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信暗度陳倉,諸葛亮為何不許魏延奇襲長安呢?

時間 2025-03-27 19:50:12

1樓:惠華小知識

因為諸葛亮的軍事力量不夠,再加上長安防守嚴密。因此諸葛亮沒有采用這個計策。

2樓:汪造化

因為魏延奇襲長安的計策缺陷很大,成功率很小,而且一旦失敗會對北伐造成重大影響。

3樓:帥

因為曹魏的軍事實力很強大,奇襲長安很難取勝,這一點諸葛亮很清楚,不會貿然行事。

出兵直指長安,諸葛亮為何不聽魏延之計?

4樓:小貓侃娛樂

因為諸葛亮覺得這個計策太冒進了,像諸葛亮這樣謹慎的人是不會聽取的。

5樓:日月星光天

因為魏延有反心,他所提出的這個提議根本就不懷好意,看似美好,實際上暗藏危機,諸葛亮就是看破這一點,才不聽他的。

6樓:不會飛的肥豬

因為諸葛亮這個人非常的謹慎,沒有萬分的把握,他是不會輕易出手的。

7樓:網友

因為諸葛亮用兵十分穩健,不希望自己的部隊冒險,所以否決了魏延奇襲長安的計劃。

8樓:孤獨的yu呀

因為距離長安還有許多魏國的城池,這麼大的軍隊,是很難過去的,必然會被發現,所以這條路行不通。

9樓:解開心結不再迷茫

這是諸葛亮的高明之處,他覺得奇襲長安過困難,風險太大,就算真的打過去了也難守住,畢竟只有區區五千兵馬,一旦失手將會全軍覆沒,所以諸葛亮不允許魏延奇襲長安。

10樓:體壇剖析者

不想冒險,諸葛亮是乙個謹小慎微的人,他認為魏延奇襲長安有很大風險,搞不好全軍覆沒。

11樓:複雜世界認真看

因為諸葛亮不信任魏延。諸葛亮認為魏延肯定會反,一直沒有重用魏延,也不讓他單獨帶兵。

12樓:不知道幾千裡也

因為當時的蜀漢沒有承受失敗的能力,一旦這個計謀失敗,蜀漢會遭受滅頂之災,小心謹慎的諸葛亮所以反對。

韓信暗渡陳倉,為什麼諸葛亮北伐不採取突襲戰術?

13樓:社會生活家

因為蜀國糧草不足,在加上魏國早就已經有防守了,突襲戰術是沒有用。

14樓:小小錫學長

因為諸葛亮北伐是打著討伐曹賊的名義去的,為了完成劉備的巨集偉大志,所以並沒有採取突襲。

15樓:小什說生活

因為諸葛亮北伐的時候,形勢已經不同了,陳倉已經不具備突襲的條件了。

諸葛亮為何不稱帝,劉備為何怕諸葛亮稱帝?

1 他從來沒有稱帝的野心。2 如果稱帝,他會陷入眾叛親離的地步,在蜀漢集團,他幾乎沒有自己的親信 位置比較高的就姜維和馬謖 其他人全部都是效忠劉備劉禪,是無法容忍他稱帝的。都會攻打他!3 曹操手下親信無數,一生都沒有稱帝,加封魏王都遭到了荀彧的殊死抵抗,說明人心向漢!何況諸葛亮還不如曹操的稱帝環境好...

諸葛亮為何在自己死後一定要殺魏延

魏延歸順劉備的經過 赤壁之戰後,劉備派關羽進攻長沙,韓玄派部下黃忠迎戰關羽,黃忠與關羽本是敵手,但二人卻英雄惺惺相惜,黃忠馬失前蹄,關羽不忍乘人之危殺之 黃忠有百步穿楊的箭術,卻為報關羽不殺之恩,不忍射之。對於韓玄來說,黃忠顯然有通敵之嫌。大戰在即,與敵人關係曖昧,豈是為將之道。韓玄於是果斷判黃忠死...

魏延之死,和諸葛亮有沒有關係,難道是諸葛亮要殺他嗎

魏延之死和諸葛亮沒有關係 在三國這一歷史階段,魏延自負 傲慢,不好相處,也為最後不好的結局埋下了伏筆。三國志 對他的評價有一句 招禍取咎,無不自己也。用現在的話說,不作死就不會死。當然,關於魏延之死,沒有史料表明這是諸葛亮有意安排的,也即魏延之死,根本原因還是其性格高傲,和楊儀等人結仇,所謂 性格決...