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祿山與史思叛亂時,有些遊牧民族為何會出兵營救大唐?

時間 2025-03-31 00:00:16

1樓:翱翔藍天的狼姐

因為唐朝時期這些遊牧民族是歸唐朝統領的,而且唐朝經濟發達,他們不用畜牧業忍飢挨餓,可以與唐朝做生意,所以他們要保唐朝。

2樓:愛貓咪的葉子

因為這些民族覺得大唐是特別好的,而且大唐也為他們做出了很多的貢獻,給了他們很多的糧食,所以我認為這些人是懂得感激。

3樓:體育叮叮咚

因為這些部落長期受到安祿山的壓迫和剝削,他們清楚一旦大唐覆滅,生活將會更加艱辛。

4樓:好好學習

唐蕭宗想起了自己周邊的乙個部落民族回鶻。這是一支比較強大的民族軍隊,從歷史上來說,中原王朝與周圍的遊牧民族戰爭從沒有間斷過。但是當年的唐朝已經進入鼎盛時期,幾乎沒有哪個民族能夠戰勝。

但是和回鶻之間幾乎很少發生,兩國之間的關係也比較友好。

關係雖然好但是他們也不傻,在每次打仗的時候所有的軍隊開支和人員犧牲,都會來找唐朝討個說法。最終兩方達成了一致的意見,就在這個重要時期回鶻可汗,果斷的安排大軍將槍頭指向了安祿山的叛軍。他們的破壞力極大實力遠遠超乎安史叛軍。

在這期間唐王朝運用邊軍調動回來鎮壓叛亂,總的來說兩方都達成了共同的意見得到了屬於自己的利益,最終也實現了雙贏。

安史之亂時有些遊牧民族為何會出兵營救大唐呢?

5樓:小橘子愛汽車

中華民族的幾千年歷史從某個角度來說,就是農耕民族與遊牧民族的長期對立與融合。當安史叛軍都快達到了太原時,唐玄宗李隆基還以為是別人在故意陷害安祿山。等到唐玄宗終於相信此事後,已經有些為時已晚,但還是迅速任命李婉和高仙芝率軍東征。

在嚴峻的局勢下,此時已經接了君權的唐肅宗想起了和唐朝往來密切又曾燃前並肩作戰的遊牧民族軍隊回合。得益於先前的友好傳統,如今大唐落難,唐肅宗也決定想回鶻求援,幫忙評判。不過作為國與國之間一切以利益為重,維護與大堂關係雖好,但回虎也不傻,畢竟打仗可得是有軍費開支和人員犧牲的。

唐朝也明白唬人的意思,但是眼下戰亂不斷,朝廷也拿不出多少錢。思來想去之下,唐肅宗終於提出了乙個讓回鶻相當滿意的方案,那就是隻要回鶻能把長安和洛陽兩城打回來,國土規唐朝置於地面上的所有東西,包括百姓在內。灰狐人想要糧食拿糧食,想要美女抓美女,這份協議對唐朝來說代價是非常大的,雖然讓統治者看到希望,但是對於老百姓來說相當殘酷。

這意味著自叛軍之後的第二次大肆劫掠,破壞力甚至比安史叛軍還要大。有些史料記載是回湖大屠城,但是可皮鬧清能性不大,因為沒有那個必要。

對於封建時代的遊牧民族來說,女人是很重要的資源,所彎缺以才會有父親的小妾,在父親死後就會又嫁給兒子的。對於回鶻來說,女人與糧食比土地重要,所以一拍即合。唐朝皇帝為了表示自己的誠意,還將自己心愛的寧國公主也嫁去當皇后了。

果然,回鶻可汗不久就派兵把失去的城池搶回來,但是此時的唐朝已經筋疲力盡,統治者自己的生命都保不住,更不用說有能力來保護百姓了。現在許多書籍只是寥寥幾筆介紹回鶻和唐王保持著密切的政治、經濟和文化往來,他們對於中國的和平發展都曾做出過巨大的貢獻,可是這個巨大的貢獻的背後都是長安與洛陽城裡面的老百姓血與淚。

6樓:小白家美食

安史之亂是發生在唐朝的乙個非常致肢襪源命的歷史事件,當時遊牧民族營救好答大唐也是為了保全自己。歷態一榮俱榮,一損俱損。

7樓:你好甜甜圈呀呀

因為遊牧民族向來和大唐交好。而且大唐還買了很多他們的產品,讓他們的經濟發達了起來。

8樓:雙子小黑嘿

這個時候唐朝和一些小的遊牧民族關係比較好,他們也明白,如果唐朝滅亡了,接下來他們就要遭殃了。

安祿山、史思明之亂是唐朝最大的一次叛亂,其歷時多久?

9樓:墼餮魍薅

歷時八年。

安史之亂是中國唐代玄宗末年至代宗初年(755年12月16日至763年2月17日)由安祿山與史思明向唐朝發動,同唐朝爭奪統治權的內戰,是唐由盛而衰的轉折點,也造成唐代藩鎮割據。由於發起反唐者乃是安祿山與史思明二人為主,故事件被冠以安史之名。又由於其爆發於唐玄宗天寶年間,也稱天寶之亂。

10樓:天漢風雲

安史之亂自唐玄宗天寶十四年(755年)至唐代宗寶應元年(762年)結束,前後達八年之久。

唐朝「安史之亂」中的安祿山是哪族人?

11樓:jing陳靜

安祿山(703—757)營州(今遼寧朝陽)人,其父可能是康姓胡人,母阿史德氏是個突厥巫婆。相傳,其母多年不生育,便去祈禱扎犖山(突厥尊扎犖山為戰鬥之神),遂於長安三年(703)正月初一感應生子,故名扎犖山。其父死得早,他從小隨母在突厥部族生活。

後其母改嫁於突厥將軍安波注之兄延偃。開元初年,其族破落離散,他與將軍安道買之子孝節,安波注子思順、文貞一起逃離突厥,遂與安思順等約為兄弟,從此即冒姓安氏,名祿山。安祿山是唐代藩鎮割據勢力之一的最初建立者,也是安史之亂的禍首之一,並建立燕政權,年號聖武。

安祿山本姓康,名阿犖山(一作軋犖山),即戰鬥的意思。姓氏本應讀作亞力山大,母親阿史德氏為突厥族女巫,安祿山年幼時父親就死了,一直隨母親住在突厥族裡。他母親後來嫁給了突厥將軍安波注的哥哥安延偃,安祿山也就冒姓安氏,名叫祿山。

安祿山長大以後,膀闊腰圓,滿臉鬍鬚,狡黠奸詐,**毒辣,善揣人意,長期生活在北方多民族雜居地,史箤幹(史思明)一同長大,如同兄弟,兩個人都以兇猛善鬥聞名。開始任諸市牙郎,史稱他懂得九種民族語言。

12樓:裴祁祈

母親阿史德氏為突厥族女巫,安祿山年幼時父親就死了,一直隨母親住在突厥族裡。

13樓:孛兒

還真不好說,唐朝大融合的時代,跟番邦外族通婚的很多,李世民不也有胡人血統麼。

14樓:網友

安祿山(703年~757年)為營州(今遼寧朝陽)人。父親是胡人,母親是突厥人。

15樓:徐雪梅

少數民族滴。。。開個玩笑,突厥部族。

16樓:year周某某

是「粟特」族,是個不知名的民族。

天寶十四年冬,安祿山叛亂,李白投入誰的帳下當幕僚

一毛錢吧 天寶十四年 公元755年 安史之亂爆發,李白避居廬山,胸中始終存在著退隱與濟世兩種矛盾的思想。恰在此時,永王李璘出師東巡,李白應邀入幕,犯下人生之中最大的錯誤。他認為天下亂局已定,此時大唐的情形十分類似於東晉永嘉南渡,正是割據江南的大好時機。因此力勸永王直取金陵,並在永王發動叛亂之後寫下 ...

安祿山是怎麼發動安史之亂的?他發動叛亂時,兵力佔全國多少比例

怪獸科普 唐朝天寶十四載十一月初九,安祿山發動屬下唐兵以及同羅 奚 契丹 室韋共15萬人,號稱20萬,以 憂國之危 奉密詔討伐楊國忠為藉口在范陽起兵。安祿山乘鐵輿,其屬下步騎精銳煙塵千里,鼓譟之聲震地。當時海內承平日久,百姓以及幾代人沒有見過戰爭了,聽說范陽兵起,遠近都震驚。河北都是安祿山統轄範圍內...

同樣是在唐朝起兵造反叛亂,為什麼安祿山受盡唾棄,而黃巢卻受追捧?難道只是因為血統的關係嗎

阿衍 我覺得有很多方面原因。其一,真的是與人的不同身份有關。這裡不是說安祿山是胡人,而是與他們造反當時的身份地位有關。安祿山當時是地方性的節度使,而且備受 政治首腦的寵信,相當於一個州的土皇帝,在享受過了多年的榮華富貴後,過度的榮寵讓他心裡沒個number,與其他軍閥聯合造反,貪心不足,恩將仇報,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