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地理,歷史角度分析近代重大歷史事件為什麼首先發

時間 2025-04-15 16:30:12

1樓:匿名使用者

近代重大歷史事件為什麼首先發生在歐洲?

1、地理環境:歐洲位於亞歐大陸西端,海岸線曲折而漫長,多優良港口,適合外向型經濟,有利於商品經濟的發展。

2、歷史背景:奧斯曼土耳其阻撓東西方**,這迫使西歐各國紛紛採取行動,企圖另闢蹊徑尋找一條繞過地中海通達東方的新航路。封建制度隨著新航路的開闢而加速了它的衰落,資本主義也隨之加速興起,他們共同促進了商品經濟的發展。

廣東 ?1、地理環境:廣東處於珠江三角洲面臨大海,交通發達;毗鄰港、澳、臺及東南亞地區,接受新資訊較快;

2、歷史背景:在清朝閉關鎖國政策下,只允許廣州一地對外開放;廣東首先受到西方政治、經濟、文化的衝擊;由於接觸西方文化,一批先進的廣東人眼界開啟,他們積極投入到探索救國救民的道路中來。

"地理大發現"指的是哪一歷史事件?這一事件對世界的最主要影響是什麼

2樓:劍舞灑簫

地理大發現是指新航路的開闢,15世紀到17世紀,歐洲的船隊出現在世界各處的海洋上,尋找著新的**路線和**夥伴,以發展歐洲新生的資本主義。歐洲人發現了許多當時在歐洲不為人知的國家與地區。

新航路的開闢對世界各大洲在數百年後的發展也產生了久遠的影響,促進了歐洲資本主義的發展,打破了各大洲之間的相對孤立的狀態,世界日益成為乙個相互影響、聯絡密切的整體。

新航路的開闢引起了所謂的「商業革命」,擴大了世界各地區、各民族之間的經濟和文化之間的交流,促進全世界各國之間文化與科技融合。新航路的開闢促進歐洲同非洲、亞洲之間的**擴大,同美洲開始形成緊密的經濟聯絡,世界各國、各地區的商品逐漸在歐洲市場上出現。歐洲的商路和**中心 隨之從地中海轉移到了大西洋沿岸,使得義大利的商品**壟斷地位逐漸被葡萄牙和西班牙、尼德蘭和英國所取代。

這就引起了所謂的「**革命」由於西方殖民著的掠奪,使大量的***源源湧入歐洲,造成了金銀價值下降,物價猛漲。在「**革命」的過程中,新興的工商業資產階級獲取了暴利,封建地主勢力不斷衰落,勞動人民省生活日益貧困,商業革命和**革命加速了歐洲封建制度的衰落和資本主義的發展。

從地理、歷史角度分析近代重大歷史事件為什麼首先發生在廣東?

3樓:城曲晁映安

1、地理環境:廣東處於珠江三角洲巨集悶面臨大海,交通發達;毗鄰港、澳、臺及東南亞地區,接受新資訊較快;

2、歷史背景:在孝吵清朝閉關鎖國政策下,只允許廣州一地對外開放;廣東首先受到西方政治、經濟、文化的衝擊;由於接觸西方文化,一批先進的廣東人眼界開啟,他們積極投入到探索救巧絕侍國救民的道路中來。

1:圖一所示歷史事件是在什麼歷史大背景下發生的?分析這一歷史大背景形成的主要原因。 2:結合史實,

4樓:匿名使用者

(1)歷史背景是國共第一次合作,1923年在廣州召開的國民黨一大確定了孫中山先生的「三民主義」和中共的「三民主義」相互聯絡,共同合作。

2)1927年汪精衛反革命政變和蔣介石反革命政變之後,中共決定武裝奪取政權,於是在南昌起義,打響了武裝反抗國民黨的第一槍,***等在南昌起義,***去長沙召集士兵,於1928年4月在井岡山「朱毛會師」

3)既然是露宿,說明解放軍進入了上海境內並沒有擾民(4)反映了新民主主義革命:1、一次由無產階級領導的資產階級民主革命 2、具有廣泛的群眾基礎 3、與舊民主主義相比,新民主主義革命取得了圓滿成功。

幾道歷史選擇題,第一題涉及到地理的

5樓:默寒萱

坎兒井是西漢發明的,東漢時有班超同時西域是帶去的,在林則徐時大量修建;我國最早的灌溉工程不是坎兒井,而是春秋戰國時期的,都江堰是成都平原成為天府之國,鄭國渠灌溉了關中平原廣片土地;坎兒井的確是運用的天山的冰雪融水;井深的確是有坡度決定的,你可以查百科,或者問地理老師,這是很基本的。

1765才是第一次工業革命的開端,18世紀中葉,瓦特改良蒸汽機,人類進入蒸汽時代;第二次工業革命發生於19世紀七十年代至二十世紀初,也就是題目的時間左右;第三次科技革命發生於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期。第二次工業革命人類進入電器時代,生產力,迅猛提高,促進了資本主義經濟的迅速發展;生產關係,壟斷與壟斷組織形成,主要資本主義國家進入帝國主義階段;經濟結構,重工業有長足發展,逐步佔主導;工業佈局,形成西歐和北美兩大工業地帶;世界經濟格局,英國喪失了世界工廠的地位,美德實力超過英法;資本主義世界市場最終形成。歐洲國家,加緊的對外侵略的步伐。

殖民擴張時新航路開闢時期,時間上不對;資本輸出時在資本主義國家進入帝國主義後才普遍繁榮的;主要的文化傳播是指啟蒙運動時的思想,不是主要原因,資本主義還是利益重要些。

6樓:特大潘芋頭

第一題,坎兒井的記錄在2000年以前的石碑上(不是漢代);而中原最早的灌溉工程是秦朝李冰設計的「都江堰」(但是坎兒井是漢軍傳到新疆的);肯定是利用了天山、崑崙山的冰雪融水( c 可能正確 ),坎兒井的深淺幾乎沒變化的。問者 說的b選項,不確定。

第二題, 1870年以後大約40年裡,第一次工業革命振興了歐洲的手工行業的發展,生產產品有剩餘,自然流向於其它需求此類產品的國家和地區,先進的生產力、科學技術自然地由產生的中心--歐洲向落後的國家和地區擴張。

7樓:網友

第一題選a、c、d。這是2011年福建文綜14題b錯了,坎兒井是漢代的,都江堰、鄭國渠都比坎兒井要早。

第二題選d。是2011年海南卷12題。

從關鍵的時間資訊「1870年以後大約40年」相對應的是第二次工業革命時期,在這個時間段很多歐洲國家兩次工業革命交叉進行,歐洲的工業文明才真正確立了歐洲人的世界經濟和現代文明的中心。

希望對你有幫助!

8樓:西貝沛

坎兒井是林則徐在新疆任職時帶領人民修建的一項灌溉工程,利用的是地下水。

第一次工業革命在1865年以珍妮紡紗機的發明為標誌,對世界起了重大的影響,一般符合此歷史階段的,答案有工業革命的就選他。

9樓:me泣

第一道題:應該屬於基本知識,課本上有。a應該是朝代不對,具體忘了。c新疆吐魯番那裡不是崑崙山和天山吧。

第二道題:瓦特蒸汽機發明,工業革命開始,歐洲成為世界的經濟文化中心。

10樓:葉子為塵

我認為工業革命催生出新的生產方式,科技第一次與生活開始緊密結合。全球之間的聯絡也越來越緊密,不管是經濟還是軍事方面,相比較以往幾百年的歷史開看,是有很大的進步的。這是以前任何一種形式難以完成的。

(12分)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歷史地圖可反映特定歷史時期的概貌特徵及其演變歷程。

11樓:蓋倫

示例一資訊:二戰後歐洲分屬兩大陣營,形成對峙局面;21世紀初歐洲經濟、政治聯絡加強,合作程度進一步提高。(3分)

說明:歐洲一體化程序發展迅速。(3分)

示例二資訊:歐洲由二戰後分別被美蘇兩大國控制走向逐步擺脫美蘇控制;蘇聯解體,兩極格局瓦解。(3分)

說明:世界格局呈現多極化發展趨勢。(3分)(其他言之成理者可酌情給分,但總分不得超過12分)試題分析:

首先,根據題目梗概,可以將題目分成兩問。一問是:提取兩項有關歐洲格局變化的資訊。

這個根據所學也可以概括出:二戰後歐洲分屬兩大陣營,形成對峙局面;洲由二戰後分別被美蘇兩大國控制走向逐步擺脫美蘇控制;蘇聯解體,兩極格局瓦解等資訊。說明主要是進行一定高度的抽象。

中國歷史上重大事件,中國近代發生的重大歷史事件

第一職責 長征 雙十二事變 九一八事變 三大戰役 南京大 1 長征 1934年10月,第五次反圍剿失敗後,主力紅軍為擺脫國民黨軍隊的包圍追擊,被迫實行戰略性轉移,退出 根據地,進行長征。長征是人類歷史上的偉大奇蹟,紅軍共進行了380餘次戰鬥,攻佔700多座縣城,紅軍犧牲了營以上幹部多達430餘人,平...

中國近代探索的不同階段各有哪些重大歷史事件

讀書撩劇 1919年中國近代探索的三個階段分別經歷了以下重大歷史事件 1洋務運動 雖然根本目的是維護清王朝的統治,鎮壓人們的反抗鬥爭,但是在一定程度上抵禦了外國侵略。促進了資本主義生產方式在中國的產生和發展,建立了南洋 北洋 廣東 福建水師,創立新式學堂,派遣了第一批留學生出國學習。洋務運動失敗因為...

歷史時間順序,重大事件,中國近代發生的重大歷史事件按時間順序排列?

可以查一下中國歷史後面的大事,年表應該是比較詳細的。 心為寧碎 歷史書的目錄是一個很好的參照物 在就是推薦你看一本書,叫做年代故事,我們的五十年代,我們的六十年代,一直到八十年代,作者曠晨,是一部系列叢書,內容我不能給你寫,上次很費勁給寫了,沒通過 呵呵 寫的比較詳細了 相當銀行家的人 1949年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