歷了由宮廷到民間,由中原到全國的發展過程。
在漢文帝時,已下令將正月十五定為元宵節。漢武帝時,「太一神」的祭祀活動定在正月十五。(太一:主宰宇宙一切之神)。司馬遷建立「太初曆」時,就已將元宵節確定為重大節日。
另有一說是元宵燃燈的習俗起源於道教的「三元說」;正月十五日為上元節,七月十五日為中元節,十月十五日為下元節。主管上、中、下三元的分別為天、地、人三官,天官喜樂,故上元節要燃燈。
元宵節的來歷50字左右
9樓:霽雨若初
元宵節始於東漢明帝時期。因漢明帝提倡佛法,恰逢蔡愔從印度求得佛法歸來,蔡愔稱印度摩揭陀國每逢正月十五,僧眾雲集瞻仰佛舍利,是參佛的吉日良來,蔡愔稱印度摩揭陀國每逢正月十五,僧眾雲集瞻仰佛舍利,是參佛的吉日良辰。
漢明帝為了弘揚佛法,於是下令正月十五夜在宮中和寺院「燃燈表佛」。因此,正月十五夜燃燈的習俗,隨著佛教文化影響的擴大及道教文化的加入,逐漸在我國流傳下來。
此後,這種佛教禮儀節日逐漸擴充套件成民間盛大的節日。該節日經歷了由宮廷到民間,由中原到全國的發展過程。
此外,還有一種說法,即元宵節起源於火把節。漢代民眾在鄉間田野持火把驅趕蟲獸,希望減輕蟲害,祈禱獲得好收成。隋唐宋以來,更是盛極一時。
參加歌舞者達數萬人,從第一天黃昏始至第二天天黑為止。
直至今天,我國西南一些地區的人們還在正月十五用蘆柴或樹枝做成火把,成群結隊高舉火把在田頭或曬穀場跳舞。
10樓:洛麗塔
元宵節的來歷,有兩種。
元宵和湯圓的區別段子
11樓:什麼值得買
什麼值得買 幫你買的值。
12樓:蒙利黎
元宵在製作上要比湯圓要繁瑣得多:首先需將和好、凝固的餡切成小塊,過一遍水後,再扔進盛滿糯米麵的笸籮內滾,然後再過水繼續放回笸籮內滾,反覆幾次,直到餡料沾滿糯米麵滾成圓球方才大功告成 南方。
包湯圓湯圓的做法有點兒像包餃子:先把糯米粉加水和成團(跟做餃子時和麵一樣),用手揪一小團溼面,擠壓成圓片形狀湯圓和元宵的餡料當中不僅僅有糖,更含有相當多的固態油脂。米飯、饅頭是幾乎沒有。
脂肪的,湯圓可不是這樣,餡料中的油脂甚至比糖還要多。傳統上用豬油來做湯圓餡料,南方用豬油加肉做鹹湯圓,用豬油加上各種果仁做甜湯圓。
13樓:幸運的楓陽
元宵、湯糰是兩回事。可以說是北方、南方之不同淵源所致。每當到了正月十五上元節,一般都有南吃湯圓北食元宵的習俗,不過元宵與湯圓這二者除了做法稍有不同之外,營養成分基本相同。
北京做的元宵:是以餡為基礎製作的。機器做元宵的操作過程如下:
先是拌餡料,和勻後攤成大圓薄片,晾涼後再切成比乒乓球小的立方塊。然後把餡塊放入像大篩子似的機器裡,倒上江米(南方叫糯米)粉,機器就「篩」起來了。隨著餡料在互相撞擊中變成球狀,江米也沾到餡料表面形成了元宵。
做成的元宵江米粉層很薄、表面是乾的,下鍋煮時江米粉才吸收水份變糊。
南方的湯圓:(北京人按四川習慣叫做湯圓)做法稍有不同,有點兒像包餃子。先把糯米粉加水和成團(跟做餃子時和麵一樣),放置幾小時讓它「醒」透。
然後把做餡的各種原料拌勻放在大碗裡備用(不須像做元宵那樣切成小塊)。湯圓餡含水量比元宵多,這是兩者的區別之一。包湯圓的過程也像餃子,但不用擀麵杖。
溼糯米粉粘性極強,只好用手揪一小團溼面,擠壓成圓片形狀。用筷子(或薄竹片狀的工具)挑一團餡放在糯米片上,再用雙手邊轉邊收口做成湯圓。做得好的湯圓表面光滑發亮,有的還留一個尖兒,像桃形。
湯圓表皮已含有足夠的水份,很粘,不易儲存,最好現做現下了吃。現在有了速凍工藝,湯圓才出現在商店裡。
南方的湯圓有多種「流派」,現在最出名的是寧波的「黑洋酥」湯圓。所謂「黑洋酥」就是豬油和黑芝麻粉的混合物,而且豬油不是熬出來的純油,要用取自豬肚子裡的原塊的「板油」。撕去「板油」外面的網膜後用手工擠壓、揉搓它,再一點一點地摻入黑芝麻粉。
這東西從現代保健觀點看是絕對的糟粕,可吃起來口感極佳:滑糯軟燙,值得一試。
湯圓越軟、滑越好,所以對糯米原料很講究。要選粘性特強的品種。加工工藝上也有說法,要用「水磨粉」。
就是說,把糯米粒用水泡過後,連水帶米一起上磨(象磨豆漿那樣),而且最好用石磨磨。磨成的粉用紗布袋吊起來瀝乾,可以冷藏三四天(時間長了會發酸)。可見,好的湯圓很難工業化生產出來,這又是它與元宵不同的一個特點。
14樓:kimi蕭
元宵和湯圓的區別,元宵和湯圓有什麼不同之處,區分元宵和湯圓的技巧:
1.口味不同。
湯圓的餡料花樣較多,除了傳統的豆沙、花生、黑芝麻、桂花外,現在還有鮮花、水果、粗糧,甚至還有鮮肉、蝦仁、梅乾菜燒肉等,甜、鹹、葷、素口味都有,所以味道很是豐富。
元宵的味道相對來說比較單一,傳統元宵只有甜味,比較常見的有黑芝麻味、花生味和豆沙味。
2.儲存方法不同。
湯圓是包出來的,可以放在冰箱中冷凍儲存,存放時間較長。而元宵則不行,冷凍後會裂開,儲存時間很短,所以純手工製作的元宵都是現做現賣。
小貼士:無論是元宵還是湯圓,都是高糖高熱食品,餡料中油脂含量也較高,並且表皮的糯米粉黏性高不易消化,所以湯圓和元宵都不宜多吃,適量即可。其次,湯圓和元宵最好水煮食用,吃的時候要喝湯,湯裡不要再放糖,少吃油炸湯圓。
元宵節的來歷字,元宵節的來歷50個字
元宵節的由來有兩種 1是在漢文帝時,已下令將正月十五定為元宵節。漢武帝時,太一神 的祭祀活動定在正月十五。太一 主宰宇宙一切之神 司馬遷建立 太初曆 時,就已將元宵節確定為重大節日。還有一種說法是漢文帝登基以後文帝深感太平盛世來之不易,便把平息 諸呂之亂 的正月十五,定為與民同樂日,京城裡家家張燈結...
元宵節的日記300字,元宵節400字日記
一年一度的元宵節又來到了,元宵節又稱上元佳節,是春節後迎來的又一個傳統佳節。元宵節早在2000多年前的西漢就有了,元宵賞燈始於東漢明帝時期,明帝提倡佛教,聽說佛教有正月十五日僧人觀佛舍利,點燈敬佛的做法,就命令這一天夜晚在皇宮和寺廟裡點燈敬佛,令士族庶民都掛燈。以後這種佛教禮儀節日逐漸形成民間盛大的...
元宵節作文三百字,元宵節的作文三百字
隨心真人 正月十五鬧元宵,紅紅火火過大年 一年一度的元宵節來臨啦。看家家戶戶都洋溢著紅彤彤的笑臉來迎接元宵節的到來。有的人家不僅只掛著大紅西瓜燈籠,而且還有孔明燈 絹燈 橘燈 各式各樣 豐富多彩。把整個上煙村照的如同白天一樣。看禮堂這邊更熱鬧,花燈更漂亮。這兒琳琅滿目的花燈使人眼花繚亂,看都看不過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