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於麥茹
古人云:人無信不立,國無信不強。誠信是乙個國家得以強大的根本。
在讀了《知榮辱樹新風》中的《商鞅立木取信》後,我更加深刻地理解到了這句話的含義。我也知道了「誠信」,是比金子還要寶貴的品質。《商鞅立木取信》這篇文章中主要通過寫商鞅立木這件事來突出表現只有誠信對人,別人才會以誠待你、幫助你。
下面,讓我們一起去看看吧!
西元前361年,秦國很落後荒廢。而這時,秦國新國君秦孝公繼位了。這位國君有著雄才大略,他決心復國,讓國家強大起來。
讀到這兒,我長長地舒了一口氣,為這位好國君而高興。可是,我又犯愁了,即便國君有復國的決心,可誰來幫他復國呢?接著向下看吧。
秦孝公下了道命令:只要有人可以讓國家富強起來,就讓他做大官。後來,乙個叫衛鞅的年輕人參見了秦孝公,和秦孝公談論自己的富國方法。
兩人越談越起勁,連飯都忘了吃。讀到這兒,我心中又迸出個大問號,這個年輕人真的能富國嗎?他怎樣取得百姓的信任呢?
要解決問題,再去看看吧!第二天,南門出現了一根木頭,旁邊貼了一張佈告:如果有人把木頭扛到北門,賞十兩金子。
這個衛鞅,葫蘆裡賣的什麼藥?實在叫人猜不透!衛鞅見無人扛木頭,又把賞金加到五十兩!
人們議論的聲音更大了。我也更加差異了。重賞之下必有勇夫,乙個漢子衝出來,扛起木頭就走。
衛鞅見狀,真給了他金子。大夥紛紛議論起來,大家認為衛鞅可信,就協助他治國,秦國就富強起來了。秦孝公也信守諾言,給了衛鞅十五座誠池,從此,大家就把衛鞅叫做商鞅了。
讀了這個故事,你們體會到誠信的寶貴了嗎?可是有些人呢,他們就十分的不守規矩,我這裡還有乙個小故事。有個很有才華的大學生,他很窮,但很聰明。
他每天都要去坐班車,為此,他在這方面花去了很多錢。有一次,他沒有買票,也沒被發現。他驚喜萬分,於是經常逃票,只被發現過一次。
畢業後,大學生去找工作。可沒有一家公司錄取他,他怎麼也不明白,於是跑去問經理為什麼不錄取他。經理說:
你很有才華,可不誠信,我們不需要這樣的員工。」他後悔極了,從此再也沒有找到工作。這正如一句名言所說:
道德常常能彌補智慧的缺陷,而智慧卻永遠填補不了道德的空白。所以,誠信是一把金鑰匙,擁有它,你就擁有了成功!
2樓:小三毛的哥
誠信是一種美德,而商鞅想的恐怕不是。不過那是個好辦法,現在商業中也常常使用這種方式來達成目標。
商鞅南門立木主要內容
3樓:
親親扒閉 南門立木是為了取信於民商鞅在開始推行新法前,為了取信於民,他派人在城中豎立一木,並告知:「誰人能將之搬到城門,便賞賜十金。」秦民無人敢信,後加此睜至五十金,於是有人扛起木頭搬到城門,果然獲賞五十金,從此宣春扒裂示與開展孝公變法,史稱「徙木立信」。
北宋王安石,在一首稱讚商鞅的詩中以「一言為重百金輕」,來比喻言出必行的重要。
商鞅變法前為什麼要南門立木,商鞅南門立木告訴我們甚麼的重要
球球 商鞅變法前南門立木是為了取信於民。孝公十三年 前356年 和十九年 前350年 商鞅先後兩次實行變法,變法內容為 廢井田 開阡陌,實行郡縣制,獎勵耕織和戰鬥,實行連坐之法 開始推行革新時,為了取信於民,他派人在城中豎立一木,並告知 誰人能將之搬到城門,便賞賜十金。秦民無人敢信,後加至五十金,於...
商鞅南門立木「立木取信」一事所起的作用是什麼
寶格格 商鞅立木取信達作用 信用是國家的重寶,善於治理國家的人必定得到民眾的信任。對官府的信任度提高了,就會相信變法是好的。立木取信 商鞅立木建信是戰國時期發生在秦國的一個事件。當時商鞅變法推出新法令,生怕民眾不信任,放了一根木頭在城牆南門,貼出告示如有人將這根木頭搬到北門就賞十金,眾人皆不信。直到...
商鞅南門立木有什麼影響 急!符合題目!詳細點!懸賞
立木取信 商鞅在南門立木懸賞扛木者,從而取得老百姓對朝廷的信任,便於新法的施行。孝公十三年 前356年 和十九年 前350年 商鞅先後兩次實行變法,變法內容為 廢井田 開阡陌,實行郡縣制,獎勵耕織和戰鬥,實行連坐之法 開始推行革新時,為了取信於民,他派人在城中豎立一木,並告知 誰人能將之搬到城門,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