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康乾盛世的那段歷史中,我們可以吸取什麼經驗教訓?

時間 2025-04-20 18:15:42

1樓:匿名使用者

居安思危,在繁華中不要只顧享樂。

康乾盛世的歷史啟示

2樓:網友

1.統治者的勵精圖治是盛世局面出現的政治保證。

2.國內各地區、各民族之間的經濟文化交流對社會發展起著重要作用。

3.勞動人民的辛勤勞動直接推動了社會經濟發展。

簡述康乾盛世的歷史成就有哪些?

3樓:匿名使用者

康乾時期,清**對天文學有相當程度的重視,從順治到乾隆期間命傳教士製造以及新增不少天文儀器如赤道經緯、黃道經經緯、簡平畢纖辯儀等,同時有相關天文學術著作出現,亦改善和編制了較為先進的歷法。西方的物理學知識也從明朝末年起一直在中國傳播,康熙年間的學者戴震就寫有關於阿基公尺德定律的作品,傳教士南懷仁著有《熙朝定案》等介紹各種工程技術的作品外,亦著有《驗氣圖說》和《形性理推》等對中國的物理學界產生了一定影響的介紹西方光學知識的書籍,並在一定程度下讓一些學者啟迪進而研究光學,例如在康熙手缺年間寫有《鏡史》一書的孫雲球以及在十九世紀前期寫有《鏡豎辯鏡詅痴》的鄭復光;在對待西洋器物方面,清代有不少學者、匠師和科學家如黃履莊、黃履、孫玄球等對西方「奇器」有一定的研究和高度仿製,西方「奇器」在一定程度上亦推動了中國的物理實驗和機械製造的發展。

「康乾盛世」這個結論,當年歷史界是怎麼得

4樓:網友

1.康乾盛世又稱康雍乾盛世、康乾之治、康雍乾之治,是中國古代封建王朝的最後乙個盛世,同時是中國封建社會的迴光返照。

2.康乾盛世起於康熙二十年(1681年)平三藩之亂,止於嘉慶元年(1796年)川陝楚白蓮教起義爆發,持續時間長達115年,是清朝統治的最高峰。在此期間,局勢較為穩定,人民生活得到改善,國家財富有所積累,疆域遼闊,整個社會在政治、經濟和文化上都處發展階段。

3.臺灣等地的史學界及教科書中,將康、雍、乾時期稱為康乾之治。西方傳統史學界亦認同這種說法,或稱這段時期為"high qing",即清朝高峰時期。

但因制度僵化,閉關鎖國,使得這一局面無法長久。

為什麼歷史教科書上要吹噓康乾盛世和所謂的“大清”

三國之穿越 因為國家成立後有文化的人基本是當時的滿清後裔,他們基本長期佔據文化部,教育部。所以你看到對滿清的大吹特吹,以及滿清電視劇的泛濫 因為這是歷史界的主流公論!清朝當時的情況,符合古典意義上的 盛世 當然,如果以現代眼光來看,古代皆是落後的亂世!但是認知歷史,不能這麼看!否則就是現代版的 何不...

康乾盛世之時的中西方國力比較,以及與明朝時期國力比較

隨風起飛 滿洲人是以落後民族統治先進民族,只能靠大規模的殺戮,思想上的禁錮來控制漢人。所謂的康乾盛世國際上史學界根本就不承認,那是最為黑暗 的時期。也是中國落後的根源。 康乾盛世 還不及明朝中等時候的樣子,怎麼比?迴光返照罷了 明朝,康乾時期中國的gdp遠超西方。軍事力量也足以與西方抗衡。 百鍊成金...

我的團長我的團中煩了唸的那段詩花非花,夢非夢,花如夢,夢似花,夢裡有花,花開如夢是褒義的還是貶義的

放逐孤單 不是褒義,也不是貶義,這是表達一種心境。是屬於中性表達。作者不詳,文獻中沒有準確記載。褒義是指帶有肯定,讚揚的情感在裡面,貶義是指帶有否定,不好的情感在裡面。中性詞,是一種通用詞,褒貶之間通用,主要是根據,一句話和一件事情的程度和結果,來判斷是褒義還是貶義。這句話沒有體現直觀的好和壞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