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匿名使用者
在高山上,空氣比較稀薄,氣壓相對地面較底.也就是說底於標準大氣壓.所以水的沸點就底於100攝氏度.
而食物要想煮熟需要較高的溫度,但是水沸騰以後溫度就不會在上升,所以在高山上用普通鍋煮飯不容易熟
簡單的說就是因為氣壓低.
大氣壓強小水的沸點低**十度就開了
2樓:超級課堂
[物理][汽化現象下—沸騰]-氣壓是如何影響沸點的?
3樓:周洋
用來煮飯的水和其他液體不一樣,它的沸點與壓強有關係,壓強大,沸點高 ;壓強小,沸點就低。普通高度下的水的沸點為100
攝氏度,但是到了高的山頂,大氣壓小了,水在不到100攝氏度的時候就開始沸騰了,所以即使你火燒得再旺,溫度也不再升高,飯當然就煮不熟了。如果現在高山上煮熟飯就必須要用到高壓鍋。
氣壓與水的沸點的關係:
氣壓大,沸點高;氣壓小,沸點低。氣壓又隨高度而變化:位置越高,氣壓越低;位置越低,氣壓越高。
在地面上,任何物體受到的壓強都是一個大氣壓,從地面往下,愈往深處,氣壓愈大,水的沸點也就越高,深度平均每增加1000米,水的沸點就提高3攝氏度。因此假如在珠穆朗瑪峰上燒水,只需72攝氏度,水就沸騰了。
為什麼在高原上煮飯煮不熟?
4樓:aaaaple餜崈
高原上煮飯煮不熟的原因是高原地區海拔高,氣壓低,水的沸點較低。
平時煮飯燒開時,鍋裡的水溫是100℃,這個時候,空氣的氣壓正好是一個大氣壓。但是在高原的地方,隨著山的高度的上升,空氣越來越稀薄,氣壓就會低於一個大氣壓。而水的沸點是隨著氣壓的高低而上升和下降的。
當氣壓低於一個的大氣壓時,水不到100℃就沸騰了,即使爐火再旺,水溫也不會升高。
拓展資料
高原地區適合用高壓鍋煮飯,是因為高壓鍋可以增大鍋內氣壓,提高水的沸點.鍋內的水沸騰後,高壓鍋的限壓閥被推起來,同時釋放出“白氣”,這個過程中的能量轉化與汽油機的做功衝程相同。
用密封性好的高壓鍋煮食物時,水蒸氣不易外洩,隨著水溫的升高,水不斷的汽化成水蒸氣,鍋內氣壓增大,鍋內水的沸點也會升高,這樣食物容易煮熟。
5樓:匿名使用者
高原上煮不熟的原因就是海拔高。氣壓低。水的沸點比較低。
平時煮飯燒開始。鍋裡的水溫是100°這個時候空氣的氣壓正好是一個大氣壓。但是在高原地方,隨著山的高度上升。
空氣越來越稀薄。氣壓就會低於一個大氣壓。很水的沸點是隨著氣壓高低而上升或下降的。
當氣壓低於大氣壓的時候,水不到100°就沸騰了。即使火再大水溫也不會升高。高原地區四號用高壓鍋煮飯。
因為高壓鍋可以增大鍋內氣壓。提高水的沸點。鍋內的水沸騰後,高壓鍋限壓閥被推起來。
同時釋放出白氣。這個過程中的能量轉化與汽油機的做功衝程相同。用密封性好的高壓鍋煮食物時,水蒸氣不易外洩。
隨著水溫的身高,水不斷地氣化成水蒸氣。鍋內氣壓增大。鍋內水的沸點升高。
這樣食物容易煮熟。
6樓:最最糾結的小強
高原上氣壓低,水燒開的時候溫度只有90度左右,煮飯的溫度只要在94攝氏度以上,所以就煮不熟了。
7樓:餘雁菡
高度越高 空氣越稀薄 氣壓越小 氣壓越小 水的沸點越低 所以水燒不到100度 那麼飯就不會熟
8樓:匿名使用者
壓力小,升高水的沸點,所以需要高壓鍋。
9樓:匿名使用者
我們知道,平時煮飯燒開時,鍋裡的水溫是100℃,這個時候,空氣的氣壓正好是一個大氣壓。但是在山上,隨著山的高度的上升,空氣越來越稀薄,氣壓就會低於一個大氣壓。而水的沸點是隨著氣壓的高低而上升和下降的。
當氣壓低於一個的大氣壓時,水不到100℃就沸騰了,即使爐火在旺,水溫也不會升高。根據計算,地勢每升高1000米,水的沸點就降低3℃。我國的青藏高原,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被稱為“世界屋脊”。
在這裡,水的沸點常年都達不到100℃。而在我去的8848米世界最高的珠穆朗瑪峰上,燒開的水只有73.5℃。
這樣的溫度,雞蛋也煮不熟的。
10樓:憑玉書
61位粉絲
高原上煮飯煮不熟的原因是高原地區海拔高,氣壓低,水的沸點較低。
平時煮飯燒開時,鍋裡的水溫是100℃,這個時候,空氣的氣壓正好是一個大氣壓。但是在高原的地方,隨著山的高度的上升,空氣越來越稀薄,氣壓就會低於一個大氣壓。而水的沸點是隨著氣壓的高低而上升和下降的。
當氣壓低於一個的大氣壓時,水不到100℃就沸騰了,即使爐火再旺,水溫也不會升高。
人為什麼在高山會覺得冷呢,為什麼高山上氣候寒冷
在地表附近高度升高100米,溫度下降0.6攝氏度是正確的.但這並不是氣壓的原因。空氣是透明的,太陽光照射的能量被空氣吸收的很少,而大部分都找到了地面,被地面吸收,而隨著熱傳遞使空氣加熱。因此高度越低離熱源越近,溫度也就越高。再更高的高空,有些波段的光被吸收,溫度也會出現逆變化,但遠比高山高 日常生活...
高山上的冰雪為什麼會終年不化,某些高山上的積雪,為什麼終年不化?
影子 高山上積雪終年不化在世界上是很普遍的現象。常年積雪的下界是雪線,也就是開始有常年積雪的那條線,雪線以上年降雪量大於年消融量,降雪逐年加積,形成常年積雪 或稱萬年積雪 進而變成粒雪和冰川冰,發育冰川。雪線是一種氣候標誌線。其分佈高度主要決定於氣溫 降水量和地形條件。高度從低緯向高緯地區降低,反映...
天山上為什麼有水池,為什麼處於高山上的水池,時間一久就會出現魚類?
天池屬冰磧湖。地學工作者認為 第四紀冰川以來全球氣候有過多次劇烈的冷暖運動,二十萬年前,地球第三次氣候轉冷,冰期來臨,天池地區發育了頗為壯觀的山谷冰川。冰川挾帶著礫石,循山谷緩慢下移,強烈地挫磨刨蝕著冰床,對山谷進行挖掘 雕鑿,形成了多種冰蝕地形,天池谷遂成為巨大的冰窖,其冰舌前端則因擠壓 消融,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