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公九卿」都是哪些官兒?

時間 2025-03-30 15:50:09

1樓:澄澄澄貼

秦漢時期行「三公九卿」制。「三公」指丞相、太尉、御史大夫。「九卿」指太常、郎中令(光祿勳)、衛尉、太僕、典客(大鴻臚)、廷尉(大理)、宗正、治粟內史(大司農)、少府等。

2樓:巧克力胖胖糖

古時候有「三省六部」制,這個大部分人都知道,但是「三公九卿」知道的人就不多了,「三公」最早是指「太尉」「丞相」「御史大夫」後來又指「司徒」「司空」「太尉」三種**。「九卿」顧名思義就是九種職位啦,第一:太常,第二:

衛尉,第三:郎中令,第四:太僕,第五:

廷尉,第六:大鴻臚,第七:宗正,第八:

大司農,第九:少府。這就是歷史上的「三公九卿」

3樓:喵喵子

三公是中國古代最尊顯的三個官職的合稱。周代已有此詞,從漢武帝時起,因受經學影響,丞相、御史大夫和太尉被稱為三公。九卿是指古時****的多個高階**,指官位很高的人。

秦漢時期的卿,不一定是九個人,九卿言其官職完備。

4樓:離落

三公是丞相、御史大夫和太尉,九卿是指古時多個高階**,並不特指是九個,只是指官位很高的人。

5樓:我踏歌而行

三公在古代指的是丞相、太尉、御史大夫這三個官職。九卿指的是奉常、廷尉、治粟內史、典客、郎中令、少府、衛尉、太僕、宗正這九個官職。

九卿是哪些官職 三公九卿

6樓:哲哥聊歷史

1、九卿(jiǔ qīng),是古代**部分行政長官的總稱。史記記載聞古之聖人,不居朝廷,必在卜醫之中。今吾已見三公九卿朝士大稿基夫,皆可知矣。

試之卜數中以觀採。 三公是中國古代最尊顯的三個官職的合稱。周代已有此詞,西漢今文經學家據《尚書大傳》、《禮記》等書以為三公指司馬、司徒、司空,古文經學家則據《周禮》以為太傅、太師、太保為三公。

西漢初承秦制輔佐皇帝治國者主要是丞相和御史大夫。另有最高軍事長官太尉,但不常置。

2、官名。周代以少師、少傅、少保、冢宰、 司徒、宗伯、司馬、司寇、司空為九卿。秦 以奉常、郎中令、衛尉、太僕、廷尉、典客、 宗正、治粟內史、少府為九卿。

漢改奉常為 太常,郎中令為光祿勳,典客為大鴻臚,治粟內史為大司農(一度為大農令)。魏、晉 後設尚書公主各部行政,九卿事權受到削弱, 僅專掌一部分事務。肆裂南朝梁加卿字以名官。

北齊改廷尉為大理,少府為大府。明改宗正為宗人府,廢衛尉、司衣、太府,以六部尚書、都察院都御史、大理寺卿、通政司使為九卿(大九卿);以太常寺卿、裂敬閉太僕寺卿、光祿寺卿、詹事、翰林學士、鴻臚寺卿、國子監祭酒、苑馬寺卿、尚寶司卿為小九卿。清代以都察院、大理寺、太常寺、光祿寺、鴻妒寺、太僕寺、通政司、宗人府、鑾儀衛為九卿;以宗人府 府丞、詹事、太常寺卿、太僕寺卿、光祿寺卿、 鴻臚寺卿、國子監祭酒、順天府府尹、左右 春坊庶子為小九卿。

三公九卿制的形成及影響,三公九卿制的具體內容凡其意義

夏朝時即設三公九卿 禮記 夏后氏官百,天子有三公 九卿 二十七大夫 八十一元士。設四輔及三公,不必備,惟其人。言使能也。殷亦三公九卿。伊尹曰 三公調陰陽,九卿通寒暑。周以太師 太傅 太保為三公 通典 職官一 也有的說三公為司馬 司空 司徒 韓詩外傳 曰 三公之得者何?曰司馬 司空 司徒也。司馬主天,...

三公制度何時實行,三公九卿制度開始實施朝代跟取消的朝代?三公九卿分別又指什麼?

如果三公是指三公九卿的話,是在秦朝,分別指太尉,丞相,御使大夫 三公九卿制度開始實施朝代跟取消的朝代?三公九卿分別又指什麼?三公九卿是怎樣的制度?何時廢止?秦朝在 實行三公九卿制,三公 指什麼?秦始bai皇時期三公分別是 丞相du王綰,太尉尉繚,zhi御史大夫馮劫dao。1 丞相回 最高行政長官,有...

秦朝的三公九卿制和隋唐的三省六部制有什麼區別

餘妙柏 三公九卿是為君主集權但行政上具有一定自主性,而三省六部制是行政分權 相互制衡 實質上也體現了君主集權。秦漢以後三公九卿有了具體的職務,可以算是機構了。那時三公為丞相 太尉 御史大夫。九卿為奉常 郎中令 衛尉 太僕 廷尉 典客 宗正 治粟內史 少府,分別掌管不同事務,到了隋朝,為了加強 集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